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生点了点头,然后将谈仁皓送出了办公室。
刚与医生告辞,谈仁皓就看到了从走廊尽头走过来的甘永兴,他迟疑了一下,然后朝甘永兴迎了上去。
“仁皓,恭喜你啊,当爸爸了?”
“参谋长,我可真得佩服你!”谈仁皓笑了起来,“你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那里的话,关心你嘛。”
“谢谢参谋长了,母子都很好,现在正在做体检。”谈仁皓把甘永兴带到了一边,“怎么,有事吗?”
甘永兴点了点头,然后就叫谈仁皓进了妇产科医生的办公室,同时让他的副官守在了门外。谈仁皓也立即认识到,甘永兴在这个时候赶过来,显然不仅仅是来给他道喜的,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是校长让我过来的,一是恭贺你,二是现在你得回海军司令部。”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马上就走?”
“其实……”甘永兴也很是为难的样子,“我们都知道,现在你应该留在这里,可去京城的飞机已经准备好了。”
“不是说后天才走吗?”谈仁皓惊讶的看了参谋长一眼。
“是最迟25日,中午的时候,校长就接到了首相的电话,让他立即去京城。”甘永兴拍了下谈仁皓的肩膀,“校长的意思是,如果你决定留下来的话,他会另外安排人去京城的,毕竟,你现在应该留在家里……”
“参谋长,我知道该做什么。”谈仁皓长出了口气,“我去跟妻子说一下,你能等我几分钟吗?”
“没问题,我在外面等你。”
来到妻子病房的时候,谈仁皓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些事情告诉妻子。
“仁皓,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跟我说?”廖颖玉看出了丈夫那为难的神色。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坐下来后握住了妻子的手。“才收到消息,校长要我跟他一起去京城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不过,校长没有命令我去,如果你不想我走的话,我可以留下来陪你,毕竟……”
“没事,医生已经检查过了,我跟孩子都很健康。”廖颖玉朝丈夫笑了起来,“我能够理解的,你快去报道吧,别耽搁时间了。”
“颍玉,我……”
“仁皓,记得办完事早点回来就好。”廖颖玉握紧了丈夫的手,“我也不想你离开,只是现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去做最应该做的事情。”
谈仁皓点了点头。“我会尽快赶回来的,爸妈会照顾你,你要好好将息身子。”
“我知道,到了京城后,给我打电话。”
谈仁皓答应了妻子的这个请求,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来到病房外后,谈仁皓把父亲叫到了一边,然后把他要去京城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你就放心吧,我跟你妈会照顾好小玉的,你别为家里的事情担心。”谈靖康很是理解儿子,“我们都知道,你现在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解,而且有更多的地方需要你。”
“爸,那我就先走了,到京城后,我再给你们打电话。”
谈靖康笑着点了点头。“好好努力,别辜负了元帅对你的厚望。”
谈仁皓笑了起来,自从柴家的那件事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向父亲提起过军队里的事情,在谈仁皓看来,他一个人承担外界的压力就已经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让自己的亲人也来承担这些压力。
在去司令部的路上,谈仁皓没有与甘永兴聊天,他的心情一点都好不起来。甘永兴也很了解谈仁皓现在的感受,所以也没有主动找话说。谈仁皓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就算是自我安慰,他也只能认为,此时他所做的,正是为自己的儿子赢得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第二十七章 间谍案

飞机起飞后,谈仁皓就让随行的潘泽康去继续整理他的报告。谈仁皓自己的那份报告也没有全部完成,可他一点心情都没有,每当他想集中精力做事的时候,就会想到妻子,想到刚出生的儿子,想到家里的亲人,让他根本就无法集中精力。
“听永兴说,小玉是顺产的吧?”聂人凤坐到了谈仁皓对面的沙发上,他的目光也落到了有点魂不守舍的谈仁皓身上。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长吸了口气。“母子都很健康,医生说没有什么问题,过几天就能回家了。”
“仁皓,本来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叫上你的。”聂人凤摘下了老光眼镜,“我也是做父亲的人,而且现在已经抱孙子了。我很清楚做父亲的感受,特别是看着孩子出生的时候的那种感受……”
“校长,其实我没什么的。”谈仁皓勉强的笑了一下,“只是有点放不下而已。”
“这是肯定的,不管换了谁,都会是一样的感受。”聂人凤的目光在谈仁皓的身上停留了几分钟,“这样吧,到了京城后,你处理完一些必要的事情后,就先回舟山。”
谈仁皓微微惊讶了一下。“校长,我没事的。开始你说有什么文件要我看?”
“真的没事?”
谈仁皓笑着点了点头。“没事,到了京城后,我给家里打电话。”
聂人凤迟疑了一下。“也许你会觉得我没有人情味,可你应该很清楚,现在是什么时期,也许……”
“校长,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谈仁皓强迫着自己平静下来,不去想家里的事情,“作为帝**人,我能够看到自己的儿子诞生,已经很满足了,而现在,我就应该回到军人的位置上来。”
聂人凤点了点头,将手边的一份文件给了谈仁皓。“那你先看看这份文件吧,与口木有关的。”
“口木?”谈仁皓有点惊讶,他们这次去京城并不是去与首相讨论口木问题。
“口木的核计划,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情报。”
谈仁皓这才反应了过来,他也不再多问,立即翻开文件看了起来。
与大部分国家一样,在原子物理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之后,口木也启动了自己的核计划。在理论研究方面,口木并不比其他的强国差多少,实际上,原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并不复杂,特别是在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得到证实之后,核物理的理论基础就已经打下了。将理论转变为实践才是最为困难的。而在这方面,口木就比其他的国家差了很多。
搞核物理研究的投入是相当巨大的,而且对基础设施,资源的要求特别高。别说口木,如同唐帝国,美国,德国等强国在战争爆发之前都没有在战前取得多少进展。以口木当时的国力来看,就更别想获得长足进步了。因此,在战前,口木的核物理研究基本上都处于理论阶段,虽然已经提出了建造核反应堆的计划,但是离开始建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口木本土缺乏铀矿,而要想进口铀矿,可并没有那么容易。另外就是口木一直是缺电国家,电力供应根本就无法满足核物理研究的需要。
战争爆发之后,虽然口木在最初的半年里占了优势,但是唐帝国很快就扭转了战局,获得了优势地位,口木开始全面被动。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口木就更没有能力继续深入核研究了。在战败之前,口木曾经一度倾全国之力来发展核武器,可最终并没有多少结果。在工业基础被摧毁了的前提下,更不可能搞出任何成果来。
也就在口木新军控制了本州岛之后,唐帝国的情报部门获得了口木军国主义政府的核武器研究计划资料。这是当时的绝密资料,唐帝国也因此初步掌握了口木在核武器研究领域内取得的进展。可以说,这是刺激唐帝国加速开发核武器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当时唐帝国获得的情报来看,口木在战败之前,已经初步完成了核反应堆的设计,而且正在准备开工建造。而在同期,唐帝国的核物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连口木这样的国家都走在了唐帝国的前面。更让唐帝国感到危险的是,已经有一批口木的核物理科学家被转移到了美国去,而且,这些科学家很有可能正在帮助美国研制原子弹!
也许这些口木科学家给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带来的帮助并不是很大,毕竟美国也有不少的核物理学家。可很明显的,以美国的国力,如果要研制原子弹的话,那么进度肯定比口木快很多。也就是说,美国正在努力的制造原子弹。这才是让帝国感到最为害怕的地方,如果让美国首先制造出了原子弹的话,那么战争的结果很有可能改变,至少,这也将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进程。
当谈仁皓看完这份文件的时候,他也很是震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开发这种全新的武器,而且所有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新武器将给战争带来彻底的改变。那么,帝国在这方面到底走得有多快,走得有多远,是领先对手,还是落后于对手呢?
“这是我才拿到的‘盘古计划’的详细资料。”聂人凤将第二份文件给了谈仁皓,“之前,我也不是很了解帝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也一直很担心,直到了解到这份计划的时候,我才稍微放心了一点。”
听到校长这么说,谈仁皓立即接过了文件,然后迅速的看了起来。
在核武器研制方面,帝国并不比任何国家都落后。爱因斯坦是在一战前提出相对论的,而且在一战前就已经通过观察证实了相对论的正确性。而当时,帝国的科学家只是晚了两年多就推导出了质能守衡公式,并且立即开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世界上最主要的五个原子物理实验室中,唐帝国就有三个,分别在广州理工大学,江南理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而当时,世界上至少有三成的原子物理学家是帝国的科学家。从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在理论研究方面,帝国的科学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有帝国的科学家提出制造核武器的设想,而当时最主要工作还集中在寻找合适的链式核裂变原料上。而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验,更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这也正是帝国科学家幸运的地方,在战争爆发之前,帝国政府一直在资助各大学的重点实验室,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而这其中,三所原子物理实验室就是重点资助对象。
战争爆发之后,帝国率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坐核反应堆,在21年底就开始动工建造。当时,没有任何人对制造核武器有绝对的把握,而且相关的所有研究都是空白。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得从最基本的阶段开始。再加上在战争初期,帝国必须要将更多的力量集中投入到战争中去,所以对核武器的研究工作并不是很重视。更主要的是,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情报显示别的国家在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已经走在了帝国的前面,另外,也没有任何科学家可以说服帝国首相,让首相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核武器的研究中来。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帝国的核武器研究工程的进展速度就放慢了下来。
到24年的时候,帝国获得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情报,即德国正在秘密兴建几座生产重水的工厂,而重水的唯一用途就是用来做核反应堆的减速剂!这个情报立即引起了重视,随后在德黑兰会议上,帝国就要求德国提供核物理方面的援助,而为此,帝国向德国提供了大批的援助,包括为德国提供了上千架重型轰炸机。而在此之前,德国已经数度提出引进唐帝国的重型轰炸机,可最后都被唐帝国拒绝了,而为了获得德国的技术,唐帝国将战略武器首次输出到了别的国家!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将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上。薛希岳把任务交给了陆军,在陆军成立了一个单独的秘密机构,全权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与开发工作。可问题是,以陆军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工程。
到此,谈仁皓也明白了过来,海军是在偶然之中发现了帝国的核武器开发计划。随后聂人凤就把海军的发现汇报给了首相。也正是如此,首相才向聂人凤提供了相关的资料,知道这事瞒不住海军了。当时,陆军在开发核武器方面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仅凭陆军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个工程的,因此,让海军参与进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当然,那批帝国的核物理学家提交的联名信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封信的副本也在文件之中。这些科学家在信中没有过多的强调核武器有多厉害,而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让美国或者德国首先研制出原子弹的话,那将对帝国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其实,这就正是首相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政治家,首相不会去考虑技术上的问题,在首相的眼里,用燃烧弹击败敌人与用原子弹击败敌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首相最需要知道的就是,原子弹对国际政治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看到最后的时候,谈仁皓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然后立即抬头朝校长看了过去。
“你也看到到了。”聂人凤这时候开口了,“这个问题一般人根本就注意不到,你能够注意到,证明你很用心。”
谈仁皓尴尬的笑了起来,他也是才注意到而已。
“现在,我们总算搞明白了,为什么在之前的战斗中,美军都能够掌握我们的动向。”聂人凤放下了手上的签字笔。“我们一直在怀疑,帝国内部有美国的情报网络,不然的话,美国不可能掌握到帝国海军的那么多情报。可问题是,美国没有在帝国设立情报网络的基础。现在,我们也算是搞明白了,美国一直在利用口木的情报网络。”
“可问题是,口木流亡政府还能够控制他们的情报网?”
“这也就是问题的关键,不然,这也不会是绝密文件。”聂人凤长出了口气,“口木战败后,他们的流亡政府肯定无法完全控制情报网络,而唯一的解释就是,我们有内鬼。”
谈仁皓皱起了眉毛,他也正好想到了这一点。口木政府逃到美国去的时候,肯定与其情报网络失去了联系,而且这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问题,在短期内,口木流亡政府是无法将其情报网络利用起来的。而美国要想利用口木的情报网络,肯定得想办法在帝国内部策反一批重要人员。
“这件事情已经交给军情局在负责处理,相关的反谍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了。”聂人凤长出了口气,“只要挖出内鬼,那么我们就可以切断美国的情报来源。另外,海军的密码系统肯定得更换,相关的准备工作我让甘永兴在负责。只要找到了内鬼,我们就立即更换密码系统。现在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你得守住自己的嘴巴。”
“校长,我知道事情的轻重。”谈仁皓也暗叹了口气,“反情报工作不是我们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这次去京城,主要就是商讨核武器的开发工程吧?”
聂人凤点了点头。“从现在首相的态度来看,将成立一个由陆军主导,海军提供全力协助,直接向首相负责的专门机构来开发核武器。当然,这都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
谈仁皓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什么了,至少首相已经开始全面重视核武器的开发工作,这算是最好的消息吧。

第二十八章 绝密工程

到达京城后,谈仁皓立即就给家里去了电话,然后又给医院打了电话,在知道妻子与儿子都平安之后,心情这才好了一点。而当天晚上,他就跟聂人凤去了首相府。首相并没有急着征求谈仁皓的意见,而是与聂人凤详细商讨了海军参加“盘古计划”的细节问题,以及海军在这个大工程中到底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第二天上午,正式的研讨会议在首相府召开。参加会议的都是帝国的高层,除了陆海两军的代表之外,就是几个涉及到了核武器开发的重要部门的大臣。除了潘泽康这类技术军官之外,其他的不是部长级别的大臣,就是将军。会议的保密度非常高,可以说是绝密会议,不然也不会将会议地点设在首相府内。
薛希岳直接提出了让海军参加核武器开发工作,而且并没有征求陆军的意见,另外薛希岳还决定成立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全权负责核武器的开发与研制工作,在26年度增加了15亿的秘密预算经费用于核武器的开发工作。之前,陆军所有参加该工程的人员将转到该办公室之下,而海军提供的人员也将直接由该办公室直接领导。首相是该工程的直接负责人,而其他部门只负责提供协助。
换句话说,薛希岳将开发核武器的工程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这不但提高了对核武器开发的重视,同时也增加了投入。更重要的是,这化解了海陆两军在核武器开发方面的矛盾。现在海陆两军都知道了核武器的重要性,不管是交给谁去负责,肯定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由首相负责,海陆两军只提供支持与协助。这也体现出了薛希岳一贯的强硬派作风,至少在他的领导下,海陆两军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除了核武器本身的开发工作之外,相关的运载与投放工具的研制工作分配给了陆海两军。其中,海军负责新式轰炸机的开发工作,而陆军则利用从德国获得的导弹技术,研制可以运载核武器的导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直到战争结束后十多年都没有完成)。这也算是首相在海陆两军搞的平衡吧。
当然,还有很多的相关问题都在会议上得到了解决,或者是确定了解决的办法。比如,当时开发核武器需要很多的资源,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