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才让铁匠铺打了小一圈的,这样煤的重量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唐浩然笑着,然后便一一道出自己的想法。

    “我寻思着,咱们不仅要买下几家煤行,最好再买下一家烧煤炉窑,这一个煤炉才300多文,我估计若是自己制也不过200文,到时候,咱们送,像卖煤油的那样,买500块煤球,送炉子,”

    在武昌的时候,唐浩然才知道,买煤油送煤油灯,那些美国油商为了开拓市场,倒也会算计,靠着这算盘,不过只是短短几年的功夫,煤油与煤油灯便城市中彻底取代了旧式的油灯。

    “按现在煤球的价格,这炉子钱还不够掺土,只要炉子送出去了,往后也就有了个主顾,我算过,京城应该有15至17万户人家,若是按每家每年用一千块煤球,如果垄断了京内的煤球供应,一年的利润至少有几十万两的利润,这全京城有多少家煤行?”

    “全京城的煤球?”

    谭嗣同被唐浩然的想法吓了一跳。

    “子然,这么大的京城,没有三百也有两百家煤行,你还能把他们全吃了?”

    “全吃了?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银子不是?……”

    唐浩然笑了笑,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我的想法是,把京城分成十至十五个区,每个区设一个煤行,然后这个以这家煤行为中心,吃下那一片的煤球生意。”

    垄断京城的煤球生意,这是唐浩然这几天来的想法,无论是当初想外放地方,在地方上干一番事业也罢,亦或是从事“革命工作”,总归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银子,没有银子什么事都办不成,就连所谓的革命也不过只是做梦,若是孙中山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又岂会十次革命而不成?

    现在这么一个赚钱的商机摆在眼前,唐浩然自然不会错过,虽说张之洞给了笔程仪,前几天卖了书得到了一笔银子,可谁闲银子扎手,若是自己有个几百万两银子,没准现在拉杆子便造反了。

    “子然,可我瞧那煤球机也不复杂,若是有心人,比着葫芦画瓢,不出一两个月,便能也能弄出蜂窝煤来,到时候又怎么能挤垮他们?”

    虽说知道这煤行生意,大都是小门小户的生意,自然不用担心惹到那位大人,那个王爷贝勒的,可唐浩然未免把一切想的太过简单了,这独门生意又岂是好做的?

    “嗯……”

    沉吟着,唐浩然却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起来,他盯着正在打着煤球的罗升,脸上却带着笑容,确实,这煤球机造起来并不复杂,只要稍一用心,在煤行里逛一圈,便能猜出个差不多,可并不意味着,这生意没办法做。

    “只要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了!”

    放下茶杯,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看着谭嗣同说到。

    “这年头,想吃独食不容易,关键要看怎么操作,复生,这五万两银子,看似不多,可若是用起来,却也能派上大用场!”

    冷冷一笑,唐浩然的眉头微扬,这个时代的商人眼界大都局限于眼前,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无论是后世的电影、电视亦或是文学作品中,总少不了一家企业如何借助种种手段实现对市场的垄断,而垄断风潮也正是这个时代西方最为盛行的市场手段。垄断所带来的暴利,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唐浩然不能,同样有一些人也不能。

    “复生,这几天,你看看把咱们的摊子张起来,先在城外买两家炉窑,再收几家铁匠行,然后,再弄一份地图出来,咱们盘算盘算,把这片区给划分划分,嗯,还有就是……”

    听着少爷同谭少爷在那里谈事,云儿只听的一头雾水,虽说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可却从少爷的话里话外的意思中听出他是想做煤球买卖,少爷这是怎么了?怎么会会做这种买卖?

    想到煤球生意,云儿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煤行中那些浑身都是煤灰的伙计,就连掌柜的身上也不见得干净到那去,少爷这不是自降身价吗?

    不行,回头得劝劝少爷!

    心下冒出这个念头时,云儿却看到少爷满面喜色的同谭少爷商量着,而原本反对的谭少爷似乎也被说服了,两人在那里似乎在谋划着什么,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

    难不成,这煤球生意,就那么好吗?

 第10章 虚张声势(明天加更)

    刚出正月,这北京的天气虽说还带着些冬日里的寒意,可今年却不显冷,太阳一出来,院子里便是暖洋洋的,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院子摆着水缸和破木箱,主屋前的一张长方桌放在从云彩缝里射出来的阳光下,上边晒着大包袱,那是打了春后要穿的衣裳,正好借着太阳晒晒潮。

    李娘子二春抱着几件衣服走出来,仰着头正看刚露出来的太阳,把衣服搭在绳子上晒。王大妈生好了煤球炉子,仰头看着天色,小心翼翼地抱起桌上的包袱,也跟着晒起衣裳来。待晒好衣裳大妈用水瓢由水缸里取水,置壶炉上,然后便开始干起活来活。

    “他大妈,跟你借几块煤团儿,等孩他爹回来了,让他去煤行里买了煤就还您。”

    晒好衣裳的李娘子在一旁说着,都是邻里那有不借的理。就在话里的功夫,院门外头却传来吆喝声。

    “卖煤球嘞,好烧的煤球,不升火嘞……”

    院外的哟喝声让原本借煤球的李娘子一愣,然后便冲王大妈笑笑。

    “他大妈,你瞧,这可巧了,我出去看看这煤球是啥价,若是不比行里的贵,就买上几十斤,也就不劳烦您了!”

    “瞧您说的,那有啥劳烦不劳烦的!”

    王大妈说着,李娘子便出了门,刚一出门就瞧着赶着驴车拉一车煤的贩子,正在那哟喝着。

    “喂,送煤的,这煤球咋卖的?”

    那边贩子还没回话,这边李娘子便瞧着那驴车上的煤与平时卖的不同来。

    “哟,这煤球咋是这样的!”

    可不是嘛,往日里煤球都是煤团子,可这煤球却是大饼子,上面还满是窟窿眼,不单如此,那煤饼子颜色发白,瞧着都知道定是土掺多了。

    “算了,算了,这煤模样怪不,还掺多了土……”

    正待不要的时候,煤贩子却搭着笑说道。

    “哎哟,大嫂子,瞧你说的,这煤球不是模样怪,是“华扬行”新出的“蜂窝煤”,一天只要烧三块,升着火了,只要不断煤一年到头都不用升火,也省得大嫂子到时候成天让烟呛着,薰的满脸灰不是!”

    “呸,你这贩子,当我妇道人家好欺是不是,打从开天地起,那有升着炉子不熄火的!”

    嘴上这般说新旧,可李娘子还是被那句不让烟呛着给动了心,人便从门槛边走了下来,瞧着那煤说了起来。

    “这煤颜色这么白,肯定是掺多了土,搁在炉子里,不耐烧不说,就是火钳也夹不住,”

    “大嫂子,华扬行出的蜂窝煤,绝对耐的烧,一天三块,多烧一块,今个点了火,只要不忘了换煤,打今起您再不用升火了,我是您儿子,”

    贩子瞧见这人似乎有兴趣,连忙在那赌起咒来。

    “呸,你贩子,嘴里没一句实诚话,这煤是咋卖的……”

    骂归骂,说归说,李娘子的心还是动了,若是不用升火,一年光柴钱都能省个百十文。

    “这煤可不按斤卖,按块卖,也省缺斤短两不是,一块煤17文,买一百块,送个炉子,这煤非得搁专门的炉子里烧!”

    煤贩子指着车头吊着的四个炉子说道。

    “那可不得一千七百文嘛,太贵了,不……”

    一算要一两多银子,李娘子正欲不要的时候,却听着那贩子又说了起来。

    “大嫂子,瞧你说,这贵个啥,一两多银子,可够您烧一个月出去的,搁往常,便是焱字行的煤团,再耐烧,那一个月也得二两银子出去,”

    焱字行的京城里声誉最好的煤行,用的煤好且掺土少,煤球自然耐烧,价格虽说不便宜,可精打细算起来,倒也不贵。

    “再说,咱们华扬号不还送炉子嘛,你若是单买一个煤球炉子也得小四百文,算起来,这一天还不到五十文钱!这一天可就省出几十钱文来,一年可省出好几两银子!”

    贩子巧舌如簧的说道着,说李娘子心动的功夫,王大妈不知时候却说了出来,她搁旁边一瞧,便说道。

    “你这贩子,别当我们妇道人家好欺负,若是今个烧了你的煤,明个还要升火,这煤这么白,定不经烧,若是多烧几块怎么办?”

    “好办,大娘,若是不行,今个我就只收五百文定钱,等我过两天来的时候,您直接退过来便成,不论您烧多少煤,您看这样行不!”

    听贩子这么一说,别说是李娘子,就是王大妈也心动了,别的不说,一个炉子得小四百文,加上一百块烧,便是掺了一半的土,那也能值一两银子。

    “既然这样,那就给来一百块这个蜂窝煤,咱丑话可说的前头,若是烧着不行,到时候可别怪我退了煤,还白烧你两天的煤啊!”

    “瞧您说的,大嫂子,你尽管放心,若是不好烧,全给您退了,华扬号那么大的煤行,这生意都开到皇城里头了,还能说话不算话!”

    开了生意的贩子,连忙解下两个炉子,提到院子里,然后搬起煤来,不一会,两百块煤球就被码在两家人的厨房前,直到帮两家人升起了火,引着炉子教会她们怎么用之后,煤贩子才满面笑容的走出院子,重新赶着驴车上路,这会煤贩子想的全是卖掉两块煤提一文钱的提成,这不过半天,一百文钱便到手了!

    “卖煤球嘞,好烧的煤球,不升火嘞……”

    几乎是刚进二月,这四九城里的胡同里,便到处回荡着煤贩子的吆喝声,那吆喝声总会引来几个感兴趣的,冲着一文钱的提成,煤贩子无不是使出浑身力气,卖着车上拉着的煤。

    哗拉、哗啦……

    在华扬煤行的后屋,戴着眼镜账房先生不断的打着算盘,每天晚上,京城内外十六个分行的账都会送到这里,汇成一个账本,一天销了多少煤,送了多少炉子,收回多少煤钱,都在账房先生的算盘下被打了出来。

    “内一行送煤46700块,收回煤款……”

    当账房先生将按照内城外城分片划区的煤行销售情况一一汇报时,唐浩然只是慢慢的喝着茶,这生意远比他想象的更为顺利。

    “子然,这十六家分行生意不过才开张半个来月,便送出了33142个炉子,若是按一天烧三块煤算,这一天就能卖掉十万块煤,若是按一块煤接近7文钱的纯利,这一天,可就是四五百两银子的利啊!”

    瞧着神情平静的唐浩然,谭嗣同这会却是彻底佩服起他来,这当真是能者无所不能,原本他以为这生意不好做,可在他手里,却变得再简单不过,他不过只是帮忙搭起了十几个煤行的架子,可这生意怎么做,却全靠着唐浩然自己。

    其实这生意看起来倒是简单,设在城外的煤球厂里,工人打四个煤球得一文钱,这样打制煤球也就没问题了,而那边他又跑去找那些赶着驴车跑单帮的车把式,卖掉两块煤球给一文钱,那些车把式摇身一变成了煤贩子,就是靠着全城六七百个跑单帮的车把式,这煤是一天天的见涨,现在一天要送三千多个煤炉,甚至那边炉窑都供不上了炉子了,不得不把炉子交给旁人代烧。

    这生意现在反倒简单起来了,一个炉子一天就是三块煤,算出送出多少炉子,便知道往后一天烧多少块煤。

    “还不行,还差把火!”

    唐浩然喝了口茶,看着谭嗣同说道。

    “别忘了,咱们要做的是十四万户人家的生意!”

    十四万户,差不多是全京城的人家了,东家这么一说,倒是让旁的李唯心这位谭嗣同挖来的总账房不由看了东家一眼。

    “东家,若是不差的话,这几天,其它行里差不多便能觉着火候了!”

    李唯心在一旁提醒了一句。

    “嗯,只是差不多觉着火候,还不行,一鸣,你派伙计告诉那些车把式,从明天起,提成加到每三块煤球两文,咱们要趁他们回来味来之前,至少再送出去3万个炉子……”

    “东家,那样的话,号上可就没一分银子了!”

    李唯心瞧着东家急忙说道。

    东家的生意做的大,这半个月,不单把做本钱全都搁了进来,就连挣回来的小三万两银子搁个差不多了,再这么搁下去,万一有个变故,行里可就没一两银子了。

    “不碍事,先把煤矿里的银子压几天,有几天的缓劲,就足够了,咱们现在卖的煤,顶人家几十家卖的,不压他的价,就已经对得起他们了!”

    面上展出一丝微笑,唐浩然又接着说道。

    “一鸣,咱们这次要干的可是大买卖!拼的就是魄力!这个势绝不能弱下去,”

    将视线投在谭嗣同身上,唐浩然看到谭嗣同在笑,于是也跟着笑了起来。

    “子然,你这是虚张声势啊!”

    “没错!”

    唐浩然点点头。

    “可谁知道?”

    (明天加更,求收藏、求推荐!)

 第11章 行忧 (今天加更)

    二月底的北京城,已经能感觉到一丝春暖之意,就连同那路边的槐树,也显出了绿叶来,暖烘烘的太阳晒的人浑身发懒,正是春暖时,街上自然更热闹了许多,商号更是把各种的花布之类的商品摆到铺前的档子上。

    相比于主街的热闹,离正阳门大街隔几条胡同的豆腐巷,却显得有些冷清,巷边的茶馆、饭馆,倒也有闹中取静悠境。

    巷子里一家挂着“焱”字的店面里,一个中年人却不时的在铺前来回走着,焱字号,这是京城最老的几家煤行之一,打从康熙年间就会这豆腐巷里做起了生意,两百多年了,靠着童叟无欺的实在,硬生生把一家小煤铺,变成了日销万斤煤的大号,无论是桃核大的煤块、粉煤制的煤团,凡是焱字号出来的,像来是蒙不得人。

    可最近些时日,焱字号却像不往日那般热闹了——甚至就连后院里滚煤团的伙计,都两日没干活了,至于块煤,更是压了一两万斤。

    “哎!”

    瞧着铺子里犯着春懒的伙计,李亭玉不由长叹口气,然后默默的裹了一袋烟吸了起来,那眉头更是蹙成了一团。

    吸完一袋烟,李亭玉便朝着后院走去,后院里煤堆成了小山似的,若是搁往常,这煤堆不了两天,两天的功夫便能出个差不多,每天城门一开,运煤的煤车便会把煤运过来,现要可好,三天还没出一千斤煤。

    一旁临着墙头搭着的棚子里,那几张六尺的大铁筛搁过去的时候,不论冬夏都有打着赤膊伙计在那挥汗如雨的摇着筛,把煤团挤成拳头大的煤球,可现如今,几个伙计却在那里摸着牌九,那还有一点热火劲?

    “咋样了?”

    李亭玉也没问那些伙计,而是径直走到院角,一个师傅正在那里用铁桶着制着煤泥,一旁还有几堆散了的煤团。

    “东家,你说这煤球到底是咋弄出来的窟窿眼?排的齐不说,个个大小都有一样,我试过了,虽说用铁桶子也能挤出来,可等到煤球挤出来来了,这眼子不是歪了便是堵了,若是等到挤出来再扎眼,煤球也就不圆了!”

    周老栓一说,额上便急出了汗来,东家可是许了二十两银子,只要他能弄出和“华扬号”一样的“蜂窝煤”。

    “别急别急,老栓,我找人打听过,那华扬号的东家是唐子然,就是那个写《泰西志》的唐子然,那蜂窝煤就是他弄出来的,没准是从西洋来的玩意……”

    李亭玉的嘴上这么说,可那脸上的急色带瞒不住旁人,现在号上的生意都快让华扬号的蜂窝煤给挤兑的干不下去了。

    “洋人的玩意,难怪,难怪……”

    旁边站着的掌柜丁裕家一听,连连点头道。

    “东家,现如今别说煤团的生意,就是块煤的生意,也都让华扬号给抢个差不多了,那三眼的炉子,饭馆里烧起来,比块煤能省二三成煤,若是再照这样下去,不出一个朋,咱们这生意,可真就没法做了!”

    可不是嘛!

    现在各家煤行都被华扬号的挤兑的快做不下去生意了,一个月前,谁能想到华扬号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原本只以为不过只是家煤行,可谁曾想,那华扬号从第一天开张,不单东西和旁人的不同,甚至就连同如何做生意,也和别人不同,他并没有守在煤行里做生意,而是招车马行的散工把式,靠着三块煤两文钱的提成,让那些车把式摇身一变,成了煤贩子,在煤贩子吆喝声中,华扬号以及蜂窝煤、小煤炉不过只用了半个月的功夫

    搁往常煤球也好、煤块也罢都是到煤行里自己买,可现在却有几百个煤贩子在胡同里串着,吆喝着,直接把煤送到了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