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奶奶姿色一般,却也算是清秀之人,吴姨娘原是这院子里姿色最出彩儿的,如今和这位一比,也只能算平庸了。
袁之芝知道这位李妈妈正在偷偷的打量自己,这原本是失礼之为。但这位妈妈是老太君屋里的人,想来也是老太君的意思。
“快给妈妈看座。”袁之芝装作不觉的对身边丫头说。
“这可使不得,可折杀老奴了!”李妈妈听这位新奶奶声音的清亮,恰似那涓涓流水般。。暗想,都说这京师的女子不如江南女子的轻声慢语,可新奶奶的声音听着让人觉得精神一振,声音里透着那么一股子爽利,不禁又觉得四爷真是好福气。
“妈妈不必与之芝客气,坐吧!”
李妈妈还要推辞一番,一直不作声的四爷突然说道:“奶奶让妈妈坐,妈妈不必推辞。妈妈是老太君的人,奶奶敬些也是应该的。”
李妈妈见四爷发话了,自然也不再推辞,道了声“失礼”坐在秀玉搬过来的椅子上。
“老太君可是有话让妈妈告与之芝!”
李妈妈忙站起身,回了句“老太君让老奴来传话的。”
“妈妈坐着回话就好。”袁之芝道。李妈妈身边的秀玉忙扶李妈妈坐下。
“老太君昨儿因与大姑奶奶聊天,过了就寝的时辰,睡前就嘱咐老奴早上过来,告诉奶奶不必忙着过去请安,在院子里用过饭后过去就好。各房也都通知了,都在自己院子里用早饭,不用过去伺候。”
“老太君精神可好?”四爷放下手中的茶碗,问道。
“回爷的话,老太君精神好着呢,昨儿是因为与大姑奶奶好久未见,见了欢喜,就多说了会子话,把时辰忘了。本来老奴想提醒来着,可见老太君实在高兴,没敢扰了她老人家的兴致。”
“嗯,要丫头们精心些。”
李妈妈忙站起身,道了一句“老奴省得,请四爷放心”,又向袁之芝告了声“话已经传到,看时辰老太君也要起身了,老奴得赶紧回去伺候”,辞了新奶奶忙向长寿园赶去。
“爷,既然现在不需去老太君那里,那就先去给姐姐请安可好?”
李妈妈走后,袁之芝与陈永持之间又恢复了沉默。袁之芝早就听说这位四爷对原配夫人王氏是非常尊重的,少年夫妻,自然是感情深厚。如今虽然自己与人家平起平坐,毕竟比人家晚了十年。这十年就是让她打马追也是追不上的。更何况,她也不想追得上,她只想找一方栖身之地,静静的过她的小日子。至于这位爷,喜欢她也罢讨厌她也罢,都不是她想要关心的。不过那位四奶奶却要好好的相处,毕竟同在屋檐下,如果想躲开那些妻妾之间的烦心事,那一位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陈永持见自己这位小妻子倒是位伶俐的,本是很担心这么一位王府小姐会以势压人,对元妻有所怠慢。毕竟她的家世显赫,与那些姨娘是不同的。如若元妻受了委屈,他虽能给予些庇护,可是他一个爷们,自然不能太干涉内院的事。
刚刚小妻子说去“请安”,自是把自己放在元妻之后的,应该是个明白人。再看她的花容月貌,陈永持也是个男人,原以为奇丑无比的一个人竟然是个美貌佳人,虽然多年来的历练让他喜怒不形于色,在掀盖头的时候心中惊艳却面无波动,可毕竟是男人,又有几个妻妾,得一佳人,心中还是很欣喜地。
平妻3
萧园东苑,王氏早已起身,更准确地说,她也几乎一夜无眠。早上打发蒋妈妈早早的去西苑守着,伺候爷和新奶奶起身。蒋妈妈原是爷的教养妈妈,从她进陈府以来一直对她尽心辅助,可以说是她的心腹之一。
打发她过去,既不会引起那边的是非,又可刺探些自己想知道的消息。
王氏有些心不在焉,任身边的玉萍给自己梳妆。这样不安的心情是自进陈府以来第一次。想自己十几年前刚进陈家时,不过是14岁的小女孩,却要担起一个小家内院的一切,那时爷身边还有一个通房丫头赵氏,后来在她有身孕后被抬为大姨娘。还有那小家碧玉的冯姨娘和大太太的远亲吴姨娘进门时,她也稳如泰山。因为她知道,无论这些个姨娘怎样的闹腾,也翻不出她这个四奶奶的手掌心。
可是这次不同,刚进门那位有显赫的家世,皇亲国戚,那原本与自己连边儿都沾不着的人,竟然成了自己身边每天都要面对的对手。她曾经劝自己不要太在意,自己的丈夫自己还不了解,爷不是那种眼皮子潜的人,不会因为那位傲人的背景而丢开十几年的夫妻感情。即使如此又能如何,她知道从那位进门开始,这萧园的一切都将改变。无论丈夫愿意不愿意,他必须为了家族的利益而亲近那位。而且,那位没有孩子还好,如若生养了儿子,那么她的儿子将是这陈府里血统最高贵的子孙。以老太君的性格,自然是希望这样的孙子诞生,这是陈府的骄傲。皇贵妃王妃的外甥,大将军的外甥,皇子世子的表亲,这对于陈府来说是多大的荣耀。可是她王氏的孩子怎么办,那也是陈家的嫡子孙啊!!
心烦意乱,真的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怎样。不过她已下定决心,从这一刻起,不再掉以轻心,要步步为营,为自己的孩子,更为自己。
门帘子被轻轻的挑起来,王氏的另一个大丫头玉莲从屋外进来,来到王氏身边,轻声道:“奶奶,蒋妈妈回来了,可传她进来回话?”
王氏收起烦乱的心情,轻轻的点了点头,这时玉萍已经为王氏梳妆完毕,最后在装簪子的匣子里取出一根梅花样式的宝石簪子,这是去年爷送奶奶的,奶奶很喜欢却舍不得戴。待会儿要见新奶奶了,希望爷不会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才好。
帘子再次被掀开,跟在玉莲后面进来一位四五十岁的婆子。蒋妈妈轻踩脚步,到了王氏面前福下身去道了声“奶奶万福”。王氏示意玉莲扶蒋妈妈起来,道:“妈妈不必多礼,爷和新奶奶已经起身了?”王氏接过玉萍递过来的茶碗,状做无意的问道。
“回奶奶的话,老奴刚刚伺候完爷和新奶奶起身。”蒋妈妈见四奶奶没搭话,只是一直很认真的品茶,知道她是让自己说下去。想起刚刚见到新奶奶那如画的模样,那王侯贵族小姐般的气度,心中有些为奶奶担心。那样一个美人,又有那样一个显赫的家世,四奶奶从此以后的日子注定是不会好过的。斟酌着该怎样说才好,可是再婉转的话也掩饰不了事实啊。还是据实说得好,四奶奶的性格她是了解的,实话假话她一听就知道。
“老奴刚刚一直在西苑伺候,这王府的规矩就是大,王府陪嫁过的妈妈一直告诫侍候时决不允许直视主子打量主子,有那些王府的丫头婆子看着,老奴最开始真没敢抬头看。爷和新奶奶梳洗了有半个时辰,竟然悄无声息,爷和新奶奶也没说半句话。新奶奶一直是亲自服侍爷梳洗的。后来老太君屋里的李妈妈过来传话时,老奴偷偷的看了一眼新奶奶,这新奶奶还真是个美人坯子,容貌好,举止端庄,与一般的富家小姐是不大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老奴也说不准,就是觉得是个有心眼儿的,却又不失气度的。老奴说不好,奶奶别怪罪。”
蒋妈妈忙低下头去,知道任谁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也不会舒服。毕竟那个是爷的新奶奶,与身边这位四奶奶可以说是平起平坐。那一位可不是院中三个姨娘可以相比拟的。即使是老太君,见了那位大概也要礼让三分。
“妈妈无需请罪。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才实话实说。这里没有外人,玉萍玉莲都是我带出来的,妈妈从我进门就一心辅助我。你们都为我好,这些我心里明白着呢。妈妈无需小心翼翼,据实说就好。”王氏听了蒋妈妈的话心里顿时升起了从没有过的无力感。
“谢奶奶的不怪罪。这一大早上的,本不想给奶奶心里添不痛快。可是,奶奶一直对老奴的好,老奴心里铭记着,所以老奴不敢欺奶奶不知!刚刚见到新奶奶时,老奴心中也是一惊,吴姨娘算是有姿色的,而新奶奶的容貌可不是吴姨娘能比的。还有那浑身的气度,大概是王侯将相之后吧,自小在权势之家长大的人,虽只是14岁,见着她却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想想也是,那些个市井传说哪能信得过。听说宫里的贵妃娘娘艳冠六宫,深得君心,想来是即美貌又伶俐之人物。新奶奶与贵妃娘娘乃一奶同胞,能会差到哪里去!”玉萍见奶奶微蹙眉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而蒋妈妈则一脑袋的冷汗,怕奶奶恼了蒋妈妈,忙接下蒋妈妈的话茬。
放下手中的茶碗,王氏不禁轻轻的拂了拂自己的脸颊,自己算是清秀的女人,可也不过是清秀而已。如若不是生在大富之家,又是嫡女,如若没有这样的身世,如若是像吴氏那样家道中落,她自认为不会有吴氏那样的好命,毕竟做妾需要美貌。如今这位即有美貌又有家世,如若早十年,这四奶奶怎可能是她王氏呢。 太多的如若,也太多的未可知。她迷茫了,心中也有些害怕。怕失去,更怕根本就没得到过这样的想法。
“奶奶,刚刚爷身边的玉官传话过来,爷让奶奶在正厅备饭,新奶奶说要先给您请安!”玉蓝挑帘子进到屋来,福了福后对正在发呆的王氏说道。
屋里的几个人都因玉蓝的“请安”两字而精神一振。
“是爷说的,要新奶奶过来‘请安’?”王氏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问道。
“奴婢问过玉官了,玉官说是新奶奶听完李妈妈的传话后,跟爷说要过来给奶奶请安的。估计爷也是这个意思吧。”
王氏听完玉蓝的话,高涨的情绪又回落下来,竟然是那位说出来的。原本以为是爷要给自己撑一撑腰。所以诈听玉蓝的话时心中激动不已,觉得自己对于爷来讲还是不同的。可竟然是那位说要来“请安”,王氏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爷最喜欢贤惠懂事的女子,不得不说,她进门不过才第二天,竟然已经让她有这么多的“意外”。王氏知道,如果那位真的是像蒋妈妈说得那样,离进驻进爷的心里的时间也远不到哪里去的。
“玉萍,你去西苑问问新奶奶身边的丫头,新奶奶早饭一般用些什么,然后去吩咐让膳房备膳。玉蓝传人去小少爷姑娘房中请小少爷姑娘们早上到厅里一起用饭。”
玉萍玉蓝福身答应后,挑帘子出去了,王氏让蒋妈妈先下去歇着,又回身对身边的玉莲道:“今儿,三位姨娘倒是都晚了啊,这个时辰还未起身吗?看来咱们萧园的规矩是松散了些!!”
话音刚落,外头的丫头就掀帘子进来回道:“奶奶,三位姨娘来请安了!”
平妻4
王氏让丫头将三位姨娘请进屋来,三位姨娘一起福下身去,齐声道了声:“奶奶万福”。
四奶奶王氏抬头看了眼三位姨娘,见她们也都脸带倦意,心想原来这一夜并不只自己无眠。心中暗叹,大概这萧园的平静日子算是到头了!
“行了,都起身吧,玉莲,还不给三位姨娘看座。”王氏轻抿了一口茶,又抬头看向冯姨娘,问道:“昨儿太忙了,没顾得上问四姑娘的身子可好一点儿没有。”
冯姨娘忙回话道:“四姑娘昨晚已经发了汗,如今已经大好了。”
王氏点一点头,“大好就好,这些日子忙得也顾不上少爷姑娘们,让三位姨娘费心了。”
三位姨娘忙齐声回道:“婢妾惶恐,伺候少爷姑娘是应该的。”
王氏满意地笑了笑道:“你们也知道,如今不比从前了。我是个软性子的,从前丫头婆子们坏了规矩,能免罚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不能免罚的也会从轻发落。如今,新奶奶进了门,与新奶奶一起进门的还有些王府的妈妈丫头。若是还像从前那么没了规矩,即使新奶奶不计较,新进来的妈妈丫头们也是要看笑话的。姨娘们向来是规矩的,不过这身边的丫头婆子可要约束好了,如若坏了规矩,可别说奶奶我心狠,该怎么办可就怎么办了。”
几句话下来,三位姨娘听得是心惊动魄的。都暗自回想昨天自己和身边的人可是坏了什么规矩,惹得奶奶一大早上就开始给自己旁敲侧击。又听奶奶口中提到那位新奶奶,三位的脸色更不好看了。本来就心中满是怨意,如今更加的对那位新奶奶心存不满。想自己的生活从此要谨小慎微,不敢丝毫懈怠的过日子,真是怨从心声。
三位姨娘忙称了声“是,婢妾省得了。”
王氏见三位姨娘比往日的更加规矩,尤其吴姨娘,往日请安的时候,也不论她高兴与否,吴姨娘自己在那里说个没完,显摆爷对她的喜欢,对她的不同。今儿个,竟然也能像赵姨娘那样规规矩矩的答话,不禁也满意起来。本想着松散的规矩要严起来,姨娘们下人们一定会有所不满,毕竟已经松散惯了。这样看来,即使自己今儿个不点播出这些话,这些个人也会安静些日子。没摸清新奶奶的个性,他们也不敢胡来吧。
帘子被挑起,玉萍从屋外进来,给三位姨娘问了安后,对王氏说道:“奶奶,膳食已经备好了,刚刚过来的时候遇到安官了,安官传话说爷和新奶奶已经往东苑来了。。。。。。”
玉萍的话还没说完,院子里就传来下人们请安的声音“爷,万福!”“奶奶万福!”
王氏知道是陈永持和新奶奶已经进院子了,忙起身带着姨娘丫头们迎了出去。
王氏来到屋外,就看到陈永持在前,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年轻女子在后,身后还跟着一群的丫头婆子。王氏忙福下身去给陈永持请安:“爷万福,膳食已经备好了,就等爷和新奶奶呢。”姨娘和丫头婆子们也忙给陈永持和新奶奶见礼问安。
说话间,又禁不住打量起爷身边那位。都在心中暗叹,好标致的模样!
陈永持忙扶起发妻,道了声:“这几日辛苦你了。”
王氏因他这句话瞬间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心中不住暗想,爷是心痛她的,在意她的。
“爷说哪里的话,这是妾身应该做的。”有抬眼望向陈永持身边的袁之芝,故作惊讶道:“好美的人儿,这是妹妹吧!爷真是福气。”
袁之芝见已经轮到自己出场了,忙端庄大方的对王氏笑了笑,福了福身子。“姐姐莫拿之芝开玩笑。之芝这容貌也不过是出门不至于吓到他人罢了。不过爷倒是好福气的,没来译屏之前就听娘家的二嫂子说,姐姐是位贤良淑德的好奶奶。”
一句话听得王氏大喜,喜的是这一位还是个知趣的人儿,看来以后不至于正面交锋。也是这么一句话让她大惊,惊的是这么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子,在她面前竟然没有一丝新妇该有的扭捏,落落大方,字字珠玑。
王氏还想说些什么,陈永持已经抬腿进了屋里,王氏也不敢怠慢,忙亲密的拉着袁之芝的手,随着丈夫进到屋里。
小少爷姑娘们还没过来,王氏忙吩咐玉蓝过去催崔,又吩咐玉萍带着几个丫头给爷和新奶奶上茶。
玉萍端着新茶从吴姨娘身边过去时,被吴姨娘拦了下来。见吴姨娘将茶碗捧在自己的手上,一脸微笑的往新奶奶处走去,玉萍傻愣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光是玉萍,屋里的人都愣住了,不知道这位吴姨娘又要出什么花样闹腾。王氏愣愣的想出言训斥,可又不知道她要干什么,该如何训斥。陈永持也皱起眉头,不知道自己这位妾氏又要闹藤些什么。
这个屋子里的人,除了吴姨娘外,还能满脸笑容的,大概只有袁之芝一人了吧。
袁之芝静静的坐在那里,微笑的看着这位姨娘走进,她知道这一位大概要做些什么,只不过在心中为她惋惜,一会儿的尴尬她是否能承受得了呢。
“新奶奶万福,吴氏给您敬茶问安了!”吴姨娘深深的福下身去,把茶碗举过头顶。
静默中,屋子里本来是一大群的人,可没人敢发出一点声音。有的人一脸的紧张,不知道接下来是什么样的场面,有些人则面无表情但在心中讥笑,不知道这新奶奶会怎样的表现。
袁之芝依然温婉的微笑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让人觉得很单纯可爱,当然没人会看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讥讽,她心中不禁嗤笑,这么点小计量,还赶着来出丑!!
过了半响,吴氏已经有些体力不支,毕竟是这样深深的福着身子,还举着茶碗,不禁有些香汗淋漓,偷偷抬眼望了一眼面前的女子,眼神中充满了怨恨。
陈永持本不爱管这些内院的争风吃醋,可是今天是新奶奶在陈家开始生活的第一天,这吴氏没事来闹这些个妖蛾子。陈永持有些气闷,想要开口训斥一番,也算是给这位奶奶壮壮脸面。毕竟只是个十三四岁的新妇而已。
还没等他出声儿,身边这位新奶奶却开了口。
“秀兰,还不扶起姨娘,别累着姨娘了。”
秀兰忙走过去扶起吴姨娘,然后重新回站到袁之芝的身后,自始至终没碰一下吴氏手中的茶碗。吴氏盯着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