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却都是饮颈以待“满虏”,堵着他们的嘴的绑腿刚被取下,其中一人就嚷了起来。

    “姓武的,朝廷待尔等不薄,尔等为何要叛之!”

    不薄?如何个不薄法,先是一愣,而后武国为反应了过来,面上顿时露出不快来。

    “所谓的不薄,恐怕指提那军饷吧,可是那军饷是汉民供之,与满清朝廷何干?再者……”话声稍顿,武国为继续说道。

    “你为满,我为汉,朝廷之恩,只是个人恩义,国为所需遵守的唯有民族之大义!”

    义正词严的回答没有一丝的停顿,说着话武国为朝那人走了过去,他看着坐在地上的富明哈,富明哈直视着他,眼中没有怒意,只有坦然面对的平静,他们两人过去曾是朋友,也曾一同把酒言欢,甚至富明哈也不止一次说过,这满清朝廷早在几十年前,就该亡了,可现在,在满清朝廷当真亡后,富明哈也要跟着陪葬了,而下手的正是曾经的好友……

    “今日老兄必定要杀我?”

    富明哈的语气依然平静非常,似乎对于一切,他都能接受。

    “职责所在,还请富兄见谅!”

    “能否放过众兄弟?毕竟……”

    顿了下,富明哈苦笑道。

    “他们大都只想当个普通的老百姓,难不成,这中华朝,连个给满人当普通百姓的魄力都没有吗?若当真如此,这中华朝,也不过如此吧!”

    武国为摇摇头,他并不赞同富明哈的看法!

    “你知道,要杀尔等的,并不是皇上!”

    “大人入朝为官可需以我旗人人头作投名状!”

    “不需!”

    准确的来说,这投名状不是必须的!

    “那反叛朝廷是否又需我旗人人头祭旗!”

    “仍是不需!”

    “那为何不愿放过众兄弟?让众弟兄当个平头百姓!”

    “大人之军令,我等不敢有违!”

    “袁大人为何要杀我们!”

    “尔是满,我是汉!”

    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回答,仅次一项便足够了,

    “满……汉满本就一家,何有诛杀一说!若非当初太后对汉臣之信任,又岂有天下九督皆为汉臣一说?”

    富明哈套用着官话,可他的话并没有得到回应。

    “夫以民籍计之,满人之数,裁当汉人百之一,而服官者,其数乃等于我,天壤间不平之事未有若斯之甚者况夫藉口于不分满汉,举枢要之职,壹以属彼族之私。”

    武国为冷声用报纸上言语作回答,随后他的话声又是一沉。

    “非我等要诛尔等,亦非汉族光复意欲诛满……”

    “只是袁大人需一张投名状罢了!”

    接着武国为的话,富明哈苦叹一声,不再言语,而这时一个士兵却走过来报告道。

    “长官,坑已经挖好了!”

    武国为转身朝着一辆马车走去,马车上摆满了酒坛,取过一个倒满的大碗,又走到富明哈面前。没有断头饭,却有一车断头酒,酒是烈酒,而不是浙江的黄酒。

    “一碗水酒,还请富兄弟一路走好!”

    未再言语的富明哈喝完一碗酒后,脸红着盯视着的武国为,原似平静处之的双目露出些许血丝。

    “鹏程兄,若是他日老兄有机会途过家门时,还请……”

    “富兄放心,只要小弟在杭州一日,自会照料富兄家人!请富兄不用挂怀,毕竟,大人也不是嗜杀之人!”

    点点头,富明哈不再言语了,好一会,他又长叹道。

    “请鹏程兄转呈袁大人,在旗百万亦有为国忠烈之士,还请他刀下留情!这汉满之分……当以弥和……”

    “这是自然!”

    又取过一碗酒,武国为与富明哈干了一碗酒后,手一挥这几人便被朝着那边挖好的大坑押去,有的人如富明哈一般走着,可有的人却早已经瘫软的身体,甚至于双腿间早已湿成了一团,谁想死呢?

    没有任何人想死,可是他们的哭求声却没有换来那怕一丝的同情,只有少数几人平静的走到坑边,面对人深的泥坑,背对着枪口。

    “放!”

    随着军官的一声口令,枪声在滩涂上响了起来,站立于坑边上百名普通百姓打扮的旗丁,随着枪响倒毙下去,未掉进坑里的又被一旁士兵踢到坑里。

    一队人刚行完刑,又有一队人被拖着推着朝着大土坑推着,他们站在坑边有的人跪在那哭求着,有的却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勇敢与懦弱在这个时候,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景像,

    “举枪!”

    “瞄准!”

    “射击!”

    枪声一排排的滩涂上响起,无主的尸体躺在坑里,天空却是艳阳当头,终于枪声停了下来,看着十几个大坑里尸身,武国为却是无奈的摇头叹气,虽说不愿杀死这些手无寸铁之人,但这一切却都是无法避免的。

    杭州城内,荷枪实弹的北洋护兵在大街上巡着逻,在大街的高台上,普通百姓正在众目睽睽下剪辫子,辫子齐根剪去后,旁边新学堂里的学生,又用剃头推子将那人的头发剃掉,这些百姓的额前大都留着半寸左右的头发,这是为了省钱,负责剃头的学生,也大都将是给他们剪成半寸长短发,看起来和东北那边洋学生有些相似。

    “辫子一去,大汉复颜,米饭一碗,指宽肥肉一块,以做奖励!”

    旁边的护兵手提着一根辫子在那里喊着,剪掉辫子的百姓立即到旁边趴在桌上吃着一大海碗白米饭,那指宽的肥肉,更是引得人们大流着口水。这会更多的人却是在人群中观望,人群中一个穿着无补官服的老人却是骂了一声。

    “祖宗之法岂可丢,天诛袁贼!天诛袁贼!”

    说罢就待他掩面而逃时,却一下被巡逻的护兵一把拉住。

    “棚长,这有一个满遗……”

    “剪了他的辫子,看他还做什么遗老”

    棚长一喊,旁边的百姓不管是愿不愿剪的,这会却是看起了热闹叫起了好来,国人爱看热闹的毛病在这尽显无遗。

    “我不剪辫子!我不剪辫子……”

    被士兵强拖上台的老头的双手护着辫子大声嚷喊着,见拖着费事,那位棚长却是抽出了刺刀来。

    “给俺按住了”

    老头被两人强按在台前,刺刀沿着辫根用力一割,辫子除了,原本挣扎着的老人这会却是的挣扎不动了,他的嘴唇轻颤着、面上再无一丝血色,而台上的学生却是跳了下来,不一会便推掉了他后脑的残发,头剃完后,被松开的老人顿时瘫软在地,脸上却是流出一脸老泪,呒喃着谁也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

    最后这老人甚至挣扎着爬起来,朝着北方叩起头来,嘴里请着罪,脸上挂着老泪。

    台上的青年学生看了眼台下的那朝着京城方向叩头的老头,目中尽是鄙夷之色,最后又啐了一句。

    “做不够奴才的败类!”

    “这剪掉辫子也不味着从奴才变成了一个人啊!”

    “可不是,这北边还有满清的皇帝吗?”

    “没有了,早就没了,只有咱们中华朝的汉人皇帝!”

    浙江巡抚衙门里,穿着身德式军衣的袁世凯无奈的叹了一句,今天他颁了军令,要用军法去辫子,这“举义”诸省都剪辫子,剪辫子是“举义”的象征,即便号从了他唐子然,自然的也要跟着剪辫子,可这事轮到自己身上,却又是忍不住犹豫了一些。

    旁边在昨夜已经自己动手剪掉辫子的杨士琦却是笑说一句。

    “大帅,这剪掉辫子不味着从奴才变成为了人,可若是留着辫子,可不就是想继续当满虏的奴才嘛!”

    听着他的劝,袁世凯无奈的握了下已经剪掉的辫子,脸上尽是些不愿的表情,虽说这辫子妨事,可真到剪的时候,还真有些舍不得。虽说有百般的舍不得,可这辫子总归还是要剪的,相比于这辫子袁世凯更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杏城,你觉得……”

    语沉着未待他说完,杨士琦倒是先接到一句。

    “大帅,您是不是担心北边?”

    杨士琦摇着头。

    “大帅,昨晚咱们商量的时候,已经提过,那位既然已经登基为,虽说各地吩吩响应,但诸事未定之时,我等大可不必担心,毕竟……现如今,地方上也就是举个义,至于其它,这地方可还不是地方?”

    虽是点着头,可袁世凯依还是皱着眉头,对唐浩然他并不陌生,那个人心狠手辣远甚过自己,就像当年在朝鲜一样,他袁世凯考虑了数年未成之事,却被唐浩然一到朝鲜便给办了!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说着那人双手捧上一份电报,电报却是朝廷新下的旨意,这朝廷指的自然是中华朝。

    而一接过电报,袁世凯的脸色却是一变,变得极为难看起来。

    “……闽浙总督!”

    。。。

 第317章 自作聪明(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艰难!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闽浙总督!”

    唐浩然说笑着用一种较为平淡的口吻说着提着给袁世凯的官职。

    实际上,在确定了对内统一的方式之后,他就已经给袁世凯准备好了他的官身——闽浙总督。

    “虽说闽浙总督一职,自卞宝第去世后,其位便为满清所据,加之浙江又为北洋控制、台湾为卞家所掌,可无论如何,其也算是天下九督之一,可以说,现在袁世凯勉强也算是天下第九人了!”

    说到这个九人的时候,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面上带着嘲讽似的笑容,无论是李鸿章也好,张之洞也罢,刘坤一也行,他从未曾担心过,因为年青就是他最大的依仗,到时候熬也能熬死他们,可袁世凯却不同,毕竟在近代史上,这位可是真正的枭雄,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不得不小心啊。

    “天下第九人啊……”

    唐浩然说笑着,表面上看来的是天下第九人,可是实际上呢?

    想着这唐浩然便在心下冷笑着。

    所谓的第九人,不过只是名声上罢了,至于将来,是不会有所谓的天下第九人了。

    对于陛下的想法,李光泽多少总有那么一些了解,所以他并没有表露多少情绪,出于对陛下的了解,他隐约猜出如果说过去,陛下心中最大的顾虑是满清,那么现在就是军队,为了保持自己对军队的控制,重用军校生是陛下一直以来的原则,现在充斥于东北军中的那些军校生,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真正的“天子门生”——陛下是他们的校长,师长,而现在在这校长、师长之外,又多了一层君臣之谊,可以说,东北军这边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现在对于陛下来说,国内最大的稳定因素是什么?恐怕就是内地的六十余镇协新军了,这近百万分属八督的各地新军,才是中华朝最大的心腹之患,当然也包括那八位总督!

    天下第九人……若是搁古代,那么除了皇上之外,其它的天下八人,恐怕都是属于最该杀的八个人。

    “在北洋诸将之中,最长于练兵者,既然是袁世凯,甚至可以这么说,当年若非袁世凯于台湾操练新军作为基础,就没有今天的北洋新军,而现在的北洋常备军之中,又有多少人出自台湾新军?出自浙江新军?”

    尽管北洋常备军为李鸿章所练,但恰恰如另一个时空中一般,隐隐的在北洋常备军中却又有一个以袁世凯为中心的北洋系,许多中基层官佐皆是又几乎都是台湾或者浙江出身,袁世凯对那些人皆有知遇之恩,也正因如此,唐浩然才会对袁世凯颇为忌惮。而李光泽的这番话更是让唐浩然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确实如此,所以,对内地诸军才要慎之又慎啊!”

    点着头唐浩然自然知道,未来影响中国稳定的会是什么,不会是那些旧式的官员,而是这差不多一百万内地军,在另一个时空之中,那些分属各省的陆军,正是几十年军阀混战的根源,对于任何一个欲统一政令的国家而言,军队的地方化都不可接受的。

    “北洋常备军有十六镇人马,嗯,加上两广的八镇新军,也就是二十四新军,可以说,北洋常备军是当下关内最强大的武装,而袁世凯北洋常备军的影响力,应该在六镇左右……”

    沉吟着唐浩然看着袁世凯电报中附提的被处决的杭州城内的旗人,袁世凯是拿这几千多人当投名状啊!

    即便是当年进军的东北的时候,虽说其间曾多次遭受旗兵进攻,可被东北军一次打死的旗兵,还没超过这个数,这袁世凯可真是心狠手辣,越是如此,唐浩然才会越发的警惕,毕竟对他来说,这毕竟是一个“成名已久”的对手。

    但凡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人,又几人会是凡角?

    “老袁练兵也有几年了,这兵练的也不错……”

    看似一句平淡的赞赏,到是让李光泽立即明白了陛下的心思,于是李光泽便连忙补充道。

    “陛下,北洋常备军其战力可为关内诸军之翘楚!”

    “陛下,臣以为,现在对俄作战正值关键之时,我军理应加强对前方增援力度……”

    身为参谋部上尉侍从官的邵振武在一旁随口道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来,和绝大多数陆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一样,以第九名的优秀成绩毕业的他亦大帅的侍从室任职,过去很多人都说他们是天子门生。而现在,在校长登基之后,他们才真正的成为了“天子门生”。

    而作为就有天子门生,自然有着他的权力,比如向大帅,不,应该说是向皇帝提供一些军事上的的建议。

    “增援俄国前线……”

    不用考虑,唐浩然都知道邵振武所说的这个“增援”是什么意思,不过就是拿关内的部队当炮灰,借俄国人之手解决这些不稳定因素。

    “陛下,现在俄国在前线部署了近八十万军队,尽管我军于前方的部队多于俄方,但考虑到我军属于进攻一方,且部队大都为新兵,过去我们偏居东北,无法汇集全国之力,现在既然陛下业已为我中华之皇帝,自当调动举国之兵,以谋此役之胜,嗯,臣以为,可首先将北洋第一镇、第二镇、第三镇汇合后,以驻京津一带的北洋三镇为主力,编成一军,派往前线……”

    “这不是解决的办法,如果要这么干的,不如以北洋军的二十四镇主力为主,补充同等兵力的东北的后备军,编成十二个军……“

    心想着一连串“掺沙子”的主意从唐浩然的嘴里吐了出来,他的二十四镇常备军有近四十万人,那就补充四十万人,把北洋常备军打乱编成十二个军,然后再派到前线。

    陛下的话反而让李光泽皱着眉头,北洋的那些官长们的老奸巨滑他又岂会不知,即便是以袁世凯,又岂能看不出这整编背后是在夺他们的兵权,若是到时候,激起不满的话,不定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患。

    “陛下,计划是好,但是他们都是久经宦海,只恐怕这样做的话,会不会令其离心离德………”

    “他们是绝对不会愿意的,同样袁世凯也不会愿意……”

    唐浩然抬头一笑,对于这一切,他早就成腹在胸了。

    “崇山,我敢说袁世凯肯定会要想办法不去福建履职!”

    李光泽都看着面前的陛下,即然袁世凯不可能履任这一职务,那陛下为什么……众人的疑问全落到唐浩然的眼中,他只是轻轻的摇摇头。

    “你们只看到袁世凯不会履任,却没看到一点,袁世凯会用什么作借口!”

    “借口?”

    “没错,以袁世凯的老奸巨滑,他肯定不会往福建履职,要知道在福建可是有着两镇的禁卫军,那些人可都是旗人,他刚在杭州杀了几千旗人,消息传出去,恐怕福建那边的禁卫军与其必定是不死不休,到时候,他即便是率领两镇北洋军去了福建又能如何?待到他任职闽督的时候,恐怕两镇北洋军也拼个差不多了。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事情,可是由不得他了!”

    想着袁世凯,唐浩然忍不住感叹起来,现在他反倒是感谢袁世凯的杀人,若是他不杀人,这个闽浙总督怎么可能变成这样的一个能埋死人的坑。

    “可现在的大势,天下归一,在这种情况他总是要求几个自保之术,他又岂不知道,这两镇新军是他最大的依持,可就凭着两镇新军,即便是再加上另外受其影响的四镇新军,他又岂能与东北军百万雄师相抗衡,所以,这闽省,他必须要去,可闽省是绝不会敞开城门迎接他,到时候,几万大军撕杀起来,他的根本也就没有了,这袁世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