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ooper Union(库珀联合学校)    
    Creighton University(克赖顿大学)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柯蒂斯音乐学院)    
    University of Dallas(达拉斯大学)    
    Deep Springs College(深潭学院)    
    Florida A & M University(佛罗里达农业和机械大学)    
    Grove City College(格鲁夫城市学院)    
    Hampton University(翰普顿大学)    
    Hanover College(汉诺瓦学院)    
    Hendrix College(亨德里克斯学院)    
    Hillsdale College(希尔斯达耳学院)    
    Houghton College(霍顿学院)    
    Kettering University(凯特林大学)    
    Morehouse College(莫尔豪斯学院)    
    Muskingum College(马斯金冈姆学院)    
    North Carolina Wesleyan College(北卡罗来那州威斯利亚恩学院)    
    College of the Ozarks(奥扎克思学院)    
    Prescott College(普雷斯科特学院)    
    St。 John’s University(圣约翰大学)    
    College of Santa Fe(桑塔佛学院)    
    Spelman College(思佩尔曼学院)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得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    
    Thomas Aquinas College(托马斯•;阿奎那斯学院)    
    University of Tulsa(突尔萨大学)    
    Warren Wilson College(沃伦•;威尔逊学院)    
    Wells College(威尔斯学院)    
    Webb Institute(韦伯学院)    
    学费最低(每年的总花费少于15000美元)的38所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Alabama(亚拉巴马大学)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Arizona(亚利桑那大学)    
    University of Arkansas(阿肯色大学)    
    Auburn University(奥伯恩大学)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San Luis Obispo(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圣路易斯•;奥彼思普分校)    
    College of Charleston(查尔斯顿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Brooklyn College(纽约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City College(纽约市大学城市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Hunter College(纽约市大学亨特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纽约市大学约翰•;杰伊司法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Queens College(纽约市大学皇后学院)    
    Clemson University(克雷姆森大学)    
    Evergreen State College(埃维尔格林州立大学)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Houston(休斯顿大学)    
    Iowa University(衣阿华大学)    
    Kansas State University(堪萨斯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Kansas(堪萨斯大学)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Baton Rouge(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巴顿•;拉夫分校)    
    University of Minnesota/Morris(明尼苏达大学默里斯分校)    
    Montana Tech of the University of Montana(蒙大拿理工大学)    
    Morgan State University(摩根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College of New Jersey(新泽西学院)    
    New Mexico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新墨西哥矿业理工学院)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Asheville(北卡罗来那大学阿什维尔分校)    
    University of Oklahoma(俄克拉荷马大学)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Geneseo(纽约州立大学吉尼西欧分校)    
    Texas A & M University(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oronto(多伦多大学)    
    Truman State University(杜鲁门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大学)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西弗吉尼亚大学)    
    最昂贵的大学    
    该书还列出学费最贵(每年的总花费超过30000美元)的52所大学,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全美国排名最高的学校:    
    Amherst College(阿默斯特学院)    
    Bard College(巴德学院)    
    Barnard College(巴纳德学院)    
    Bates College(贝茨学院)    
    Boston College(波士顿学院)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    
    Bowdoin College(波度因学院)    
    Brandeis University(布兰代斯大学)    
    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    
    Bryn Mawr College(布莱恩•;莫耳学院)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    
    Colby College(科尔比学院)    
    Colgate University(科尔盖特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    
    Connecticut College(康涅狄格学院)    
    Cornell University(康乃尔大学)    
    Dartmouth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    
    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    
    Emory University(艾莫利大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乔治•;华盛顿大学)    
    Hamilton College(汉密尔顿学院)    
    Hampshire College(翰姆施尔学院)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Haverford College(哈弗福特学院)    
    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    
    Middlebury College(米德别利学院)    
    Mount Holyoke College(蒙特•;霍利约克学院)    
    New York University(纽约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    
    Oberlin College(欧柏林学院)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Pitzer College(皮策学院)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Reed College(里德学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伦塞勒工业学院)    
    University of Rochester(罗切斯特大学)    
    Sarah Lawrence College(萨拉•;劳伦斯学院)    
    Skidmore College(斯基德莫尔学院)    
    Smith College(史密斯学院)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Trinity College(特里尼蒂学院)    
    Tufts University(塔夫茨大学)    
    Tulane University(图兰大学)    
    Union College(联合学院)    
    Vassar College(瓦萨学院)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Wellesley College(威尔斯利学院)    
    Wesleyan University(威斯利亚恩大学)    
    Williams College(威廉斯学院)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最后,需要指出两点。首先,《全国360家最好的大学的折扣交易》一书列出来的这些所谓“最便宜”或“最贵”的大学,并没有包括全美国所有的“最便宜”或“最贵”的大学,“漏网”的非常多。    
    例子信手拈来:Morehead State University(莫尔黑德州立大学); 2002年的州内生学费2510美元,州外生6670美元,食宿费3700美元。Mississippi Valley State University(密西西比河谷大学); 2002年州内生学费2746美元,州外生6413美元,食宿费2825美元。还有不少大学的费用与此相似,甚至更低。    
    再如: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凯斯西部保留大学),2003年的学费24100美元,食宿费7660美元。Fordham University(福特翰姆大学),2003年的学费25395美元,食宿费9700美元。我读硕士学位的 Villanova University(维拉诺瓦大学),还有 Georgetown University(乔治顿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诺特•;达姆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范德比尔特大学)等大学2002年的费用就已超过30000美元。    
    其次,排名高的学校是不是表明它的教学质量就一定好?恐怕不能绝对这样看问题。不同的机构、不同的报刊、使用不同的评估办法,排名的结果就可能不同,甚至可能是很不同。特别是美国有3500家大学,即使排名差个五位六位,也很难界定孰优孰劣。就像中国的北大和清华,哪一个更好?南大和复旦,哪一个更优秀?华中理工和西安交大,谁更突出,清华是不是就一定比浙大好?角度不同,见仁见智。因此,用排名的高低来表示学校的地位,实在是无奈之举,希望读者理解。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五)

    从大学排名看办学差异    
    这是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2年美国综合大学排行榜(前20名)列出的众多数字中的一部分。这个排名的算分方法非常复杂,恐怕用一个专章的篇幅仍说不清。当然,一般读者也只是关心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少于20人的班”占多大比例,“多于50人的班”占多大比例,“学生和教授的比例”有多低,“学术声誉”有多高……至于这个“总分”是怎么算出来的,那是专家们操心的事。    
    还有许多数据没列出来,如毕业率、教授资源、录取率、财政资源、全职教授和兼职教授的比例,等等。    
    大学 总分  学术   新生    少于20人的班 多于50人的班 学生/教授比例 25%~75%的SAT成绩    
           声誉  返校率     
    普林斯顿 100    4。9    99%          71%        11% 6月1日             1350~1540    
    哈佛 90     4。9    96%          69%        13% 8月1日             1410~1580    
    耶鲁 99     4。9    98%          75%         8% 7月1日             1380~1550    
    加州理工 96     4。7    94%          76%         5% 3月1日             1450~1580    
    麻省理工 95     4。9    98%          58%        16% 7月1日             1410~1560    
    斯坦福 95     4。9    98%          69%        14% 7月1日             1360~1560    
    宾大 95     4。5    97%          70%         8% 7月1日             1310~1490    
    杜克 93     4。6    97%          69%         7% 9月1日             1300~1500    
    哥伦比亚 89     4。6    98%          68%         9% 7月1日             1310~1510    
    达特茅斯 89     4。4    96%          57%        11% 9月1日             1330~1520    
    芝加哥 89     4。7    94%          68%         3% 4月1日             1280~1490    
    西北 88     4。4    96%          69%         8% 7月1日             1290~1470    
    莱斯 88     4。3    96%          68%         9% 7月1日             1310~1510    
    康奈尔 87     4。6    96%          49%        21% 1月13日             1270~1460    
    华盛顿 87     4。1    96%          71%         9% 7月1日             1290~1450    
    布朗 86     4。4    97%          58%        14% 10月1日             1290~1490    
    霍普金斯 86     4。7    96%          53%        18% 10月1日             1300~1480    
    艾莫利 84     4      92%          65%         7% 5月1日             1300~1460    
    诺特达姆 83     3。9    98%          54%        11% 12月1日             1270~1430    
    伯克利 82     4。8    95%          58%        16% 1月17日             1200~1450    
    其实,在各个国家的大学排名中,什么数据算分,怎么算分,大有玄机,从中甚至可以看出办学理念、教育观念的差异。    
    例如,在上表中,“新生第二年的返校率”很有名堂。乍一看,中国读者可能还不容易把“新生第二年的返校率”的数据与大学排名连在一起。实际上,这正好反映了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美国的高校是允许甚至鼓励自由转学的。如果某校的新生在该校读了一年书后,第二年转学的人很多,造成“返校率”低,这就表明该校存在问题。因此,“新生第二年的返校率”成了计算大学排名的一个数据。当然,有转学现象是正常的,没有转学现象才不正常。比如,不适应学校的学风、不适应学业要求的难易度……都可能是转学的原因。从上表看,这些顶尖级的大学都有转学现象,但是,如果出现大量的转学,就说明这个学校有问题。    
    让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大学的排名。国内高校的排行榜,往往只考虑“学术声誉”或“学术成果”。而所谓的“学术声誉”和“学术成果”主要是计算各个学校在什么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所发表的论文被他人引用的篇次,等等,甚至博导的人数也成为排名的数据。    
    我们总是说要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差距在哪里,众说纷纭。也有人说关键是缺乏一流的师资。    
    根据美国迈阿密大学前校长玛莱博士的观点,高等院校有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社区)。    
    如果对照一下美国高校排名,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大学排名竟然严重忽视“教学”这个高等院校的基本功能。在美国大学里,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大师级教授也必须亲自授课,甚至包括本科生的课程,目的之一是让大师级的学者尽快接触学生。理由很简单:学生从大学者处受益越早越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读初中时,我曾任校足球二队队长。有一年,学校通过校友关系把当时中南五省最著名的球星请到学校来和我们踢球。虽然仅一节课时间,但第二天我觉得自己已突飞猛进。现在想来,是心理上而不是技术上的飞跃。当时我打后卫,我想:“连某某球星我都防守过,还怕什么人呢?”当你的偶像从神坛上走进你的生活,你还有什么不敢想像、不敢超越的呢?为写这本书,我曾考察美国几乎所有最顶尖的学府,学生们眉飞色舞地叙述选修诺贝尔奖得主的课程的情形,深深地震动了我。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名师的某一次报告或授课,其内容、其风采,甚至是其中的某一句话,让人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中国的高等教育总是把最高段位的学者留给最高段位的学生,叫作博导,在国内都成了一种“学术职称”。殊不知,等到学生熬到最高段位,可能早已定型,也可能已失去激情和兴趣,甚至已失去可塑性。于是,变成老教授面对老沉有余、激情不足的学生。其实,大师也需要从激情四射、冲劲儿十足的年轻人那里获得生命的火花和激情。人们常说,人有三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我认为,应该再加上“学术年龄”。有些学生自然年龄不大,但“学术年龄”已暮气沉沉。我认识的一个美国著名的学者,虽然自然年龄已达古稀,但心理年龄恐怕并不比矿矿他们大多少,而“学术年龄”似乎正当壮年。一次,他在得意忘形时对我泄漏了“天机”:多和年轻人接触,多和那些无知无畏的聊发“少年狂”的学生撞击学术的火花……    
    说到底,美国的高等教育对教学是极其重视的。当然,从另一个角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