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85-传奇-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所不能达到的目标,或者至少,他们可以先于美国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认为,如果能解决这个防止污染的问题,那么,作为汽车业界的后来者,我们就将赢得一次机会,一次绝佳的机会,”时任本田公司总裁的川岛清志(Kiyoshi Kawashima)说。工程师们研究了燃气涡轮系统和电动发动机,但都不符合本田的指导方针。这款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必须很低,这就排除了燃气涡轮;它必须能够安装在已有的基础设施中,这又排除了电动发动机;此外,这款发动机的操作和维护成本都不能太高。    
    同时,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具体目标,这就是1970年《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美国环保署制定的尾气排放标准将于1975年开始实施。在其他汽车制造商手忙脚乱地应付时,本田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他的清洁团队更加努力地工作,本田研发中心一度曾有70%的人员都投入到CVCC项目当中来。在CVCC团队中,有3人后来成为本田公司总裁,分别是久米正(Tadashi Kume)、川本信彦(Nobuhiko Kawamoto)和福井威夫(Takeo Fukui)。在英国大奖赛上出问题而被本田宗一郎大骂之后留下来的入交昭一郎当时也在这个团队中工作,这位有才华的管理者多年以后在美国设立了本田第一个装配厂。工程师们轮流参加这个项目,他们大都在30岁以下。CVCC发动机在1971年初研究完毕,这款发动机没有什么技术性的秘诀,只不过是通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出错,对现有技术进行完善后的应用而已。 CVCC是在几年前就已经研究出来的成层给进发动机(stratified charge engine)的原理基础研制而成的,并不需要投入任何高成本来改进生产线工具。这款发动机采用含量非常少的总体混合物,并调整了燃烧,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这一设计是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和不断的改进才得到的成果,而其中最坚持不懈的一个试验者就是本田宗一郎本人。与在公司位于东京的总部解决营销和融资方面的问题相比,他更愿意待在本田研发中心。20世纪60年代末,他几乎每天都要拿出一些时间来研究清洁发动机。    
    1972年,他们拿出样机,送往美国环保署进行检测。东京有传言说,本田已经开发出符合1975年标准的发动机,这在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引起一片恐慌,这三大汽车巨头之前一直在竭力辩称,美国环保署制定的标准不切实际,根本无法满足,而如今本田却马上即将能够达到该标准。并且,在美国工程师指出,CVCC发动机只能装配在小型轿车上使用时,东京的本田工程师也给了他们答案。通过V8雪佛兰英帕拉,本田成功地推翻了美国人的说法。1973年秋天,装配CVCC的雪佛兰轿车通过了美国环保署的检测,它们不仅能达到新的排放标准,而且还提高了英帕拉车型的燃油经济性。    
    CVCC项目体现了美国汽车公司和日本汽车公司——特别是本田公司——截然不同的问题处理方式。20世纪70年代,入交昭一郎曾被派驻福特3个月协助CVCC项目,当时福特公司在特许权许可下取得了该项目的权利。“我被派往福特公司,为CVCC发动机提供技术支持。我在他们的研发中心跟他们的工程师一起工作,后来还去现场——即他们的实验室——亲自观察他们的试验过程,我发现,他们的试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一直在思考,福特的管理理念与本田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差异。”    
    CVCC发动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很多地方。20年前,在1954年金融危机中,本田宗一郎宣布,本田这个年轻的公司将在英国举行的曼岛TT车赛(Isle of Man Tourist Trophy Race)上参加摩托车比赛。他还许诺说,本田车队将在比赛中获胜。    
    本田看似不可能的夸口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处于窘境的公司,也创立了一种目标导向的文化。清洁发动机的问题也将在同样的热情下被攻克,正如摩托车工程师们当年努力增大发动机的功率一样。实际上,开发过程有两方面是相似的——一是优化燃烧过程,二是在最后期限内完成,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本田在1961年TT车赛上获胜。在20世纪50、60年代加盟公司的一些工程师——他们大都是在本田要赢得TT车赛的承诺下进入公司的——后来都成为CVCC项目的成员。他们中的川本信彦后来也成为本田公司总裁,他还曾担任本田一级方程式车队的负责人,这个车队也为CVCC项目培养了很多工程师。20世纪60年代公司开始制造汽车后不久,本田又做了同样的承诺。他宣布,公司将制造赛车,并将在勒芒(Le Mans)大奖赛上获胜。1954年当他放话出来说,本田有一天会在曼岛TT车赛上获胜时,人们都认为他简直很荒唐,这次同样,他关于勒芒的大话也让业内很多人大吃一惊,连连摇头。但是本田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传奇》   第一部分不安分的本田打破常规(4)

    有了制造世界上最快的跑车这个目标之后,他知道,本田公司将吸引更高水平的工程师。摩托车爱好者入交昭一郎就是其中之一。    
    于是,一款装配CVCC的思域于1975年在美国面市——在美国环保署规定的最后期限之前。实际上,CVCC的成层给进发动机比其他汽车制造商提前了几乎10年达到了美国的排放标准。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申请延长最后期限,本田的一位发言人在华盛顿的一次众议院委员会(HOUSE MITTEE)上发言时说,“我们不打算像某些汽车制造商那样,向美国环保署申请延长时间,因为我们能在1975年达到这些标准,我们认为,做到这一点也是我们的责任。”尽管当时正在经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这一表态仍让这个摩托车制造商在美国获得了足够的可信度。美国环保署对燃油里程所做的评比中,装配CVCC的1975年款思域名列榜首,其在城市道路上的平均油耗为27英里/加仑,高速公路则为39英里/加仑。    
    不久,李•;艾科卡提议采购30万台本田发动机为福特嘉年华配套,但是亨利二世否决了这一提议,他因此错过了一次关键的机会,没能与这个在未来10年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富竞争性、最成功的新的汽车公司结成同盟。艾科卡在福特公司的职业生涯行将终止,而日本车也行将打开美国的大门。    
    1982年,本田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生产汽车的亚洲公司。这个生产厂位于俄亥俄州马里斯维尔(Marysville),与一个本田摩托车厂相邻。此后不久,日本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在美国建厂生产汽车,在日本同意接受对本田美国分公司的这些竞争对手的汽车出口实行自愿配额后一年,本田美国就开始生产了。    
    本田宗一郎一向重视培养员工的创造性。他从不希望自己的工程师局限在某个狭窄的集中领域,而是让他们经常在各部门之间流动,给他们提出各种难题,激发他们的主动性,通过这些,他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多功能平台团队的模板,这一尝试也是他组建赛车队所采用方法的延续。20世纪60年代末,本田向他年轻的工程师提出要求,要他们想办法达到美国的尾气排放标准。但他同时要求,思域发动机要改为风冷设计,尽管本田的1968年款1300cc超小型风冷发动机汽车卖得并不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CVCC这个最终实现了自己梦想的项目后来让他发现,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自己已经落伍了。他一直在攻克风冷发动机的技术问题,但是本田研发中心的年轻工程师们在这个问题上与他站在对立面上,在本田的倡导下,他们一直在一种充满青春活力和坦率的文化氛围下工作。在一次激烈的争论中,年轻的久米正说,研究风冷发动机简直就是浪费时间,CVCC必须采用水冷。本田让步了,“风冷,”他说,“是我在技术上的软肋。”    
    藤泽建议本田,要么尊重工程师的意见,继续担任公司总裁,要么退休。他选择了留任,他要看到CVCC诞生。多年后,久米成为本田公司总裁。本田宗一郎于1973年退休,那一年他67岁。思域轿车和它所装配的性能卓越的发动机是本田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也证明了他的一种工作与方法理念。在日本汽车工业史上,取得了最伟大的技术进步的是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一定拥有最高的学历,但一定是“能力第一”,这也正是本田宗一郎所坚信的。也正是由于他们取得的这种成功,10年后,保时捷的继承人、工程师、崇尚日本文化的费迪南德•;皮耶希决定辞去奥迪研发负责人的职务,到日本投奔大师的公司。20世纪80年代末,鲍勃•;卢茨也是受到本田的启发,在前戴姆勒…克莱斯勒时期取得了产品的巨大成功。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担任宝马公司总裁多年的冯•;金海姆认为,本田公司是世界上唯一值得宝马学习的一个汽车制造公司。    
    由于年事已高,本田逐渐从公司各项事务中退出来。他的生命中没有哈里•;贝内特,只有凭真才实学一步步提升起来的才华横溢的年轻工程师。汽车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不仅仅是因为本田的技术,还因为世界其他国家对日本人的开放。历史不会重演,如果没有本田,汽车业在战后将不会出现一个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公司,在二战结束之后也不会出现这唯一一个成功的汽车制造商。20世纪80年代,《时代》杂志用封面文章报道了“本田方法”。每一家美国公司都以本田为基准,然而,本田不仅仅改变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它还改变了丰田这个见证了日本工业兴起的汽车巨头。20世纪下半叶,丰田汽车公司以其先进的节约型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而广受赞誉,但是,日本公司在这些方面的企业文化早在二战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是本田宗一郎这个崇尚精神自由的实业家将火种带入了日本。    
    本田的不拘一格让以效率和质量见长的丰田公司也开始重视技术,并开始应用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技术。或许,丰田英二(Eiji Toyoda)也应该被算在我们所讨论的这6个影响了汽车业的人当中,1936年,他的家族在日本装配通用公司的汽车,并贴上丰田的牌子出售。或许,我们应当承认,丰田是在本田的推动下才成为这样一个一直保持盈利的汽车公司的。


《传奇》   第二部分埃伯哈德•;冯•;金海姆:宝马缔造者(1)

    约翰娜•;匡特看上去很像《音乐之声》中的人物,1987年夏天,当她在位于德国巴德洪堡的家中迎接亨利•;福特二世的时候,将自己白色的头发挽成一个结实的发髻。几星期后,亨利二世在德国巴登巴登市(Baden Baden)差点死于肺炎引起的并发症,不过,他还是想最后去拜访匡特夫人一次,他要说服她,将宝马公司卖给福特公司。当年,赫伯特•;匡特试图拯救宝马这个巴伐利亚汽车公司,很多人认为他简直是疯了,但是福特当时支持他。而且,亨利二世也非常尊敬匡特的遗孀,她曾是匡特的秘书,后来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原本,福特计划在一天上午到她在法兰克福北部的家中拜访,但是,他后来没有在当天早晨乘福特公司的喷气式飞机飞往法兰克福机场,而是打算在前一天晚上就先飞到那里,因为天气预报说,法兰克福地区有雾,亨利二世一向非常守时,也非常有礼貌,对贵族成员更是如此,因此他不希望因为雾天影响行程而迟到第二天的约会,那将很不礼貌。    
    福特前一天晚上就飞到了法兰克福,第二天上午,他准时前往匡特夫人家中与其会面。跟他前往的是一位财务负责人布鲁斯•;布莱思(Bruce Blythe),他们跟匡特夫人和宝马公司董事长汉斯•;格拉夫•;冯•;德尔•;戈尔茨(Hans Grat von der Goltz)一起,坐在阳台上。戈尔茨还是匡特家族在监事会中的代表。1982年匡特去世后,戈尔茨以匡特接替者的身份加入宝马公司董事会。交谈进行了大约1个小时之后,匡特夫人看着她的客人,开始了她一贯的非难:“好了,亨利,我知道你来这里的目的了。”福特打算收购宝马,使之成为其家族产业的一部分。但是跟以前一样,匡特夫人仍然不同意。“亨利,”她的英语非常标准,“我用那些钱来干什么呢?”这个问题福特从没想过该如何回答。但是,匡特夫人对这位请求者说,如果她决定要出售宝马公司,那么她一定会卖给他——因为当年她丈夫收购宝马公司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一做法很疯狂,只有亨利二世支持他,当时。为什么宝马会成为亨利二世最后一个梦想?    
    1959年,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Bayerische Motoren Werke,即BMW)急需援助。公司当时行将破产,马上要被转手卖给戴姆勒…克莱斯勒,到时候,宝马将沦为梅赛德斯的车轴配套厂。这种危机后来出现了转机,因为实业家赫伯特•;匡特收购了占公司控制权的股份,开始组建现代宝马公司。匡特来自一个强大的荷兰工业家族,早在100多年前,该家族的财富和影响力就已经开始积累,远远早于1918年宝马制造飞机发动机的业务。1923年,宝马的产品系列中增加了摩托车,第一款宝马轿车诞生于1928年。    
    公司收购了位于德国爱森纳赫(Eisenach)的迪昔(Dixi)工厂,这个工厂原来通过特许权制造英国设计的奥斯汀7系列(Austin Sevens)汽车。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宝马已经在汽车业务领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操纵精确的328跑车在1940年举行的意大利千里老爷车大赛(Mille Miglia)中获胜,意大利千里大赛在世界老爷车赛事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但是,宝马并没有像大众和戴姆勒…克莱斯勒那样,在二战之后恢复昔日的辉煌,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宝马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在那10年里,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圆头的501,这款车型与当时笨重的美国车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而没有太多战前宝马车的风格。501和装配V8发动机的502的销售状况都比较差。在50年代中期,宝马的运气越来越差,最后公司被迫在特许权下生产意大利汽车制造商Iso的三轮圆头轿车。在赫伯特•;匡特接手之前,支撑宝马公司门面的是Isetta,这款车型在50年代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称得上是好车。    
    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严峻,1959年12月,监事会建议将公司出售给其斯图加特的竞争对手。但是,想到这个巴伐利亚公司要被卖给戴姆勒…奔驰,宝马公司骄傲的工会和股东发起了一场骚乱。赫伯特•;匡特和他的弟弟哈拉尔德(Harald)悄悄购买了宝马30%的股份,这样,宝马最后没有落入戴姆勒公司手中。    
    当时,匡特在经营Varta电池公司,但是他一直对汽车非常着迷。匡特很快便开始规划公司各部门,任命了一系列管理人员,然后命令工程师开始设计开发一款能够与梅赛德斯…奔驰竞争的轿车。很快他就发现,总工程师亚里克斯•;冯•;福尔肯豪森(Alex von Falkenhausen)和他敬业的团队已经在做这项工作了。他们已经草拟了后来的1500车型的雏形,这就是现代宝马车的先驱。1500是一款小巧的轻便轿车,它所配备的发动机比当时德国市场上其他系列轿车的发动机更富有吸引力,技术上也更先进。冯•;福尔肯豪森曾设想过设计一款轻便轿车,配备功率强大的1500cc发动机。其设计者威廉•;霍夫迈斯特(Willielm Hofmeister)设计的对称三厢外型非常优美,似乎借鉴了通用汽车1959年款科威尔(Corvair)的设计风格。    
    宝马在1961年9月举行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1500。与501不同,这款新车继承了20世纪30年代宝马的灵魂。公司想拥有自己的市场环境,但是这环境处于市场的中层。1500是一款不张扬的家用车——但是它具备敏捷而令人惊讶的路面驾驶性能。1500标志着现代宝马的开端,而冯•;福尔肯豪和霍夫迈斯特在宝马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销售与营销经理保罗•;哈恩曼(Paul Hahnemann),这个大嗓门、具有超凡魅力的人在20世纪60年代负责宝马公司的日常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哈恩曼曾是纳粹党卫军的一名官员(SS Officer),他也是鲍勃•;卢茨在这一职位上的前任。当时,德国的年轻一代对梅赛德斯…奔驰已经感到厌倦,哈恩曼看到,宝马这个品牌具备生产其替代车型的潜质。对哈恩曼来说,公司的形象需要通过其产品来明确地表现,相关的调查也表明,一提到宝马,大多数德国人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20世纪30年代那些行动敏捷的轿车形象。1934年的1。5升315车型和1936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