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泊停着一艘巡洋舰。

    只需搭眼一瞅,人们便能感觉到巡洋舰的强大——舷边的多个耳台处伸出的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左右,这是一艘新锐的巡洋舰,而巡洋舰上飘扬着一面黄底龙旗和舰艏处的龙纹徽章一同提醒着人们,这是北洋舰队的军舰。

    在东亚的洋面上,这支庞大的舰队,或许失去了自己的基地——旅顺,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作为东亚洋面上不逊于俄罗斯帝国太平洋舰队的存在,甚至。在英美等国的海军的眼中,现在的北洋舰队是维持东亚海上实力平衡的根本保障,纵是曾纵横四海的英国皇家海军,面对俄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也不得不选择与北洋舰队紧密合作,以阻挡其染指扬子江,甚至把手伸到温暖的东南亚。

    而作为现在东亚最强大的海上力量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同样深知现在的东亚只有北洋能够与其相对抗。为了避免引发外交危机,自然也是对其礼让三分。而这种因国际环境的微妙导致的地位空前提高,更是让北洋舰队的官兵无不是骄傲的抬起下巴,可这会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一丝习以为常的骄色,那肃然中更是带着发自骨子里的恭敬。

    “敬礼!”

    军官的沉喝于栈桥上响起的时候,穿着一身官服的李鸿章走在栈桥中央,此时他那有些年迈的脸庞上。全是一副意筹满志的模样,尤其是看着那些面膛黝黑的水兵时,瞧着他们恭敬的目光中那难掩的骄色,李鸿章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第一次登上的英国军舰。英国水兵的神情中也带着同样的骄色。

    过去总觉得北洋少了些什么,现在瞧着水兵们的目光中骄意,李鸿章非但没有感觉他们有骄横之感,甚至因为他们找到了这种精气,而倍觉欣慰,海军就要有高人一等的骄气,他的心里又一次想到那琅威理曾说过的那句话。

    “奴才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水兵!”

    一开始,李鸿章不懂,后来,他慢慢的理会了其中含意,奴才不可能在海面上去挑战强敌,更不可能在明知不敌也要毅然出击、战斗到底,奴才们会逢强而退,甚至会卑躬屈膝的继续安做他们的奴才。

    可,在大清国,谁不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甚至做为汉人,他们连做奴才都不“佩”。尽管李鸿章曾于舰上废掉了跪礼,可在那些努力下,北洋舰队的官兵身上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现在看着这些水兵,李鸿章知道了,是那种发自骨子里的优越感和骄傲,这样的水兵,这样的军官,绝不会承认敌军无法击败,也绝不会投降,他们会为了那优越感和骄傲战斗到死,这才是海军!

    而这是他的北洋水师!

    是他李鸿章一手操办的舰队!

    正是靠着北洋的水陆师,他李鸿章才能与满清官场上稳居直隶总督之位,即便是没有“九督议政”,他也相信,在大清国没有任何人能撼动他的地位,朝廷不行,即便是朝廷刻意扶持的张之洞等人亦是不行。

    倒不是因为他们办不好洋务,也不是因为他们办不好外交,而是因为除了他李鸿章之外,换做任何人,都指挥不动北洋水陆师,都指挥不动这支甚至让西洋人羡慕的北洋舰队。

    越往前走,距离“海琛号”越近,李鸿章便越觉得的激动,“海琛号”是最为新锐的“穹甲巡洋舰”,这是前年为应对“东顾之危”举洋债购进军舰中六艘巡洋舰中交付的第一艘,离近了可以清楚的看到“海琛”号舰那修长的舰体设。高耸的首尾楼船,较高干舷加之修长优美的外形,无一不显现着这艘新锐巡洋舰特殊的美感。

    “中堂大人,您看,这就是“海琛”号巡洋舰,它的排水量高达4150吨,其吨位远大于北洋旧式巡洋舰,其舰长109。73米,甚至超过了现在北洋体形最大的“定远”级铁甲舰,军舰的甲板宽度为14。17米。吃水5。18米,水线附近纵贯全舰敷设了穹甲甲板,穹甲中央隆起的部位厚1又4分之3英寸,两侧坡面斜向水线下的部分厚度为4。5英寸……”

    恰在这时一阵带着广东口音的话语,在李鸿章的耳边响起,说话的是紧紧跟在他身边的李和。作为“海琛号”的舰长,他自然需要迎接中堂大人上舰,与过去一样,完全是依照西式的海军礼节,现在的北洋舰队,不仅完全摒弃了旧式的军衣,而且完全“英国化”起来,没有了保守派的制约,许多事务的推行都是顺理成章的。

    “其正常载煤400吨。最大载煤1000吨。“海琛”舰的动力系统非常傲人,采用了2台立式4汽缸往复式蒸汽机,配合12座高式燃煤锅炉,可以获得15000匹马力的澎湃动力,在英国建成测试时采用强压通风技术,竟然达到了23031匹马力,此时的航速应当远远超过设计航速,即是不使用强压通风技术。驱动2个螺旋桨,航速仍然高达惊人的23节。其是当今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水面军舰……”

    如果此时唐浩然在这,如果他能够看到这艘巡洋舰的话,对于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在另一个时空中,这艘军舰有着另一个响亮的名字——“吉野”号,或许。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没有比其更知名的外国军舰了,在另一个时空中,这艘军舰曾凭借其惊人的航速躲避北洋舰队的火力,并凭借火力强大的速射炮。将上千发炮弹“倾倒”于北洋海军的军舰上。

    而现在,在这个时空中,这艘由英国著名舰船设计师瓦茨设计的新锐巡洋舰,并没能一如历史上一般悬挂上“旭日旗”,而是悬挂着龙旗,成为北洋海军扩充案的一部分,也是第一艘交付北洋海军的新锐巡洋舰。

    当然对于现在的李鸿章、李和还有“海琛号”巡洋舰上的360名官兵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的“吉野”号是如何令北洋海军饮恨大东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所看到的只是英国设计瓦茨设计的“海琛号”巡洋舰除于高航速和多十二门速射炮之外,还配备上了刚刚问世不久的专用火炮测距仪,这意味着“海琛”舰火炮的瞄准、测距将更为准确、便捷,战力可以得到倍增。同时具备了快捷的航速和威势的武器,使得“海琛”舰的威力无与伦比,被誉为当时世界最优秀的巡洋舰,尽管这一称誉并未得到验证,但没有任何人会怀疑这一点,至于对于舰上的人们来说,他们绝不会生出一丝怀疑之意。

    甚至,作为北洋海军的创始人,年过七旬的李鸿章上舰后,并没有进入最为宽敞的舰长室休息,而是如一个好奇的少年似的,到处走走看看,甚至还到震耳欲聋的轮机舱内参观一二,到最后更是来到了甲板上,顶着寒风,查看着其舰上的威力强大的速射炮。

    “……主炮选用4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6寸40倍口径速射炮,火炮膛长二十英尺,弹头重100磅,有效射程9000码,射速为每分7发……”

    在炮长提及一分七矢时,李鸿章更是惊讶的猛然睁大眼睛,不由的感叹起来。

    “十年前,海军刚办的时候,那会6寸炮一分钟最多只能打两发炮弹,这家伙却能打出七发炮弹,当真是海上快炮啊!”

    这声感叹之后,李鸿章又不禁想到,当初在俄人对日本宣战前,朝廷甚至停止南北洋构械,若非俄日之战的关系,恐怕现在北洋海军还在操持旧船旧炮,届时又如何能与西洋新锐快船快炮相抗?

    心下暗自庆幸之余,李鸿章忍不住用手摸了摸那冰冷的炮身,然后踌躇满志的朝着远方看了一眼,有了两年前的那次购舰,别的不说,单就是两艘1。3万吨战斗舰和五艘新锐巡洋舰,便足以威慑野心勃勃之西洋列强。

    至于东北……扶着炮栓,李鸿章若有所思的朝着东北的方向看了一眼,海风吹起了他的披风,让他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父亲,海上风寒,您还是先进舱内休息吧!”

    李经方连忙于一旁轻声劝说。

    “毕竟。到胶澳还要一天的功夫。”

    这次李搭乘“海琛”舰并不是去刘公岛的海军衙门,而是为了去胶澳,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那里正在显现出一个港口的雏形,那里将是失去旅顺口之后的北洋海军的另一个驻地。

    儿子提及胶澳,李鸿章自然想到了旅顺口。而每每想起旅顺口,心底都忍不住为之一痛,东北啊!若非他唐子然夺袭了旅顺,北洋又岂会远走青岛?

    可随后,李鸿章却又长叹一声,将披风裹了裹,摇头说道。

    “不打紧,经方……”

    离开炮位,往舷边走去的李鸿章似乎有所思的说道。

    “听说。现在东北那边,正在造战斗舰,你平素与东北那边往来颇多,可有此事?”

    仁川在造战斗舰,这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从一开始他们就未加隐瞒,以至于在天津的各国海军官佐中,无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笑话。在其还未于法国人的指导下完成巡洋舰建造的时候,突发其想式的要造一万余吨的战斗舰。岂不是自不量力。

    “不过就是不自量力之举罢了,不值一提!”

    李经方的言语中显得有些傲慢,这也难怪,相比于弱小的东北海军,北洋舰队无疑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甚至让西洋诸国为之忌惮的庞然大物。

    “也许。不过说到底,北洋舰队能有这次扩充,也多亏了子然,若非其当初将那笔借款兑为英镑,时至今日单就是因为镑亏。恐怕这购舰便要缩水一半有余!”

    这时李鸿章倒是说了句公道话,当初为应对俄国人的威胁,朝廷同意北洋海军扩军,于是他才从汇丰银行先后分两次借来了2500万两白银,用于为北洋海军添造新式新军,若是按旧时商定,恐怕贷款合同上会签上英镑附约,可在唐浩然的提醒下,最终只是签下了2500万两的借款合约,只规定了白银成色,而并未限定英镑,后来那笔款子全是由朝鲜承兑为英镑,

    在当时来看,唐浩然凭此得半成多达上百万两“汇金”,甚至还有言官弹劾他李鸿章与唐浩然沆瀣一气损公肥私。可现在来看,那笔交易朝廷可谓是占尽了便宜。两年来白银日跌,较之过去跌破五成出奇,若当日由汇丰提供英镑借款,其平空获得汇金不说,今日还款仅本金即将不下3600万两,更何况那笔银是六年贷期,四年后,恐怕银价只会更低,还款时本息恐怕并不下五千万两。而现在,即便是四年后还款,亦不超过三千万两。

    “算起来,在购舰一事上,一翻一正,子然至少为直隶省下了三千余万两,这个情份,多少总是要记得的!”

    李鸿章随口言道着这句话,而李经方则连连称是,尽管对于那位年龄小于他的三省总督颇存些许嫉妒之心,但另一方面,李经方却深知其在某些方面的本事,那次为北洋协商借款,不过只是小试牛刀罢了。

    羡慕归羡慕,现实总归还是现实,现实就是东北实在是北洋的第一大潜在之敌,甚至连张之洞都排不上这个号。

    “父亲,您是担心东北海军将来对咱们的威胁?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紧张,我曾于租界内与中国舰队的多位军官打过交道,他们大都认为,以自造军舰为主的东北海军远无法威胁到北洋舰队,这一来是因为对其绝对优势的舰队,二来却是因军舰质量非但不如左翼分舰队,亦不如右翼分舰队……”

    李经方所提的左右,是现在府中对北洋舰队未来的划分,左翼分舰队将是以新添造的两艘战斗舰和五艘巡洋舰组成的主力舰队,至于右翼分舰队则是北洋旧舰,原本按朝廷的打算是应该移交南洋海军,从而达到“以一分二”的目的,但在“九督议政”之下,这本应移交南洋的“七大远”都被李鸿章截流了,更何况,即便是移交南洋,他们也养不起这支海军。

    “父亲,相比于东北那边,我更担心的是……”

    话声微微一压,见左右无人注意李经方方才小声说道。

    “现在闽省为朝廷所控,恐不利于我啊!”

    表面上李经方提的是“朝廷”,可李鸿章又岂不知道儿子指的北洋舰队内的那些出自闽省的海军军官,对于舰上的“闽系”做大,李鸿章又岂不知,当年的“升旗事件”实际上就是闽系诸将排挤洋员争夺舰上控制权,正如琅威理当年所报告一般,现在的北洋舰队正一步步的变成福建人家族的舰队,各舰艇即将为他们的亲族所充满,而训练有素的北方官兵更是于舰中受到排挤,若非李鸿章一意坚持,授意丁汝昌为其撑腰,恐怕他们早就把那些北方官兵踢出舰队了。

    “圣诞节快到了吧……”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从李鸿章的口中道了出来,然后只听他又说道。

    “经方,等回到了天津别忘了提醒我,给派到美国留学的学兵拍封电报,也该给他们添件衣裳了……”

 第109章 尊重何来(求月票)

    安纳波利斯冬天很冷,1893年的冬天无疑更冷一些,11月就下了第一场雪,一下就是几天几夜的大雪!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雪就像是没有停过似的,不停的下着,雪越下越厚。

    冷!一切都仿佛生活在冰雪中,整个世界都被冰封了一般。世界上的一切东西,拥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反应都变慢了,没有了动弹的余地,都被冻结了。

    大雪几乎冻结了整个世界,但同样也带来了新的乐趣——在冰冻的河面上,可以看到人们滑着冰,享受着冬天里唯一的乐趣。甚至还有冰球比赛,尤其是马里兰大学与海军学校的之间的比赛,更是城市中的一件盛事,不过现在比赛已经结束。只有一些中学的比赛仍然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帮助人们打发这冬日里被冻结的时光。

    城里,行人们在雪中穿梭,来来往往。人们的脚步走很快,恨不得想马上离开,回到那有温暖的地方。但脚步仍然在缓慢的走着,毕竟街上的人很多,人与人之间虽很急,却始终隔着雪,隔绝了身体的距离,也隔绝了思想。或许雪很美丽,有些人在雪中伫立,抬头看着,并不在乎这寒冷的天气,也许是想到了什么,也许仅是好看而已。

    在那满是冰雪的街上,一个戴着呢绒披风的女孩在雪里小心翼翼的走着。

    对提前到来的雪和一切,她并不感到奇怪和惊讶,似乎外面的事与她并无多大的关系,包括天气,或者人。她会在学校的宿舍里只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盖上被子。旁边放着一本书,那是夏洛蒂?勃朗特著写的《简爱》。

    晚上,她还是习惯的开着一半的窗帘,偶尔看一下外面的天空。星空,想想与自己隔的并不远,就一块玻璃而已。玻璃外面是人们的世界,玻璃里面则是她的世界。她的世界永远是那么安静,平和,外面则是不断变换的人群,不断改变的世界,热热闹闹,冷冷清清。不过,那都与她无关,那是不属于她的。

    她的世界。在冷清的宿舍里。床上很温暖,像春天一样,她时而迷失于自己的思维中,时而品几口茶,回到久违的现实,看看外面的世界,一种很奇特的感觉。

    她偶尔一个人出去逛街,穿上厚厚的衣裙。外面再披上披风,在风雪中独自逛着。看着雪花在身旁掉落,看着雪花在自己身上融化,看着雪花一片一片,伸手触及,也不过使它在手心度过短暂的几秒。

    是她的手里还有温暖,还是它本来就留不住?她不想知道。这应该就是雪的宿命。自己也有自己的宿命么,那么自己的宿命又是什么?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她的缓步而行,长长的街,慢慢的行。两旁的树尽是雪白,已经彻底的跟雪融为一体了。身后留下一连串的脚印,随即又被雪淹没,没有一点的残留痕迹。

    日子也是这样的过去,一天,一天。会如预期的那样么?

    每当这个时候,克里斯蒂总会想到那日在马里兰大学与海军学校的冰球比赛上,认识的那个东方面孔的军校生,他与克里斯蒂认识的任何一个美国人都不同,那种风度与绅士气息是发自于骨子里的,在他的身上见不到那种张扬,有的只是谦逊彬彬有礼。

    那是两个人第一次相识,接着另一次是在海军学校的舞会上,又一次看到了他,他和他的朋友们,远远的站在舞会的角落里,没有任何人去主动邀请他们,他们同样也没有主动邀请别人。

    初时她以为他不会跳舞,但当她主动向他发起邀请的时候,当随着音乐舞起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错了,那天晚上他们的舞姿态便为舞会所瞩目,那是她最开心的一晚。

    从那天开始,她就期待着他能够出现在她的校园中,邀请她出去喝一杯咖啡,那怕只是在冰冻的河边走上一会儿,也会让她开心一整天。

    这也算是一种期待吧。

    不过期待总是让人失望——已经一个星期了,他根本就没有来这里。难道说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可是,那天晚上,她明明能够觉察到他目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