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哪行,我家里有钱,我还是回家取吧。”
“你可别整这一出儿了,就算你回家把钱取来了最后拿走的还不是我的钱?”卫如眉不耐烦的说道,这种事又不是第一回了,这么装模作样的有啥意思。
卫如汇一下子被噎住说不出话来,脸上有些发讪。
“赶紧把钱收起来吧,这200块钱应该够冰冰上一个学期课了。”卫如眉皱着眉头指指床上,有拉住梁冰说道,“吃饭去吧,下午还得上学呢。”
&&&&&&&&&&&&&&&&&&&&&&&&&&我是暖日的分割线&&&&&&&&&&&&&&&&&&&&&&&&&&&&&&&&&
“咱们暖暖长这么大也没学过什么日本数学德国英语的,还不是年年考第一。你大姐一家净办那稀奇事儿。”卫妈嘲讽的说道。前儿卫如眉单位发了两筐苹果,也给他们家送来了一些,闲聊中问起了暖日怎么没像梁冰似的报个补习班。卫妈当面没说什么,私底下却没少抱怨。
“人家家里事你别掺和,又没管你要钱。”卫爸说道。
“明眼人谁看不出来那补课费全是如眉给的,倒真是姐妹情深呢,只是没看她怎么帮衬如珍家,这可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卫妈嘲讽的说道,她家暖日长这么大也没看哪个叔叔姑姑关心关心她的学业,问问需不需要补习。
“她有钱就让她给呗。”卫爸满不在乎的说道,要是跟着他们计较这个,估计他的气死。
“是呀,反正咱家现在也有钱,我要喜欢新桌子就自己买,才不要他们送呢。小姑喜欢冰冰就喜欢呗,我还不稀罕她买的东西呢。”暖日撅起嘴说道,前段时间她去卫如汇家,结果发现他们家几乎焕然一新,新电视新沙发新茶几,梁冰的小屋里还有一张新书桌,梁冰说都是这二年卫如眉陆续给买的,说是庆祝她上小学,要给她创造一个好环境。
卫爸想了想,低头认真的说道:“闺女,咱不用羡慕别人,你有我和你妈妈的喜爱就够了。咱家将来一定会过的比别人好,爸妈只会让其他的孩子羡慕你!”
第三十四章 自行车事件 上 。。。
这天卫爸从卫奶奶家回来后特别沉默,脸上的表情不像生气也不似悲伤,仿佛只是看透一切的顿悟与释然,这样的神情让卫妈和暖日担心不已。
看着小心翼翼观察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卫爸轻轻笑了两声,心中感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这么两个人关心自己的心情,在意自己是否开心的。
再想想自己的亲生母亲和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卫爸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关怀和体贴似乎就是一场笑话。他付出自己的真心,人家却弃之如履。所行之事仿佛就是为了让他为难,让他失望,让他伤心,也让他彻底对这种母子、姊妹之间的亲情死心。
就像二十一世纪的很多人都喜欢去买福彩、体彩一样,九十年代中期的惟州也流行一项活动——抽奖。二元钱一张奖券,掀开纸片上的封口儿,就可以当场开奖。市府广场和各区的中心广场时不时的便要举行那么一次大规模的现场抽奖。各项奖品都整齐的摆放在广场上,引得路过的行人心动万分,难免想花上那么十块八块的去试试手气。而奖品的种类也很多,就像这次新港区中心广场的抽奖,一等奖居然是一台夏利车,二等奖三等奖分别是电视机和自行车,虽说奖品的价值比照一等奖降低很多,可数量却很多,尤其是三等奖更是引人注目,广场后身居然整整摆放了近千辆自行车,不时的便有中奖的人去推出那么一两辆。
便是这次的抽奖,和暖日一家三口扯上了一点点微妙的联系。
今年九月,暖日顺利考上了省实验中学,把卫爸卫妈乐得够呛,可之后便开始为交通问题犯愁。其实实验中学距离暖日家并不远,都在宁安区的范围内,做公交车也就不到半个小时,可偏偏从暖日家所在的信宜路直达实验中学的28路公交车六点钟从终点站发出末班车,而暖日学校却7点钟放学,这趟车是指定坐不上了,可若是坐其他公交车需要换乘不说还得绕个远儿,多花上那么半个多小时。
于是卫妈去和暖日的班主任商量,能不能不让学生上晚自习,毕竟才初一,也没必要管的太紧。可人家老师说了,晚自习可以自愿参加,学校并不勉强,但是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留在学校自习,因为学校安排了老师轮流值班为学生解答问题。班主任劝卫妈不要因小失大,实验中学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极为优秀的,否则也就没有资格坐在这个教室里上课,暖日这个小学第一在初中若是不努力可不一定比得过其他同学。
卫妈想了想后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总不能因为坐不上公交车就耽误了孩子读书。可卫爸卫妈白天忙碌了一天,实在没办法天天晚上
去接女儿放学,于是暖日当月的零用钱显着增多,因为里面包含了每天回家的出租车费。可这样的生活仅仅过了两个星期,暖日便宁可做其他线路公交车绕道回家也不肯再打车了。
卫爸卫妈十分疑惑,问了原因之后也很无奈。原来暖日的同学现在都在风言风语的说她天天打车回家,如果不是家财万贯就是娇生惯养。要不然为啥其他交通不便利的同学可以骑自行车上学放学,而暖日却偏偏要做小轿车呢?
九十年代的惟州,经济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养得起私家车的很少,能够出门就乘出租的也不多。而暖日一个刚上初中的小女生居然天天花上十几块钱打车回家,别说同学侧目,就连一些老师也很好奇她的家庭背景,虽说学生简历表上写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可哪个工人家庭能让自家孩子这么花钱啊!
那个时候的学生,基本都三五成群的结成小团体,自习课传传小字条,下课一起说说八卦。而暖日无疑成了那个八卦中最常被谈论的对象。就连刚开学时和她较好的两个女生也在话里话外的试探她,并且开始和她保持一定的距离。
暖日能够理解这种转变,可不代表卫爸卫妈不为女儿着急。卫妈心想明明闺女的同班同学中有个男生家里人都是干部,隔壁班还有个女生家里条件更好,怎么偏偏就自家闺女被排挤?
其实,学校中每一个小团体都是一些性格,爱好相近的孩子组成的,而他们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基本都是下过乡的知情,回城之后也都进了工厂做了工人,虽说也有一些家世好的,可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生活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如果仅仅是知道自己身边的同学家里有钱有势力,大多数的孩子也许并不会在意,也不会觉得与自己有怎样的不同,毕竟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孩,交朋友不会受那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他们没接触过社会,还不懂什么是仇富心理,也很少会嫌贫爱富的去选择朋友。
可一旦有那么一个人把自己的不同之处明显的表现出来,难免会引人注目。或许因为年龄小,还没有学会嫉妒,可却已经能够在潜意识里做出区分。
于是暖日被同学们孤立了……
于是卫爸卫妈想了个办法,咱也骑自行车去上学!
刚巧赶上惟州有抽奖,奖品正好是自行车,卫爸兴冲冲的去买了二百块钱的奖券,心里想着一百张奖券总不会什么也不中吧……也确实中了点奖品……卫爸捧着整整二十五双袜子哭笑不得。
因为抽奖地点在新港区中心广场,离卫奶奶家不远,卫爸合计着自家又不缺袜子穿,不如拿去让卫
奶奶给家里人挨家分上一两双。
可一进屋,却发现客厅中间整整放着三辆崭新的自行车。
“要我说如眉就是命好,那手气就是壮,二十块钱居然抽中了三辆自行车!”卫奶奶得意的说。
“可这三辆自行车她一个人哪骑得过来……如眉大方,除了留了一辆自己骑,剩下的两辆就给咱家能用上的小孩子分了。”卫奶奶又说。
卫爸心中一动,自己闺女刚巧需要一辆自行车,这事儿家里人也都知道,中心广场抽奖的事还是如眉告诉自己的呢。虽说自家也不是买不起自行车,可若是如眉有这个心意,那不是更好?侄女上初中,当姑姑的送了一辆自行车,说出去也好听啊。当然这车子也不能白要,现在这种24型的自行车售价大约500元,他也不能让如眉吃亏……
“冰冰上四年级了,初中还不知道会考到哪儿读书呢,得先给她一辆预备着以后用。文萃也五岁了,再过二年也得上学了,到时候冰冰有了自行车,她准羡慕,上午如眉把车子推回来时就说也得送文萃一辆。”卫奶奶的话仿佛一盆冷水将卫爸浇了个透心凉。
“文萃以后也是要上新港三小的,离家里就五分钟的道儿,也要骑自行车?而且那么大点的孩子自己骑车你们放心么?”
“那哪能放心啊,也不是让她骑着上学,就是留着玩呗。”
“那这二年这自行车就干放着?目前冰冰和文萃好像哪个都用不上啊……”
“放着就放着呗,既然给了她们,她们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呗,咱们就别管了。”卫奶奶不乐意的打断卫爸的话,又看看卫爸提在手中的一口袋袜子,顺手接了过来,“这么多袜子哪穿的完哪,我先拿去收起来,等待会儿分给如汇她们。”
“爸爸,你今天中了什么奖?”暖日的话打断了卫爸的思绪。
“……就中了几双袜子,都给你奶奶送去了。”卫爸吞吞吐吐的应道,自行车这事儿还是先别告诉闺女了,省的她难过……
暖日一笑,那她小姑的自行车她老爸应该也看着了吧,估计今儿这么反常准是被气着了……
从惟州开始出现抽奖热潮时,暖日便记起了这段情节。那个时候的暖日家条件一般,卫爸卫妈也没惦记着去参与。可以说整个卫家只有她小姑去抽了几张奖券,中了三辆自行车。
上辈子暖日初中读的是三十中,那个时候家里还住在望西街的小房,交通不便利,根本不通公交车,父母便惦记着给她买辆自行车上下学。那天是周日,她们一家三口照例去卫奶奶家串门,只见卫小姑在楼下喊人,之 后在卫爸和卫二叔的协助下将三辆自行车扛到了楼上。再后来就是分车了。那时的梁冰没有提前读小学,只是按部就班的上了三年级,可卫小姑分了她一辆车子不说,还让她先挑的款式和颜色。之后又送了一辆给卫文萃,最后对卫爸和卫二叔说,自行车不够分了,暖日学校离家不远,舒宁也还小,都用不上,就不给他们了。仿佛是忘了前段时间她还劝卫爸给暖日买自行车上学用,也忘了舒宁只比梁冰小半岁,比文萃还要大三岁。
那个时候的卫爸,反应可是比现在激烈多了,当天下午便拉着卫妈和暖日去商店买了一辆自行车……再后来,又是一段故事,卫小姑的那三辆自行车似乎她们卫家哪个人都没用真正的享用到……
“我还以为你能给咱们姑娘抽个自行车回来呢!”卫妈笑着说。瞅瞅卫爸的神情,难不成在卫老太太那又受气了?
“……明儿咱俩有空去给暖暖买一辆吧,这天天晚上绕路回家也不是办法啊。”
“要我说她就是傻实惠,坐两站其他的公交车,然后下车打出租不也一样?”卫妈点点暖日的脑门笑着说道。
“我不过是讨厌那些老师和同学问这问那的,好像我是个外星人似的。一会儿问我父母是做什么的,一会儿又问我一个月零花钱有多少,弄得我心烦。要不然我才不在乎他们背后怎么谈论我呢!”暖日皱眉说道。她是真的不在乎,她这么大的人了,难不成还和一些小孩子计较?而且大家的好奇心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过段时间大家习惯了也就好了,她受不了的是他们言语中的试探。有时候真想快点长大,长大了虽说人心复杂了,可也不会这样无助,面对那些单纯的好奇与询问,想生气都觉得无力……
第三十五章 自行车事件 中
颜姥姥神神秘秘的拉着卫妈和暖日进了颜家三舅的房间,指指地上停着的一辆粉红色自行车,对暖日说:“这车是你三舅前两天抽奖中的,我想着你上初中能用上,就给你要来了。”
“姥姥我有自行车了,爸妈昨天给我去买了一辆,不过颜色没有这个好看。”暖日搂着颜姥姥的腰笑嘻嘻的说道。
“那就骑这个,颜色不好的留着给你妈骑。”
“不用了,妈,人家君年抽中的车子,你给要来算怎么回事,张梅能乐意么?”卫妈摇摇头,君年夫妻虽说和他们家感情好,可这相处还是得有个分寸。
“张梅怎么会不乐意?她要是不乐意我能好意思去要么!”颜姥姥拉着暖日盘腿坐在床上,“张梅年初新买的自行车,君年那个厂子连个车库都没有,骑了新车子准得丢。他们夫妻谁都用不上,还不如送人得个人情儿。而且也不是只给了暖暖一个人,一共抽中了两辆呢,也给了颜敦一辆,你二哥二嫂昨晚上就来推走了,也没你这么多顾虑。”
居然给了颜敦?卫妈疑惑了,颜君年和张梅两口子素来瞧不上颜君戎一家子的,怎么这次居然……
“本来那辆是想给颜放的,可人家颜放就是有哥哥样儿,说自己学校离家近,用不上自行车,给他就浪费了,倒不如留给用得上的弟弟妹妹……昨儿也不知道你二哥怎么得了信儿,跑过来说他家颜敦缺辆自行车,想给他买钱又不够……”颜姥姥抿抿嘴解释道,不是她偏心眼,她开始的时候对三个儿子儿媳妇可都是一样的,可这老二自从娶了那个孙静,就变得越来越不着调,虽说面儿上对她还是一样的孝顺,可办事儿却变得极为小家子气,爱占便宜不说还跟着媳妇学的动不动就跑她这来哭穷。可她这么一个连退休金都没有的老太太能帮衬他们家什么?还不是惦记着小儿子每个月给她的那点零花钱……
“我二哥也真是的,两口子都有工作,月月挣得也不算少,怎么那日子就能过成他们家那样?”卫妈无奈的摇摇头,她这个二哥,在他们颜家现在就是一块笑料,办的那事全都让人哭笑不得。
“你还没看昨天来挑自行车的时候那,你说白给他的,就随便推走一辆得了呗,可他们倒好……”颜姥姥絮絮叨叨的开始讲起了颜君戎夫妻的挑车过程,把暖日和卫妈听得直发愣。
那天颜君戎先是给颜敦选了一辆天蓝色的车子,结果发现那个车子用来固定车筐的一个螺丝松了,而且怎么也拧不紧,后来便说不要这辆了,想要另一辆,可颜敦却说粉红色不适合男生骑,非要蓝色的,最后颜君戎居然将两个车子的车筐
给对换了一下,这才算满意。
“都是孙静挑唆的!”颜姥姥肯定的说,“弄得君戎现在哪还像个正常人?天天就想着到我这来划拉东西,其实还不是占君年的便宜?”
“你也别总数落二哥,都是亲戚,也别太让他们没脸了……”卫妈劝道。
暖日也跟着点头,其实二舅对姥姥还是很好的,只是二舅妈太能挑事儿,实在让人不喜,好在她不爱串门,和颜家几个姊妹和妯娌都不亲近,除了和她办事时有些闹心之外,倒也没给别人惹出太大的麻烦……
&&&&&&&&&&&&&我是借车的分割线&&&&&&&&&&&&&&&&&&
中午,初一三班的十几个同学零零散散的坐在教室里,有的吃饭有的看书,只见林萧萧突然站了起来走到讲台前大声说自己要出去买东西,想问同学们借辆自行车骑,说罢就直直的看着暖日。
虽说实验中学是全省有名的重点学校,可并不代表里面的每个学生都是恪守规矩,安分向上的,起码林萧萧就是一个例外。开学将近一个月,暖日一直很奇怪她究竟是怎么考上的这所学校……当然她平时上课还是很认真的,可一下课就完全变了样,骄横跋扈不说还常常口出脏话,暖日素来喜静,对这样嚣张无礼的孩子一向是敬而远之,可今天却不小心招惹到了她……
原来,今天早上,暖日骑着颜家三舅送的自行车上学,却在半路上碰见了林萧萧。林萧萧的家离学校并不远,走路不过十分钟,可她素来懒惰,总是喜欢站在大多数学生去学校必经的小路边等着骑自行车路过的同学带她一段儿,今早就拦下了暖日,看着暖日的新自行车,林萧萧羡慕不已,非让暖日驮着她去学校。暖日虽说会骑自行车,可却从没驮过人,林萧萧一坐上后座,暖日便扶不稳车把,车子摇摇晃晃的根本没办法骑走,林潇潇很生气,非说暖日是故意的,是舍不得用新车子驮人才故意装作不会。
“我真的不会驮人,要不你骑车,我坐后座吧。”暖日无奈的说道。
“你咋这么懒呢?我也不会骑车带人的。”林萧萧瞪着暖日蛮不讲理的喊道,“要不你把车子借我,你自己打车上学去吧,反正你家有钱,以前你不也常坐出租车么?”
看着林萧萧理所当然的样子,气的暖日直接骑车走人,只留下被扔在马路上的林萧萧愤怒的大吼。
暖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