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嬷嬷说了两遍,最后竟然只等到了心雨的这句话,朱嬷嬷只觉得有一口气堵在心口上面,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有种憋屈到死的感觉。
都喝醉酒了,还会害羞,朱嬷嬷看着心雨这个害羞的样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朱嬷嬷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她真的很想现在把心雨的脑袋瓜子给刨开,省的她在这边问什么都没有用。
“这有什么不好说的,男欢女爱很正常的事情。”再憋屈朱嬷嬷也只能忍着,然后就开解心雨,想把心雨的想法说通,然后知道她想要知道的消息。
其实主要还是忽悠。
心雨皱着眉头,十分不解地看着朱嬷嬷说:“嬷嬷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也太丢人了吧。莫非……”心雨抬头看朱嬷嬷,醉的迷糊糊地眼睛里面不怀好意地笑了笑,指着朱嬷嬷说,“莫非这是嬷嬷的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屁!朱嬷嬷在心里面狠狠地爆出了一句粗口,她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她这么说只是想从心雨的嘴里面套话,现在好了,自己的话没有套出来,反而让心雨给套了进去,白白的给自己添了一个名声。
“你想多了,怎么可能。”朱嬷嬷忍着火气,对心雨说。
心雨皱着眉头说:“怎么可能,嬷嬷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肯定心里面也是这样想的,没有想到嬷嬷竟然会是这样的一个人。”
说完,心雨又痴痴地笑了起来。
朱嬷嬷抽了抽嘴角,觉得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和心雨说的了,她现在只祈祷心雨酒醒后会忘记她醉酒的时候说的这些话,不然她的脸真的是要丢光了。
在心雨的胡搅蛮缠之下,朱嬷嬷什么话都没有套到就落败而逃,天知道朱嬷嬷现在有多么的憋屈,她什么话都没从心雨的嘴里面套出来,还被心雨安了一个不好听的帽子在头上,太憋屈了。
朱嬷嬷离开以后,本来醉的迷迷糊糊地心雨眼睛渐渐变得清明,她根本就没有醉酒,小丫鬟给她灌得酒水虽然很多,但是也没能让她喝醉。
因为她是那种不会轻易醉酒的人,心雨望着门口,有点后怕的捂着胸口,幸好她不是那种会轻易醉酒的人,不然她还真的是很难保证她今天不会在迷迷糊糊中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
心雨走后,锦端带着丫鬟以出去散心为理由去了自己的陪嫁庄子上面,她的陪房有的被她安排在王府中做事,有的被安排在陪嫁庄子上。
在府中做事的陪房锦端仔细观察了,感觉不行,就打算从自己的陪嫁庄子上去找合适的陪房,然后再仔细的教养两年,将来朱嬷嬷下去了就接受朱嬷嬷的位置。
在锦端要来陪嫁庄子之前,就已经派出去下人通知那些陪房到陪嫁庄子上去见她。
锦端的庄子很大,里面种了很多的果树,看着这会儿正值夏日,果树上都挂着小果子很青涩都没有熟。
庄子的周围种了不少的树木,走在院子里面十分的凉爽,锦端坐在下人早就打扫干净的正堂,看着面前站着的那一排的下人。
因为锦端今天过来早就通知好了,那些站在锦端面前的下人衣着手脚都十分的整齐干净,一个个低眉顺眼的站在锦端面前等着锦端吩咐。
胖胖被奶娘抱在怀中,睁大眼睛无辜的看着面前站着的这些人,“呀呀”的指着他们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锦端见状,将手伸向了胖胖,胖胖立马伸手就要锦端抱她。锦端将胖胖抱在怀里面站起来,走到那些陪房面前细细打量。
庄子里面的管事将早就准备好的账本捧到了锦端的面前,等着锦端查看,锦端现在的主要目的是要选人,而不是差账本:“等会儿再说。”
庄头听了,赶紧后退,站在旁边老老实实地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脚。
锦端在几排子的下人面前走了一圈以后,吩咐道:“将男女分开站。”
“诺。”庄头应和后,很快的就动手分面前的这些下人,转眼功夫就分成了男女两列。
男女两列分开以后,锦端才抱着胖胖走到那群仆妇之间细心观察她们。
看了一圈以后,锦端将胖胖交到了旁边奶娘的怀中,对庄头说:“将那些家中男人是管事的人分出来。”
锦端吩咐下来,庄头很快动手,将那些男人是管事的仆妇又给分了出来。
人分出来以后,锦端示意那些人站在旁边,这些仆妇中,大多数家中人都是有职位的,只是在于职位的高低而已。
这下人分开以后,剩下的人就更少了,锦端又问了剩下的几个人一些问题以后,就手指着其中一个妇人说道:“她家中还有什么人?”
管事看了眼那个仆妇,想了想以后说:“王妃,她是王氏家中除了一个丫头外,就没有别人了。”
“哦?为什么?”
“她家男人去年得病死了,一嫁进来就没有公公婆婆,嫁进来七八年,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三岁的时候夭折了,现在就剩下一个女儿了。”
管事王氏家中情况的时候,王氏一直低着头,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一双手绞在了一起。
锦端盯着王氏看了一会儿后问:“那她家中就没有别的人了吗?”
“她是买进来的丫鬟,不是家生子,夫家也是一脉单传,没什么亲人。”
王氏今年年纪不大,二十几岁的样子,现在的世道因为男多女少的缘故,朝中支持女子改嫁,不知道王氏有没有再嫁的想法。
“她丈夫走了多久了?”
“三四年了。”
“没有想过要改嫁吗?”锦端没有藏着捏着,直接问。
管事看了一眼王氏才说:“王氏和她丈夫的感情好,不愿意改嫁。”
锦端故意说:“我这边有一个不错的人选,可惜是个鳏夫,在王爷的手底下做事,王爷想要我找个合适的人说给他,本来还想着有点困难,这下巧了,竟然正巧遇见了一个。”
管事听了锦端的话,神情间有点犹豫,看了一眼王氏以后对王氏说:“王妃给你介绍人,肯定是很好的,还不赶紧谢谢王妃。”
王氏在管事的话说完以后,赶紧跪在锦端面前,对锦端磕了一个头说:“王妃,奴婢不想再嫁,还请王妃成全。”
锦端故作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愿意改嫁?你还年轻,王爷身边的人又不差,和你正好相配。你是担心那个人不好吧,没有关系,我带你去看看,若是你看不上这门婚事就做算,我保证不会为难你。”
王氏着急道:“王妃,奴婢只想一个人带着女儿过日子,根本就没有再嫁的打算。”
旁边管事见状也在旁边说:“王妃,王氏丈夫刚刚去世的时候,大家都想着王氏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女孩生活不容易,想给她介绍一个人,她都不肯打样。她和她的丈夫感情好,想给她丈夫守一辈子。”
锦端皱眉说道:“被你们这么一说,好像我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一样。”语气里面有了几分不高心。
在场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一双双眼睛落在了锦端和王氏的身上,等着事情的后续发展。
王氏的身子抖了抖,然后十分坚定地说:“王妃,奴婢真的不想要再嫁,王妃还是不要为难奴婢了。”
旁边看着的人,有人忍不住站出来为王氏说话:“王妃,王氏她和大春哥感情好,是真的不想再嫁,还请王妃不要为难她了。”
“是啊,是啊,是啊。”有了一个人站出来以后,人群中又有几个人七嘴八舌的呼和那个站出来的人说的话。
事到如今,锦端只能十分遗憾的说:“这样啊,那就只能算了,本来还想着这是一门不错的婚事呢。”
锦端的话说完,跪在地上的王氏松了口气,然后对锦端重重的磕了三个头说:“奴婢谢过王妃。”
☆、带上
“既然你不愿意改嫁,我也不想要为难你,你女儿在哪里?”就在王氏松了口气的时候,锦端又说道。
王氏本来有点放下的心,在锦端说了这句话以后,瞬间提了起来,她的脸上有点慌张地表情。整个人就僵在那里,也不接锦端的话。
锦端皱眉又问了一遍:“你女儿呢?”
见锦端有点不高兴,和王氏站在一边的人赶紧将旁边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牵了过来推到锦端面前。
之前这个小女孩一直都站在大人后面,被人挡住,因为人长得小,锦端都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这会儿被推了出来,锦端才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小丫头。
小女孩一被推出来,就跑到了王氏身边抱着王氏的胳膊,睁大一双眼睛无辜的看着锦端。
王氏伸手将小女孩抱在了怀中,对小女孩说:“赶紧给王妃请安,娘平时交给你的规矩你都忘记了吗。”
小女孩看了一眼王氏,然后老老实实地对锦端磕了一个头:“奴婢见过王妃。”
“之前怎么一直都没有看见她?”
和王氏站在一堆的妇人说道:“小丫头年纪小,奴婢们担心她听见王妃想要让王氏改嫁的话被下小丫头听见了,就将她给拽住,没让她说话。”
仆妇这样一说,锦端才想起来,之前她说要给王氏介绍人的时候,站在她面前的这几个仆妇有一点骚动,原来是因为这个小丫头。
仆妇的话说完,小丫头抬头,睁大眼睛看着锦端。抿着嘴不说话,一看就是一个倔强的性子。
锦端见状也没生气,只是笑了笑,然后对小丫头说:“你是下人,这样瞪着我是不对的你知道吗?”
王氏赶紧替小丫鬟解释说:“王妃,她年纪小,不懂事,还请你不要和她一般计较。”
“王府里的小丫鬟像她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知道规矩了。”
王氏哑口无言,想了一会儿后又说:“王妃,她不懂的规矩,平时也没有人教给她,她才会这样看王妃,王妃大人有大量就饶了她吧。”
“娘,我们不要求她,她要拆散我们。”小丫头瞪大眼睛气鼓鼓的看着锦端。
小丫头话音刚落,王氏就一个巴掌拍在了小丫头的后背上,然后满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小丫头说:“谁让你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的,她是我们的主人。”
小丫头在维护王氏,最后却被自己的亲娘给莫名其妙的给打了,顿时委屈了起来,眼睛里面瞬间就冒起了泪光,噘着嘴不肯说话。
锦端看了一会儿后笑着说:“这个小丫头不错,叫什么名字?”
剧情忽然翻转,让在场几个将心提起来的人有点始料不及,又搞不清楚眼前的状况。
不过锦端的问题还是要回答的。
“王妃,她年纪还小,就没给她取名,就叫小丫。”
锦端打量着小丫头,又看身边奶娘抱在怀中的胖胖:“巧了,我还想给小郡主找个合适的丫鬟,正找着呢,就送上门来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顿时愣住,有点跟不上锦端说话的节奏。他们明明记得前一刻锦端似乎要处置王氏和她的女儿,怎么这会儿就变成了锦端要选小丫给小郡主当丫鬟了?
王氏也跟着愣住,有点搞不清楚情况:“王……王妃……这……”
“你起来吧。”锦端转身坐在主位上。
王氏听从锦端的话站了起来,牵着小丫的手走到了锦端面前,有点蒙不清楚现在的情况。
“既然你不想嫁人那就算了吧,我看你这个女儿不错,性子够倔,留在小郡主身边还算是不错,你收拾收拾,跟我一起回王府吧。”
锦端这话一出,人群中一片哗然,纷纷都在以十分羡慕的目光看着王氏母女两人。
王氏动了动唇,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最后拉着旁边的小丫给锦端跪下磕了三个头。
等王氏的头嗑完以后,锦端看着小丫说:“在小郡主身边伺候的丫鬟用小丫这个名字可不合适。”锦端在院子里面看了一圈,正好看见墙角栽种的那棵石榴树,想到前几日胖胖摘下的那朵石榴花,锦端干脆说,“就叫石榴吧。”
“奴婢谢王妃恩典。”王氏拉着已经改名字叫石榴的小丫给锦端磕了一个头。
“行了,起来吧。”
处理完了王氏的事情以后,锦端又挑了几个小丫鬟留下,然后锦端就示意管事让其他人全都下去,单独将王氏母女留了下来。
随后锦端问管事庄子这两年的收成状况,又看了看账本,带着胖胖在庄子里面好好地玩了一天以后,在傍晚才回到王府。
当然,跟着锦端一起回到王府的还有焕然一新的王氏母女和锦端挑出来的几个小丫鬟。
锦端从庄子去了一趟回来带回了几个人,这件事肯定是瞒不过朱嬷嬷的,其实锦端带回几个小丫鬟回来,也算不得什么,引不起朱嬷嬷什么注意。
可若是锦端带回了一个二十几岁的妇人,那可就要值得人去深思一把了。
作为睿王府的内院总管,朱嬷嬷肯定是要好好地“操心”一下锦端身边发生的一切不寻常的事情,这边锦端的马车刚刚进门,另一边朱嬷嬷就已经朝锦端那边迎了过去。
半道上锦端和朱嬷嬷相遇,朱嬷嬷的在和锦端请完安以后,眼睛主动往锦端身后飘过去,一眼就看见了,站在锦端身后,同样都是成人,一看就很陌生的王氏。
朱嬷嬷暗地里打量王氏,见她衣着整齐,低着头,老老实实的站在锦端身后的样子。也看不出什么出来,只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妇人,似乎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可是朱嬷嬷就是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很不对劲,她是怎么也不会相信锦端就带了一个普通的妇人回家。
在朱嬷嬷看来,能够让王妃带回家的人,肯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然平常人,谁会没事带一个妇人回到自己的家中。
朱嬷嬷看不出来王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也就不再打量,她跟在锦端身边,直接开口问锦端王氏是怎么一回事。
“王妃这趟去庄子上带回了不少人啊。”朱嬷嬷开始没话找话。
锦端点头说:“是啊,庄子上的人有不少是我的陪房,我去看了一圈,见有几家的丫头长得都还挺不错,人又老实,就干脆给带了回来。”
朱嬷嬷回头,看了眼那些跟在锦端身后,走在王府里面,显得格格不入,连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里的小丫鬟。
依照朱嬷嬷挑人的眼光来看,锦端带回来的这些小丫鬟的确是很不错,好好地教养一下将来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王妃眼光好,看中的丫鬟肯定也是好的。”朱嬷嬷笑呵呵地说。
锦端随口说:“哪里的话,主要还是她们老实。”
朱嬷嬷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她说这个只是在巴结锦端而已。巴结完这一句话以后,朱嬷嬷话音一转,忽然好奇的问锦端说:“王妃带一些小丫鬟回来老奴还能理解,为什么会带回来一个妇人?”
锦端的脚步忽然间停了下来,朱嬷嬷也跟着停下,有点搞不明白锦端好端端的停下来做什么。
很快的,朱嬷嬷的疑惑就得到了锦端的解答,锦端转头看着朱嬷嬷问她:“我想做什么难道还要向嬷嬷报备一下吗?”
朱嬷嬷一噎,有一种被呛住的感觉,她没有这个意思好不好,她只是想知道那个锦端将那个妇人带回来是要干什么的。
鉴于锦端的口气实在是算不上好,朱嬷嬷在一开始的噎住以后,果断对锦端解释:“王妃老奴没有这个意思。”
朱嬷嬷心里苦啊,她只是多嘴问了一句话,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也不知道那句话说错了,竟然会惹得一贯说话十分和煦的王妃忽然说话这么严厉。朱嬷嬷对现在的情况有点迷糊,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同时她对王氏更加好奇,不明白王氏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锦端会为了一个王氏对朱嬷嬷发火。
然而,事实是朱嬷嬷她想的有点多了,锦端这样做只是在敲打她一下而已,朱嬷嬷的动作太多,锦端总是要做些什么时候让她知道厉害。
起码在锦端将王氏培养出来之前,朱嬷嬷必须要老实一点,若是朱嬷嬷在王氏被培养出来之前,做出了点什么事情出来,锦端觉得她会很头疼的。
毕竟谁也不想麻烦上身是不是。
锦端扭头看着站在她的身边,低着头老老实实的朱嬷嬷:“嬷嬷不必这样,我只是顺口一说而已,嬷嬷竟然当成了。”
锦端忽然呵斥朱嬷嬷也是有她的目的的,她虽然看好王氏,可王氏之前总是在庄子上呆着,心机不是很深。
她打算用朱嬷嬷好好地试一试王氏的心机,看看王氏到底合不合适,锦端可不会随随便便的就将身边的事情交出去的人。
随着锦端的话说完,朱嬷嬷松了口气,她不担心锦端会处罚她,就是担心锦端会误会她什么,虽然她本来就不怀好意,不过被人误会那还真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
有了锦端的警告在前,往后朱嬷嬷也不敢再在锦端面前打听什么事情,不过她心中对王氏的存在更加在意,能够让锦端这么重视的人,肯定不会是一个普通的仆妇。
于是,王氏在一踏入睿王府的时候就已经被人给盯上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