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有趣的将是早上和下午的车流高峰期。芝加哥市中心那些长期以来就总是莫名其妙地迟到的人们,将坐在堵塞的车流里注意到这个巨大的乌龟嘲讽地凝视着他们。或者在乌龟的上方再加上一个恰当的短语:“匆忙些什么?”他像是在询问或者干脆就宣称:“前面有警察测速的雷达枪。”我能想像得到肯尼迪高速公路上常来常往的人们给我们可爱的两栖动物命名“Kenny”,或者为了押韵的效果,也给高速公路一个荣誉,叫“Myrtle”(译者注:“Myrtle”是一个与“乌龟”的英文“Turtle”押韵的名字。把“Turtle”译成中文“乌龟”后,“Myrtle”就失去了韵味和意义。这是翻译的无奈)。成千上万的芝加哥人会说:“Kenny,今天我将不会迟到了。”    
    Kenny——这个乌龟将成为一个无价的界标。城外的人不习惯在大城市里一边开车一边寻找纷繁的路名,而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开车,只要看到乌龟就知道导向。“好啦,过了那个乌龟,你就该下肯尼迪高速公路了。就是那个Kenny乌龟呀,记住了,就在那里往右转。如果你已超过乌龟,那你就错过机会了……”    
    不管怎么说,一个巨大而滑稽的乌龟壁画将会给任何一个建筑物添上一笔正面的色彩。    
    4。 In the spirit of Northwestern’s tradi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lease provide us with an original essay topic or short statement you’d like to see on next year’s application。 (Most of this year’s essays and short statements were suggested by students。)(西北大学的传统精神是协作学习。请给明年的申请者提供一个原始的作文题或者一段说明。今年的大部分作文题和简短说明都是学生提供的。)    
    If a normal day was increased by four hours and thirty…five minutes; what would you do differently?    
    假若一个正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情?    
    第一题的回答,很简单,但要求非常高,几乎是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人生,不仅能表现作者的概括能力,而且能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这题出得非常聪明。    
    第二题想得更绝,出题者想知道的是你对素质的品味,但问得很巧妙。给自己找两个名人做父母,搞不好,就落到庸俗的陷阱中。    
    第三题其实应该算是表现创造力的题目。成千上万的人都到一面特定的“墙壁”上去设计一个东西,当然比的是“独特”和“创造”了。    
    第四题的回答可以很平常,也可以很出彩,完全取决于你的素质,取决于你的思维水平。    
    第一题,矿矿的回答是“PHOBIA”(“害怕无所事事,深恐碌碌无为”的英文缩写)。如果你读过矿矿的《中国小鬼,美国论剑》的前言“登山者的思考”,你就理解他的心理:害怕自己因自满而固步不前……    
    第二题,矿矿表示他喜欢Jone Stwart 和 Tupac Shakur。看儿子选哪个名人作父母,对我们这些真正的父母来说,是一个挑战。矿矿选的都是“父亲”,也可以解释为:他对他的母亲很“满意”,选不出更好的了。其实,我也很喜欢Jone Stwart这个美国的幽默明星,特别是喜欢他主持的幽默节目。很遗憾,矿矿没有看到他自己身上的幽默感其实是来自我的遗传。Tupac Shakur的那种在台上念念有词、唱不唱讲不讲的东西,我不喜欢。但是,我喜欢他的诗才。他的有一抹苍凉感的诗非常美,特别是那首《水泥地裂缝中的玫瑰》,凄美、动人。    
    第三题,矿矿的回答很有些幽默,他用一只乌龟来调侃芝加哥城内拥挤的交通,写得还挺有趣、传神。    
    第四题,矿矿给后来者出的作文题目,我认为很一般。显然,他并没有“深思熟虑”,有“交差”的嫌疑。若征求我的意见,应该会精彩些。    
    普林斯顿的作文题也很有意思,所设计的四个问题就像是一次特殊的面谈,既轻松自然,又很有深度和代表性。要求四题全答。    
    1。 What idea; invention; discovery; or creation do you think has had the biggest impact on your life so far?  Briefly explain。(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2。 If you were given one year to spend in service on behalf of others; what would you choose to do; and why? (假如你得到一年的时间为别人提供自己的服务,你将选择去干什么?为什么?)    
    3。 What is the most difficult decision you’ve had to make?  How did you go about making it? (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作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作的?)    
    4。 What particular acplishment up to this point in your life has given you the greatest satisfaction?(直至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    
    美国高校招生的作文题给人一种谈笑风生、潇洒自如、机谋睿智的感觉,从普通的记叙文,如“一个对你有影响的人”“一件对你有影响的事”,到话题作文,如关于伟大人物的话题,关于创造发明的话题,再到各种脑筋急转弯类的题目,学生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不仅仅是对历史掌故的熟悉,很重要的一点,或者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反映出“你是谁”“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主题。    
    中国的高考作文题也有反映“你是谁”“你是怎样的一个人”的主题,如2001年关于“诚信”的话题。


上篇:中国高考变革一席谈作文题的比较

    近些年,国内出的高考作文题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题目,可以说已达到“世界现代水平”。换句话说,拿这些题目去给发达国家的考生做,不告诉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作文题,他们会以为是他们国家出的作文题;即便说明是中国出的题目,他们也一定不会觉得有距离感。    
    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似乎也获得普遍好评。然而,我倒有自己的想法。请看2001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题:    
    一个年轻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一个渡口的时候,他身上已经背了7个背囊:美貌、金钱、荣誉、诚信、机敏、健康、才学。    
    渡船开出的时候风平浪静,不知道过了多久,风起浪涌,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老梢公对年轻人说:“船小,负载重,客官你必须丢掉一个背囊,才可安全到达。”看年轻人不肯丢掉任何一个,老梢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想了想,把“诚信”丢到了水里。    
    “诚信”被丢掉了,引发你想到了什么?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也可以编寓言、讲故事。     
    虽然这道题看起来挺有意思,写作的形式也很自由,甚至可以编写寓言,似乎很活泼、自由、轻松,但真正要动笔的时候,你会发现:作文题的倾向性太明显,选择性太单一,学生可发挥的空间没有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那样广阔,那样富有想像力。    
    我以为,如果改一改这道题,可能会更好。我们可以有两种改法:    
    丢六个留一个    
    一个年轻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一个渡口的时候,他身上已经背了7个背囊:美貌、金钱、荣誉、诚信、机敏、健康、才学。    
    渡船开出的时候风平浪静,不知道过了多久,风起浪涌,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老梢公对年轻人说:“船小,负载重,客官你必须丢掉六个行囊,只留下一个,才可安全到达。”看年轻人不肯丢掉任何一个,老梢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想了想,把六个背囊丢到了水里,只留下一个。    
    如果你是这个年轻人,你会丢掉什么,留下哪一个背囊,为什么?请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也可以编寓言、讲故事。     
    丢一个留六个    
    一个年轻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一个渡口的时候,他身上已经背了7个背囊:美貌、金钱、荣誉、诚信、机敏、健康、才学。    
    渡船开出的时候风平浪静,过了不知道多久,风起浪涌,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老梢公对年轻人说:“船小,负载重,客官你必须丢掉一个背囊,才可安全到达。”看年轻人不肯丢掉任何一个,老梢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想了想,把一个行囊丢到了水里。    
    如果你是这个年轻人,你会把哪一个背囊丢下水去,为什么?请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也可以编寓言、讲故事。     
    这样一改,不管是“丢六留一”还是“丢一留六”,由于让作者自己决定丢什么,留什么,就大有文章可做。当然,这样一来,由于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冲突,作文的争议可能会很大,不好评分。但这七个背囊可以选得更中性一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色彩差异可以更小些。例如,把“金钱”和“美貌”去掉,只在“荣誉、诚信、机敏、健康、才学”这五个背囊中“做文章”,一定会有许多妙论,而不仅仅是一篇《赤兔之死》,炒来炒去。    
    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完全没有新意,以致我根本没有印象,要打电话询问他人才模模糊糊糊地勉强回忆起来:“心灵的选择”。很为考生悲哀,面对这个“心灵的选择”,考生是一点选择也没有,只有讲空话、讲套话,考场成了假大空的制造厂。    
    昨天刚从网上查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这道题取自寓言《智子疑邻》。作为闭卷作文,有些偏、有些难。我估计发挥得好的考生可能不太多。如果作为一道开卷作文题,稍微好些,但是发挥的空间又嫌小了,思想的容量不够。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中美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还是普林斯顿出的作文题,从形式、内容到主题,都更活泼、自由、轻松,但又不失庄重,基本看不出出题者的倾向和喜好,基本没有对错之分,给作者留下巨大的想像和发挥的空间。这让人读了题目之后,有一种写作的冲动。    
    从作文题的形式和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到中美高校招生在设计作文题上的指导思想的差异:    
    中国的作文是想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美国的作文不仅想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这个活生生的个人。        
         
    开卷作文,不怕作弊吗    
    作弊:一个古老而现代的话题    
    别看美国各大学的作文题五花八门,但他们公布作文题的方式却几乎千篇一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年一新,基本做到提前一年公布作文题。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是数年不换,年年如此。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就属这一类。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新兴的“常春藤”活力四射,传统的“常春藤联盟”有些守旧迟暮。总之,无论你报考的是哪一类学校,你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你的作文。    
    由于大家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这种开卷作文,就引出许多问题:会不会作弊?为什么要做开卷作文?开卷作文与闭卷作文的利弊如何……    
    在中国,人们谈高考色变,是因为高考的残酷。    
    我们在国内有位朋友,孩子成绩极佳,后来考上名牌大学。但就是这种情况,在临近高考的一个月,如果有人来电话提到高考,这位朋友就会很客气地说:“对不起,我们家最近不谈这个!”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那么几天,错过一天,就错过一年甚至一生。    
    说高考残酷,还因为高考有严密的监考制度。    
    1977年我参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进考场一看,我的坐位正好是进门的第一张课桌。我心想:该不会是考第一名的暗示吧。谁知一开考,我连连叫苦,监考老师没有在考场兜圈子,而是一直站在门边高屋建瓴地俯视全场。门口离我的桌子仅两尺之遥,我是近水楼台先得“阅”。头天考作文,我自以为写作文还可以,但总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的不安,无意中抬头一看,只见监考老师那四只眼睛(包括眼镜)紧紧地盯着我的作文,正在等着我写下一行……我本来还能写点东西,但在“重”目睽睽下写东西的基本功没练过,于是赶紧用手把未完成的“大作”遮挡起来,作弊似的在指缝间勉强地完成了作文。    
    那两道目光,让我每每想起仍心有余悸。    
    于是,我总想着有一天能把闭卷作文变成开卷作文,没有那两道眼光,只有宽松的环境……到了美国,还真发现美国的“高考”搞的竟是开卷作文。    
    美国的“高考”(SAT和ACT)是闭卷考试,其严格程度同中国的高考不相上下。    
    有一次,矿矿去参加SAT考试,邻坐正好是初中时的一个同学某某。这个某某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运动员,他说:“矿,等下不要捂得那么严实,让我抄一抄。拜托了!”    
    矿矿说:“我就是摊开给你抄,你也不敢抄。虽然你的试卷和我的试卷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两张试卷的次序又是完全打乱的。我考的第二部分,可能是你的第一部分。我的第一题的A,可能是你的第三十题的D……”    
    于是,这个考生某某睡了大部分时间,据说SAT只考了600来分。    
    上一般的大学,要求学生考SATI。这个考试只考数学和英语。英语部分包括词汇、语法、阅读。非常有趣的是,这个考试没有写作。SATⅡ设有专门的写作考试。只有一流大学才要求学生考SATⅡ。如果你不申请一流大学,就根本用不着考写作。然而,如果你分析美国大学的申请材料,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写作已经巧妙地包括在申请过程中。不同的是,这个写作竟然完全是开卷的形式。


上篇:中国高考变革一席谈美国老师这样改作文

    美国的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至今,我们还保留着矿矿“写”的第一本书。二年级时,孩子们刚刚开始学写些句子,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写书”。矿矿“写”的书有十几页厚,白色的硬纸做封面,内页是他写的一些不成形的句子,什么“我家里有爸爸和妈妈”“我爱吃比萨”“我喜欢踢足球”等,这些句子都被老师打印出来,然后剪贴在每一页的下方。每一页的上半部是孩子根据句子的内容画的图画。尽管孩子写的句子还文理不通,画的图画也乱七八糟,但看上去却很像那么回事,乍一看同中国流行的“小人书”相似。书的最后一页还有“作者”简介,并配有“作者”免冠近照一张。当时,我们常到学校开家长会,孩子们的“书”都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进教室的桌子上,这往往是老师最值得炫耀的教学成果之一。当然,这也是家长们的最爱。哪个当父母的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出版的“书”?现在,我们把矿矿非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和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放在一起,中间的差别就是孩子用“心”写下的生活。    
    有这本非正式出版的“书”,才有矿矿正式出版的书。这中间的差别,充满了只有老师才能体会的良苦用心。    
    中国的老师,只让孩子在梦里想像着出版一本书。    
    美国的老师,亲自动手去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出版”一本“书”。    
    在课堂里考作文,也是美国初中、高中生常有的功课。矿矿在《放飞美国》一书中,讲了他同写作课老师的故事,还讲到他怎样参加州里的作文竞赛。到了高中,矿矿英语课的许多成绩都来自各种各样的写作。    
    高二时,矿矿参加了“俄亥俄州学生写作评价计划”组织的一个作文竞赛。这种竞赛与国内同类的闭卷作文竞赛相似,题目是定好了的,时间也是限死了的,但写作的形式可以自定。然后,由大学老师用评价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标准来评定每一篇作文。同国内许多作文竞赛有些不同,其目的不是发现优秀学生,而是对每一个高中生的写作水平作一个统一的评价。    
    矿矿的作文围绕着“给予”和“接受”的议题,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他写了他与一个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