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是个急性子呢。我心里想道。
我们三人相处了五六天,我也慢慢了解到她们的性格,如云性子平稳,心思稹密,做事井井有条,属于比较小心谨慎的人;而清儿,性格很符合她的样貌,杏核眼,尖鼻,薄唇,尖下巴,是个典型的急性子,做事麻利,心直口快,却显得有些没遮拦。不过,总的来说,我们三人相处的还算愉快轻松,没有主仆之分,年纪也差不多,说话也比较自在。
这一日,我终于可以下床了,在床上待得人都要散架了。在两人的搀扶下,我走到房间外面,才发现这是一座很漂亮的楼阁,分为上下两层,雕栏飞檐都很雅致清灵,宛如一不染世俗的清新女子,虽然显得有旧陈旧。我拐出门口,走到外面的草坪上,才恍然大悟,眼前正矗立着一座红木翘角的小亭,小亭前面是一道九曲回廊,而其左面是一汪碧绿的湖水,这不就是寄心亭嘛?而我所住的地方正是寄心亭旁边那座没有人住的楼阁。只是之前一直是夜晚时才到这里,从没看清过这座楼阁,如今我非但没有死,居然还住在这里,真是如入梦境。
也许只能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我现在的处境了,可是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我却是感觉一片迷茫,毫无头绪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章 大驾光临
又过了四、五日,由于太医用的都是上等药,加上如云和清儿细致周到的照料,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快,身上的伤也好多了,可以不用再擦澡而直接泡澡了。而我和如云、清儿也日渐熟悉,相处得很和睦。
这天晚膳后,我刚泡完澡,感觉神清气爽,一天的燥热也褪去不少,便拉着如云和清儿到寄心亭中观星谈天。我们将一张小八仙桌和三个圆凳摆在亭中,挂上两盏宫灯,又在案上放上一盘水果和三杯茉莉花茶,点上一盘檀香,便开始谈天说地。听如云说,我所住的阁楼原本叫明月楼,是先皇曾经最宠爱的一个妃子明妃的住所,而明妃则是当今圣上的亲生娘亲,因为明妃是个不喜争斗,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所以先皇就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远离其她妃嫔的楼阁,让她可以免除宫中规矩,不用受到其她妃嫔的打扰。但在当今圣上十岁之时,明妃突然因病而逝,先皇悲痛不已并下令将明月楼匾额摘去,同时任何人都不得再入住此明月楼,此后明月楼就一直荒废直至今日。听她说罢,我们都唏嘘不已,感叹明妃的早逝,也瑕想她的美丽与脱俗。
然后我就问如云和清儿当今圣上是个怎样的人。她们面面相觑了一下,然后清儿开口说:“我和如云在伺候先皇的时候,就经常听说先皇在所有皇子中最中意的就是三皇子,虽然他的性格与明妃有些类似,比较孤僻,独来独往,但很有才识,后来太子叛变,也是靠当今皇上把叛乱平息的,我们其实伺候当今圣上的时间也不长,但发觉皇上是个很勤奋的人,每天都起得很早,与大臣们议政,处理国事,但感觉他真的是比较冷漠,很少笑。”“嗯,就是。”如云也赞同地点点头,说“我也很少见皇上笑,即使在对苏贵妃时也是如此。”我便说:“皇上刚刚登基,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哪有心思轻松地笑嘛。”清儿一听,便打趣地说道:“文姑娘好会替皇上着想啊,呵呵。”我一听,便站起来想去咯吱清儿,笑说:“就你贫嘴!”清儿一看形势不妙,立刻就躲,我就去追,追至亭外时,我和清儿皆已笑弯了腰。这时我直起腰,一抬头,看到天上群星璀璨,一带银河淡淡地扫过天宇,让人心醉神迷。
我忽然想到爹爹曾经给我讲过的故事,便说:“你们可知道九天玄女的故事?”她们俩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便仰望天空说:“古代先人把天空分为四区——青龙,*,朱雀,玄武,而南方天空的七宿井、鬼、柳、星、张、翼和轸就属于朱雀,这些星宿颜色红亮,而南方又属火,朱雀便化作能从火中重生的凤凰,然后就被西灵圣母招为徒弟,变成了九天玄女。”边说边顺手朝南方天空比划了一下,“后来黄帝与蚩尤鏖战,九战而不胜。蚩尤用法术兴起大雾,三天三夜不见日月,令黄帝及其军士不辨方向,困于泰山之下。黄帝只好日夜虔诚祈祷,西灵圣母受其感动,就派九天玄女下到凡界向黄帝传授兵法并为黄帝制作了八十面夔牛战鼓。”我边说边回到八仙案前坐下,抿了一口茶,清儿也坐回来和如云一起托着腮专注地听我继续讲。“在得到九天玄女辅助之后,黄帝就带兵与蚩尤大战于中冀。黄帝摆下‘奇门遁甲’阵,令军士以雷兽之骨,大击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时鼓声大作,一击震五百里,连击震三千八里,只见整个战场地动山摇,天旋地转。”此时两人都已听得入神,我也兴致大起,从圆凳上站起,摆出一副说书先生的架式,拿起一个苹果当作惊堂木往案上一敲,手臂再一指,眉飞色舞地继续大声讲道:“只见那蚩尤兵卒神魂颠倒,冲杀元门,败倒如山。而那蚩尤,虽有铜头,且能飞行,但在九天玄女的击打下,他却动弹不得……”我说到此,便顿住了。
两人瞪着眼睛看着我,清儿忙问:“然后呢?”“然后嘛……”只见我双手向后一背,摇晃着脑袋一本正经地答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忍住笑,正待要看两人如何反应时,却见两人表情发呆,忽然露出惊恐之色,皆手忙脚乱地跪到地上,说道:“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我一听,一惊,转身一看,却见一穿着浅紫色绣金龙长袍的高大男子正站在我的背后,幽深的眼眸静静地看着我,这不正是皇上吗?在亭外还站着一个腰挎佩剑的护卫。我赶紧双膝跪下,手扶地面说:“奴婢文心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都起来吧。”一个冷冷的声音在我头顶响起。“谢皇上!”我和如云、清儿三人同声答道,便慢慢起来。我却觉得腿软脚软,不敢抬头,心里咚咚直响,这皇上什么时候来的,我们怎么都不知道?这下出大糗了!只听见皇上说道:“你们俩个先下去吧。”“是。皇上。”我一听,更觉不妙,眼睛余光便看到如云和清儿退出了寄心亭。
而皇上则走过我,一甩长袍后襟,便坐到如云坐过的圆凳上,对我说:“坐吧。”我一听,赶紧说:“奴婢不敢。” “叫你坐就坐。”皇上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是。皇上。”我便小心翼翼地坐到我之前的位子上,仍是低着头。只听到皇上用一种温和的口气说:“你的身体可都好了?”我一听,心里突生万千感激之情,抬起头,感激地看着皇上,然后站起又跪到他面前,连手臂都伏到地上,叩着头说:“陛下救命之恩,文心永生难忘。”这时我感到一双温暖的手扶住我的肩膀,头顶传来皇上深沉而带着磁性的嗓音:“起来吧,不必如此大礼。”我仰起头,看着皇上,眼含泪光,缓缓地起身说:“皇上如此大恩大德,文心无以为报,只能用叩头聊表一下心意。”皇上点点头表示接受,忽见他眼中一闪,剑眉轻挑,对我用一种玩味的口吻说:“你会说书?”我一听,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不是的,奴婢只是在模仿以前看过的说书人,皇上见笑了。”却见皇上凝视着我,嘴角轻扬,微微笑了一下,那一笑虽浅,却让一张英俊但也冷漠的脸霎时变得柔和而温暖,有如春风拂面,*心魄,令人心醉,我不禁看得有些发呆。只见皇上棱角有致的朱唇轻启,又说:“但朕看你模仿得很像嘛。这样吧,以后朕有空过来的时候,你就给朕讲故事吧。”我一听,不禁有些欣喜,又小心地问:“那陛下喜欢听什么故事呢?”“什么都可以,只要够精彩。”皇上看着我说。“是,奴婢定为陛下讲好故事,让陛下尽兴。”我应道。
第十二章 一述衷肠(上)
那夜,皇上在叮嘱了我要养好身体之后,很快就与那名在亭外守候的护卫离开了。而我则如坠云雾,神情恍惚地回到房间。如云和清儿都跑来问我怎么样,我却说:“我要睡了。”然后就把她们推出门去,关上门,躺到床上激动不已。真没想到,皇上居然会亲自来看我,他是那样的帅气、霸气又大气。虽然他看上去很冷峻,不苟言笑,但是我却看到了他那么柔和的笑容,他还让我给他讲故事,太不可思议了,我是在做梦吗?我一下从床上蹦起,结果却引发了臀部和背部的伤痛,而我却傻傻地笑了,因为虽然感到疼痛,我却更加确定这不是梦,这是真的!
那夜我几乎彻夜未眠,头脑中满是皇上那英姿勃发的身影和他幽黑闪亮的眼眸。等到早上燕语莺啼之时,我就坐了起来,想着该为皇上讲什么故事。虽然皇上说只要是精彩的就行,但皇上在日理万机之后想要轻松时,一定不喜欢再听什么朝廷、国家之类的历史故事,干脆给皇上讲神话故事吧。以前我最喜欢听爹爹和娘亲给我讲故事了,爹爹讲奇闻异事,神话传说,娘亲爱讲历史典故,儿女情长,而我则兼收并蓄,对这些故事都有所了解,小时候,我也经常在自家院中给街坊邻里的小孩子们讲故事,自娱自乐。于是,我就托着腮帮想了好几个故事,直到如云来敲门伺候我更衣洗漱。
到了晚上,湖畔虫鸣蛙鼓,亭内香烟缭绕,我与清儿和如云又坐到了亭中,这时我们已不再像昨日那般轻松惬意,三人皆在有些焦急地等待,虽然我们知道皇上很可能不会来,但心里依然期盼着。到了月上中天之时,我们皆有些倦了,忽听旁边不远处的长廊中传来脚步声,我仔细一看,果然是皇帝与一个侍卫正在穿过长廊而来。我们三人皆站了起来迎接皇帝。看着皇上飒爽英姿迎面而来,我心中涌动着欣喜之感。在皇上快到之时,我们皆跪下行礼,然后皇上还是照样遣退了如云和清儿,只留下我与他在亭中。我便用准备好的一套茶具为皇上斟上一杯茉莉花茶奉到他面前,说:“请皇上饮茶。”他接过茶杯,轻轻嗅了嗅,然后呷了一口,又放下茶杯,问道:“你今晚准备给朕讲什么故事呢?”我双手交握在前,轻声说:“皇上喜欢听神话传说吗?”他眨了下眼睛,看着我说:“比如说呢?”我便答:“比如说女蜗补天,盘古请日月,龙女拜观音之类的。”他垂下眼帘,看着茶杯说,“朕现在不想听这些。”
“那陛下想听?”
“你的故事。”他抬眼看着我说。
“我的故事?”我有些不解。
“对,你是谁?从哪来?为何会到这来?那日又为何想投湖自尽?”他连珠炮般地发问。
我无奈地笑了一下,转头看向亭前的那一汪湖水,缓缓地说:“陛下当真想知道?那就请恕奴婢得罪了。”他一听,不解地看着我,说:“得罪?此话怎讲?”我看看他,又看看湖水,然后说道:“因为奴婢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可能会带有对这个皇宫不满的情绪,奴婢怕陛下不能接受。”皇上也不言语,也看向湖水,一会儿才说:“你说吧。朕理解。”“是。陛下。”我略一欠身,应道,然后轻叹一口气,开始讲述:“奴婢本一民间走商之女,去年三月,家父在郦朔与若阳边境走货时被人诬陷为太子篡逆的同党余孽,随后就被打入大牢,五月即冤死狱中;家母因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十月即随父亲而去。后奴婢寄住于叔婶家中,但因叔婶终日担忧可能会受牵连,至今年五月陛下征招秀女和宫女时,奴婢便主动要求入宫作洗衣工。本以为规规矩矩地做上三年的洗衣工可以在下一次征招时离开皇宫,回到家乡为父母守孝,却未曾想到皇宫中机关重重,奴婢屡遭不测,后被人陷害,受人毒打至面临绝境。那晚,奴婢逃出浣衣房的偏院之后才发现奴婢已是走投无路,在那种情况下,不知不觉来到了之前无意中发现的这座寄心亭,后来只觉得唯有一死才可解脱,所以就想投湖,不想竟被陛下救起,苟活到现在。”
我右手扶着亭柱,满心哀伤,看看幽蓝的夜空,又转身看着皇上,只见他正用一种深沉的目光看着我,静静地聆听着。我赶紧收回哀怨的眼神,整理了一下心绪,走回到八仙桌案前,边为皇上斟茶边说:“其实奴婢的故事很简单,算不得什么,也不够精彩。”皇上却站起身,也走到亭前,背着手,对着湖水,吟道:“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我一听,心生无限惆怅,说道:“是啊,天教心愿与身违。”皇上转过来,对我说:“朕理解你的心情,皇宫历来都是如此,看似繁华似锦,人间天堂,实则危机四伏,杀机重重,最黑暗的事情皆在此中发生,而像你这样一个单纯的女子自是无法接受的。”我不禁感慨于皇上如此敏锐而又体贴的观点,说道:“但自奴婢得皇上一救以后,奴婢对皇宫的看法又多了一点。”“哦,哪一点?”皇上饶有兴味地问。“人人皆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可是奴婢却承恩于陛下的仁德,感受到无情皇宫中的有情,所以奴婢想也许皇宫不是无情,而是各种争斗掩盖了有情。”皇上听了,若有所思地说:“也许吧。”
我忽然想到什么,就说:“陛下,不知奴婢可否问一个问题?”他一回神,说:“你说吧。”我便问:“陛下那日为何会在此处发现奴婢呢?又为何要救奴婢,还特意安排如云和清儿两位姐姐来照顾奴婢呢?”
第十三章 一述衷肠(下)
皇上淡淡一笑,说:“看来是该朕讲故事了。”我一听,不禁掩嘴一笑,对他一欠身,说:“奴婢斗胆了。”他面向亭旁边的楼阁,缓缓地说道:“你可知道你住的是哪里?”我一看,想到如云讲的事情,点点头,说:“奴婢知道,听如云姐姐说是陛下的生母明妃的明月楼。”只见皇上微皱着眉,目光深邃,表情凝重,点着头说:“的确如此。这是我生母住过的地方。”我注意到他没用朕,而是用我。我想他现在一定在怀念他的母亲,心里很沉重,我完全能体会失去母爱的感受。见他良久未语,我便轻声说道:“听如云说,明妃是个很美丽脱俗的女子,只因不想卷入宫廷斗争,才想住到这明月楼中。”皇上听了,长叹一口气,说:“母妃的确很美丽脱俗,可是也正因她的美丽脱俗为她招来杀身之祸,她根本就不该出现在皇宫中。”我怔怔地听着,没想到皇上会这样说。只见他走过来,又坐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犹如在饮酒一般,然后盯着在手中转动着的茶杯,说:“你知道我的母妃是如何死的吗?”我摇摇头,看着他目光中含满了仇恨与绝决,他恨恨地说道:“就是先皇,我的父亲害死的!”“啊”我倒吸一口冷气,说:“怎么可能呢?听说先皇最宠爱的妃子就是明妃啊!而且他还是陛下的父亲!”只见皇上冷笑了一声,嘲讽地说道:“他最宠爱的是他的宝座,为了他的权力他可以抛弃一切!”
接着,在皇上的讲述下,我才明白,先皇在册立明妃之时已经与皇后水火不容,无奈皇后的父亲是那时的左丞相,在朝中掌握大权,让先皇无可奈何。当时表面上看来先皇是夜夜专宠于明妃,为她建下明月楼,让她免于宫中规矩,甚至在她诞下龙子之后,还一度想立其为太子,而实际上只是为构陷皇后,废除太子设局。后来先皇认为时机合适时,暗中叫明妃的丫鬟在明妃用膳的菜肴中加入河豚肉,结果害死了明妃,并嫁祸给皇后,将皇后和左丞相一并废黜。而当时恰遇南边小国洛桑犯境,在朝中大臣的力保之下,十六岁的太子不但没有被废,反而还带兵领将打了个胜仗回来。先皇一时无法,只好暗中培养三皇子,怂恿他日后替母报仇。而三皇子也就是当今圣上在暗中查出杀害其母亲的凶手不是别人,正是先皇之后,便明白自己只不过是先皇想独霸权力的一颗棋子而已,于是他将计就计,在他羽翼丰满,势力渐起之后,借助后来被封后却未生儿子的赵贵妃之手,给先皇下了慢性毒药,待毒发之时再嫁祸给太子,并营造出种种不利于太子的状况,逼迫地位本就不稳的太子终起反心,最后他再出手,将一干人等一网打尽,当时的皇上已经是病入膏盲,最后在赵皇后的力荐之下三皇子赫连翼佑便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当朝皇帝,而赵皇后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当朝太后。
听完皇上的讲述,我惊讶不已,不仅惊讶的是皇上所历经的种种曲折和他在其中表现出的超群的智慧与能力,更加惊讶他为何会对我全盘说出这所有的事情。我正呆呆地看着他,不知该说什么时,他却又开口了:“你一定不明白朕为何要对你讲这些吧。”我哑然地点点头,他却凝神地看着我说:“朕也不明白。”他长吁一口气,说:“也许是朕压抑得太久的缘故吧,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