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承爵-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史瑾瑜的厉害之处,以前遇到磨难,大家可以凭借着这是真主给我的考验咬牙撑下去,可是一旦尝到了甜头,谁还能坚持住?没有过过好日子,无论什么苦都能吃,真的有好日子摆在眼前,谁还能坚持下去?
    史瑾瑜和邵蕴华一天都没有多呆,直接启程,留下的老城主真的很想跟过去,可惜不能,眼看着秦朝的使者已经走的看不见身影,老城主这才恋恋不舍的回到城里。
    一方面是继续贫穷,一方面是走出来,可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真主,女人是污秽的,女人是不吉祥的,怎么大秦却不那么认为呢?大秦的皇帝——
    老城主从床上猛然坐了起来,大秦的皇帝是女子,是女皇,如果、如果、如果女子是污秽的,是上辈子造孽的罪人,怎么成的皇帝?据说大秦的皇帝都是天命所授,是真命天子。所以女人不是污秽的?所以真主……
    在大秦使者走的第三天老城主就病了,病的还挺沉重,城中的人都很关注,大概是招待大秦的来使累的,因此纷纷献上不少东西,当然要说这里没有别的成份在,那骗三岁孩子都不信。同秦朝交换回来的物资如何分配,可是城主说了算。
    看着那些献上来的东西,老城主心中五味具杂,他是被吓的,竟然怀疑真主!
    邵蕴华很是不高兴,在车子里就问史瑾瑜“这么做能行么?”
    “以后还要继续。”
    邵蕴华沉着脸,她莽撞不是没脑子,真主是那边的信仰,而且规矩也延伸了那么多年,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改变的,只能一步一步来,不过好歹让她们知道,女人除了那种活法儿,还要另外一种活法儿,想到这里,她更加感念女皇,如果不是女皇,她是不是也要如同祖母那样,即使有才,也要困在内宅。
    “在想什么?”史瑾瑜看到邵蕴华不说话,神思飘的很远,似乎自己抓不回来了,连忙出声打断她。
    “女皇陛下真是高瞻远瞩,真正的真命天子,天命所归。”邵蕴华叹息。
    “自然,女皇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否则如何能君临天下,夷人臣服。”
    “是。”邵蕴华重重点点头,背后议论君主那是大罪,但是两个人呢除了赞美之词外就没有别的,这个可就是大大的允许了。

  ☆、117。第一百一十七章

^_^回到京城,邵蕴华与史瑾瑜到勤政殿交旨,女皇对于麻药的发现很是高兴,赞其劳苦用心,给了两个人三天假,赏赐了一堆好东西,又将两名翻译官都升了官,并且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嘉奖阮御史家风好学不倦。
    阮御史你真是走路都带风,能不高兴么?自己有出息那是自己本事,可是自己没出息,儿女有出息那也是本事不是?看看老对头的眼睛,嘿嘿,都蓝了!
    回家看到家仆又在换门槛,阮御史嘴角抽了抽,自从阮玲回京,他们家的门坎这是第几次换了?o( ̄ヘ ̄o#)自己的宝贝女儿必须多留两年。
    邵蕴华和史瑾瑜面君完毕,回家洗漱,又到忠义侯府拜见老夫人,然后忠义侯回来大家一齐说笑几句。
    邵蕴华发现自己的二婶娘眉飞色舞,满脸高兴,这是怎么了?
    “你三妹妹也订了亲,你还不知道吧?”忠义侯夫人给了答案。
    “是哪家?”邵蕴华直接挑眉,对象不好,她可不答应。
    “是德沛长公主做的媒,对方是林国舅家的嫡子。”忠义侯夫人对这门亲事也很是满意,虽然小郎君只见到了一面,但是林家家风及正,前些时又定下家规,不得纳妾,真是再好不过。
    “林国舅?”邵蕴华有点儿晕,无论是承恩公家,还是吏部尚书家好像都没有合适的小郎?
    “乃是先承恩公第五子。”江氏给邵蕴华解惑。
    邵蕴华恍然大悟,现在的承恩公和吏部尚书那都是嫡出,也就是说与文孝皇后是一奶同胞,至于这第五子乃是庶出,不过生母也是有品级的良妾。
    邵三娘父亲是庶出,自己是嫡出,与结亲的小郎一样,绝对的门当户对。
    江氏那是真高兴,当年邵三娘射杀贼人的事儿太出名,虽然得了诸多赏赐,可是到了年岁就看出影响来了,当面将邵三娘夸的跟朵儿花似的,背后却各个嚼舌头,这样的小娘子谁敢娶进门?母老虎啊!江氏这当娘的能不急么?
    林家的这门亲事,名义上是德沛长公主给保媒的,但是实际上不少人都知道,这是陛下同德沛长公主私下提的,江氏能不高兴么?后来也琢磨过来了,三娘自己有本事,这是合了女皇的意,这才给了一门好亲事,结果就是,人家订了亲的小娘子规矩更严,他们家正好相反,以前江氏还想着把邵三娘培养成大家闺秀,现在么,你去给我练武!最好同你姐姐一样有本事,那才好。
    邵家那叫一个高兴,全家一块儿吃了饭,邵蕴华同史瑾瑜这才回府,然后第二天中午过后,邵蕴华就被女皇拎到勤政殿。
    还在打盹的邵蕴华满脸无辜,说好的三天假期呢?心里想着,到底是啥事女皇又把自己拎到勤政殿?心里琢磨琢磨,估计也就是割礼的事儿。昨天可没问。
    女皇还真就是问的割礼的事儿,有史瑾瑜在,总是不好开口,这才单独拎了邵蕴华过来。
    邵蕴华自然将所知都说的清楚,包括史瑾瑜最后的做法,女皇频频点头,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她非常满意。
    “命人立刻种植麻药。”
    “遵旨。”立刻有人应答。
    “除却马丁城的,应该还有地方也是如此,朕不想天下女子受苦。”
    “陛下仁德。”邵蕴华连忙回应。
    “朕从未想过另女子如何如何,只愿她们少受一点儿压迫,少吃一点儿苦头就好。”这算是女皇陛下第一次向邵蕴华交心。
    “臣必当竭尽全力。”邵蕴华掷地有声。
    “朕信你。”
    邵蕴华和史瑾瑜出访回来之后,同年,也就是同乐十三年,女皇下旨再次迁丁,依旧迁女娘,并且再次科考,这一次入取一百名女娘,已经达到男子的三分之一。
    举国上下再次动了起来,主考则是几位长公主
    阮妹子一下子栽倒在自己的床上,完了完了,彻底完了!紧接着她就被拎死狗一样被亲娘拎了起来。头悬梁,锥刺股,去念书,泪汪汪!
    迁丁和选拔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为何说是轰轰烈烈呢,实在是因为这一次的动作比那一次大很多,上一次迁丁的两个省,首先是各地郡守,担心自己被挑选到迁女娘,那可是劳动力加生育力,说给你牵走就牵走了,多心疼?
    其次就是这一次参加考试的小娘子暴增,第一次来考试的入取三十名,大秦朝上下报名的连三百名都没有,这一次直接超过两千五百人,女皇不得不又加派人手,甚至又从云地调回来一些人,成为各地的主考官。
    并且这一次科考的里面,还夹杂了一些年轻的妇人,女皇面对这个境况都有点儿发傻,这速度增长的也太快了,她完全忘了当初她是怎么给阮家好处的。
    多少人都眼红的不要不要的,据小道消息,某次阮青天的父亲与自己的老对头黄御史在某间酒楼遇到,并且正常的发生了点儿小口角,无奈两个人从家世到妻子(他们的妻子还是好朋友,这也是京城的一个奇葩谈资)到生儿子的数量,以及儿子们的不堪大用(那会儿阮二哥还没出名)基本都是一致的,甚至在嘴皮子方面谁也没比谁利落多少,但是,最后黄御史输的灰头土脸。
    阮父道“我有女儿你没有,我女儿的官位比你儿子高。”
    一把小飞刀正中黄御史的心脏,默默咽下一口老血,直接败退,回家之后就开始发狠,将儿子从头骂到脚,最后一狠心,还是让老妻监督儿媳妇念书,陛下又没说不许妇人科考。
    因此这一次的年轻的妇人科考,这个年轻的妇人就有黄御史的儿媳妇,╮( ̄▽ ̄”)╭
    在这轰轰烈烈之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邵蕴华和史瑾瑜最近因为都在京城,又没有比较忙的公事,因此两个人之间溜溜达达在园子里说话聊天,结果他们竟然听见了铜锣之声?
    “我幻听了?”邵蕴华满脸狐疑,这声音仿佛是帝王出行的声音。
    史瑾瑜也是呆愣,他也听到了声音,看着邵蕴华,邵蕴华听错了,自己也听错了不成?
    “你也听到了?”
    “嗯。”史瑾瑜吩咐道“快去打探到底怎么回事?”
    结果这边的消息还没打听回来,那边又响起了别的声音,只一会儿的功夫整个京城都动了起来,水墨匆匆跑了进来“回侍郎世孙,安平长公主难产,陛下去了公主府,各府的王爷王妃长公主全都奔着公主府去了。”
    史瑾瑜皱眉“怎么会难产呢!”
    “也不知道长公主如何了。”邵蕴华也跟着揪心。
    不单单这边,忠义侯夫人都躺下了,结果也被喊了起来“何事?”
    “回夫人,安平长公主难产,陛下去了公主府。各位王爷王妃长公主等全去了安平长公主府。”
    老夫人大吃一惊,心中开始琢磨怎么办,长公主难产,陛下过去了,这就代表了安平长公主在陛下心中的份量,否则各个王爷一个不落怎么会都去?若是安平长公主真有个不好,自己这边必须准备,否则府中未换孝,只怕心情的不好的女皇断然不会轻饶,但是现在没出事,还不能露,这可真是一件事头疼的事儿。
    “吩咐下去,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只准备即可,新生儿的礼物也都备好,另额外准备一些产后大补的药材。”忠义侯夫人立刻吩咐下去,这等关键的时候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若是长公主与孩子平安,那么出现一二纰漏,也没有事,若是真有不好,敢出纰漏就等着被女皇找麻烦吧。
    女皇不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但是心胸广大不代表没有七情六欲,相反,女皇重情义,重视姐妹情,所以大家对安平长公主的事儿必须重视。
    忠义侯夫人又额外命人到邵蕴华的府上,提醒大管家珊瑚也照此办理。
    这样准备,哪个能不知道?何况侯夫人也特意吩咐了,就担心真有什么不好,穿戴上别出现问题,那可就不好了。
    忠义侯府如此,文昌侯府,永康伯府,镇国公府……还有各个大臣的府邸,哪个敢不动起来?哪个敢没有两手准备?甚至各个都祈盼长公主平安无事,黑脸的女皇大家害怕啊!
    一瞬间,原本已经寂静的京城,再次活泛起来,各个府中都脚步匆匆。
    被扰了清梦的人,纷纷在心中感叹,看看,关键的时候还得亲姐妹,人家女皇能亲自到公主府探望。
    这一折腾,就折腾到了将近半夜,安平长公主生下一女,母女平安,女皇陛下这才展了笑颜,整个人笑眯眯的,开开心心回了皇城。
    各家各户一直都在关注,听闻母女平安,各个松了一口气,主人们都安心去睡,下人们这立刻将准备出来的素服等全部收藏,这是大喜的事儿,你弄出来素服你想干嘛?
    京城是不平静的一夜,也给不少深闺小娘子上了很深的一课,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何况还有嫡出庶出,深闺女子整日无事,所谓无事生非,因此难免姐妹不合,互相争锋,如今倒是发现,真出了大事,还得是亲姐妹?
    看看天家姐妹便知了!当然,也是因为女皇重视,同乐年间的长公主们绝对可以横着走,驸马也从容养变得有实权,使得天家女儿更是令人趋之若鹜!

  ☆、118。第一百一十八章

^_^这一次的女科要比上一次严谨许多,竞争力也更加激烈,京中官员家只要有女儿的,基本去应试的几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另外各地的官员的女儿,甚至一些富家女儿全部各个都来考试。
    无论是阮玲还是梅馨,例子太好,不得不让人眼红。
    考试的人多,相应的考官自然要多,可惜考官不够,只好命大家汇集京城考试,也幸好,能让小娘子读书认字的家庭都是富裕人家,来京城的路费完全不在乎。
    不过此举倒是辛苦了几位公主和邵蕴华等几位考官,面对那么多的试卷,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审查试卷,不得不说,这一次的人中有很多人答的比水黛她们那一届好。
    先不说科考人员基数大,容易出现能人的几率多,其次就是当初水黛她们那绝对是临阵磨枪,事先根本就没想女子要科考,还是属于做梦都梦不到的那种,那可真的全凭天赋,现在则不同了,从梅馨另梅家走出困境,到阮玲大放光彩,再到沈家从新得到重用,基本上不蠢不迂腐的都懂了,家中女儿有出息同儿子一样儿。因此同阮妹子的状况差不多的小娘子真是大有人在。
    往日里笑兄长要念书,结果现在自己天天念书到深更半夜的比比皆是,真是风水轮流转。谁也莫笑谁,全国上下突然就多了许多的难兄难妹,共同的遭遇另兄妹/姐弟更加和睦,家庭关系更加融洽,想必便是女皇也是始料未及的。
    科考那天,阮妹子一脸的生无可恋,她觉得现在她的脑子里面全都是浆糊,根本什么都记不住,她不想考试,可惜阮母已经到了,她只好麻木的穿衣洗漱,然后上车一路被送到了试院。
    下车她才发现,这边已经挤满了人,各种各样的车子轿子比比皆是,原本不得轻易抛头露面的小娘子,这会儿各个穿着简单方便,同家人作别。
    虽然考试的时间不久,可是意义太大,家长能不重视么?水黛远远的也看到这个状况,心中高兴“当初我们科考那会儿,静悄悄的十分低调,这会儿怕是全家都跟着来了。”
    “可不是?当年我科考的时候,我爹虽然命我科考,可是我考试的时候并未过问。”这是阮玲看到近前有一位父亲正对着女儿殷殷教诲,这人是五品官,往日挺瞧不起女人的,张口就是女人心眼小,闭口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没想到这会儿也重视起女儿的科考来。
    “那是你妹妹吧?”邵蕴华眼尖,一眼看到人群中的阮妹子。
    “正是。”想到妹妹的不喜念书,阮玲实在有些好笑。
    阮妹子这会儿很苦恼,她爹,她娘,还有她在家的两名兄长和两位嫂子通通来了,这会儿她爹抓着她的手正口沫横飞的给她说一些重点。
    阮御史洋洋得意,单单看今天有多少羡慕的目光就知道自己的女儿有多争气,在看看那边的老对头黄御史,嘿嘿,更加努力的给阮妹子上课。
    阮妹子QAQ我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
    凡事有例可循,倒是不怎么操心,因此邵蕴华她们累是累,到不烦心,因此只要加班加点,完全没有误了速度。
    这一次的前三名自然也是跨马游街,昭告天下,一切与第一次相同,不但如此,这一次的榜眼与探花乃是外省之人,女皇特意准假期,另其“衣锦还乡”那排场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红。
    更有榜眼乃是平民富家女出身,陛下直接赏了其母诰命,赞教导有方,并且已经逝世的父亲也得到了追封。让大家都明白,光宗耀祖不单单是小郎,你将女儿教导好,一样!而且为母挣诰命绝对不单单是小郎的事情。
    这样天下为母的女子也都懂得,生了女儿也不必难过,只要教养得当,终有出人头地的一次,秦朝风气再次转变,而且是那种人心的转变,侵润到骨子里的转变。
    然后上一次迁丁的小娘子是三千人,这一次则是五千人,上一次在云地,这一次则是贵地,这里比云地的路途要近一些,并且距离广州也不太远,所以这里并不是十分偏远,那些考上来的小娘子纷纷松了一口气。
    将这一百人中又抽调将近十余人到云地,剩下的则带着这五千人去贵地。
    女皇又下旨,梅馨进了户部,任为户部员外郎,正五品,有阮玲的例子在前,没有大臣敢有意见。
    水黛则进了吏部,职位是吏部员外郎,但是跟着学习的人则是吏部尚书林靖涵,可见水黛是妥妥的吏部侍郎预备役,让一众人眼红不已。
    邵蕴华则不意外的做了的兵部右侍郎,原本的右侍郎去岁就已经年老离任,多少人盯着这里,可是大家千想万想怎么想都没想到能让邵蕴华得了去,夫妻同是兵部侍郎这真的好么?可惜女皇下的旨意,她又一贯独断,没人敢说话。
    大秦强盛,慕名而来的不单单是商人,还有传教士,当女皇陛下看到割肉喂鹰的故事时,那脸色绝对能吓死人,天福小太子正在吃着自己喜欢的肉肉,眼看亲妈这个脸色,二话不说,以最快的速度将肉脯收到自己的小书包里,然后下了椅子,轻手轻脚的退出了静思殿,一溜烟的奔着皇宫后面跑。
    至于这些宫人一看小太子的架势,各个唬了一跳。千岁近三十才得一子,那对小太子是真正的顶在头上怕吓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宠得那叫一个人神共愤,简直就是溺爱,相比下女皇对于小太子则十分严厉,这也导致小太子看到女皇发火儿就害怕,跑得比兔子还快。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