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没错,不过,现在我要先找到这样的气体。我先告辞了,这样,这几天,我会和学校里申请一下,让你过来给当助手,嗯,等到我们有成果之后,军队肯定不会说什么的!”

    不等韩山林开口,林蔚之便挥挥手,转身往化学系的方向跑去。目送他的背影,韩山林又叹了一口气。

    想起来,林学长是一个让他羡慕的人,他可以去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为什么,自己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韩山林这么想着,仰望已经昏暗的天空,默默地说道:

    “其实,你也可以的……”

    林蔚之双手撑在桌上,眼前敞开着德文记录的试验报告,他的视线却茫然地扫过书页。在报告中,抄录着他在德国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而这些试验中,涉及到多达数百种气体,而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气体之中,寻找一种合适的,能够应用于战场的剧毒气体。

    以前他从未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现在,看着林林总总数百种气体,林蔚之的眉头却皱成了一团儿。

    什么样的气体可以杀死人——这个问题并不正确,因为林蔚之清楚的知道或许,有些气体可以致命,但是需要很高的浓度或者有种种使用的限制。

    自己应该选择一个容易制造的,成本廉价的,而且极有“效率”的毒气,没错,就是毒气!

    问题是,什么样的毒气适合在战场上应用呢?

    “需要一间专门的试验室!”

    尽管可以说毫无头绪,但是林蔚之却依然迅速的得出了一个答案,就是需要专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到目前为止,虽说尚不知道那些气体可以投入战场,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必须的,必须进行生物试验,才有可能得到他所需要的“毒气”。

    这天夜晚,趴在试验室中,绘制着试验室图纸的林蔚之,此时并不知道他开创了什么,但是在铅笔的勾勒中,一间封闭的带着玻璃窗的试验室的图纸却慢慢呈现于他的眼前,终于,用了整整一夜,完成试验室设计的林蔚之,先是伸了他懒腰,而后沉郁地眺望窗外。

    昏暗的凌晨中,雨点不知何时落了下来,一场不大不小的夏雨笼罩着沈阳这座城市……

 第160章 新玩意(求月票!)

    “咚、咚……”

    北洋重型机床公司的锻压车间中,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万吨水压机不断的锻打着通红的钢锭,这台1。26万吨的的自由锻水压机,是四年前引进自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在过去的四年间,这台万吨水压机,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锻压之母——重达数百吨的锻件被锻制成型,一台台重型设备得益于这台水压机走出了图纸。

    除此去锻制重型设备锻件之外,重机公司同样承担着一些其它业务分包,比如,来自沈阳兵工厂的外包业务,尽管沈阳兵工厂早在三年前便建成了四千吨水压机,但因其并没有万吨水压机,所有某些部件仍然需要外包给重机公司。

    “咚……”

    随着锻锤的锻打,在那火星飞溅中,通红的钢坯被锻打的更为致密,一根修长的身管慢慢的显出了其外型,这是一根大口径火炮的炮管管坯,一年前,借助这台万吨水压机,五十倍身管的十二英寸炮管管坯,于这间锻压车间诞生,其迅速取代了镇海级战舰的45倍身管主炮,从而赋予了镇海级更为强大的火力。

    重量更轻、威力更大,这是新型火炮的优点,始于去年的技术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东北的火炮工业,令东北火炮工业第一次超越西洋国家,迈进了先进国家的行列。

    “这是海军为“镇波级”定购的254毫米舰炮的管坯,海军一定定购了68根管坯,当然。包括备用身管。50倍身管。新型双基无烟发射药,威力甚至不逊于阿姆斯特郎的45倍12英寸舰炮,当然,这不是给战斗舰用的,是给巡洋舰用的……”

    作为东北军事工业掌门人的郑廷襄向身旁吴鼎元这位陆军参谋长介绍着他们在技术上的成就,或许,他们需要将身管外包给重机公司,但相比当初草创时甚至不能生产野战炮。现在沈阳兵工厂却已经可以制造12英寸,甚至更为强大的火炮。

    “在我们的设计室中,我们甚至已经开始设计14英寸的舰炮,尽管没有摆脱阿式火炮的影响,但是阁下,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将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也是威力最大的舰炮,当然,如果海军需要它的,但是……”

    尴尬的笑了笑。郑廷襄有些无奈的说道。

    “海军似乎满足于现在的12英寸,还有10英寸……”

    推销!

    作为沈阳兵工厂的负责人。也是东北军事工业实际负责人的郑廷襄显得有些无奈,几年前,他们还不能够为军队提供大口径火炮,尤其是海军,在海军制造“镇海”时,第一批火炮甚至是从英国进口的,甚至就是第一批自产火炮的身管,也是进口自英国。而现在,他们却能够为海军提代更为强大的火炮,以至于海军发现自己甚至没有军舰可以搭载如此庞大的舰炮。

    不过投资总需要收回,尽管海军采购了诸多的舰炮,但是却意识到,也许可以在陆军的身上做一些文章,比如说游说陆军购买重炮,那怕是购买12英寸重炮。

    但是,想把12英寸重炮卖给陆军并不容易,至少在此之前,必要要说服陆军接受兵工厂提出的方案。

    “对于海军来说,十二英寸是足够的,但是将军,那么陆军呢?”

    脸上展露出充满诚意的神情,郑廷襄看着身边的吴鼎元,他轻声反问道。

    “陆军将来用什么攻克俄国人的要塞呢?”

    “嗯!”

    眉头微微一跳,吴鼎元扭头看着身边这个“军火贩子”,对于他的推销,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的地方。

    在过去的两年间,陆军从沈阳兵工厂采购了大量的军火,数以万吨计的武器弹药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并被部署在敏感区域,一但战争爆发的话,陆军甚至都不需要从后方运输军火,只需要打开前置弹药库,便足以支撑起一场持续数月的战斗,而相应的采购计划并没有停止,只不过,那只是普通的步机枪以及山野炮和相应弹药的采购,至于重炮……似乎截止到现在,陆军装备的重炮,还是几十门于海军淘汰的120毫米速射炮为基础改进重炮。

    难道他们想把这种十英寸的重炮卖给陆军?陆军用什么运它们?如何使用它们?

    “怎么,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几个小时后,看着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模型,吴鼎元整个人都被惊呆了,他从未曾想到,火炮居然可以这么使用。

    “列车炮!”

    看着瞠目结舌的吴鼎元,郑廷襄用平静的口气向其介绍道。

    “实际上,也就是铁道炮,实际上早在美国内战期间,尤其是在夺取彼得斯堡时,美国人就曾动用过铁道炮。但那时的铁道炮不是专门制造的,只不过是将普通的野战火炮装在铁道平板车上而已,谈不上是真正的铁道炮。直到几年前,法国人最先提出了铁道炮的设想,而丹麦则将铁道炮作为机动的海岸炮使用……”

    展示着模型的郑廷襄向其解释着什么反后座装置,什么如何将十二英寸舰炮加装在专用的炮架上,虽说看似使用颇为复杂,但炮兵出身的吴鼎元还是敏锐的意识到这种重炮投入陆战后,会给战场带来什么改变,当然,更重要的是,困扰参谋部很久的海参崴的要塞体系,也势必将因其得到解决。

    “可以说,在12英寸炮弹的威胁下,任何要塞都是不值一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它没有缺点,比如它的造价很高,射速并不快,但是,阁下。至少。有了它。陆军在进攻要塞时,无须求助海军,毕竟对于海军而言,每一艘宝贵的,而且海军的炮塔射角有限,对于很多目标完全无法构成威胁……”

    不等把话说完,便开口说道。

    “造价太高了!而且……”

    话声稍稍一顿,瞧着十二英寸铁道炮模型。吴鼎元用极为可惜的语气说道。

    “它的使用受制于铁路,要知道,通往海参崴只有一条铁路,我们不可能让一列列车长时间占据铁路,而且在那里还有很多要塞,仅仅只有一辆列车炮是不够的,即便是有三四辆列车炮,也无法改变战局,所以……”

    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吴鼎元走到一旁的一个模型的面前。那是一门305毫米海岸臼炮的型,其是在英国同类产品基础仿制而成。被布置于炮台反斜面,从而保证敌人的普通舰炮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我想,现在陆军需要的应该是这种火炮!”

    为了“敲开”海参崴的要塞,参谋部可以说使用了几乎所有的火炮,其中自然也包括这种原始的十二英寸海岸臼炮。

    “这种十二英寸要塞炮,它的弹道弯曲,我们的试验表明,如果大倾角发射穿甲弹的话,可以击穿两米厚的混凝土,不过,它太过笨重,尤其是要使用它的时候,需要提前几天布置硬化炮兵阵地,所以,相比于列车炮,参谋部更倾向于它……”

    将视线的投向那门原始的甚至没有反后座装置的要塞炮,的声音显得的极为平缓。

    “如果,兵工厂能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可以在公路上机动部署的,而且性能不至降底的十二英寸或者口径更大的……嗯,也许叫它攻城炮更合适,我想陆军在未来的三年内,采购量将不会少于四十八门!”

    四十八门,这是陆军的计划,实际上,作为陆军参谋长的吴鼎元都已经罗列了一个计划,如果战争打响的话,陆军就会从海军要塞上,把他们的210毫米、280毫米以及305毫米海岸臼炮都借到手,然后集中一百余门火炮,对海参崴的要塞实施毁灭性的炮击,无论海军是否愿意出借,到时候那怕就是抢,也要把那些巨炮抢过来,现在,郑廷襄的建议,却让他看到一个新机会,海军的火炮毕竟是海军的,陆军也应该有自己的攻城重炮部队。毕竟在未来,陆军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只有一个海参崴。

    四十八门!

    这一下,轮到被这庞大的定单给吓了一跳,他没想到的是铁道炮未推销出去,反而换回了一个更为庞大的定单。

    “当然……”

    指着列车炮模型,吴鼎元的唇角微微一扬。

    “这门铁路炮,如果你们能在一年内交付的话,陆军也可以接受它!”

    “长官,列车炮造价会不会太高了,而且使用还受到限制!”

    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孙琦林看着长官有些不解的轻声询问道,作为陆军参谋官的他,并没有看到列车炮对陆军的作用,在他看来有大口径攻城炮便足以满足陆军的需求,至于这种沿着铁路线部署使用的列车炮有着太多的限制。

    “而且海军方面,为了配合对要塞的攻击的,已经设计了新型炮塔,如果海军知道我们定购列车炮的话,会不会……”

    原本想说激起海军不满的,在道这句话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一下参谋长的神色,在东北并没有陆海军之间的冲突,大家都是在大帅的掌握下,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就像在帅府的作战会议上,陆军提到自己没有进攻要塞的武器时,海军非但敞开了武器库的大门,而且还主动提出改造新型炮塔,通过加大俯仰角的方式,令海军主炮具备攻击海参崴要塞的能力,甚至海军还要求沈阳兵工厂研制了重达471公斤重的重型穿甲弹,以用于进攻要塞,总之海军可谓是尽全力配合陆军。

    “会不会引起海军的误会,毕竟海军那边也做了很多的努力。”

    “是啊,海军是努力了,他们的旧炮塔俯仰角是+12。8度;射程不过只有18公里,而新型炮塔的俯仰角则是+45度;射程一下增加到了29。8公里,旧炮弹仅只有850磅,新型炮弹是1038磅,为了陆军……”

    冷冷一笑,颇为玩意的说道。

    “一句为了咱们,他们争取了新的改造费,海军的人……会打算盘啊!”

    何止会打算盘,简单就是一群精打细算的家伙,陆军同海军打交道以来,就没占过对方的便宜,反倒是让海军“占尽了便宜”,这让身为参谋长的心底实在是不爽至极点。

    “海军的那些家伙,能扯着咱们的名义,咱们就不能扯着给海军分忧的名义吗?”。

    一句话,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在大帅面前表现一番,因为陆海军直接向大帅负责的关系,陆海军高层只会在军事会议上进行勾通,至于一些“专门问题”往往都是由年青的参谋官直接协商,双方的争执也好、吵闹也罢,对于高层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而作为陆军参谋长的吴鼎元却深知,在军费的分配上,陆军处于天然的劣势——一艘战舰的造价便足以武装十个混成旅,而直到现在,陆军也不过是配置了48个预备混成旅,可实际上,即便是这48个预备混成旅的组建工作,也有至少一半还停留在纸面上。

    “好了,不谈这个了,这次回大连之后,你亲自去同军令部那边协商一下,一定要做好预备混成协的编遣工作,首先要把人员配置好,实在不行,从今年开始可以考虑扩招一部分人,十万……哼哼,这是那一个的老黄历了!”

    他口中的“十万”指的是当年大帅同李鸿章达成的协议书,东北军的兵力不超过十万人,尽管还有三支机动警察部队,但多年来,陆军的规模仍然限制在十万人,即使是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仍然遵守着当初的诺言。

    “嗯,这件事,回到大连以后,我亲自同大帅商量一下,48个预备混成旅,至少需要五万人,完全从现役部队抽根本不可能,现在都到什么时候了,咱们这个大帅啊……”

    摇摇头,吴鼎元无奈的苦笑道。

    “实在是太过仁信了,关内这些年,谁家停止练兵了,北洋现如今可都有十二镇新军了,咱们……哎,”

    长叹口气,在马车驶进火车站的时候,他又特意强调一声。

    “至于预备混成旅武器的配置,可以先把架子搭起来,实在不行,可以从储备中调动,总之,到时候,一但打起来,可没人能在陆地上帮助咱们!”

 第161章 忠诚之士(求月票)

    “嘟……”

    伴着长长的汽笛轰鸣声,在那轰鸣声中,一辆“东方2”型机车正缓缓的拖着沉重的车厢驶出沈阳兵工厂专用铁路线往北方驶去,在列车车尾车厢中,十几名年青的战士,有些无聊的坐靠在那里,或许是打着牌,或是聊着天,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押运任务从来都是极为无聊的,这只是众多押运任务中的很普通的一次任务罢了。

    也许是因为太过轻松的关系,战士们的“汉式快枪”也只是随意的放置座位边,惬意,轻松,这完全不应该是一次任务中所应该持有的心态,但似乎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

    不要说是军官,即便是领队的军官,也是如此惬意的坐于一旁。

    “咣铛、咣铛……”

    车厢摇曳着行驶着的时候,李新坐在座位上,铅笔在他的手中不断的动作着,一张简笔画便被画了出来,刚刚从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他,虽说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但却没有任何紧张的感觉,这只是一次很普通的任务。

    任务非常简单,将800吨武器弹药押解至黑龙江,移交给接收单位就算完成了任务,现在的东北与六年前的东北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持续六年的治安清剿,令纵横驰骋东北大地数十年的土匪渐渐销声匿迹,自然也不会再有什么人能够对军需列车构成威胁。所以这个任务非常单调。

    “长官,您的画画的可是和真的一样……”

    对于王怀乡的来说,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画得好。画的坏。可是在长官的那杆铅笔下。弟兄们的神态都给画了出来,甚至就连那几位的打阿欠的模样都被画了出来。像真的,这已经是他能给出的再好不过的赞美了。

    “长官,是不是像您这样的长官,什么都得会是不是?俺见过和你一样的长官,能识字,会打仗、会算术不说,还会弹琴。会画画……几乎没有你们不会的,搁关里头,就是壮元也不见得比您会的多!”

    虽说话有些夸张,但在王怀乡看来,这比自己小上几岁的长官,和其它的长官一样,都是真正有才学的人,跟着这样的人,才让人放心。

    “瞧你说的,都是课堂上学的。怀乡……”

    瞧着面前的下士班长,李新特意叮嘱一声。

    “你今年要是退役了。结了婚,有了孩子,一定得让孩子上学,不是说不上学要罚款,是让他们多学东西,能上到什么地步,就上什么地步……”

    长官的叮嘱,让王怀乡连连点头说道。

    “恩,长官,这个道理俺知道,读书有出息,过去咱不会写字,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