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8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队开始转向加速,海面上的风也越来越大。在拉布拉多寒流的作用下,九月中旬的气温已经有点寒冷了。斯普鲁恩斯心里也在发寒,连金上将都失去了信心,那还有什么指望,而这一切都应该归咎与总统搞的那场莫须有的调查。也许,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海军的士气与斗志,可适得其反,最终不但没有让海军官兵燃烧起战斗的火焰,反而严重的打击了海军的信心,并且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将军,司令官发来电报。”
斯普鲁恩斯迟疑了一下,然后转身接过了电报。这是金上将发来的,给第23特混舰队的作战命令。电文内容很简单,寥寥几十个单词而已,斯普鲁恩斯一眼就扫完了,接着他就呆住了。金上将要第23特混舰队继续向东航行,并且侍机转向南下,第22特混舰队将主动寻找唐帝国的主力舰队决战,而第23特混舰队应该利用第22特混舰队创造的机会发动偷袭,争取击溃唐帝国的主力舰队,而电文最后面还补充了一句,那就是如果没有偷袭的机会,第23特混舰队务必在收到新的电报后返回诺福克,结束作战行动。
毫无疑问,金上将已经做好了送死的准备,而且还要用第22特混舰队做诱饵,为第23特混舰队创造歼灭敌人的机会。暂且不论这个机会有多大,怎么也应该由第23特混舰队来扮演诱饵,而不是让舰队司令官本人去引诱敌人上当。
“将军……”
斯普鲁恩斯拿着电报的手在微微颤抖,两支特混舰队是不可能击败唐帝国的主力舰队的,第22特混舰队的行动无疑是飞蛾扑火,这与送死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第23特混舰队就算是抓住了机会,又有多少把握击败一支拥有至少六艘航母,甚至有可能是九艘航母的主力舰队呢?
“将军……”
“按照司令官的命令行动吧。”斯普鲁恩斯把电报还给了通信参谋。
大海仍然一片漆黑,黑得让人心里感到了丝丝害怕,两支舰队已经分开了,斯普鲁恩斯没有办法去改变金上将的决定,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让第22特混舰队白白的牺牲掉。

第五十三章 胜利的曙光

郝东觉在十七日凌晨就收到了雷少卿发来的电报,美军舰队离开了诺福克军港,并且出现在了切萨皮克湾外海。白天,郝东觉又收到了好几封电报,都是与大西洋舰队有关系的,而让他感到很是难以理解的是,大西洋舰队在离开了切萨皮克湾之后,并没有立即南下,而是在外海徘徊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也许,他们是在等待时机,或者是更准确的情报。”
郝东觉慢慢的吐出了烟雾。“有这个可能,不过也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比如斯普鲁恩斯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命令,或者说,大西洋舰队并不是要来与我们决战,而是负责在外海活动,阻止我们北上,以保护首都。”
“也有可能是准备转移到北面更远的港口去,毕竟在我们打下了巴哈马群岛之后,诺福克军港就不再是后方的安全港口了。”另外一个参谋也提出了他的想法。
“也有这个可能。”郝东觉坐了下来,“现在,我们还是耐心的等待吧,舰队继续北上,按照计划,傍晚的时候把速度降低到18节,同时让侦察机做好在天亮前出发的准备工作,如果大西洋舰队今天晚上就全速南下的话,那我们在明天天亮的时候就可以找到它了。”
当天晚上,第三舰队又收到了两封电报。
第一封电报是由情报部门提供的,而且是与金上将有关的。到此,郝东觉才知道,金上将已经去了大西洋舰队,也就是说,指挥大西洋舰队作战的不是斯普鲁恩斯,或者说,不仅仅是斯普鲁恩斯。
本来金上将前往诺福克指挥大西洋舰队作战的情报在十四日的时候就已经被截获了。可是当时的负责情报甄别的一名军官将这封还没有完全破解的电报归为了“次要情报”,并没有立即进行破译,直到大西洋舰队离港之后,那名军官才想到两天前截获了一封电报,然后才组织人员进行破译,从而知道金上将早在十四日的时候就已经去了诺福克。随即就把这份重要的情报转发给了战区司令部。
第二封电报是与大西洋舰队有关系的,也是由潜艇发现了在当天晚上与大西洋舰队会合的最后一批战舰,随即大西洋舰队就转向离开了切萨皮克湾外海,因为潜艇的速度慢得多,所以没有能够继续跟踪大西洋舰队,只是在脱离接触的时候,大西洋舰队是在向东南方向航行,而不是直接南下。
“看样子,这次美国佬要决心与我们拼个死活了。”郝东觉在夜间格外的兴奋,他刚把侦察任务部署好。“从美舰队与潜艇脱离接触时的航线来看,大西洋舰队准备在南下的同时到达相对更容易机动,也更不容易被潜艇发现的外海,从而隐蔽航行,不被我们提前发现。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美舰队会在什么时候转向直接南下,以及会以什么速度南下。”
“我想,美舰队不会轻易的离开本土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一名参谋立即开口,“美军岸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在300到350海里之间,如果出动陆航的战斗机的话,还会稍微远一点。而我们的潜艇主要就集中在距离美国海岸线200到250海里范围内活动,白天一般会退到外海为电池充电。因此,美舰队南下的航线会与本土保持250到300海里的距离,也许会更远一点,但不大可能超过350海里。”
“如果考虑到岸基航空兵的反应时间,还有与陆航配合的问题的话,恐怕这个距离要更近一点。”另外一名参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如果大西洋舰队不考虑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护的话,那他们需要靠近本土航行吗?”
郝东觉微微皱了下眉毛,朝最后发言的那名参谋军官看去。
“首先,部署在美国东海岸地区主要是陆军的航空兵,而美国海军岸基航空兵规模相当有限。而美国海军与陆军已经在闹矛盾了,他们会密切的合作吗?其次,这次指挥舰队作战的很有可能不是斯普鲁恩斯,而是金,那么金会选择什么样的战术呢?我们对这个海军部长没有太多的了解,就不能立即肯定他的战术安排。最后,大西洋舰队已经与我们的潜艇有所接触了,那么敌人已经知道我们安排了大量的潜艇去寻找他们的踪迹,如果大西洋舰队在近海南下,其暴露的几率要高得多,而只要舰队的行踪暴露,岸基航空兵又能够起到多大的掩护作用呢?最重要的还是保持隐蔽性,从这点看,大西洋舰队走近海航线的可能性非常小。”
“可要是脱离了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大西洋舰队将不堪一击!”
“如果金认为大西洋舰队可以隐蔽接近,并且发动突然袭击的话,他需要考虑防御吗?”
“问题是,他隐蔽接近的机会又有多大呢?”
“这不是机会本身的问题,而金的判断问题。”
……
几个参谋争执了起来,郝东觉翻了下白眼,朝参谋长看了眼之后就走出了司令舱,他可不想加入参谋军官的争论,毕竟他已经不是参谋,而是舰队的司令官了。
“我觉得白宗熙的话有道理。”参谋长来到外面后才点上了烟,白宗熙就是那个力辩其他人的参谋军官。
“我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可主要的问题是,现在是金,还是斯普鲁恩斯在指挥大西洋舰队?”郝东觉也点上了烟,“如果是斯普鲁恩斯,他肯定会避免冒险,如果是金的话,也许我们就有机会干掉大西洋舰队了。”
“这就要看金对斯普鲁恩斯有多信任了。”
“这个应该不存在疑问,如果金不信任斯普鲁恩斯的话,那么现在斯普鲁恩斯已经被解职了。而在此之前,金就一直很信任斯普鲁恩斯,这从他多次庇护斯普鲁恩斯,并且放手让斯普鲁恩斯去指挥舰队作战上就看得出来。”
“那么问题就很明显,就算现在金回到了大西洋舰队,可实际上指挥大西洋舰队作战的仍然是斯普鲁恩斯。”参谋长摸了下额角,“或者说,金仍然给了斯普鲁恩斯很大的指挥权限,而且会主要采纳斯普鲁恩斯的建议。”
郝东觉微微点了点头。“看来,我们还是得做好多手准备,至少我们有足够的侦察机,不存在着搜索能力不够的问题。”
“还有其他情报的支持,击败大西洋舰队的难度应该不是很大。”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就笑了起来。任何一名军人都希望在战场上击败敌人,建立不朽功勋,而现在他们终于有了这么一次机会,自然就要格外的珍惜了。
次日,郝东觉将舰队里的侦察机分成了三批,每次只派出三分之一的侦察机,重点搜索北面120度范围内的海域,侦察半径设为400海里。也就是说,一架侦察机负责大概4度左右的搜索范围,在400海里处,其搜索宽度大概为24海里,也就是左右各搜索12海里的距离,这样就能保证两架侦察机之间的搜索范围被完全覆盖,避免了因为侦察机飞行员的疏忽都导致错过敌舰队。
可实际上,就算侦察机飞行员2分钟看一次雷达屏幕,也不可能错过敌舰队。一支航母战斗群展开之后的宽度超过了10海里,长度在10到15海里之间。而侦察机一分钟能够飞行大概5海里,也就是说,2分钟才飞出了10海里而已,如果把雷达的探测距离算上去的话,侦察机飞行员每6到7分钟看一次屏幕就足够了。
安排好侦察工作之后,郝东觉让各特混舰队把轰炸机飞行员都动员了起来,他没有立即下达任务,主要是美舰队不大可能全速南下,因此接触的时间很有可能是18日的晚上,而不是白天。在整个白天,出了陆续出动的侦察机之外,只有负责舰队防空巡逻的战斗机在舰队四周飞行,而轰炸机全部留在了航母上。
郝东觉仍然是在白天睡觉,等到在下午五点多起来的时候,侦察工作已经进行了三次,第四批侦察机,也就是将在夜间执行第一轮侦察的36架侦察机已经在机库里面待命,第三轮侦察机大概在五点半左右返航,随即第四轮侦察机就将起飞。
“让各舰队在夜间把轰炸机飞行员组织起来。”郝东觉一到了司令舱就开始下达命令,“先让飞行员掌握敌战舰的识别特征,特别是那些主力战舰。如果我们在夜间发现了敌舰队的话,就要把任务部署下去,我们在天亮时进攻。对了,参谋长呢?”
“刚下去,有两架侦察机出了问题,参谋长过去询问情况了。”
“这些小事都要直接过问,算了,我先去吃饭,有事到餐厅来叫我。”
航母上没有设单独的舰队司令部餐厅,包括郝东觉在内的舰队司令部的所有成员都只能到军官餐厅用餐,这也是帝国海军三级航母上的一个共同特点,也算是保存下来的一个传统吧。当时已经有人提出,应该在航母上设立一个更高级的餐厅,主要就是供舰队司令部的军官,以及航母上的高级军官用餐,可这个提议并没有被采纳。一是“湖”级航母的空间基本上都被利用上了,特别是在旗舰上,需要部署更多的通信设备,所以没有地方可以给高级军官用餐。其次是从谈仁皓担任舰队司令官开始,舰队司令官部就没有开小灶,后来也没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要求。直到战争结束后,帝国建造的第一种超级航母,也就是“岛”级之后的第一种排水量超过了65000吨的航母上才设立了一个单独的高级军官餐厅。
等到郝东觉吃了晚饭,回到司令舱的时候,第四轮侦察机正在陆续起飞,参谋长也回到了司令舱。
“那两架飞机修好了?”
“都修好了,没什么大问题,主要就是操作不当,雷达出了点故障,现在还可以勉强飞行。”参谋长满头大汗的,如果不看他穿的将领服,还以为他是个普通的机械师呢。“你吃了晚饭了?那我先去吃饭,等下来汇报白天的情况。”
“没问题,你早点去休息,等下我问别的人就行了。”郝东觉将搭档送到了门边,“我们很有可能在下半夜与美舰队遭遇,你早点去睡觉,提前三个小时上岗。”
舰队参谋长点了点头,随即就离开了司令舱。
顶替参谋长汇报白天情况的是航海参谋,第三轮侦察机正在返回舰队的途中,大概能够赶在天黑前到达舰队上空,夜间降落的工作已经安排了下去,而三轮侦察搜索都没有收获。夜间也有三轮侦察工作,这样每名飞行员就要飞两个架次,出动强度不算高,可也不是很低,按照以往的情况,按照这个侦察强度,侦察机部队可以持续作战五到七天,这已经足够了。而且在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加强侦察强度。
“在我们重点搜索的海域范围之内,侦察机没有什么发现。”航海参谋在海图上标出了侦察海域。“我与参谋长商量了一下,如果我们在今天晚上没有什么发现的话,那就应该在明天白天扩大搜索范围,至少要搜索北面180度范围内的所有海域。”
郝东觉微微点了点头,他也正要说这事。如果到了明天白天的话,美舰队就有可能机动到第三舰队东西两个方向上去,而且只扩大到180度的话,那还不足以覆盖所有危险方向,最好是扩大到240度的范围,只有南面120度范围内不存在危险。
“参谋长已经拟定好了新的侦察计划,先给你过目,如果没有问题的话……”
“还要扩大搜索范围,明天一次出动一半的侦察机,除了南面120度范围之外,其他各个方向都要照顾到。”郝东觉拿出了香烟,“这事我亲自负责,你先去忙别的事吧。”
航海参谋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只是负责航海的,而且在舰队几万人里,还真没有哪个人比郝东觉更了解航空作战了。

第五十四章 天网

李耀芳与连廷威两人已经在上午执行了一轮侦察任务,在返回舰队后,两人睡了几个小时,随即就在傍晚出发开始执行新的一轮侦察任务。对于这两名飞行员来说,也许此时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找到敌舰队,而是他们能否按照准确的航向飞行,并且在燃料用光之前回到航母上,而不是被救援飞机从海里打捞起来。
自从上次第一个发现了大西洋舰队之后,两人成了第八特混舰队航空兵里的知名人物,而让他们出名的不是首先找到敌人,而是在找到敌人之后,他们没有能够继续跟踪敌舰队,而是一溜烟的逃了回来。虽然舰队司令官没有追究这件事情,反而还给他们各发了一枚优秀服役勋章,但是这并不能够改变两个人在同僚眼里的形象。
说实话,李耀芳与连廷威也有点委屈。“侦察鹰”不过就是一架飞得快点的侦察机而已,并不是战斗机,在遭到敌战斗机的拦截时,任何一名侦察机飞行员能想到的都是逃命,而不是去与敌人拼命。而且“侦察鹰”的最大速度比“超级海盗”要慢得多,占优势的只是其加速性能,特别是在高速俯冲时的加速性能。这也是“侦察鹰”摆脱敌战斗机攻击的最佳方法。当时,李耀芳驾驶着侦察机摆脱了敌战斗机的追击后,他自己都找不着北了,还怎么去继续跟踪敌舰队呢?后来如果不是得到了舰队防空战斗机的引导的话,他甚至回不到航母上呢。对侦察机飞行员来说,逃命并不可耻,而李耀芳受到指责的是没有在逃出来之后又飞回去,当时很多侦察机飞行员都会在摆脱了敌战斗机之后,再次飞回去,继续监视敌舰队,这也大概算得上是唐帝国海军舰载侦察机部队的“独门绝活”吧。
这也反映出了“侦察鹰”的一个小毛病,即陀螺导航仪的稳定性不好,而且精度不高。这也是当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更先进的激光陀螺导航仪,甚至是后来的卫星导航仪出现之前,能够为飞机提供方向引导的就只是简陋的陀螺导航仪。而这种依靠惯性来测算飞机的方向,以及所飞行距离的仪器很不精确,如果飞得太远了,就很难保证航向的精确性。这也是为什么跨大洋飞行那么困难,而且还必须得在沿途的岛屿上建立大量的地面导航站的主要原因。而执行战斗侦察任务的侦察机是不可能得到地面导航站的引导的,最多只能在返航的时候得到舰队航母上导航部门的引导。
对于那些经验丰富,而且沉着冷静的飞行员,这点小问题是可以克服的,至少可以尽量保证在预定的线路上飞行,而不是一出现意外情况就找不到北了。李耀芳并不是有经验的飞行员,而且他也不算沉着冷静,当时他早就已经吓得浑身直冒冷汗了,哪还找得到原来的航线呢?
也正是如此,李耀芳担心在返航的时候回不了航母。之前,他只执行过三次夜间侦察任务,而且其中有两次是由舰队引导返航的,另外一次也只是运气好,正好飞到了舰队上空。如果真让他,或者是后座上的连廷威自行引导返航的话,恐怕他们根本就找不到舰队,更不可能回到航母上去。以往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因为导航错误,导致侦察机没有返回舰队,或者是飞到了别的舰队去降落的事情,而且出现这个问题的也不止李耀芳这一个机组。
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候,李耀芳与连廷威都感到有点紧张,可同时又都松了口气。夜间飞行的时候,飞行员只能够依靠仪表提供的数据来操作飞机,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