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思源-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媛没想到这一半谎话把赵有钱哄住了,心里也有几分复杂,毕竟,事情的真相太离奇,就算赵有钱是她相公,她现在也不愿意说出来。
      孙思媛还从书山找了不少关于武功的书,交给了赵有钱,毕竟,哪个男儿心中没有大侠梦呢,而女子,不也都爱侠客么。不过,孙思媛倒也没指望赵有钱能成为什么天下第一,只要能防身就好了——虽然凭借一身蛮力,赵有钱已经打遍全村无敌手了。
      临近大豆成熟,赵有钱家的地又成了大家的焦点,大家都是按照赵有钱家的方法种的,确实比往年好了不少,可一看就知道赵有钱家的黄豆长得最好。连村长见了都夸赵有钱勤快,毕竟他经常去给黄豆浇水大家都是知道的。虽然天气火热,但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
      地里的事孙思媛没空管,家里已经收了五百多只小鸡仔,都被关在一间大屋里。每日孙思媛从院里挑小白菜,剁碎了用麦麸和起来喂给小鸡仔。小鸡仔们白天就在屋子里撒欢,晚上就被孙思媛一只一只抓起来放到笼子里,收完小鸡,孙思媛就用水冲房间里的脏东西。孙思媛心里担忧,小鸡仔还好,等长大点就不能这样了,不然光是鸡屎就受不了。
      赵有钱花了不少功夫,在自家荒地上打了一个晒谷场。说起来他家的荒地已经不算是荒地了,除了打算盖房子的地方只稀稀拉拉长着杂草,其他撒了种子的地方青菜白菜萝卜已经长起来了,虽然是荒地,地劲不足,但一眼看过去还是很喜人的。
      而且地这东西,不怕勤快人只怕懒人,只要收拾好了,只会越来越好。要知道村里的良田也是大家从荒地慢慢开垦的。

      第十三章 阉割鸡仔

      有了自家的晒谷场,赵有钱收割大豆也方便了不少,加上村里人互相帮忙,还是很快的。
      孙思媛就在家弄些消乏解暑的汤,放到大桶里,让赵有钱带过去和大家一起喝。饭是不用留的,村里人都是回自家吃的,不过等大豆全打理好运回家之后,孙思媛还是在家做了一顿好的请了帮忙的人。
      十几天的时间,小鸡仔就已经陆陆续续长新羽毛了,个头也有明显区别,孙思媛为了安全已经把小鸡分在两个大房间里,每天开窗通风,定点投喂,水槽也时时添水。
      六月天气温高,孙思媛已经由一开始的晚上冲洗房间,改为一个小时左右就用井水冲洗一次。好在小鸡仔已经大了,不需要一只只抓起来,它们已经习惯了日常的“水洗爪爪”。
      赵有钱曾经帮孙思媛抓小鸡,后来一把就捏死了一个,孙思媛再没让他碰过小鸡仔。现在天热,孙思媛心疼他,宁愿不种也不让他下地,赵有钱就只能呆在家里看书,孙思媛最近给了他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给他很多助力。
      小鸡食物充足,长得快,孙思媛觉得鸡舍是要早点建起来了,不然放在家里久了真是要让人头疼了。
      和赵有钱说了这事,赵有钱恨不得当场就出去找人盖房子。孙思媛忙把他拦着,把自己的打算和他说了一下。
      这个世界有砖窑厂,但价格昂贵,都是大户人家盖房子才会去买,像他自家这个院子也只有一半是青砖房,剩下的也是土坯房。孙思媛手里没钱,也不会盖十几间青砖大瓦房给小鸡住,但是肯定也要好好谋划一番的。
      镇上就有砖窑厂,孙思媛让赵有钱抄了一本《砖窑秘本》,让他带去镇上和砖窑厂的人谈生意。
      砖窑厂烧的是青砖,出砖率并不高,还有许多没烧好的废砖,堆在院子里,都被赵有钱要了回来,另外还得了十两银子。说起来这价格实在是亏到不行,但孙思媛不在乎,她就是想让人以为自家只是无意中得到的本子,并不知道真实价值。
      废砖之所以废,是因为形状不合规范,但盖鸡舍的话,不必考虑美观,自然无需在意。
      孙思媛拿出来一两银子请人上山伐木,松木泡在小河里,其他的太阳底下直接暴晒了。
      她想盖的是复合式的鸡舍,包括青砖房,土坯房,和木头亭子,不过忙这些之前,先得打一口井。这事不难,不过还要户主登记一下,孙思媛发笑,没想到这个时代也有对水资源的管制了。
      打井不难,就是累人,赵有钱和三个汉子忙了三四天才出水,又清理了一天才出清水。
      孙思媛心疼赵有钱,每天中午把几个人留在自家青砖房了,酒菜十足,绿豆汤酸梅汤管饱,就是不许出门,非得等自己觉着天没那么热了才放人出去继续忙。
      井打好后就开始盖房子了,孙思媛家供早饭,早上天没亮就开始干,土坯房最是累人,赵有钱总是干最累的活,带着一帮比他大的汉子喊着号子干的不亦乐乎。说起来,村里人并不知道赵有钱的真实年龄呢。
      中午孙思媛也是不乐意赵有钱出去的,还想管制他,可顾大娘劝她,土坯房炎季本来就不适合盖,再这么老是中断更不好,农村人谁没受过天气热的罪呢。加上盖房子的人拿这事和赵有钱开玩笑,孙思媛索性不提了,只是饭菜越发用心。
      伐木的时候从山上砍了不少竹子,孙思媛见了不禁骂自己笨,早就说要弄竹席,居然给忘了。现在晚上赵有钱睡在草席上只盖一条毯子都嫌热的慌,换了竹席会好一点的。大的地方帮不了他,只能在这些细微之处照顾他了。
      把编竹席的几个要点记下来,孙思媛拿着一筐菜二斤肉就去了祝家。祝家编惯了草席,自然有些心得,只听孙思媛指点了几句,就答应帮忙弄,还不肯收孙思媛带来的东西。
      孙思媛笑话祝家二婶,“二婶,我手里没余钱,这点东西你不要,难不成是看不起我吗,要是你在意,就多编些竹席拿去卖,发大财了能送二斤肉回来给我吃,我一定欢喜呢。”祝家收下了孙思媛带来的菜,心里有了计较。
      孙思媛只是开个玩笑,祝家是不可能依靠竹席发大财的,不过这夏天推出竹席,比草席多挣点是肯定的。
      第二天,祝家就送了两条竹席过来,说是编的好了才送过来的,家里决定攒几张竹席送去镇上合作的那家杂货店。孙思媛只笑着说几句恭喜发财,祝二婶听了也就笑。
      祝家人实在,编的两条竹席都是宽大实诚用布条锁边的,家里只有一张床,孙思媛便送了一条给顾大娘。
      顾大娘回去睡了,逢人便夸,大家都知道是祝家的竹席,反正手里不缺这一两个钱,纷纷在祝家定竹席,价格比草席略贵,可大夏天的能舒爽才是最重要的啊,也就没人在意多花几文钱了。
      盖房子花了十几天时间,最后结算完工钱,孙思媛手里就剩下五两银子了。不禁在心里感叹,钱,最难挣,最易花啊!
      家里的小鸡已经能分的出公母,孙思媛把公鸡拎了两百只出来,请人阉割了,分在独立的大房子里,只等养好了全部送到盖好的鸡舍,家里这些天味道越来越浓郁了。
      顾大娘好说歹说,孙思媛终于还是把那四亩地种上了,炎季庄稼长的快又好,不能耽误好日头,而且等八月天还要交税。
      四亩地都是种的青粟,听说那些种了青粟的人家,长势都特别好,县太爷尝了青粟稀饭,把那些种青粟的人家褒奖了一番。
      孙思媛心里暗笑,这世界的人如今还只拿青粟面弄稀饭,可真正“玉米”的吃法又何其之多呢。现在青粟面数量少,大家没法尝试,等多了之后应该会有巧妇做出更多的吃法了。

      第十四章 黄豆榨油

      孙思媛一直对这个世界的油耿耿于怀,特别是看到屋里堆的黄豆就心疼。这个世界对黄豆的利用,那真的到了极致,地球上有的豆制品这个世界都有,但没人想过用来榨油。
      这个世界只有猪油,于是猪的价格是骨头最低,内脏略高,肉的价格贵,不过瘦肉多的不招妇人待见,肥肉多的大家都争着要,猪大油是最贵最好卖的。
      肉摊上买不到猪大油的妇人,凶悍的都能当街叫骂,买了肥肉或猪大油,回去把油细细榨下来收在罐子里备用,剩下的渣滓也能炒菜吃一顿。
      村里的季家算是大户,儿孙众多,靠在镇上卖豆制品每年挣不少银子,村里主屋是青砖大瓦房,镇上也有房子,因为价格公道,村里人每年都把黄豆卖给他家。孙思媛想着,不如就找他家聊聊豆油的事情吧!
      拿出一本《明代榨油实录》让赵有钱改了一下,然后抄了一份,她拿着亲自去找了季家。
      季家虽然看上去有些风光,其实日子也不太好过,镇上又有几家做豆子生意的,他们豆子进价比自家便宜,所以卖的比自家便宜,自家也是靠老客户苦苦支撑着,但要说降价收购,这话他们又一时说不出来。长此以往,恐怕还是支撑不起的。
      孙思媛到了镇上,见了那几家铺子,心里更有把握了,直接找到季家最有话语权的二哥季四方,说明自己是八关村的,来和季家谈生意。
      季四方虽然没见过孙思媛,但是大名还是听过的,于是把她请进正屋。
      孙思媛直言不讳指出季家如今生意应该不好做,不知愿不愿意改变。季四方苦笑,“我季家靠着这豆子赚钱,安身立命也几十年了,如今要说改变,又谈何容易呢,单是地里的活,家里人都不会了。又能做什么呢?““若是我能提供一个新法子呢?”孙思媛眉眼含笑,把手里的册子递给季四方。“季二哥看一下,若是这法子可行,季家的生意只会更好的!”
      季四方接过册子,越看越心惊,这是一个从未有人涉足的领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但单凭猪油的价值,若是这“豆油”真能如册子上所言,怕是生意不会弱于官盐!
      “有钱娘子,你怎么能把这册子这般轻易交到我手上!”季四方觉得孙思媛实在是无一丝防人之心。
      “季二哥说笑了。”孙思媛还是轻笑,“季家做事实在,村里人无人不知的,我难道还不相信季二哥吗?何况,本就是给季二哥想的法子。你看着册子里写的,榨油需要人工,我家就我和有钱两人,我还舍不得他吃这样的苦呢!”
      仔细看了几遍册子,季四方承认,他心动了。最终和孙思媛达成协议,这法子就送给季家,但须得保密,另外,若是榨出了油,孙思媛要吃一成红利吃三年。季四方应答了还觉得孙思媛吃亏,毕竟没有这册子,季家无论如何想不出这样的法子。
      等到季家的榨出了油卖了出去,见了那红火的场面,季四方才明白孙思媛只吃一成利真的是吃了大亏的!
      孙思媛倒没想在季家争什么利益,毕竟她给的榨油法子确实是很累人的,怕是季家一家老小会比如今更加辛苦,而且她拿出这榨油法子也是为了能更健康的生活,猪油虽然好吃,但吃多了对身体并不好。
      孙思媛家的房子有十几间,除去厨房洗浴房和卧室,还有堆了大豆的一间,存放杂物的一间,剩下的都被鸡和兔子霸占了,孙思媛早就对家里半大不小的鸡不满了,房子天天冲都有味道,这大夏天的太让人烦躁了。
      终于等那群被阉了的小鸡长的差不多了,孙思媛一股脑抓了送到鸡舍了。乍然换了环境,小鸡都很乖顺,孙思媛把小鸡放在青砖屋里,但是不关门,这群小鸡里胆大的先出了门,陆陆续续的一个个都跑了出来。
      芨芨树的长势很好,但毕竟种的就稀疏,长了这些日子还不足以拦住小鸡,于是孙思媛把鸡舍外围围了一圈麻绳编的网,这网其实不耐风雨,要不了多久就会全烂了,但孙思媛主要是让小鸡记住,网里面的鸡舍才是它们的家。
      小鸡放进去的头三天,孙思媛和赵有钱两个人耐着炎热守在鸡舍外头,有鸡想往外跑就给撵回去,地上虽然全是各种菜,但孙思媛还是在青砖房里放了水槽,定时进去加些水。
      几天下来,小鸡们终于习惯了晚上回到鸡舍,有的喜欢青砖房,有的喜欢土坯房,有的歇在木屋竹亭,这些孙思媛倒是不大管的。
      被阉掉的小公鸡比其他小公鸡老实,不好动,肉长的倒是快了许多。孙思媛也没办法,公鸡好斗,寻常人家也不会养许多只公鸡的,阉掉了长的快一些,也省的烦心。至于剩下的公鸡,都是留作种鸡的,得好好养着。
      村里有一户人家姓疏,听说是先祖犯了事被革了本家姓氏,流放到这的,现在,家里只有三个光棍儿子和一个卧床的父亲,一个苦命的奶奶,大儿子都三十多了,还娶不上媳妇。
      他家重税在身,三兄弟每日辛苦劳作,除了挣些药钱,其他的都交公了,旁人家虽然心里不忍,但和平年代,家家吃穿不愁,谁愿意把自家孩子嫁过去受苦呢。
      孙思媛是和顾大娘闲聊的时候知道这家人的,心里也挺同情这家人,一直想能帮就帮着点,听说这家人被罚的重,不能读书不能做官不能经商,只能在地里刨食,皇帝几次大赦天下都没能赦到他家。
      据说这罚还有四年才能结束,要是还这样一成不变,这三兄弟恐怕只能慢慢攒钱,将来买几个女子传宗接代了。
      “有钱,我想,让疏家去鸡舍干活,你看怎么样?”孙思媛吃饭的时候提出来这件事。
      鸡舍现在只有五百多只鸡,但将来肯定是要更多的,雇人是必然的,她不愿意太过劳累,也不想把赵有钱拘在田地之间,赵有钱学习能力很强,她希望赵有钱能有更多的时间研读她拿出来的那些书。

      第十五章 疏家奶奶

      雇疏家人,也是打了这个世界律法的擦边球,疏家毕竟是戴罪之身,孙思媛心里也怕,但看着疏家那几兄弟连年劳作却勉强吃饱,心里还是带着几分可怜的。
      赵有钱对这件事并不了解,不过孙思媛为了小鸡花了许多精力他是看在眼里的,他心疼自己娘子,没问什么就同意了。
      这个事孙思媛没出面,请顾大娘帮忙到顾家说的,看顾小鸡,现在是一两银子一个月,两个月后增加到三两银子一个月,鸡舍的活全包,除了鸡瘟之类的孙思媛自认倒霉,其他的疏家人都要负责。
      银子不算少,可条件也苛刻了许多,毕竟万一鸡被偷啊什么的疏家人也是要负责的,但疏家老大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了。他们兄弟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留不下几文钱,旁人还能上山打猎补贴家用,他家却因为“疏忽之罪”,连山都不许上。
      村里也没有来钱的活计,毕竟家家都是地里的活,大多数是互相帮忙,极少有花钱请人的活计。他三兄弟农闲时都是在镇上卖苦力,够自家老爹熬些药罢了。前些日子他二弟也在赵有钱家挣了些辛苦钱,知道赵有钱家的情况。
      疏奶奶七十多岁了,虽然地里的活不用她干,可这么多年辛苦下来,早已是风中残烛了,她知道了孙思媛雇了自家的价码之后,特意跑来感谢孙思媛。
      孙思媛看着这个一头白发的老人就想起了顾大娘说过,老人曾经想省下自己的花销,上吊自杀,就为了能让孙子攒些银子娶媳妇。一个老人能花多少钱,可怜老人的一份心意啊!
      疏家人不许读书,因此疏家兄弟都大字不识一个,孙思媛和疏奶奶提出一起去村长家请村长写份契书。
      疏奶奶应了,没想到到了村长家,村长却恭恭敬敬研磨请疏奶奶动手,疏奶奶也不矫情,三两下把孙思媛说好的合约写了下来。孙思媛不认识这个世界的字,却能看出来疏奶奶写的比村长的字好看多了。
      村长见孙思媛表情,不禁笑道:“有钱娘子,不怕你笑话,我学的几个字还是疏娘教我的,可惜啊,我却不能回报她老人家。”
      疏奶奶倒是不在意,“君王之意,你一个小村长又能做什么呢,我教你识字,也不是图谋你什么,你教村里娃娃识字,也不枉费我辛苦一场了。”言语之间,看不出那个被生活逼迫的上吊自杀的老妇人的身影。
      孙思媛不禁猜测,疏奶奶当年恐怕也是大家小姐,毕竟就算现在,女子识文断字的也是少数。而且,疏奶奶对君王的态度也不是平民百姓的诚惶诚恐,不过,几十年前的事,孙思媛无意猜测,倒是另一件事让孙思媛更加在意。
      “疏奶奶,没想到您还识字,思媛真是十分钦佩,我和我家有钱,大字不识一个,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您答应!”
      疏奶奶看着孙思媛,笑了,“有钱娘子有心识字吗?你帮了我家,我老婆子没什么不可的,就是这条残命不知能活多久,恐怕教不了多少东西呢。”
      雇下疏家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疏奶奶愿意教孙思媛和赵有钱识字,但不许他二人拜师。孙思媛便没有勉强,只买了四斤猪肉,拿了青粟面、小麦面、白米各四斤,还让赵有钱背了一筐自家院子里长的特色蔬菜,两个人一起送去了疏家,疏奶奶没说什么,就收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