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承爵-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多的嫁妆,京城中的贵妇谁心里没有一本账?永康伯世子的嫡次子听着好听,实际呢?爵位沾不到边儿,给个荫封撑死到五品,不分家也便罢了,一旦分家他那一支怎么办?若是能娶到邵蕴华这个镶金镶玉的人物,便是她闭眼也能彻底放心,不过现在么,就是在多上一倍家私,也断断不能让儿子同这样的野蛮人联姻。
    不管想的是什么,到底是自家儿子先起的头,而且她又是小辈,只好道“都是三郎不好,平日里同姐妹们混闹惯了,手下没轻没重,是我管教不严。”
    正常人肯定会谦虚几句,然后在说说邵蕴华的不是,但是作为影响女主至深的侯夫人,能把女主教导的不走寻常路,因此我们的侯夫人自然也不一样,她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始作俑者,当得管教。”
    世子夫人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儿没憋死。
    有了这么一个插曲儿,自然是不欢而散,江氏回到自己的院子气得心疼肝疼,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哪一个她都惹不起。自己儿子好好的生日宴就这么给搅和了。

  ☆、5。第五章

    晚上祖孙二人吃饭,饭后品着香茗,祖孙开始谈心。
  “祖母,今天蕴华一点儿都没怕。”邵蕴华满脸骄傲,给自己点三十二个赞。
  “嗯,打他们脸了么?”侯夫人故意问。
  “没有,打人别打脸,祖母教过蕴华,打脸会留下证据,我打的他们胸前和肚子。”邵蕴华说起这个更高兴。
  “嗯,做得好。”说着给了邵蕴华一只玉雕小龙龟玩儿。
  “谢谢祖母。”邵蕴华欢天喜地。
  周围伺候的女婢各个眼观鼻鼻观心,她们什么都没听到,没听到侯夫人如此凶残的教导。
  侯夫人的目光却空了,她的养父静心居士堪称前知五百年,后算五百载,那会儿为了她的婚事也算煞费苦心,只因她的面相不好,义父将京中的少年俊杰扒拉了几遍,才挑定了忠义侯。当时养父给了她几句话“栀子花开,阴盛阳衰,名垂千古,当从英来。”她一直把这十六个字藏在心底,不解到底是何意。
  当年忠义侯告诉她长子名英,她觉得养父已经算到自己有个名英的儿子,她也细心教导,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唯一的儿子会战死,如今想来,栀子花有花无果,没有结局,阴盛阳衰,可不就是得女之意?想着看着邵蕴华那英姿焕发的样子?女娃名垂千古?真的能吗?
  邵蕴华能不能名垂千古暂时不知道,但是恶名在外却是板上钉钉

  ☆、6。第六章

依旧是八天,八天的时间京城中的各个府中再次妆点一新,到处挂着大红的灯笼,穿着艳色的衣服,头上的银制首饰也都终于换上了金玉点翠珍珠嵌宝,鲜艳而华贵。
    拜年的时候,忠义侯很是志得意满,现在忠义侯府有五名小娘子,孙子三名,过年的时候有八名小孩子,自然满眼高兴,在一看端庄持重的妻子,又想到战死的嫡长子,到底心沉了沉。
    团年饭,爷儿们开一桌,这些女娘自然是另一桌。
    苏氏别管有没有诰命,是不是良妾,妾就是妾,妾字怎么写?立女,站着的女人,为什么站着?因为要伺候人,人家坐着,你站着,人家吃着,你看着。
    忠义侯夫人不是个刻薄的,这时候秦朝的规矩也没那么繁琐而僵化,因此忠义侯夫人别出心裁,媳妇们一桌,小娘子们一桌,然后两名妾室则同侯夫人一桌。
    还有一桌则是几位郎君的妾室,忠义侯府妾室不多,老侯爷不过才两名,儿子那边也不过一人一个。
    简氏看在眼里,颇有些看不上忠义侯夫人不持重身份,竟然与妾室同坐,但是一想到她没了儿子,这么巴结两位妾室也是对的。
    苏氏和黄氏跟着侯夫人的时间久,便是世子还小的时候,也是这般过,在外面两个人不知道多有面子,这一点上,无论是苏氏还是黄氏都非常感激侯夫人。
    第二天一大早,忠义侯夫妇入皇城给女皇和皇夫拜年,并且领宴。
    忠义侯夫人回来的时候,身边的琥珀立刻端上来一碗燕窝粥,以及各色的小点心,侯夫人摆摆手。
    “祖母,怎么不吃?”邵蕴华记得很清楚,每一次入宫领宴回来,祖母都要吃一些东西,邵蕴华四岁的时候问过,为什么到皇城中吃了饭回来还要吃?祖母当时笑着告诉她,皇城里面的不过是好看罢了,都是冷的,哪里能吃,因此邵蕴华记得很清楚,皇城中的饭不能吃。
    “陛下尚节俭,菜虽不多,却是温热。”侯夫人说道这里,笑容加深,先帝喜好排场,御膳房做那么多菜?哪有那么多的人手?只能事先做出来,冬日寒凉,在吃的时候可不就冷了?当然皇帝的菜是热的,皇子皇女的菜是热的,别人么,看运气吧。
    可是女皇尚节俭,自己平日与皇夫吃饭,不过才八道菜,这一次入宫领宴,菜的种类大幅度减少,每个人就四个菜一个汤,管你什么身份?菜少了,御膳房的压力就少了,那菜肴自然温热。
    今天大年初一,晚上的时候,还要张罗一顿饭,只是过世的忠义侯留下来的传统,那会儿打仗没什么亲人,后来他发达了,一些远亲投奔他来,他也给了一定的庇护,将一个家族撑了起来,大年初一晚上一大家子的人在一起吃顿饭,这个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忠义侯府年年如此,轻车熟路,在侯夫人入宫领宴的时候,苏氏和黄氏已经将大部分的事情定下,然后呈给侯夫人过目。
    侯夫人不是多事的,黄氏与苏氏也很规矩,如今她们也各自有了儿媳妇帮衬,办事越发周到起来,并无一丝纰漏,就这么定下。
    前面已经是爷们一桌,后面女人们衣香鬓影,将自己得意的衣服和首饰都佩戴上。
    十个小娘子一桌,最大的是快出五服六祖父家的孙女儿,已经十四了,还没定亲,模样只是清秀,身上的衣服虽然是洛阳锦,却能看出乃是旧物,头上也不过只有两件鎏金的首饰而已,手上的镯子依旧是鎏金的。
    其余的几个有好有坏,可是要说最好的还得是侯府的小娘子。
    三娘是江氏的嫡亲女儿,长得粉妆玉琢的十分可爱,颇得德沛长公主的眼缘,长公主成亲至今,生了一个儿子还没有女儿,因此颇为喜欢女娃,喜欢自然就赏了不少东西,因此三娘颇有一些精致玲珑的好东西。
    二娘同邵蕴华同岁,简氏出,完全没有简氏的严肃刻板,反而颇有些小心眼,身份上有大姐压着不说,就是三娘这个妹妹有一个好舅母,那好东西比她多多了,小孩子忍不住有点儿小心思也对。
    邵蕴华穿着大红洒金百蝶穿花袄,下身穿着大红洒金百蝶穿花裙,整个一个红彤彤的大红包,头上竖着双丫髻,这些都没什么,二娘三娘也是如此打扮,唯独脖子上带的项圈不同,二娘和三娘脖子上戴的不过都是金项圈,唯独邵蕴华的脖子上的项圈带着一颗大拇指大的珍珠,晶莹圆润,十分惹眼。
    三娘是抿抿嘴,她是昌泰十八年出生的,翻过年也有六岁了,五岁的女娃娃如果你认为规矩那就是大错特错,这时候也绝对是人厌狗嫌的年纪,看着那颗珠子眼睛就盯住不动,不过好歹知道那是她大姐,不敢有别的想法,心情却不太好。公主舅母都没给自己那么大的珠子。
    这边小娘子看的也不过是一个珠子,其余人家的则看着三姐妹那一身精致的衣服,至于娘子们那边可就看的不单单是珠子了。
    先说江氏,上身是鹅黄色小袄,绣的的是粉白色的梅花,下身穿着着桃红色洒金长裙,裙脚处秀满了缠枝的还是花骨朵的梅花,裙子上则是半开半合配着衣服上盛放的梅花,真是满身的精致,压裙角用的是羊脂白玉,洁白无瑕,单单这一块玉就不知价值几何。别看生了孩子,却整个人嫩得能捏出水来。
    头上梳着反绾髻,不说其他,单单是那喜鹊登梅就份外惹眼,喜鹊用金丝累就,眼睛用的是黑曜石。口中衔着一溜的红宝石,那叫一个闪闪发光。这么精致的东西,显然是皇城中出来的,事实也是如此,这只步摇正是德沛长公主所赐。
    闵氏一如既往的刻板,虽然穿着大红色的衣衫,可是服装上绣着富贵牡丹的纹样,虽然雍容华贵,却显得老气,到了简氏又是另外一身穿戴,一身渐变的藕荷色衫裙,上面绣着各种各样的兰花,头上一套黄金镶嵌红宝的首饰,手上则是白玉镯,精致又端庄,将两位嫂子无情碾压。
    闵氏无所谓,她本就不是在颜色上精细之人,江氏暗地里一撇嘴,颇为不屑,若是以前她是断断不敢有攀比心思的,但是现在不一样,自从德沛长公主下降永康伯府,永康伯府上下的人是真正的水涨船高。尤其是去岁守国公乞骸骨,丞相之位由永康伯接任,永康伯府在上一层楼。
    黄氏得了这个儿媳妇,那叫一个高兴,现在因为儿媳妇的身价抬高,下面的仆人对自己又多了两份恭敬,不过她现在还是要先伺候侯夫人。
    这里面有些人就忍不住恭维江氏和黄氏,江氏的娘家可是皇亲。
    “嫂子头上这喜鹊真的跟活了一样,在没见到过在没精致的东西。”弯弯的柳叶眉,眼睛不大,却也是笑眯眯的样子,不是好颜色,却十分讨喜,说的话更得江氏的喜。
    “可不是,如此精巧,也只得长公主那里才有了。”说话的是这少妇的阿家,这会儿也在黄氏的身边奉承着,黄氏头上那雀头簪是点翠,十分鲜亮,又能压得住这个年岁,黄氏能有什么?不过婢妾出身,这簪子必是儿媳妇孝敬的。
    附和之声而起,苏氏颇有些气闷,她才是良妾,可是又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长公主那条线。
    简氏倒是颇稳,也持得住,反而跟着道“正是,长公主赏赐的自然与众不同。”她当然不操心,哼哼!长公主,名头好听罢了,长公主名头上比公主尊贵,实际上可没公主好用,爹总是疼自己女儿的,可没听说皇帝有多疼自己姐妹的,更何况现在登基的是女皇,是嫡女,自己对庶出的姐妹什么心思,想来女皇也差不多。
    只是有侯夫人在这里,说说闲话也不过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恭维,断断不敢有什么打机锋的事儿,那绝对是找死。
    今年邵蕴华过了八岁,因此也被允许沾了沾酒水,真正的沾了沾,一小口都没让喝,只是沾了沾唇。

  ☆、7。第七章

正月十五的时候,皇城中会在朱雀大街那里挑上第一盏国泰民安的灯笼,女皇陛下同先帝不同,先帝喜好排场,喜好华贵,每一年的灯笼都是垂珠嵌宝,极尽奢华,到了女皇陛下这里,风格立马变了,做的大气朴素,国泰民安四个字也不过是金箔贴成,上面甚至连个米粒大的珍珠都没有。
    那行亲贵近臣,都是闻弦歌而知雅意,早知道女皇陛下做公主的时候就不是奢侈之人,如今家家准备了两盏灯笼,那边的宫灯一挂出来,这边的仆人立刻跑断腿似的给家里的主人送信。
    侯夫人也得了消息,嘴角露出一个细小的微笑,她早就看不惯先帝中宗的穷奢极欲,倒是女皇陛下的作风深得她心,今年侯府准备的灯笼没有那些繁琐的东西,一个简简单单的五谷丰登的灯笼,寓意好又简单大方。
    侯夫人看到邵蕴华眼巴巴的看着外面,今年终于决定也带着她出去走走,心中喟叹,前三年父丧之孝,后面虽然不需要为母亲守丧三年,但是也没有出去游玩儿一说,去岁偏又先帝驾崩,可怜蕴华今年八岁了,才能到外面玩一玩儿。
    邵蕴华很是兴奋,长这么大只出了两次府,一次是去守国公府,还看到了流民,一次是德沛长公主生子,那时候她也不记得什么。也是她亲戚少,祖母那边没亲戚,外家远在福州一带,山高水远的,剩下的去走亲戚也名不正言不顺,她也就少去。
    从小穿素,邵蕴华便喜欢素衣,对于大红色鹅黄色不太感冒,反而对天蓝色,晴水色,藕荷色比较喜欢,今儿正月十五,她选了一身水蓝色的小袄裙子,脖子上嫌弃那珠子演武碍事被她扔了下去,如今清清爽爽的,梳着百花分肖髻,红丝带上只缀了几粒米粒大小的珍珠,非常精神。
    出门的时候是乘着马车,只是越到朱雀大街那里越是人多,而且在马车上也看不到什么,因此祖孙二人下了马车,身边立刻有男仆开路,围着女仆,女仆的中间才是祖孙二人,老的老,小的小,又是出来看花灯的,这时候的男女大防没那么重,因此祖孙两个人没戴帷帽。
    百姓有百姓的活法儿,见到这些仆人随从众多的贵人,老老实实的避开,不敢有丝毫逾越,若是惹到了贵人,搭进去小命儿可就不美妙了。
    邵蕴华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那美人灯,那走马灯,那莲花灯,牡丹灯……各种各样的灯绝对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那盏牡丹灯,用纱堆的牡丹花,里面点着小小蜡烛,烛光不大,烧不到纱,却让花卉耀眼发光,配上旁边的碧纱堆出来的绿叶,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祖母,那灯好漂亮。”邵蕴华在珊瑚的怀里,抻着脖子看的稀奇,这时候也顾不得自己的坚持,实在是她太小,没人抱着不成。
    “嗯。确实匠心独运。”侯夫人点头。
    “咦?那边的有龙。”看够了牡丹,又去看大龙,还有那五彩的凤凰,新意没有,可是对于没见过的邵蕴华来说,这些灯笼已经足够吸引她的全部注意。
    仆人们依旧在前面开路,那些人都躲避着,却有一个刚刚一岁多的小娃娃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块桂花糖,一动不动,仆人已经喊了好几声问是谁家的孩子,可惜都没人应答。
    “怎么回事?”侯夫人听见声音直接开口问。
    “夫人,前面有个小娘子,挡了路,不知道谁家的,正问着呢。”
    “绕过去罢了。”既然父母不在,绕过去也就是了,侯夫人绝对不做仗势欺人的事。
    “是。”原本想将小孩子抱过去的仆人瞬间熄了心思。
    一行人就饶了过去,邵蕴华在珊瑚的怀里,也看到了那个小娘子,正月十五还是天寒的时候,她身上只穿了一件棉衣,上面摞着补丁,手中只有一块桂花糖,旁边的热闹似乎完全把她排斥在外,瑟瑟寒风中,只有她留着鼻涕在哪里傻站着,脸上有冻得发青的架势。
    “祖母,她的父母呢?”邵蕴华看着侯夫人。
    侯夫人心中一沉,看到小娘子的衣服,她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她也是被遗弃的,只是她刚刚生下来就被遗弃了“也许她被遗弃了。”
    “遗弃?为什么要遗弃?”女童的声音有些奸细,可见邵蕴华真的太惊讶了。
    “你看她的衣服,很破,应该家中没有银钱,所以就遗弃了。”
    “那我们可以养她吗?”
    “这……”侯夫人有些迟疑,这个小娘子应该是良民,以良位婢,在秦朝是犯法的,看看孙女儿那期盼的眼神,点点头“在等一会儿,若是确定被遗弃了,便带回府中。”
    “好。”邵蕴华乖乖的点点头。
    侯夫人留下一名女婢在暗中观察着,也暗中照顾着,莫让人撞了什么的。
    邵蕴华心中有事,看灯的心思瞬间熄了很多,反而频频回头。侯夫人也只是慢悠悠的踱着步子陪着邵蕴华。
    不一会儿的功夫,邵蕴华就开始往回转,看到那个小女孩脸都青了,还是捏着桂花糖在那里,想了想,还是下了地,自己走过去“你家大人呢?”
    小女孩仰头看邵蕴华,满脸不解。
    “你要跟我走吗?”邵蕴华看着女孩的样子,很是心疼。
    “我、我、我等娘。”小女孩抖着声音说。
    “你娘不来了。”
    “我等娘……”女孩捏着桂花糖,不断的重复这句话。
    侯夫人有些怒气,扔女娘的事并不少见,但是这个有些过了,扔便是扔了,为何还骗,那块桂花糖想必就是哄孩子的东西,被抛弃了,也不过就得一块桂花糖。
    “你娘不来了。”侯夫人一字一句说道。
    小女孩的眼泪开始往下掉,却没有哭出声,低着头畏畏缩缩的,侯夫人心中的怒气更盛,这必然是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一个小孩子,哭都不敢哭出声,可见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
    “跟我走吧。”邵蕴华再次说了一句。
    “我、我、我等娘……”
    “你娘让你同我们走,有吃的,还有桂花糖。”珊瑚也是眼泪汪汪,她小时候五岁的时候被卖的,因为家里添了弟弟,那年偏又受灾,所以将她和她妹妹都卖了,至今她也不知道妹妹是死还是活。
    “娘说的?有桂花糖?”一岁多的小娃娃,勉强把话说明白。
    “嗯,跟姐姐走,有桂花糖。”
    “好。”
    身边另有女婢抱着小女孩。
    珊瑚再次将邵蕴华抱在怀里,上了马车,邵蕴华的情绪很低落“祖母,我心里不舒服。”
    侯夫人将邵蕴华搂到怀里,道“祖母知道,祖母也不舒服,可是我们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