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内改嫁记-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湄动了动鼻头,“二娘这用的是什么香?真是好闻。”
  “儿用的也不是什么珍贵香料……”李襄不禁有些得意,她知道窦二娘除了驱蚊之外,不在屋中熏香。“不过是阿娘从胡商那里买的。买回来的时候啊,竟然是水呢!”李襄乐得朝窦湄炫耀,“装在和琉璃一样的瓶子里,可好看了!听说是从大秦那边来的。”
  “这得好几百钱吧?”
  “那可不知道,不过那次的确是挑了好多钱出去……”
  李孝谨站在那里见着两个少女亲密把臂前行,虽然是窦湄开的话头,倒是李襄说的话多。而且大部分是炫耀黄氏为她置办的那些妆奁上。
  按照风俗,未出嫁的小姑不得在脸上施加妆粉,黄氏也不可能让女儿顶着一脸的粉,那么就从其他的地方着手了。
  不过这两个的对话传来,李孝谨的心里苦笑一声,阿娘委实对阿襄是花了大心思。不过也太偏了。
  虽说还是亲女要贴心,不过相比较于姑母那边。差的还是太大了。
  那边黄氏已经踩着几上了车,她将女儿打扮的美美让大儿子看着出门去观舟游玩,她在乳母张氏的搀扶下靠上车内的凭几,她面带讥诮,“那窦家二娘自有李氏照料,与我有何干系?”
  窦二娘有自己阿娘,她来操什么心。                    
作者有话要说:  唔……我写的很烂么

  ☆、端午

  此时还并不是端午正日,五月是恶月,五月十五那更是恶日。但是端午节前面几天江滨里是要有盛大的赛舟的。
  端午前后数日,这样的盛事少不了。
  大河两岸早已经搭起了席棚彩楼等物,李家早就遣奴仆在河边一处地方搭起席棚,让娘子郎君们观舟。因为正在恶月里,窦涴和窦湛年纪都小,怕沾了邪魅都拘束在家不准随意进出。
  李孝谨骑在马上跟在两辆牛车的前头。
  大道两边人来人往,还可以见到替主人驾车的胡儿。胡儿碧眼高鼻深目,手持竹策。这样的胡儿在长安常常遇见,窦湄在牛车中隔着竹帘望一眼也松了手指让牛车的竹帘垂下来。
  “这胡人在长安倒是比在扬州的时候看的多多了。”芸娘笑着瞟了一眼竹帘外面。
  扬州是个好地方,是富庶之地。不过京都长安汇集了各方的人,见到几个高鼻深目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那些胡儿有什么好看的。”出了门车内就自己和芸娘两个,窦涴倒是恢复一些少女的娇憨。她眨着眼,粉色的唇被脸颊上雪白的肌肤映衬着格外好看。外面马蹄声响不绝于耳,她知道是李孝谨,她眼眸朝外头转了转,最终还是俯下身子趴在芸娘的腿上,原本跪坐着的双腿也伸了出来。也因为是在车内,所以她才这样。
  芸娘爱怜的摸了摸窦湄的丫髻。
  今日也是躲不了李家郎君了。芸娘也叹了一口气,黄娘子不喜二娘,李家郎君再倾心又如何?就算郎主肯让二娘入门为妇,可是阿家不喜新妇,这李家郎君再疼二娘,也抵挡不住阿家刁难啊。阿翁就算有意相护,又怎么可能管到婆媳之间去。
  芸娘越想越觉得这两个孩子还真是不行,世间有几个阿家是真心对自家新妇好的?而且这还是一开始就不喜欢二娘的呢!
  “呆会观舟,芸娘你一定要跟着我。”窦湄闷声道。那声小,外头人可是听不了的。
  芸娘笑着就答应了。
  李孝谨在马上,手里拉着马缰,他的眼睛在那些行人身上扫过最终还是落到了身侧那边的一架牛车上。牛车附近都有仆役跟着,牛车上竹帘前还坐着一个做男童打扮的侍女。
  她在李家的日子过得不好。李孝谨想道。他也想不通,为什么阿娘会不喜欢她。她出身清白,相貌也好脾气也好,怎么就……
  少年抿了一下唇。
  一行人行弛到河边,此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窦湄等人先戴好帷帽,让轻纱垂下来。芸娘趋步跟在她身后。窦湄隔着一层差点垂到履面的轻纱望见了两岸便熙熙攘攘的人,她想的没错,长安的赛舟到底还是不如江淮一带,不过好歹也是出来走走,至于观舟倒是放在后面了。
  侍女将她和李襄请到早已经备下的席帐中坐下。其实这个还真的不是什么多好的位置,因为好位置基本都是留给那些贵人的。所以等到那边船开动的时候,还是要戴着帷帽自己去看。
  李襄笑嘻嘻的要李孝谨陪着一起看舟,李孝谨看了几眼窦湄那边,和妹妹一起去看。
  窦湄见着少年颀长的身影越行越远,手里接过侍女递来的酸酪。酸酪是羊奶所制成,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膻味。她在江南呆过几年,也有些吃不惯北方的风味。她只是抿了一小口随后放下了。见到那边鼓声似雷,她也在茵蓐上有些坐不住,也起身叫芸娘跟着一同前去观舟。
  李澄是已经去看了,倒是剩下李氏和黄氏两人相对。李氏知道这位大嫂对自己私底下颇有怨言。如此两人单独相对,脸上的客气那是一点都没少。
  张氏在一旁看着也松了一口气。客气没什么,就怕面上露出来。
  两岸边人太多,平民仕女都有,熙熙攘攘的看着便是好大的热闹。人多又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好位置,想要挤进去基本上是不可能。
  芸娘跟在窦湄身后看了一回,感叹道,“到底还是水乡的好看。”她是见识过扬州每年盛大的几场赛舟。长安虽然是京都,天下灵运之所在,但在赛舟这件事上,芸娘还是觉得不如江南。
  江两岸什么人物都有,士人平民还有一些带着幕篱的仕女站在高处想要看看舟上的男儿到底是如何的健壮。
  时下风气混杂胡风奔放的很,女子多看几眼男人也没什么。长安里的贵妇尤其是那些公主们看见几个俊俏儿郎还会直接抢了去,驸马们基本上也是忍气吞声当做不知道。
  与其观舟不如来看看这秦地的风景。窦湄也曾经和李孝谨两人驰马奔驰。只不过后来父亲去世后,她再也没有骑马过了。
  五月之后是夏季,此刻也有稍微的暑热。窦湄一手提着裙裾一边走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一眼望去全都是人。她抬头看看那边的高地走了上去。当年在扬州的时候,她也是这么不拘束着跟着母亲去寺庙里礼佛。一处清净的寺庙,靠着自己走上去。秦地不比江南那样水多山水间都有一种灵秀,不过却有粗犷的豪迈之风。她随性而走,芸娘也赶紧跟在她的身后。
  “芸娘,我想起扬州了。”
  扬州五月端午赛舟,那时候父亲窦约也会到场,作为官家小娘子她可以有很好的位置,看着赛舟男儿划桨划的飞快咻的一声便飞出去了。
  那时候她和阿娘一起看,看得可高兴了,可是阿耶私底下却总是不快活郁郁寡欢的样子。
  从一介地方富户成为开国功臣,可是自从太上皇让位给今上后,他就一直不快活。
  “阿耶在扬州一直不快活,回到了长安也不快活。”窦湄低下头来,脚上拨拉着地上嫩绿的青草。
  这话芸娘是不好接的,因此她保持了沉默只是跟在窦湄身后。这话她要怎么接呢,郎主是在功成名就之后才娶的娘子,之后便接连生下来二娘子三娘子和四郎。再之后,太上皇退位,郎主便从长安到扬州担任都督。
  这里面的门道她也不明白。
  窦湄很少从父亲那里听到自家和长安皇城里的牵连,她在窦约辞世以前都是无忧无虑的过着日子。
  因此窦湄只是低着头踢着草,一边向着前边走。河道那边咚咚的鼓声倒是离的和她远了。
  离了人声,窦湄倒是只觉得安静。芸娘知道她最近有些呆狠了,让她出来走走也好。因此也跟着她身后。
  窦湄手撩开幕篱垂下的那层长直履面的轻纱,想要将外头的景色看得更清楚一些。芸娘见了连忙道,“二娘子!”
  话音未落,听到嘀嗒嘀嗒的马蹄声响。
  “三兄!”还带着稚嫩的少年嗓音随着初夏的风吹来,荡起一阵阵的笑语。笑语里突然冲出一些慌张和无措。
  “寄奴慢些!”
  长安中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甚至少女都会骑马,甚至仕女骑马奔驰在田野中更是常见风景,要是遇见那家郎君在此打马而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不过马蹄声好像越来越近。不等窦湄和芸娘两人反应过来,只见着一匹枣红马就朝自己而来。
  窦湄见着那匹马离得自己原来越远,似乎她都能感觉到马呼出热热的鼻息。对方驰马的速度太快她呆在那里。
  “吁——!”少年见到面前站着一名戴着幕篱的少女,情急之下赶紧拉住缰绳,缰绳拉的太急太猛,马扬起前蹄嘶鸣一声才后落地。等到马蹄落地,马和窦湄只有几步远了。
  芸娘一颗心在胸前里跳的快出了喉咙,如今看着只差这么几步,马蹄就要践踏到窦湄身上,脚上一软就瘫坐在地上。
  马上少年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已经吓呆了的窦湄面前。那位少年肤色细白,眉眼纤细,可能是因为年纪还小,样貌娟秀的有几分女子的秀气。
  “这位小娘子,可还无恙?”少年的声线中带着尚未退去的稚嫩,甚至变声都还未完全。
  窦湄抬头隔着一层细纱打量那个少年,那个少年年纪不大,看上去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秀气的面容上镶嵌着一双狭长的凤眼,凤眼里水波荡开便是水光潋滟。
  “某方才驰马,无意惊吓到小娘子。”那少年见窦湄不答话又说了一句。那少年内着交领衣,外穿翻领胡服。
  他略带青涩的模样和身上的翻领胡服映衬着,让人想起了诗经里那个穿着成人衣裳的男孩。
  但是这么说他,似乎又有些不妥。他脸上除了还带着秀气尚未完全明朗的轮廓外,倒也找不出格外的违和的地方。
  窦湄没有说话。
  幕篱的垂纱一直到履面,少年视线微垂,并不失礼的直视她。
  这时走来一个身形庞大的青年,那青年以冠束发,腰间是蹀躞带,蹀躞带上还戴着荷包,佩刀、契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蹀躞七宝。蹀躞带并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窦湄抿紧了唇向后退了一步。
  那青年身形实在是肥胖,额头上已经起了一层汗。他从马上下来,马立刻打了个响鼻。青年走过来,走到少年身边,打量了一下窦湄和芸娘两人。
  窦湄在李家里没受冻没受饿,但是得到精细的供应却是不怎么可能了。因此窦湄身上衣料穿着落在青年眼里便是得了小家女子这么一个评语。
  “算了,给她们一些财物就可以了。”那青年道。
  “三兄。”少年看看默不作声的窦湄道。细纱下朦胧着一张容貌,他看得不是很清楚。
  “你们驰马差点踩踏到我家娘子,还如此傲慢,快快与我家主母理论一番!”芸娘这时缓过来,从地上爬起走到窦湄身边道,一边说一边将窦湄给拨拉到自己身后护住她。
  青年对芸娘那番话微微转过头去,虽然没有说什么,眉目间也不见任何的倨傲,但是举止之中让人感觉到莫名的愤怒。那种连鄙视都不愿意鄙视的感觉,更加叫人不好受。
  芸娘还想说话,手臂被身后的窦湄拉了一下,垂纱之下窦湄的面容似乎隔着一层薄雾。
  他低头看看身上,似乎是想要找出什么东西来赔礼。
  “芸娘,罢了。”那两个人她们惹不起。
  “两位郎君,此时正是端午时节,出游之人甚多,还望两位郎君莫要再轻狂驰马,要是伤着人未免不妥。”说着,窦湄拉着芸娘就走。
  “二娘子,这……”芸娘被窦湄拉着走,她回头看看那两个人站在原地一脸的不解。
  少年看着窦湄拉着芸娘一路走远,清风撩起
  等到窦湄和芸娘两人走远,青年嗤笑一声,“那位小娘子倒是知道进退,罢了,是我这个三兄将寄奴你带出来的。这礼便我替你赔了吧。”
  “这人是我差点伤了的,哪里有三兄帮我的道理。”少年道。
  “你还未出阁呢,能找出赔礼的物什来?”青年被弟弟的话弄得发笑了,“再说那家人要是知道你给的物什上的印记是什么意思,恐怕非吓到不可。再说你我兄弟一母同胞,何必分你我。”
  “你骑术还要好好钻研一下。”身形胖大的男子笑呵呵的,“今日出来一次还是去看看端午赛舟吧。”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出现了咩?

  ☆、新旧

  “阿兄,阿兄?”李襄在李孝谨的保护下在人群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李襄看的舟从面前飞驰而过,格外兴奋抬起头看着兄长的时候,发现他的心思似乎不在这端午赛舟上面。
  “阿兄,阿兄!”李襄不乐的皱起眉头叫了好几声,这下子李孝谨才回过神来。他一低头看到的便是李襄在幕篱下皱着的小脸。
  “阿兄为什么闷闷不乐,要是觉得陪着儿烦闷,阿兄可以回去。儿一人便好。”李襄赌气说道。
  李孝谨眉头一皱,“说什么浑话,这里人来人往。要是有人性子歹毒对你如何了,你要怎样呢。”说着护着妹妹不要被被人流冲到。
  果然阿兄还是更在乎她!李襄想到这个,脸上的笑又浓起来了。
  “二娘子,方才那两人如此……”芸娘跟在窦湄身后,那两个人要拉到武侯铺里理论一番才好。有这么骑马的么!也不怕践踏到人。
  “估计到了武侯铺,那些武侯恐怕都不敢治他们。”窦湄淡淡说道。
  “二娘子?”芸娘不明所以。
  “我看那两人衣着,都不像是平常阿郎。恐怕无故招来麻烦。”窦湄轻轻解释道。本朝关于服色制定十分严格,而且她看那两个人的服饰,虽然看起来朴素,其实料子却是上好,其上绣有暗纹。这种不张扬于外内敛的华美,绝非一般人家所有。她小时候也跟着父亲见过富商和那些世家的区别,富商是巴不得什么好就把什么穿上身,什么纹样看着最富贵就越往身上揽。世家倒是根本不在乎那样,就算是精致都是内敛不张扬的。
  而且律法里,除非是有一定身份,那些料子基本就是穿不得的。一穿就要出祸事。那两个人恐怕不是什么能够轻易得罪的人物。
  “那还真是……”芸娘叹了一口气。“二娘子没事就好。”
  要是有事,芸娘才不会管那两个郎君身份怎样,冲上去直接拼命。
  “我呀,将来可是贵命,哪里是这么容易被伤到的?”窦湄略带俏皮的道。
  当年窦湄几个孩子还小的时候,窦约曾经请来一位相士来家中给孩子相面,头两个郎君看过之后,得到的是不能守业之人的结语,气得两位郎君差点压不住火气。倒是窦湄窦涴窦湛三人得到的话语要好的多。
  芸娘到现在还记得那个相士的话,‘此女命贵,贵不可言。而三娘子与四郎君之富贵皆由二娘子而来。’
  当时府邸里还拿这话时不时的逗逗三个少主。
  “二娘子本来就是贵人,自然是逢凶化吉。”芸娘道。
  在岸边走了好一会,窦湄走的有些累了,沿着原路走回去。
  两岸熙熙攘攘,芸娘护着她免得有些不长眼的田舍汉冲撞到她。
  端午这种节日,出来观舟的人特别多。年年这里也有被心怀叵测的人拐走哪家小娘子小郎君的事情。
  走了一会,见着一名少年偕同少女而来。
  “阿窦!”少女如此唤道。
  “二娘。”窦湄笑道。
  李孝谨带着李襄走来。
  “阿窦上次送我的长命缕我戴着呢。”李襄笑道。
  李孝谨闻言,愣了一下,笑着道,“窦二娘子还未曾送我长命缕呢。”浓厚的笑意在墨黑的眼眸里融化开,平静的湖面上又荡开丝丝的期待。
  窦湄一怔,低下头来。
  端午彼此赠送长命索是习俗,窦湄看了一眼身后的芸娘,芸娘会意拿出一条五彩彩丝编织成的长命索。
  窦湄点了点头,“儿为从兄续命。”
  芸娘将那根长命缕系在李孝谨的臂上,此时他看着自己臂上的长命缕心中五味参杂。他原本以为窦湄会亲自来给他系上。
  他们青梅弄竹马的情意,他以为他们之间都是心知肚明的。
  关中五月端午的日头明晃晃的照得叫人头晕。
  窦湄和李襄两人都带着幕篱,李孝谨被日头晒的已经出了一层的汗珠。窦湄隔着细纱抿了抿唇。
  “二娘,这天可真热。”她说道。
  李襄回道,“可不是,可真的好热。坊间里的冰卖的好贵……”说着她朝兄长看了一眼,李襄见周围没人,就将幕篱的垂纱给撩上去,想要透透气,结果瞧见李孝谨如雨的汗滴。
  “阿兄!”李襄立刻就吓了一跳,赶紧塞给兄长一条干净的汗巾。
  窦湄见着李孝谨擦拭着额头上密集的汗珠子,低下头来。
  这日观舟等到河面上分出胜负后,也就散去了。小娘子在外太久了也不好,窦湄钻进牛车里,摘掉头上的幕篱。
  芸娘跟着上车,给她擦拭掉额头上的汗珠。
  端午时节,天热的很,摘下幕篱这背后简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