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谁都没有想到,就在露国分舰队炮击函馆的同时。数万的露国、军搭乘几十余英、法、德等国商船出现在渡岛半岛西侧的上国一带,整个北海道的防御随之陷入了困境之中——刚刚以北海道屯田兵为主力组建的第七师完全部署在北海道北部,顺利登陆的露国、军完全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几个小时后,接到电报的瓜生外吉立即命令军舰升火,在经历一番并不激烈的海战后,乘着夜色冲出了函馆。

    北海道完了!

    即便并不是陆军军官,对陆战并不怎么了解,但瓜生外吉也知道,后路被切断的第七师团很快会全军覆没——优势兵力的露国、军将会轻易击败孤立无援的第七师团。

    但完蛋的又岂只是北海道,整个日本都完了!随着陆战的开始,日本再也没有生存的希望了!就在悲观的情绪与瓜生外吉的心中弥漫的时候,那个声音又一次传到他的耳中。

    “舰长阁下,日本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盯着瓜生外吉,将一粒炒黄豆放进嘴里,秋山真之走到在铺满地图的桌上取出一份日本的地图,神情凝重的说道。

    “我们以为露国、军会由北向南进攻,这样能够留给我们充足的时间,让我们能够慢慢的防御他们的进攻,可我们却忘记了,日本是一个岛国,拥有海上优势的露国、军,可以用船队把陆军送到任何适合登陆的海岸边,而我们看似拥有23个师团,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些师团分散于日本各地,如何能够阻挡露国、军的进攻!”

    相比于双目通红,满是不甘的舰长,月前调任“赤诚号”出任副舰长的秋山真之则显得很是平静,对于他来说,战争实际上从一开始时,就注定了结果。

    “混蛋,你这是散布失败言论!”

    瓜生外吉怒斥着秋山,可他的训斥声却没有多少底气,因为他知道这是事实。

    “这是事实,现在日本已经为全世界所抛弃,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他们都支持露国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露国又岂能将那么多的军舰运至远东?他们又岂能登陆日本,现在的日本不是同露国一个国家打仗,而是同整个欧洲,整个西洋打仗,真不知道军令部的那些家伙是怎么想的,我们喊着脱亚入欧,却完全忘记自己的皮肤是黄色的!”

    秋山真之语气中满是浓浓的不满,那是对上层的不满,在他看来,上层从一开始就错了。

    “过去这些年,我们被国内的一些人蛊惑着,认为日本要强大,必须要占领朝鲜、进攻清国,像西洋人一样,从清国身上咬下一口肉,可却忘记了日本是东亚国家,无论我们如何维新,如何穿上西装,可也改变不了我们的肤色,在西洋人眼中,我们依然是下等的有色人种,甚至正是因为我们的妄自尊大,才使得清国保持中立,等到大难临头的时候,我们才去清国和他们说着什么同文同种,别人还有可能帮你吗?”。

    尽管明知道即便是清国帮助日本,也无法挽回日本的灭亡,但秋山真之还是忍不住为高层的短视而心生埋怨。

    “秋山中尉,我们是帝国、军人!”

    “帝国已经要灭亡了!”

    面对瓜生外吉的提醒,秋山真之大吼一声。

    “那群家伙根本就不知道,接受俄国人的条件,日本还有生存的可能,还有富国强兵的机会,但是拒绝之后,对于日本而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如印度一般,成为西洋人的殖民地,什么富国强兵,不过只是笑话罢了……”

    眉头紧锁的秋山真之一边说,一边将炒黄豆倒进嘴里,不断的咬着黄豆,“咔蹦”作响中,他又继续说道。

    “现在露国人已经占领了北海道,有了这个进击基地后,很快他们就会向本州岛进攻,短则一年,慢则两年,大规模的战争就会结束,东京亦有可能被占领,虽然还会有小规模的抵抗,但不会影响大局……”

    “还有停战的可能吗?”。

    瓜生外吉反问一声,但答案却早已在他的心中了,完全没有一丝可能,露国人绝不会错过占领日本的机会,日本已经错过了唯一的机会。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再是如何保卫日本的问题!”

    在那个白色的装满炒黄豆的小布袋越发干瘪的时候,秋山真之将布袋装进口袋中,视线朝着东方看去。

    “而应该考虑日本的复国问题!”

    日本复国!

    或许对于其它人来说,他们还心存一丝希望,但早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秋山真之便已经预测了结果,甚至正因如此,他才会因散布“失败言论”被“发配”到“赤诚号”炮舰上,而现在,随着露国、军于北海道登陆,他更是不再怀疑自己的判断。

    “复国?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我们,我们有绝心一死的国民,如果……”

    瓜生外吉试图辩解道,在报纸上,随处可以看到国民书写的“绝死书”,大有一副千万玉碎的决心。

    “没有任何意义,拿着武士刀的农民是无法击败露国、军的,更何况,多少年来,国民对西洋人一直心存恐惧,很多人一提到西洋人就没有了勇气,谈什么抵抗,抵抗的越激烈,死的人越多!两三年后,战争就会结束,到时候,露国会在日本建立总督府,一切都会结束!所以……”

    盯着瓜生外吉,秋山真之沉声说道。

    “我们现在必须要在全盘皆输之前,提前作好准备,为日本的复国作准备!”

    已经被说服的瓜生外吉迎着秋山真之的眼睛,诧异的看着他。

    “准备?如何准备?”

    “舰长阁下,我们不能再回到日本,即便是回到日本,无非就是呆在港口中,等待着向露国、军投降,我们必须要前往国外,寻求国外的支持,在露国的占领下,仅依靠日本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复国的!”

    道出这一句话之后,秋山真之的脑海中想到了好友子规,想到与他那里看过的《同文日报》,现在日本的命运就像报纸上的文章表述的一样——背离的东亚的日本,势必将毁灭于西洋人的入侵之中,现在历史正在验证着当初的预言。

    “外国?现在还有谁会支持我们?秋山,整个西洋都……”

    “为什么要是西洋?舰长阁下,难道你忘记了我们之前的教训了吗?若非如此,日本又岂会有今日!西洋人是绝不会帮助日本的!”

    反驳了舰长的话语后,秋山真之沉声道:

    “现在唯一能帮助日本的就只有清国了!不,更准确的来说是只有得到中国的帮助,日本才有可能复国!”

    (哈哈,终于,中国成为东亚的希望所在了,什么日本,已经是昨日黄花了!求月票!求支持!)

 第111章 余波(第一更,求月票)

    受台风的影响,釜山一带的天空乌云密布;狂风挟着暴雨骤然而至;并闪电雷鸣;靠泊在港口内锚地的船舶不停地随着风浪摇摆,在这狂风暴雨之中,釜山港早已闭港,海关虽未停止办公,可中外关员却都呆在房间内不再外出。

    “看样子,这釜山是没落了!”

    站在窗边,瞧着被暴风雨笼罩的釜山,刘玉杰在心里这般寻思着,朝鲜海关是中国的一部分,作为关员的他三年前从天津关调派至朝鲜,于朝鲜而言位于半岛最南端釜山港是朝鲜最重要的一个港口。许多粮食、皮毛、海藻、鱼类、大麻以及铜矿的大宗贸易在这里进行,租界里面几乎都是日本人,尽管这里同样有华租界,可相比之下,其规模却无法同日租界相比,釜山的繁华是因为日本对朝鲜大米以原料的需求。

    当时与釜山港相比位于西端仁川更是稍逊一筹。然而,现在那个城市却因为统监府设立特区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座座新型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数以万计的国人涌入仁川甚至镇南浦。

    相比之下,釜山却已经没落了,准确的来说,从这场战争爆发之后,釜山迅速没落了,在战争爆发之后,为“避免”战争引入朝鲜,在统监府的命令下,釜山警察局在府中派来的机动中队的配合下,进驻日租界,同时宣布废除一切与日本有关的条约,收回日租界。

    面对统监府的行动,尽管日本领事多次抗议。但日本侨民大都表示了理解。甚至在他们看来。如此一来便使釜山远离了战争的阴影,他们的财产也将受到中国的保护。

    可惜这座城市却繁华不再了——俄罗斯海军的封锁,使得日本商人无法再像过去一般将粮食以及其它农矿原料输入日本,与横滨定期往来的邮轮亦停止了航行,不过大多数日本人并没有离开,非但没有离去,甚至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港口中又多出了十几艘日本船只——逃入釜山以躲避俄军的日本商船。在船上甚至还有不少日本人,他们相信在这场战争后日本将不复存在,只是提前作好准备,许多人为了家人和财产的安全选择逃到釜山,再由釜山前往他处,不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釜山住了下来,相比于其它地区,旧时的租界多少总给他们带来故乡的感。

    “日本啊!”

    摇头轻叹之余,突然港口入口处些许异样吸引了刘玉杰的注意,他急忙拿出望远镜。走出办公室往着湾口看去,在风浪中只看到一艘灰色的船舶正奋力的驶进釜山。

    这个时候怎么还会有船过来。难道是避风的?可以下一瞬间,待看清了船只之后,汗水顿时从额头上流了下来——是一艘军舰,而且那艘军舰上,还悬挂旭日旗。

    日本军舰!

    顶暴风雨,穿着雨衣的孙国伟带着一班警察出现在港口上,远远的看着那于泊位上随浪摇摆的日本军舰,他那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外国、军舰如入无人之境般的进入釜山港,那炮台上的朝鲜人都是干吃的!

    “一群蠢货!”

    心里咒骂着,孙国伟便跳上海关的小火轮,随行的十几名警察亦跟着跳了上去,在风浪中小火轮摇摆的非常剧烈,以至于必须抓住火轮边扶拦方才能站稳。

    “刘关员,麻烦您了!”

    在火轮启动的时候,孙国伟的向海关的刘关员道着谢,而刘玉杰又同其客气了一番,有时候海关也需要警察的配合,而在朝鲜这地方,大家都是中国人,自然要互相照应。

    “孙局长,到了船上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按照中立章程来,让他们在风暴后离港。”

    孙国伟口中的“中立章程”是朝廷颁布的,各国公使同意的“章程”。

    “如果他们拒绝呢?”

    “那……就解除他们的武装,把船置于咱们的控制下!”

    嘴上这么说着,孙国伟朝着那军舰看去时,还是忍不住有些发虚,人家那一艘船上的水兵再怎么着也有百十,整个釜山警察局也就几十人,就是包括机动中队,也就二百来人,日本军舰上还有大炮,那些日本兵若是不愿意走,还不愿意解除武装,到时候怎么办?

    步枪子弹可打不沉兵舰,不行,回头非得建议部里头把朝鲜炮台接收下来不可,那些克虏伯大炮在朝鲜人手里头,估计连个烧火棍也不如。

    真特么一群饭桶!

    嘴里这么骂着,火轮已经靠上了日本军舰,在靠近的时候孙国伟看到舰艏上嵌着铜铸的“赤城”两字,连忙对刘玉杰说道。

    “刘关员,我不会说英语,接下来可看你的了!”

    像是给你打气一般,孙国伟拍了下腰间枪套上的转轮手枪。

    “您放心,爷们的枪杆子全都给您垫着那!”

    狗…屁,枪,拿枪和军舰打,顶着屁用!

    心里这般骂了一声瞧着舷边已经冒出了一名日本军官,刘玉杰连忙大声用英语喊道。

    “我是大清国釜山关关员刘玉杰,贵国、军舰擅闯釜山港,已侵犯我国之中立,还请贵长官出来说话!”

    就在他声音落下的时候,却听到那名军官大声回答道。

    “阁下,我们为侵犯贵国之中立感到万分抱怨,我等志愿向贵国解除武装,还请贵国长官上船,查验我舰武器……”

    一问一答间,刘玉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所听到的,这,这是过去那些跋扈的日本人吗?

    “!”

    瞪大眼睛,唐浩然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闯入釜山港的日本军舰要投降?

    “少川,你确定日本军舰要投降?”

    唐浩然愣愣的反问道,投降,至少在所熟悉的历史中,对于日本军人而言,这个词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可现在到好,一艘军舰愣生生闯进釜山港,没提出其它的要求,反倒直接干脆利落的要“投降”。

    “大人,不是投降,是愿意拆下的武器和机器,将军舰置于中国的控制下!”

    唐昭仪连忙解释道,这是《中立章程》的规定,进入中国港口的交战国、军舰,除两国协商进坞维修、保养外,军舰进港后必须于24小时内离开,或拆下武器和机器,将军舰置于中国政府控制之下,对于俄国以及日本公使都表示同意。

    “哦,他们想干?”

    这些日本人想干?唐浩然反问一声,这才是他最关心的,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弄清楚那些日本兵为要“投降”。

    “这……大人,……”

    唐昭仪把声音压低说道:

    “大人,按其舰上派来的交涉官秋山中尉的说法,他们,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接纳他们!”

    “秋山中尉?接纳他们?这是意思?”

    “大人,按秋山中尉的说法,在俄国、军队登陆北海道后,日本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认为再战斗下去,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他希望中国能够接纳他们,毕竟中日同为东亚国家,两国更是同文同种,所以希望我们能够在日本亡国时,准许他们为中国效力……”

    引述着釜山地方事务厅外事处的秘电,唐昭仪不时的看着大人,在东亚第一个提出“同文同种”的可眼前的大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府中可是没少于朝鲜宣扬这种思想,可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就连东洋也受其影响。

    “嗯……”

    目瞪口呆的唐浩然不可思议的看着唐昭仪,日本人,日本军人相信自己说的那一套了?原本于日本宣传“东亚各国,同文同种,携手并进”不过只是为了打破日本内部形成的“大陆扩张共识”,可谁曾想到,这个时候,在日本面临亡国的时候,竟然有日本军人打着这个旗号投奔自己来了。

    这可是赤裸裸的“日奸”啊!

    日奸……嗯,不错!

    “为中国效力,他的意思是……加入中国、军队!”

    几乎是不由自主的,唐浩然的心脏还是猛然跳动数下,日本人为中国效力!

    他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二战结束后,曾于中国效力的那些日本人,其中即有军人也有技术人员,甚至新中国空军的第一批飞行员亦是由其培养,既然后世可以利用那些日本“友人”,为何自己就不能利用?

    一直以来都为人才的匮乏而烦恼不已的唐浩然,就如同看到一丝意外的光亮一般,从二十三年前日本宣布维新变法,二十三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如果能够引入其中一部分人才,纵是他们不如西洋技术人员,但至少能够暂时弥补特区以及公司在技术人员上的匮乏。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一个例子,唐浩然似乎看到了这场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另一个益处——非但日本灭亡可以引进明治维新以来的开智二十余年之力为助,甚至还能够为将来打下基础,于流亡中国的日本人中培养一批亲华派,也许在将来,这些人能够发挥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还有,那个秋山中尉是谁?”

    此时唐浩然反倒对那第一个“日奸”充满了兴趣,于是便好奇的追问道:

    “大人,他叫秋山真之……”

    (引进“日奸”,这个脑洞应该还凑合吧,既然历史上我国能够留用日裔人员,那么我想唐大人自然也可以在东亚同文的思想基础上使用日本人员吧!求月票!)

 第112章 秋山的选择(第二更,求月票)

    秋山真之!

    既然是已经过去了三天,唐浩然的脑海中仍然会不时浮现出这个名字来,之所以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全是因为另一个时空中,十四年后的“日俄战争”,那场战争尽管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伤害,但却也是近代史上有色人种第一次击败白种人,战争不仅奠定了日本的强国地位,同样也唤醒了整个亚洲,使得亚洲民族相信开化维新是唯一的强国之道,通过开化维新黄种人也可以击败白种人。

    而在那场持续一年多年战争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海战,在海战中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字——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之后,面对日本联合舰队的辉煌战果,欧美各国皆称其为“纳尔逊之后最伟大的海军将领”,尽管那位东乡得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