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奉旨成婚-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俨然和黛玉在贾府时一样。
      “混账东西,见了姑娘也不知行礼吗。”那婆子话刚刚说完,便被湘竹拦了下来。幽兰见此赶紧扶着黛玉进了轿子,这天寒地冻的,又下着雨,要是姑娘着了凉,可就不好。
      “你是什么东西,我与表姑娘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那婆子是贾母身边的老人,现在虽不在贾母身边伺候,在荣国府却也是尽得体面。哪怕是府里的主子见了她,也是客客气气的,又何曾被人如此训斥过。
      “张嬷嬷可能不知道,湘竹姐姐可是太后赐给我家姑娘的。虽在姑娘身边伺候,却是五品的宫人。”
      说话的是雪雁,她也是唯二认识张嬷嬷的人。此时她和湘竹一样,皆是穿着蓑衣。
      “老婆子见过湘竹姑娘。”张嬷嬷听了雪雁的话,赶紧对着湘竹行礼。别看她平日里在荣国府趾高气扬的,在湘竹面前却是万万不可托大的。
      “瞧这伞打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主子呢。”湘竹看着张嬷嬷说道:“雪雁,平日里我教你的可要记清了。在主子面前,我们做奴才的就该有奴才的样子,哪里有在主子面前打伞的奴才。”
      “雪雁知道了。”雪雁倒是一副受教的模样,反倒是一旁的张嬷嬷,一时气急。却又碍于湘竹的身份,什么都不好说。
      “湘竹,张嬷嬷乃是外祖母身边的老人,不可对张嬷嬷如此无礼。”此时,黛玉的声音才从轿中传了出来,语气冰冷,却也没有责怪湘竹的意思。
      当初在贾府时,黛玉还有顾忌,对着张嬷嬷也是客客气气的。时至今日,却是没有那些顾忌了。她林家的嫡女,还需要巴结一个奴婢不成。
      “湘竹知错。”湘竹嘴里倒是说着知错,看向张嬷嬷等人的眼神,却是没有一点知道错的意思。
      “张嬷嬷,黛玉刚到京城,等安顿好了再去拜会外祖母。”黛玉倒是没有想到贾家的人会在码头等自己,还想让自己住的贾家去。
      此次来时,她并未告知贾府自己要进京的消息。也不知贾府哪里得的消息,竟连她们时间都知道的如此准确。
      “可是老太太吩咐了……”
      “张嬷嬷,我家姑娘的谊父母都在,哪有住到外家的道理,这不是让人笑话吗?”张嬷嬷还待说些什么,便被湘竹给打断。
      在湘竹说话时,轿子便已经被抬了起来,向着城中前进。张嬷嬷一看便有些着急,正想着上前阻拦,却被湘竹挡了下来。
      “张嬷嬷,你还是请回吧,姑娘刚下了船,正累着呢。”张嬷嬷看着远去的轿子,却是毫无办法,又看了湘竹一眼,才带着人回荣国府复命。心里想着该怎么回老太太话,她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对待。
      湘竹见人离开,便急步跟上了轿子。因为在雨中站了许久,蓑衣上都是雨水。
      赵氏在京城置办的,是一个三间五架的院子。赵冶身上无官无职,这便是所能居住的最高规格。这院子虽没有荣国府的大,却完全可以安排下黛玉等人。
      待黛玉下轿时,幽兰已经撑好了伞等着。外面雨势虽不小,黛玉倒也没有淋到雨。经管如此,赵氏还是有一些担心,她进了家门的第一件事,便是吩咐人去煮了姜茶。
      黛玉并不喜欢生姜的辛辣,姜茶自然也是不喜欢的。所以,黛玉的那一份是另外煮的,特别吩咐加入了红糖。
      黛玉带着湘竹等人进了院中便发现,那院子竟和她原来的院中一模一样,布局摆设竟没有一丝变动。这里说的原来,并非指的是在赵家的那个院子,而是她在自己家——林府的小院。
      “王爷对姑娘真是贴心,怕姑娘想家,竟连院子都布置的一样。”湘竹没有在林府待过,只觉得这院子布局更符合江南的风格。而幽兰却是黛玉身边的老人,一眼便看出了端倪。
      “就你多嘴。”黛玉斜眼看了幽兰一下,说出的话似责备似娇羞,心情倒是明显比刚刚好上一些。
      “姑娘教训的是,奴婢这就闭嘴。”幽兰说着,空着的手还做了一个静声的动作。
      “开门吧。”
      “是姑娘。”
      门才被打开,便感觉到一股热气袭来,房中竟是早早就燃上暖炉。待进了门,幽兰赶紧将房门房门,防止外面的寒气蹿入房中。一旁的另一个大丫鬟也帮黛玉除了斗篷。
      这一路行来,黛玉手中的手炉也已经不怎么温。幽兰便又帮黛玉换了一个过来,给黛玉暖暖手。
      “姑娘,太太吩咐人煮了红糖水,让奴婢给姑娘送过来,说是给姑娘驱驱寒。”黛玉那边还在整理东西,赵氏身边的丫鬟便已经将红糖姜茶送了过来。
      赤色的红糖水,散发着甜腻的香气。幽兰接过红糖水放在桌上,也不觉得烫手,温度倒是刚刚好。
      “太太说,姑娘这边的人也淋了雨,让幽兰姐姐几人也去喝一碗姜茶。”那人见黛玉端着杯子喝了一小口,又开口道。
      “幽兰,你叫上其他人,便一起去吧。”黛玉说完这句,便又小口小口的喝起红糖水,甜味中夹杂着淡淡的生姜的味道,黛玉并不是很喜欢。却也知道这是赵氏的心意,最后便也喝掉了小半杯。
      姜茶,也是已经送到黛玉的院中的,幽兰等人没一会儿便也回来了。幽兰回来时,还带来了林管家。
      待黛玉一行到了府中,林管家便和黛玉打了个招呼,就先行离开。此时他再回来,手上便多了一摞账册。
      “姑娘,这是这些日子的账册,还请姑娘过目。”
      “林叔,这些产业在你手中打理,黛玉也十分放心。”黛玉并未翻开账册,林管家做事一向精细,她自然放心。而且,查看账册也不急于一时。
      “林叔,陆鑫现在人在哪里?”陆鑫便是湘竹的弟弟。既然已经到了京城,黛玉便想着让她两人先见上一面。
      “回姑娘话,姑娘让陆鑫跟在老奴身边学习。老奴看着他也是个人才,便将他安排在了酒楼,想先锻炼锻炼他。”酒楼之中,三教九流达官显贵皆有,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林管家便让他去那里,跟在掌柜后面先学习学习,将来也好独当一面。
      “明日便将他带过来吧,湘竹和他也多年未见,定然想念的紧,便先让他们见一见。”
      “老奴明天就将他带过来。”
      陆鑫并非是林家的奴才,黛玉一开始便未让他签卖身契,而是让他跟在林叔后面学习如何做生意。既非是奴才,和黛玉之间必然是要避讳的。
      陆鑫来时,并未被带到内院。等湘竹回来时,黛玉便见她的眼眶红红的。
      “湘竹谢过姑娘。”见到弟弟后,湘竹心中更是感激黛玉,才进了门,便给黛玉跪了下来。
      “你这是干什么,你既然跟着黛玉,黛玉命人照顾一下你的弟弟,也是应该的。”黛玉说着便将湘竹扶起,期间湘竹几度张口,都没有说出其他话来。
      有的人便是这样,平日里出口成章,等到了关键时刻,反而词穷了,心中的感激之情更是不知该如何表达出来。
      黛玉这边温情无限,而贾府此时却是完全相反的状况。那婆子回去后,便去回禀了贾母。作为一个奴才,没有完成主子的任务,自然不能说是自己办事不利。
      “老太太,林姑娘下了船,便直接坐了赵家的轿子离开了。老奴连句话,都没有和她说上。”回话的婆子便是此前被湘竹训斥的那个:“老奴看着轿子要离开,便想上前向林姑娘转达老太太的意思。”
      贾母坐在主位上,一脸的阴沉,全然没有了明日里慈眉善目的样子。她听着那婆子的话,脸色又黑了几分,仿佛已经想到了当时的情形。
      “还不等老奴开口,林姑娘身边的一个丫鬟便拦住了老奴,还说……”那婆子犹豫着看了贾母一下,又开口:“还说老奴没有规矩。老奴在荣国府这么多年,还从没有被一个丫鬟如此训斥过。”
      “哼,一个丫鬟都敢如此对你。我那可怜的玉儿,还不知被她们怎么欺负了去。”贾母一听,便十分的生气。这婆子可是她身边的老人,哪个敢这么对待,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嘛。
      “给我备轿。我倒要看看,我亲自去请,谁敢拦着不让玉儿过来。”贾母厉声说道,显然是极怒的。
      贾元春是用了一些手段才得了皇上的宠幸的,之后虽被封了安嫔,却再未见过皇上,更别提宠幸了。所以,黛玉是贾家必须要拉拢的存在。
      贾府现在大不如前,两个儿子又没有本事。必须要让元春得到皇上的宠爱,最好能诞下皇子。否则,等元春年老色衰,贾家更加没有希望。
      贾母想着该如何从赵家手中将黛玉抢过来,想着见到黛玉是该说的话,眼中闪过的是志在必得。此时在贾母眼中,黛玉已经不仅仅是她的外孙女,更是贾家借势的存在。
      外面雨不仅没有停,反而有了越下越大的趋势。如此的雨势,却也没有改变贾母前往赵家的决定。

      第33章

      贾母出发前往赵家时,却是摆足了国公夫人的谱。
      四人抬的银顶皂色盖帏轿子。在轿子左右两边,各站着一位贾母身边的大丫鬟。在其前后皆安排了护卫的人,共计二十四人。
      在众人行色匆匆的雨中,贾母一行人也引得路人频频侧目。因为雨过于大,路人并未看清轿子上荣国府的标志。却是看清了轿顶,流淌着雨水的银制球状顶,还有那随着风雨摇摆的皂色盖帏。
      轿子能用上银顶、皂色盖帏的,皆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和诰命。这样的人家,却在如此大雨中出行,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贾母一行到达赵家的大门后,便停在了外面。由一人拿着贾母的拜帖去了角门,让门房将拜帖送给赵冶。
      轿中贾母透过轿帘看着大雨中的赵府,看着那黑色的毫无装饰大门,眼中闪过的是轻蔑。一个住着普通的三间五架的房子的家族,哪怕在地方上有些势力,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这样的人家、如此的势力,根本做不了一个亲王妃的后台,又如何和她争夺黛玉。何况,她和黛玉才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人,那是赵家如何也比不上的。
      “老爷,荣国府老夫人的拜帖。”拜帖是由房门先转交到管家手中,再由管家交给赵冶的。
      赵冶打开拜帖,其中最醒目的便是:超品荣国公夫人,七个大字。
      “贾老夫人现在人在哪里?”赵冶将拜帖合起,随手放在面前的案桌上。
      “启禀老爷,贾老夫人的轿子正在正门外停着。”
      “把拜帖拿给夫人,再派人去通知一下老夫人和姑娘。”贾母乃是女眷,自是由赵氏接待。
      管家找到赵氏时,赵氏那边还在让身边的丫鬟整理东西。带过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一时半会竟是整理不完。
      “夫人,荣国府老夫人的轿子正停在大门口。这是拜帖,老爷让老奴给夫人送来。”
      “送贴之人可说了什么?”赵氏接过拜帖便随手放在身侧的桌子上,并没有打开的意思。
      码头之事,赵家人当时虽没有出面,却都看在眼里。此时荣国府的老夫人冒着大雨来拜访,不要想都知道是来者不善。
      “倒是没有多言,只是态度……很是倨傲。”管家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我知道了,老夫人和姑娘那边可通知过了?”贾母的身上是超品的国公夫人诰命,自然是要赵家老夫人和黛玉一起去迎接的。
      “老奴过来时,便已经让人去通知了。”
      没多会儿,黛玉和赵老夫人便到了。
      两人身上皆披着斗篷遮蔽风雨,进了赵氏的屋,两人身边的大丫鬟便上前为两人除去斗篷。待斗篷被拿走,黛玉才向赵老夫人和赵氏行了礼。
      “外祖母只怕是来找黛玉的,此等天气还要劳烦谊祖母和谊母出外迎接,黛玉实在过意不去。”见了礼,黛玉也未坐下,直接便向赵氏和赵老太太告了罪。也知,贾母此时前来,多半是为了码头之事。
      “你外祖母是公爵夫人,她既到访,我和你谊母本该出门迎接。”赵老夫人倒是不介意,于公于私她们都该去迎接。
      赵家的大门被人打开,待门完全打开后,管家便从里面走出来。他来到贾母的轿子前,微微躬了身才开口:“让老夫人等候多时,实在是抱歉。有什么怠慢之处,还请老夫人不要见怪。”
      随后,他便引着贾母的轿子,从敞开的大门抬进了赵府。等贾母一行人完全进入,大门才再一次被人关上。
      进来后,轿子停在距离大门不远的地方。在那里赵老夫人、赵氏和黛玉皆在等候。因是迎接贾母,天虽然下着雨,三人却都没有披斗篷,手炉亦是没有的。
      虽有幽兰打着伞,却还是有雨水斜斜的飘落在黛玉身上。因为天气寒冷,又在雨中已等了一会儿,此时黛玉的手脚皆是冰冷。
      待贾母上了早已备好的轿子,黛玉三人才跟着上了轿。轿中先前的手炉已经有一些凉,幽兰也不知从哪里又摸出一个手炉来,从那温度来看,却是才灌入热水的。
      三人再一次下轿时,便已进入了内院。除了贾母身边的两个大丫鬟,贾家其他的人皆被拦在外院。
      花厅中已升好了暖炉,倒是比外面暖和许多。贾母进去后,坐在了右边第一的位置,在她的对面坐着赵老夫人,赵老夫人后面做的是赵氏和黛玉。
      看着黛玉坐在赵氏那一侧,贾母眼神变了一下。在她想来,黛玉在她身边养了三年,应当是和她更加亲近,自然是坐在她下手的位置上。可现在,情况显然出乎她的意料。
      “我苦命的玉儿,两年不见,你竟是瘦了许多。”贾母虽是看着黛玉说的,眼角余过却注意着赵氏和赵老太太的反应。
      两人却是没有任何的反应,至少脸上是看不出来的。两人只是品着茶,像是根本没听出话中的含义。
      贾母的话刚出口,黛玉便看了自家谊母和谊祖母一眼,生怕两人因贾母的话生气。见两人面上都没有怒色才放下心来,而后笑着回了贾母话。
      “谊母她们待玉儿极好,玉儿倒是没觉得自己瘦了。许是玉儿个子拔高了不少,乍看之下,外祖母才觉得玉儿瘦了。”黛玉话里话外皆是向着赵家。
      “许是外祖母太久没见玉儿,记差了。玉儿这两年来过得可好?外祖母倒是时常想念玉儿,却不得一见。”
      听到黛玉的话,贾母心中一突。黛玉一直不来荣国府,贾母本以为是赵家阻挠,现在看来却是在她心中更亲近赵府,几年未见和她这外祖母反倒是生分了。
      “玉儿一切都很好。让外祖母如此挂念,倒是玉儿不孝。只是玉儿尚在热孝当中,实在不宜远行。也怕冲撞了外祖母,便一直没有来京城看望外祖母。”黛玉说着脸上虽满是歉意,语气却是淡淡的不如从前亲热。
      “本当如此,玉儿也不必觉得愧疚。如今玉儿既上了京,便多陪陪外祖母,时常到外祖母那坐坐。就算住上十天半月的,也没有人会说什么。”贾母说着竟是拿着手帕擦起了眼泪:“你真是越来越像你母亲了,每回看见你,外祖母便想起我那苦命的女儿。”
      “外祖母莫要伤心。母亲常说,未出嫁时便是和您的感情最好。必然是不希望,您为她伤心的。”经贾母这么一提,黛玉也想起自己母亲,也跟着红了眼眶。
      “敏姐姐妾身倒是见过几面,最是温柔的人。又哪里舍得在意的人,为了她伤神。”赵氏哪里不知道贾母在打感情牌,也是在提醒她,贾敏才是黛玉的亲生母亲,荣国府亦是黛玉的亲外家。
      贾母倒是没有想到,这个赵家夫人如此沉得住气。她张嘴又打算说些话,却被赵氏直接打断。
      只见赵氏执起黛玉的左手,握在手中:“姐姐临走时将玉儿交付与我。玉儿的父亲,又选了我和老爷做玉儿的谊父母。我定然会好好照顾玉儿,待玉儿如己出,不辜负玉儿父母的信任。”
      “谊母。”听了赵氏的话,黛玉是感动的,因为谊母确实一直将自己当做了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为自己考虑周全,事事皆以自己为先。
      眼看着对面两人在演绎母女情深,贾母一时气急。却也知道,现在黛玉和赵家感情深厚,却是不宜正面冲突的。
      贾母来时,便是没有打算给赵家面子的。更是打算,不管赵家同意与否,也要将黛玉带回荣国府去。
      只是现在,却改变了主意,至少在黛玉和自己亲厚之前,还要给赵家一些面子。至于之后,贾母又怎么可能留着一个下了荣国府面子,还坏了自己和黛玉感情的家族存在。
      以后的安顺亲王妃有一个外家就够了,不需要再多一个谊父母家!
      思及此处,贾母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贾母又想到了在宫中的元春,若元春能生下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