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身边的这位元帅,提及正在建造的军舰时,史司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词“下饺子”,可不就是这个词吗?现在东北海军就是如同下饺子一般,在未来三年之中,将会有上百艘军舰下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造一只如此庞大的舰队,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史无前例的。

    “三年后,你的麾下将会拥有一支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足以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舰队,即便是皇家海军亦无法轻视他的存在!”

    意识到自己同样也是这只舰队缔造者之一的史司,在“最为强大”时,他有胸膛微微一挺神情中尽是发自内心的得意,因为这支舰队的核心,正是由他设计和建造的。

    “三年……”

    缓声道出这个时间,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锁,盯视着坞中的巨舰,他的心思不禁一沉,在唇边喃语着。

    “俄国人,会给自己那么多时间吗?”。

 第166章 潜伏者(第一更,求月票)

    1899年12月。

    圣诞节前夕,连降数日的雪,将伦敦城的街道染成了白色,冬日里的雾与雪和在一起,只使得视线更加的朦胧。刺骨的北风吹过泰晤士河那肮脏的河面,今年的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就像是西伯利亚的寒流吹至伦敦一般——很少结冰的泰晤士河上结了一层冰,冰并不算厚,但是在停个冬天,似乎带着别样的意味。

    天空依然下着大雪,这样的天气,又是星期天的早上7点钟,就连伦敦桥上也没有别的什么行人,只是偶尔会有往圣保罗大教堂方向的马车经过,证明着在这个早上除了可怜的约翰?施特兰以外还有其他伦敦人在活动。

    走过桥后,裹了裹竖起的大衣衣领,感觉到街对面的那名巡警正在注视自己,约翰?施特兰很自然地掏出怀表看了眼,身上穿着一身黑色的呢绒大衣,头戴呢绒帽的他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继续走向泰晤士河畔的公共电车站。

    在朝着公共电车站走去的时候,路边报亭的售报人则在那里嘶吼着。

    “看报,看报,索尔兹伯里勋爵誓言将战争进行到底!”

    显然售报人提及的新闻是关于战争的新闻——两个月前,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了,出人意料的是,战争爆发后英国既遭受了失利,不过尽管如此,好战的情绪却在英国高涨起来,而塞西尔首相提出的“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也得到了空前的支持。

    “看报,看报。俄罗斯军队在菲律宾实施残酷屠杀……”

    在售报人的叫卖声中。约翰?施特兰走到了公共电车站。至于卖报人口中的新闻,对于他来说,似乎没有任何影响,这实属平常,毕竟这些新闻都是只是公开的,在公开的新闻背后,还涉及到更多的内幕,而恰约翰?施特兰他在剑桥大学的教授。正是塞西尔首相的私人幕僚。作为其最欣赏的学生,约翰?施特兰可以了解更多的“新闻”。

    公共电车,这是来自东方的发明,不,更准确的来说,是中国人把电车带到了世界,甚至就连同伦敦的地铁,也得益于中国的电车技术,从而令乘客们不需要再忍受那呛人的煤烟。现在,自从六年前电车进入伦敦后。六年来,伦敦已经建成了一个密集的电车轨线。

    这时。从唐宁街方向驶来的公共电车正好在街道上出现,于是约翰感觉到那名巡警扭过身去,不再注视自己。实际上,警察又怎么会注意到这位年青的,穿着打扮看起来颇为富有的上层社会的绅士呢?

    可怜的英国警察!

    星期天早上伦敦的有轨电车总是和钟表一样准时。约翰站在空荡荡的车厢内朝后部望去,他只看到一个,一个身着花格呢大衣、头戴灰呢小帽的姑娘孤零零地低头坐在那儿。随手丢下了几个便士后,约翰慢慢向姑娘那边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将遮挡风雪的大衣领放下,走到姑娘身边时,整个人完全是一副绅士的模样,站在女孩的面前,约翰以一个标准绅士的姿势问道:

    “小姐,请问我可以坐你身边吗?”。

    男人啊!

    看着青年彬彬有礼地坐在姑娘身旁,中年售票员微笑着想:男人总是如此,永远对异性充满了兴致,哪怕是天气这么冷的冬日里。

    电车叮叮当当地行驶着,约翰将目光从车窗外收回来,看着姑娘手中的那本《傲慢与偏见》很小声地说道: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道理!”

    这是《傲慢与偏见》的开篇第一句,正是这句话,把读者引进了奥斯丁的艺术世界之中,面对男人的搭讪,姑娘冷冷地用湛蓝的眼睛看了他大衣领里露出的红格羊绒围巾一眼,并没有理会他的搭腔。

    不过约翰却是一锲而不舍的模样,继续说道。

    “现在,很多女孩儿都像夏洛蒂一样,觉得自己和男人一样强大。”

    夏洛蒂,这分明是《简爱》的女主角。可出人意料的是,那女孩却用略带羞怯地神情回答道:

    “男人征服世界,而伊丽莎白则去征服男人。”

    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这简单的对话似乎表明两个人并不是在一个时间线上,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交流。

    像是许多搭讪的男人一样同女孩进行交流的约翰,心底颇有一些无奈,心想着:这接头的暗号,真不知道是什么人编写的,根本就是驴头不对马嘴,可偏偏还要一本正经的说出来,若是换成普通的搭讪,他自信自己有几十种方式去搭讪,那里像现在这样……这都是些什么蹩脚的对白啊!

    约翰一边在心里抱怨着,一边用几乎只有他一个才能听到的语气说出了暗语的最后一句:“真的是太巧了,我也喜欢冉?阿让这个角色!”

    完成了接头暗号的查验,两个人都不说话了,仔细打量着对方。女孩看着约翰那双淡绿色的眼珠,肤色略显苍白,和伦敦的那些鲜少晒太阳的年青绅士并没有多少区别,但在她的心中重复着出发前默记的资料:代号“003”,男,今年22岁,父亲是爱尔兰血统,至于母亲不祥,其本人出生在爱尔兰,7年前,为情报局欧洲事务处收养,在情报学校中接受六年培训后,于去年来到英国。

    这是有关约翰的全部资料,当女孩在记忆着其资料时,约翰也在默默回顾着前些日子收到的资料:代号“紫罗兰”,女,今年19岁,出生地不祥,父母不祥,8年前由情报局到巴黎收养,在过去的八年中,一直于情报学校就读。

    曾在情报学校学习、生活过的约翰,自然很清楚所谓的学校都是教什么的。所谓的学校实际上是一个“小镇”,修建了一些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村庄,就在那个山沟里的英国村,靠着那些从上海\天津等地请来的"西洋雇员",约翰原先的爱尔兰口音被矫正成了牛津腔。

    车厢前部的售票员偶尔会打量的车尾的这对男女,不由得有点嫉妒:看来这对男女已经开始互生爱慕之心了!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却又同情起这个女孩,因为他们看起来明显不是同一阶层的人,也许,对于男人来说,这个女孩不过只是其一时兴起的**玩物罢了!

    十几分钟后,当中年男售票员看着姑娘拿着男人给的名片,一直回头看着车窗外走在路旁男人的背影,带点嫉妒又带点恶意的猜想着:女孩开始被这个男人套住了,这个男人看来艳福不潜啊!也许就在未来的几天中,男人就会约出女孩,不过对于女孩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看起来明显不像是同一阶层。

    只不过,这位售票员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是:刚才,就在他面前,潜伏在英国已经1年,并且已经成功打入英国上层社会的“003”,作为情报局第一批派出的“潜艇”之一,在渗透英国之后,第一次与其助手取得了联系,这意味着潜伏多年的“003”已被唤醒。

    “那些该死的俄国佬!”

    几乎是刚一进入教授的办公室,约翰便听到了克里斯教授的抱怨声。

    俄国人!

    教授的抱怨让他的眉头微微一跳。

    “约翰,你来了,你看,俄国人又一次拒绝了我们的要求……”

    克里斯教授口中的要求,指的是去年俄国借“美西战争”之机,借口保护侨民——实际上所谓的侨民不过只是几百名“日裔”商人,趁火打劫入侵菲律宾,将其魔爪伸进了东南亚,对于其于东南亚的扩张,英国自然是警惕万分,但是却又无力阻止他们的扩张,只要退居其次,要求俄国承诺不于菲律宾修建海军基地,但未曾想,连这最起码的要求,俄国人都没有立即同意。

    在布尔战争后,俄国人更是与布尔人关系暧昧,这才是最让人忧心的地方,为了避免其对布尔人的支持,英国被迫在一些问题上作出让步,但俄国人却趁机向英国提出了新的条件,非但将去年承诺不往菲律宾派遣分舰队的承诺撤回,更是表示将在菲律宾修建新的海军基地。

    “这些俄国人,完全没有那怕一丁点的国际信誉,现在,他们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不仅仅威胁到了英国在远东的根本利益,甚至还将会对海峡殖民地,对印度造成威胁……”

    教授的话语让约翰的神情肃穆,他立即意识到也许,对于英国而言,这正是一个多事之秋,现在的英国,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之后,第一次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以至于即使是强大如此,亦难对应对多方面的挑战。

    “也许,我们应该尽快同德国达成协议,否则,来自大陆的压力,对于英国而言,无疑将是一场灾难!”

    约翰看似随口的一个建议,却让克里斯沉默片刻,而后只见他默默的叼起雪茄烟,盯着自己最为信任的学生,用近乎无奈的口吻说道。

    “你必须要明白,有时候,谈判也仅只是谈判而已!”

 第167章 新世纪(第二更,求月票!)

    1900!

    随着“中华广场”上的钟楼敲响西历新年的钟声,在璀璨而又夺目的彩色烟花之中,世界便进入了20世纪,而作为东三省心脏所在的大连则是以一种异常欢快和踌躇满志之感进入这个世纪。

    这一夜,大连的灯火通明,一栋栋楼宇的电灯彻夜未熄,电灯与路灯共同映亮了新世纪的前夜,用光明迎来了新的一年。

    新年的清晨,在清洁工扫去街头的残雪时,街道上,一辆黑色的“东方”汽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时速高速行驶着,或许,这种新型的正是新世纪的象征。

    不,实际上,“东方”汽车是去年刚刚投入生产,首批不过仅生产了150辆,其用户要么是政府高官,要么是公司高管,此时,谁也未曾注意到,这种黑色的牛皮软蓬五座汽车,会给交通带来什么样改变,对于许多人来说,汽车不过是一种新鲜的而又昂贵的“玩具”罢了,在新年的街道上,更多的却还是由高大的轻挽马挽牵的马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经过两代甚至三代改良的蒙古马,已经开始出现在街道,虽说其体形、挽力依然逊于西洋轻挽马,但是相较于矮小粗野的蒙古马,经过长达八年的严格改良之后,东北马作为一个半成熟的马种,正在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方方面面。

    经过长达八年的发展,此时的大连相比八年前已经完全如同一座繁华的都市一般,而作为一个“老人”。亲眼目睹着这座城市从无到有发展的唐昭仪。隔着车窗看着车外繁华的市街时。脸上依然带着些不可思议。

    有时候,奇迹,即便是作为见证者,也会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的。

    八年前,这里有什么?

    就人口上来说,八年前,东北人口不足七百万,但在过去的八年之间。东北人口却迅速增加到3000万人,超过两千一百万移民通过官方、非官方途径自关内移居东北,为东北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

    八年前,东北是一穷二白,除去大片荒芜的土地之外,只有辽南有着还算繁荣的市镇,可是现在,沿着数千公里铁路线散布的移民定居点,繁荣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一座座新兴的市街。更是令这东三省日显繁华。

    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着,八年。就像是一个轮回,短短八年之中,这片曾经千年一惯没有太多变化的土地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座座繁荣的城市耸立于这片土地上,一座座工厂耸立着,喷吐着烟雾的蒸汽机车在数千公里铁路线上奔腾着。

    再过两年,当东三省建省十年的时候,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想到每隔数日就会发生变化的城市,唐昭仪忍不住浮想联翩起来,也就是在这浮想之中,汽车驶进了外交部大院,在这辆东方牌小汽车稳稳的停在门厅前,在汽车停稳的瞬间,唐昭仪结束了他的浮想,把心思重新回到工作上。

    作为东三省总督府外交部长的唐昭仪,总有着数不尽的外务工作,去年岁末,为了避免南洋共和国为他国染指,在英国甚至荷兰的默许下,南洋共和国改以行省,不过其并非作为行省并入“清国”,而是成为东三省总督府治下的,如朝鲜一般的“准省”,一但时机成熟,就会并入中国。

    当然,这并不是外交部的工作,实际上在履行完外交手续之后,现在这一事务完全由民政部负责,但是外交部却有更为繁多的工作,就像当下,在夏威夷问题上同美国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两年前的美西战争之中,“趁火打劫”的并非仅只有俄国,东北同样也卷入其中,只不过不引人注目罢了——第二次中夏条约在夏威夷签署。

    根据这一条约,“中国”获得了夏威夷的外交权,并根据条约许可设置夏威夷统监府,这标志着夏威夷变成了中国事实上的殖民地,当然,这一条约的签订完全没有任何强迫性。美西战争的爆发,使得曾被美国侨民囚禁的夏威夷女王相信,美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夏威夷,在驻夏威夷公使作出的种种承诺下她选择了中国。

    尽管完成了法律程序,但是美国对中国不宣而占的行为,可谓是不满至极点,若非是双方海军实力差距过大,没准会导致进一步的对抗,但没有进一步的海上对抗,并不意味着外交上对抗会就此结束,时至今日,美国仍然“不承认”夏威夷统监府,甚至通过撤回公使等方式表明他们的决心,换句话来说,美国通过“不承认”中国的统监权,保留着对夏威夷的权力。

    但这并不妨碍海军大兴土木于的夏威夷建立大型海军基地,以加强海军在太平洋力量,不过海军的这种行为,在美国人看来,显然是针对美国的“备战”行为,从而导致双方关系骤然急下,在过去的一年间,美国已经多次加强了其在西海岸的军备。

    作为外交部长的唐昭仪,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一纷争,当然,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在夏威夷问题上,绝不做出任何让步,这不能不让唐昭仪头痛。

    而这只是众多让人头痛的问题中的其中之一,诸如布尔战争啦、对俄贸易问题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在困扰着他,当然,这些事务中按轻重缓争划分的话,最让他担心的恐怕还是正在进行中“英德谈判”。

    “有时候,谈判也仅只是谈判而已!”

    放下手中标写着“绝密”的机要文件,唐昭仪不禁长叹一口气。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担心的英德结盟,从而把东北踢到一边,那么现在,他再也不需要担心这一点了。

    “部长,你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再担心这个问题了?”

    作为部长的随员有些诧异的看着部长,按照部里对英国的描述,现在的英国是“一个蹒跚的筋疲力尽的巨人”,也正因如此,为了维护庞大的殖民地,英国才会改变其“孤立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盟国。

    “德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强国,在帝国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中,为了获得更多的殖民利益,需要英国支持,所以两国才会从两年前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秘密结盟谈判,但是……终究只是一场谈判罢了!”

    唐昭仪并没有直接回答的问题,而是再一次感叹着英德之间各怀鬼胎。

    英德结盟谈判主要围绕的是殖民地的瓜分与针对法俄的防御问题进行,实际上,在过去的两年间,英德两国间的谈判在某些问题上取得过短暂的成功,比如去年签署的《萨摩亚协定》,但是,英德之间因为众多问题缺乏共同一致的利益基础,导致两国谈判不可能达成最后的成功。

    “,你要记住,俾斯麦就曾指出,没有那个政府强大的可以为了一个友好国家的利益,而不顾对牺牲自己民族利益的谴责。英国试图通过与德国结盟,使德国在远东地区以及太平洋地区牵制俄国,以减轻自己在远东的压力,但是德国却不愿意因为英国的利益开罪俄国,相反,他更希望英俄两国卷入亚洲的冲突之中,从而无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