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82章 最后的抉择(为新书求支持)

    (帝国一书快要结束了,在是否写一战的问题上,无语也曾考虑过,但是在完成一战的布局,也就是中德俄奥联盟的情况下,一战的结果几乎是没有悬念的,实在是没有写的必要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回首往事,直到今天,每每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为那一代人的决心和勇气而惊叹,是什么样的勇气在支撑着他们?是什么样的意志让他们在做出了那个决定?

    让我们回到帝国九年,那一年,第二个“五年工业计划”正在进行之中,在“经济统制”政策下国家工业化的高速运转,国民经济显得空前“繁荣”,但是本国经济与工业实力仍然远逊于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移居世界第一工业强国长达二十余年,美国的综合国力远高于中国。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美国的国民收入是中国的7倍

    美国的钢铁产量是中国的3倍

    美国的煤炭产量是中国的1倍

    美国的商船吨位是中国的4倍

    美国的工业产值是中国的17倍

    ……

    可以说,美国在各方面都领先于中国,在这种近乎于极端的对比之下,任何人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国力的绝对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做出那个选择?

    我们应该去看另一个列表,也许我们会明白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1770年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到19世纪末,在欧美有了很大发展。这些先进国家,为了取得其产品的市场和原料而侵略未开发的亚洲:

    (一)荷兰自1596年至1757年入侵印度尼西亚。

    (二)英国于1661年入侵印度的孟买,1686年入侵加尔各答,1770年入侵澳大利亚,1824年入侵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从1858年到1877年使印度帝国全部国土沦为殖民地,此外,于1886年入侵缅甸;

    (三)法国自1857年至1885年入侵印度支那;

    (四)俄罗斯于1898年入侵菲律宾,并逐步使其成为殖民地;

    (五)对中国,通过1840年英国与满清的鸦片战争,满清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1887年将澳门割让给葡萄牙……

    在时光进入二十世纪,帝国建元时,来自西洋的危险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于帝国以至于整个亚洲有色人种的头顶,对于时人而言,他们所需要考虑的更多的问题是——生存!

    正如《哈姆雷特》剧中的那句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抉择》

    海军部大楼,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能够感觉到这里的气氛正在发生着变化——从两个月前开始,根据海军部的命令帝国海军所有官兵一率结束休假,尽管并未有命令进入战备值班,但是要求所有的官兵进入待命状态。

    也正是从那时起,海军各基地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而相应的作为另一种反应——各船厂的军舰建造速度亦被要求加快。

    战争会在明天爆发!

    在帝国陆海军中,这是一句来自陛下的训示,是每一个陆海军官兵都必须铭记的,这句训示被印于军人证件上,时刻提醒着他们——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和平随时都有可能结束。

    正如现在——战争的阴云在天空中聚集着,谁也不知道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谁也不知道和平会在什么时候嘎然而止。但每个人都很清楚,此时,不过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

    在海军部地下的作战室内,海军部以及海军参谋本部举行的联席会议上,作为海军大臣的韩彻只是半闭着眼睛听取着参谋长以及参谋官的讲述,他们讲述的内容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对美作战方案罢了。

    对美作战!

    实际上,从美国开始组建“大白舰队”时,海军便开始制定对美作战方案,从帝国四年起开始的“太平洋海军演习”实际上,就是以美国为假想敌进行的一系列的演习,实际上,这一作战方案最初就是由韩彻本人提出的。

    也正因如此,韩彻闭上眼睛都能说出作战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显得有些走神,或者说心不在焉,倒不是说他这个海军大臣并不关心作战方案,而是因为他知道,这个方案最大的漏洞是什么地方。

    不是海军的实力对比,在海军的实力对比上,帝国海军还拥有优势,这多亏了当年在陛下的主张下海军抢占了“战国舰”的先发优势,从“战国舰”的设计,再到卫青级巨舰的15英寸巨炮,帝国海军所拥有的吨位上的以及火力上的先发优势,保证了海军在接下来的一至两年内,于太平洋上对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

    但这又能怎么样呢?

    作为海军大臣的韩彻曾留学于美国,实际上帝国海军中65%的高级将领都有留学美国的经验,也正因如此,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美国,了解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国家的实力了。

    和美国打仗,去数一数美国的烟囱吧!

    韩彻想到了秋山真之的话语,他虽然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从海军退役了,但是却关注着外界的局势,在意识到中美现在的矛盾激化到极致,大有随时开战的可能时,秋山立即离开了九华山的寺院,在韩彻的家中与他长达了整整一夜。

    “……美国钢产量是2851万吨,而我们的才只有多少?有现在,看到帝国羸弱的骨架上好不容易长出了那么点肌肉,很多人都狂妄的不知所以了,他们觉得我们已经具备挑战美国,甚至挑战世界的能力了,可是他们显然忽视了,两国之间的绝对国力差距……”

    绝对国力差距!

    这才是韩彻所忧心的。

    怎么能不忧心呢?

    闭上着眼睛,韩彻并没有继续去对比中美两国的国力差距,而是思索着如何弥补这种国力差距,这才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的话,中国根本就不可能赢得战争。

    怎么办?

    “陛下,经过二十年建军,目前帝国固然取得一些成绩,尤其是海军抓住海军的技术变革抢占了先发优势,从而使得海军军力以达到顶峰状态,对美国拥有15%的相对优势,但考虑到美国的国力,我们认为美国全力追赶的话,最迟24个月,就可以追回这一优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我们将必败无疑……”

    御花园的步道之中,亦步亦趋的跟在陛下身后的韩彻,用平静的语气讲述着一个事实。

    “是啊!”

    默默的点点头,唐浩然并没有否认这个事实,现在他发现自己似乎变成了另一个“裕仁”,在对美开战时,国力的绝对悬殊,让他整个人变得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另一个时空中,日本对美开战的教训似乎历历在目,日本挑战美国对于后世的许多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笑话,是的,怎么不是一个笑话呢?那是一个羸弱的婴儿去挑战一个巨人,这是何等的可笑?

    而现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对比呢?

    未尝比另一个时空中的日本强上多少,或许1911年的美国实力远不及数十年后,但是其仍然稳居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在总体战中,比拼的是什么,最终,所有的战争比拼的仅仅只是国力。

    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战争与其说比拼的是将军们的谋略,倒不如说是在比拼国家的实力,国家的实力强大可以令平庸的将领变成当世名将,国力的弱小也可以让当世名将遗恨滑铁卢。

    现在,随着中美矛盾上的激化,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而相应的问题又来了——国力上的差距离是无法回避的。

    他们是不愿意同中国进行战争的!

    最初的判断是何等的可笑!

    想到这里,唐浩然的眉间闪过一丝忧虑,现在怎么办?

    难道就这样做等战争爆发吗?

    国力上的绝对差距,应该如何弥补?

    “韩彻,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是坚决反对开战的是吗?”

    突然,在沉默良久之后,唐浩然看着韩彻开口问道。

    现在如果妥协让步的话,还有没有机会挽回局面?

    “陛下,那是曾经……”

    尽管并不愿意面对,但韩彻最终还是选择了面对现实。

    “臣最初之所以坚决反对开战,是因为中美两国的国力绝对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开战无疑是不智的,可是,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托雷翁惨案”后,中美两国的矛盾已经呈现同白热化,现在美国国会更是批准其陆海军的大规模扩充,根据美国的战争潜力计算,假如我们不能够利用当前的些许优势,那么最快24个月,最慢36个月后,借助世界第一的工业基础以及经济基础美国的陆海军实力都将全面超过我国,六年后,其将会把我国远远的甩在身后,到时候我们就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

    沉默片刻,韩彻的微微鞠躬道。

    “需要考虑在太平洋防御链上进行国土防御,尽管我们拥有从堪察加至菲律宾的防御链,但是这个防御圈却是脆弱的,一但为美国所突破,国土防御的问题将会摆在我们的面前,无疑这将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作为海军大臣,韩彻曾一度反对对美开战,但是当问题不可避免的时候,他却从反战派变成了主战派,之所以主战,是因为他对美国实力的了解。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最为有利的选择就是趁着美国实力尚且不足,我国实力处于优势之时,集中力量,争取通过一次或者几次舰队决战,彻底瓦解其于太平洋上的海上力量,直接威胁到其西海岸……”

    韩彻向陛下讲述着海军的计划,对于这个计划,海军可以说是信心十足,毕竟,海军曾在更远的远方进行过大海战。

    “少缩回行动要在不得已开战的情况下,于开战之初就解决位于西海岸方面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部队。这次战役能否获胜,将决定我军今后一切战役的命运。海军的想法是,在开战之初,直接进攻巴拿马!”

    “巴拿马?”

    唐浩然诧异的看着韩彻。

    “是的,陛下,美国海军深知其实力稍逊于我国,而受限于运力,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用于进攻美国本土,毕竟,我们只有434万吨商船,在这种情况下,保障上百万军队于美国本土进行作战,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性,甚至维持南洋作战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美国方面非常清楚,他们只需要守卫港口,确保舰队于西海岸的存在,既是胜利,两年后,待到其实力超过我们时,美军才会寻求海上决战,而我们必须要在最初一开始,就想办法把美国太平洋舰队从要塞中拉出来,也就是巴拿马!”

    “海军的战略是攻其必救之地?”

    唐浩然立即明白了海军的想法,就是引蛇出洞。

    “是的,陛下,现在巴拿马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其加通湖正处于蓄水阶段,一但蓄水完成,美国海军战舰既可通过运河进入太平洋,而不需绕道雷恩角,因此巴拿马运河可以说是美国两洋舰队之命脉,假如我们派遣陆战队夺取巴拿马运河,那么即便是明知道危险极大,美国海军亦只能派遣舰队阻挡我军对巴拿马登陆部队的支援和护送,从而令其做地自守计划划为泡影……”

    尽管韩彻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但唐浩然却从其话语中意识到一个问题,巴拿马登陆部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诱饵,这支诱饵非但不是三流的部队,而且将是陆战队以陆军的精锐部队,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夺取运河,而是为了让美国派出他们的舰队,而在上万公里外的美洲进行远距离登陆作战,所面对的后勤考验无疑将会从未曾有过的,甚至可能会因为海军的战略目标是美国舰队,可能导致另一种结果——十数万精锐陷入巴拿马的雨林之中……

    也许,这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吧!

    “牺牲很大啊……”

    陛下的感叹让韩彻深鞠腰身说道。

    “本来,这次作战的目标就是为了歼灭或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至于巴拿马运河,则是副属目标,如果夺不下的话,可以爆破炸毁,但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让美国人看到我们的决心……所以,海军会千方百计的保证二十万陆上部队的初期作战,至于以后……”

 第383章 朝阳升起(全书完)

    

    “鲜花都到哪儿去了?

    都让姑娘们采走了。

    姑娘们都到哪儿去了?

    都让小伙子们娶走了。

    小伙子们都到哪儿去了?

    都去打仗当士兵了。

    士兵们都到哪儿去了?

    都战死进入坟墓了。

    坟墓都到哪儿去了?

    都让鲜花覆盖了……”

    无名氏

    南京作为中华帝国的首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经过精心规划的城市,尽管这是一座老城,尽管那绵延的城墙向人们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幽久的历史,但是并不妨碍在过去的九年间,帝都建设委员对城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即便是老城区,亦经过“市街改正”等一系列的改造,从而令其具备一座首都应具备的一切。

    实际上,在世界各国的城市之中,南京有着太多的领先之处,比如,他拥有世界上第一个环城高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同样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

    而除此之外,这座城市更像是一座位于森林中的城市,而在城市周围一圈环绕城市的绿色长廊则是有名的环城森林公园,公园内一片片人工湿地内水鸟漫步其间,如果是点缀其中那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恐怕很难有人相信这里竟然会是一座城市。

    即便是长年生活的深山绿海之中,初来南京也会惊讶于这里如洗的蓝天白云,惊叹于遍地的湖泊、公园以及湖边大片的地毯般的绿草,作为城市来说,似乎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完美吗?

    不,世间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没有完美的事物,更不可能完美的人。

    但有一些人是完美的,至少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这里的人们同样也是完美的,或许世间,没有比他们更为完美的存在了。

    每一次,当人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人们总会肃然起敬、同时会在心中认同这个地方,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总是相信一句话。

    “人生真的应该去一次这个地方,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那里总会有无数事物会触动人们的心灵。那里是荣誉之地,忠魂的魂归之地。”

    这里就是紫金山昭忠祠,而他的另一个名字,却更为人们所熟知——中华帝国昭忠祠。

    刚出三伏,伴着雾雨一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吹去了南京这座“火炉”的闷燥,枝头上的知了正在阳光下发出最后的欢鸣,保养良好的草地在风的吹拂下,呈出一片涛浪,天空晴朗蔚蓝,阳光如金,只可见一块块平坦的绿地上,大小、一致的白色墓碑有序排列,墓碑鳞次栉比,宛如逝者的庞大军阵,声威浩荡,蔚为壮观。三十万余名东北军以及帝国陆海军官兵安葬于此,这里是他们的魂归之地,同样也是荣誉之处。

    无疑,这里就是完美的,这些英灵是完美的!

    也只有他们才能配得上这个名词。

    凌晨时分,在昭忠祠的那座壮观的中式宫殿前,几乎看不到任何参观者,因为时间太早了,现在许多人仍然沉寂于睡梦中。而在一个角落之中,一名穿着军装,头戴军帽的军官正默默的注视着远方。

    望着无名烈士墓前那些起身着黑色戎装扛着步枪的哨兵,他们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二十一象征军方仪式中的最高致敬,这是缘自于海军的礼炮,当然也是帝国军队的首创,实际上有关军墓的典仪都是在朝鲜统监时期,便一步步的完善,现在,在帝国军队之中有着一套整个堪称繁锁,但却极为庄严的军人葬礼典仪。

    就像此时的这些哨兵一般,他们同属于帝国陆军中的近卫军团——在古代被称之为御林军。而在南京,只有三个地方需要御林军守卫,一是皇宫、二是帝国咨议院,而昭忠祠则名列第三。

    甚至就连同昭忠祠所处的位置——紫金山,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这里即是皇家别苑的所在同样也是明孝陵所处之地,所有的一切无不彰显着这些忠灵至高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