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好不容赶上了一个国事较少的日子,还未到申时就审阅好了奏折的允炆在告别了皇爷爷后,随即换上一了身便服,吩咐下人不必跟随后便出了宫门,直奔京城最有名的天仙居。
此时天仙居的二楼雅间一名为齐泰的男子目不转睛的盯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忽然肩膀被谁从后边轻拍了一下“齐泰哥哥。”
“小炆来的甚是突然啊,我一直盯着街上也未见你出现,以为你爷爷舍不得你,把你留在家里了呢。”
“泰哥哥这说的是哪里话,爷爷他政务繁忙,怎会有时间给我。”
齐泰盯着允炆腰间的玉佩,而后附耳到允炆身边小声说道“我的太子殿下,您腰间的九龙玉佩还真是别致啊。”
允炆听闻,知道这是齐泰在告诉自己,自己又忘记在市井间隐去身份了。于是赶忙把腰间的玉佩收到袖口中,贴耳道齐泰耳边道:“谢谢泰哥哥,我又忘记了。”要说这泰哥哥就是心思缜密,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凭自己的真本事做到了尚书一职,不是?
齐泰呵呵一笑,端起茶案上的香茗,凑到鼻尖闻了闻,“小炆也快尝尝。”说完,自己轻啜了一口。
朱允炆对案子上的茶,兴趣缺缺,端起小杯子喝了一口,苦涩的气息直撞口腔,随后一股清香停留在齿缝儿间。“真不知道齐泰哥哥对这茶,竟如此的情有独钟,简直苦死了。”
“小炆,你还太小,不懂得这茶水就如人生一样。忍不了前面的苦涩,就留不下后来的清香啊。”
齐泰说的意味深长,朱允炆却不以为然。于是调笑道:“齐泰哥哥也未见得年长我几岁,竟像个老头儿似的。不知齐泰哥哥差人把允炆叫来所谓何事?”
本来还一脸轻松的齐泰忽然严肃起来,“允炆,你从北平也回来数日了,可曾留意过燕王府正在招兵买马?”
“泰哥哥可是看出什么端倪?”允炆也严肃了起来。“前几日批阅奏折时,皇爷爷也问过允炆对四皇叔以开垦田地为由,申请拨款四百万两一事的看法呢。”
“你怎么想?”
“我觉得,不可不给也不可全给。北平的商农状况都比京城要好的多。土地也多为良田,交易买卖也井然有序。这些年,国库因修缮行宫已没有那么充实了。”
“是啊,若是全给恐怕北平的金库要堪比国库了,若是不给,燕王日渐雄厚的兵力,若真是造起反来,最后遭殃的还是人民,损失的还是大明的江山。”
“泰哥哥,”允炆端起苦茶啜了一口,“这皇位允炆从未觉得好,也更不稀罕。”
“允炆,这皇位虽然你我都不稀罕,但觊觎之人数不胜数。即便你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做这个皇帝,也万万不可把这想法示于人前。一旦你让人察觉你的想法,他们必然会把你处之后快。”
“泰哥哥……”
“允炆,即便你放弃帝位,那些人也会把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既然,你已是大明的太子,就必须义无反顾毫不懈怠的往上爬,登上帝位!”
“泰哥哥……”朱允炆听闻齐泰一席话,方才觉得,这皇位是自己如何也拜托不掉的束缚。朱允炆有种窒息的感觉。
可能是见自己把朱允炆逼的太紧,语气又太过凝重,齐泰故意装作轻松的语气,调侃道:“允炆不是已经大婚了吗。何不趁皇上身体康健,赶快为他生个曾孙。如果孩儿争气的话,说不准能代替你做了这个皇帝。好了好了,也快到酉时了,尝过这天仙居最有名的水晶猪肘在回去吧。”于是就招呼了店小二上了店里有名的特色菜。
但虽是说者无心,但听者允炆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或许在旁人看来王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日日陪伴朱元璋左右的允炆却已在他十六岁那年的盛夏,深感作为帝王的无耐与艰辛。如果要让自己的余生都与朝廷为伴,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皇爷爷,为了对得起仙逝的父皇,生育一个孩儿没准是最好的选择了。
之后的二人抛开了朝廷,抛开了彼此的身份地位,允炆和齐泰就像是一对兄弟一样,在天仙居品尝着完美的水晶猪肘,允炆向齐泰讲述着自己幻想的生活,“如果我只是个寻常人家的孩子,或许这个时候会在农田里劳作,又或者会有自己的生意买卖。闲暇时能和自己喜欢的女子郊游野外。泰哥哥呢,希望过得是怎样的生活。”
“或许,我还会遇见你吧,允炆。我们可能是为了一桩买卖而相识,可能是我去你的买卖摊子买东西而结识你也不一定呢。”
吃着聊着,说者不着边际的话,日头已经落下了大半。但梦想毕竟只是梦想,最终都要回归现实。
回到府邸的允炆看着府衙中熟悉的一草一木,却有些怅然若失。低低的叹了一口气。正准备回房,一女子从他身后轻轻的唤了一声:“太子殿下。”朱允炆转过头,一个面容娇好身着凤冠霞帔的女子立在眼前,衣服的两根系带和几缕发丝随着晚风轻轻的拂动着。此女子正是太子妃。
“臣妾已入府数日,但太子殿下一直公务繁忙,并未召见臣妾。今日在此偶遇太子殿下,臣妾失礼了。”语毕,微微半蹲行了礼,转身欲走。
朱允炆赶忙拽住了她的衣角。虽说女子新婚无召不得与夫君相见是皇家的规矩,但已进门数月自己也未曾见她一面,说起来还是自己不对才是。“本太子近日着实不得空,不知在府中你可过得舒坦?”
“回太子殿下,孝贤在府中犹如在家中一样。太子府中的家奴也很有规矩。多谢太子关心。”
四目相对,一时间竟是无语。朱允炆是不知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女子。果然娶妻对16岁的自己来说还是太早。而马孝贤却是有话不能说。出身名门所受的教育和身份注定她不能多言。“孝贤,本王今日乏了,改天在与你说话,你先回去休息吧。”
“是。臣妾告退。”马孝贤后退几步,转身离开允炆的视线。
朱允炆在卧榻上辗转反侧,回想着齐泰半开玩笑的话“如果孩儿争气的话,说不准能代替你做了这个皇帝。”“赶快为他生个曾孙……”
“为皇爷爷生个曾孙,替我做皇帝……生个曾孙的话……”此夜,又是一个不眠夜。朱允炆却做好了他人生第一个为了自己而非别人所做的打算。
作威作福的郁鸢
话说朱棣这边,郁鸢自从被朱棣收入府中之后,可谓过得是天上人间的日子。只要朱棣宠他,王府里任谁都不敢拿他如何,还得任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说白了,王妃心下已有打算,知道郁鸢不过是个娈童而已,不会威胁自己一分一毫,没准还是王爷摆下的一颗棋子儿,为了他得罪王爷可不是明智之举。
郁鸢虽说是聪明机灵,但他到底是年幼无知。权衡事故、玩弄权术这种事儿也看得不慎明白。只单纯的以为自己入了人间天堂,得到了王爷的专宠,就得到了全天下,不禁就在这燕王府里作威作福了起来。
“滚!都给我滚下去!”
朱棣出现在郁鸢房间里的时候,郁鸢正在对着下人发脾气。一见朱棣出现,下人们都赶忙跪在地上,低着头等着朱棣发落。
郁鸢扑到朱棣身上,撒娇道:“王爷,郁鸢……”
还未待郁鸢将话说完,朱棣开口说道:“本王可曾薄待过你?”
郁鸢跪在地上,扣了一个头后,说道:“王爷待郁鸢很好。在倚柳园中,郁鸢从未被人如此宠待过。能遇见王爷,乃是郁鸢三生有幸。”
“好!那本王要你去做一件事儿,你可愿意?”朱棣挑了一下下巴,示意郁鸢起身。
“郁鸢不知自己有什么本事,能够替王爷分担。”郁鸢依旧跪在地上,没有起身。“但只要郁鸢能办到的,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起来吧。”朱棣拉起郁鸢的手,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随后对下人说道:“你们都下去吧。”下人们听到王爷的命令,就仿佛获得了特赦令一般,纷纷涌出屋子。“郁鸢,你还记得出到王府的时候,本王不准你离开玉园,却有个敢违令带你离开玉园的白衣男子吗。”
“王爷……”郁鸢不明所以,却也仔细的会想起当时的情景,“您是说雯吗?”“雯”字儿出口后,郁鸢看见朱棣轻轻皱了一下眉毛。意识到王爷本身不喜人称呼那白衣男子为“雯”的,赶忙补话道,“郁鸢逾越了。”
“你确实逾越了。你可知他就是当朝太子,本王见他都要行君臣之礼。何况你这小倌。”
郁鸢赶忙跪在地上,“王爷赎罪,那日太子殿下带奴家进入翠玉园找王爷,并未告知奴家他乃是太子殿下。也是奴家不好,没有眼色,竟未识得太子真身。”
朱棣轻叹了一声,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展露在脸上:允儿就是这样,轻易不与人显示身份。想他离开北平数月有余,自己真是想他想得紧。若不是郁鸢在身边,让自己有个寄托,说不定现在已经……
郁鸢虽然年纪小,此时却已心下了然:王爷忽然重提此事,定是因为要交代的事情与太子殿下有关系。还好,自己那时虽当他与自己同为王爷的栾君,但并未出口与太子询问,不然真不知道太子殿下会如何责怪。“郁鸢愚钝,想请王爷告知奴家,王爷要奴家做的事可是与太子殿下有关?”
郁鸢不明所以的看着朱棣,而朱棣完全是盯着郁鸢再看那个他心上的人儿。“本王要你到当朝兵部尚书齐泰的府上去做一名小厮,替本王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王爷,郁鸢……”郁鸢想说自己可不可以不去。
“若这差事完成得好,本王自会更加宠你。”朱棣看出郁鸢的意思,但岂容他撼动自己所做的决定。
“郁鸢定做好王爷交代的事情,但是不明白这和太子殿下有何关系?还请王爷示下。”
“这个到时你就会知道了。”朱棣看着郁鸢,又道:“你若是多读几年书,不这么伶牙俐齿就更像他些。”亲了亲郁鸢的嘴唇,“本王已经命令他们准备去了,明早你就起程吧。今天,在让本王享受最后一次鱼水之欢吧。”说着,栖身压在了郁鸢身上。
朱棣高大的身躯压在郁鸢身上,一波又一波的热浪袭击着郁鸢,下身的快感越来越强烈,一切的一切都让郁鸢来不及思考。□□袭来的那一刻,朱棣抱着郁鸢,在他耳边深情的吐出“允儿,我爱你。”
郁鸢回抱着朱棣,泪水溢出眼眶,“王爷,我也爱你。”
几年以后,郁鸢死的那一刻方才明白,允儿无论做错了什么依然是燕王爱的人儿。而他,无论付出多少,都只是那个倚柳园中的小倌,燕王从未将一分的真心用在自己的身上。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书童郁鸢
第二天一大早,燕王将郁鸢送上驶向京城的马车。
即便郁鸢有万般不舍,却不敢说半个“不”字儿。掀开那车的卷帘,依依不舍的盯着朱棣的脸庞,直到马车渐行渐远到那身影已经模糊……
常伴燕王左右的李啸将军见马车已走远,问道:“王爷,齐府已经有了咱们的眼线,却不知王爷将他又送去齐府有何打算?”
朱棣站在王府门前,目光注视着京城方向的天空。“此事,本王自有打算。李将军,东厂的事情你要盯牢,本王不想惹出不必要的事端来。”
“是,王爷。王爷远见,东厂是王爷登上帝位的重要信息渠道,属下定会小心的秘密进行。”
“嗯,下去吧。本王自己出去走走,你们都不用跟来。”
吩咐了属下,朱棣一人走在繁华的街头,不知不觉来到了醉仙居。“老板,一壶醉无忧。”
小酌着和平日滋味无异的醉无忧,朱棣从心底惆怅起来:自允炆走后,自己便再未来过醉仙居,以前这个地方虽说是自己最爱独身前往的小憩之地,现如今真的只剩下自己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无趣。
“允炆……”轻唤一声他的名字,喝一口醉无忧。“允儿……”自己是他的亲叔叔,可是却爱上了他。说不清原因的爱上了他。“我拥有自己的城池,拥有兵马钱粮,皇位对我不过是过眼云烟,但是为了得到你,我必须筹划谋措。只有自己成了王,才能真正强大的保护你。不让你在受到任何伤害。允儿,等着皇叔……”
郁鸢坐在马车上,思索着王爷对他交代的事情:王爷要我做齐泰大人的家奴,监视齐大人的一举一动。但为何是我呢?这和太子又有何关系。疑问像气泡一样涨大,郁鸢却理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索性不去想,既来之则安之的趴着马车上睡着了。
郁鸢迷迷糊糊的进了京城,入了齐泰府。稀里糊涂的换上了家丁服和一群身着家丁服的人站成一排在尚书府的杂役房等待着总管的定夺。“杂役房”名为房,其实是一个院落,供下人们居住的院落。
头顶着毒辣的太阳,脚下的地面似乎都在沸腾着。郁鸢在倚柳园经过□□的身子本就不像一般男子一样结实,在燕王府中更是好吃好喝的养着,何时受到过这般对待。可眼下,太阳由正中一点点倾斜下去,却还未见总管出现,不知道何时是个头儿啊。忍受不住的下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不知道齐泰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一个杂役说道。
“听说齐泰大人的长相十分俊美呢。”其中一个杂役说道。
“我有一个亲戚曾在这府中当差,他告诉我齐泰大人风度偏偏,性格还特别好,从不打骂下人。”另外一个杂役说道。
“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就有福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自己将来的主子。郁鸢对于这些人是不屑的,郁鸢心想:哼,我可不是简单的来当下人的,我可是燕王的枕边人。于是,在大家热议的时候,只有郁鸢一人闭口不谈,微微扬起的下巴,说明了他的不屑一顾。
这时候,总管不知从哪里出现了。他清了清嗓子,大家顿时鸦雀无声了。“好,很好啊。还没入府就开始对主子评头论足了。主子是好脾气的人,我王总管可不是。若是以后让我知道,谁在咱们尚书府为非作歹、不安本分做出违背下人身份的事儿来,可别怪我不客气。听到没有!”
“是。”大家异口同声。
“好,知道了就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下人。不然一个不留神,本总管可保不了你们脖子上那颗脑袋。”
“是。”所有的下人们都低下头,恭敬的应和着。
“恩。知道就好。该干活就干活去吧,都别杵着啦。”王总甩着肥胖的身子离开了。大家纷纷离开,有的到别院去了,有的跟着王总管走了。可没有谁告诉过郁鸢他该做什么,或该跟谁走。郁鸢茫然的抬头,天上毒辣的太阳刺得他睁不开眼,索性就闭了眼。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郁鸢面前多了一个人。翩翩的风度,儒雅的气质,一双桃花眼不乐而喜。如果按下人们所说,这一定就是齐大人了。郁鸢心下想着。
“你叫什么?”齐泰问郁鸢。
此时,听齐泰这种居于人上的语气,郁鸢终于确定了眼前人确是尚书府的主人齐大人无疑。“回大人,小人叫赵郁。”临出门前,王爷特意叮嘱并赐了“赵”姓给自己,改名赵郁。
“你是新近府的家丁?”齐泰问。
“是。”
“多大了?
“十八。”
“十八岁,和允炆一样啊……”齐泰喃喃而语。
“大人,您说什么?”郁鸢没有听到齐泰说的话,怕自己漏掉什么,赶忙回问。
“以后就做我的侍童吧。”齐泰说。
侍童,是下人中最轻松干净的活儿了吧。王爷定想不到,郁鸢竟如此好命得能如此接近齐大人。今后方便随时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了。“小人谢大人。”
当上了齐大人侍童的郁鸢每天所做的不过是为齐泰研磨铺纸的书童活儿罢了。时间如流水一般在指缝间流过,郁鸢每天就在书房和处所间两点一线,甚是规律。
心痛的朱棣
直到这一天伏案而书的齐泰忽然轻问一声:“赵郁,你可曾读过诗书?”
齐泰的语气轻的让思绪游离的郁鸢差点以为自己产生了幻听:“回大人,郁鸢年幼时家中还算富裕,爹娘也曾让我学过些诗书词曲,是我自己没用,如今却已快忘光了。”这词曲诗书均是在倚柳园中,鸨母为了让客人更喜欢所以逼迫园中的小倌所学,绝非自己愿意。“鼓筝的技艺,倒是还记得一些。”
齐泰取来一架古筝,“可否弹奏一曲?”
郁鸢双手坐在筝边,忽然觉得可笑。身着家丁服,倒是省去了挽袖的麻烦,但是意境也全然没有了。哎,也罢了。“如此,小人献丑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婉转幽怨的曲调中,郁鸢边弹奏边配说着诗词。
一曲毕,齐泰说道:“此曲乃是《汉宫秋月》,为何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