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梦-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岳庙仍完好的保留着,芙蓉只给了三千两装修费就行了,周公庙却因年代久远,人们不注意保护,结果损坏严重,芙蓉参照几本方志,加上自己的意愿,修得非常宏辉,让这位圣人的形象更好光辉,芙蓉专门设计了一个壁画长廊,画了周公的生平事迹,在洛阳知府伊殿元的主持下,遍请民间画师画下从武王伐纣、辅佐成王、周公东征、筑成周洛邑、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归政成王等七段大事,正殿塑一高大周公坐像,前为孺子成王,塑得形象生动,十分感人。芙蓉专门请总督顾大人前来主持开庙庆典,顾大人直称能体会皇上圣意,于教化大有裨益。
在一次伊大人单独会见正仕芙蓉夫妇时说:“从塘报看了你们管家秉承皇上之意,在许多老城旁另建新城,洛阳也是老城,同样是城内拥挤破旧而难以改造,可不可以也建个新城,以解决老城的问题?但建城的都是省府所在,我们不是省府之地,故一直不好启齿。”
芙蓉:“伊大人,那也不一定,洛阳乃九朝故都,历史上曾是国都京城之地,也可以考虑,只是目前皇上强调教化,注重文教,等我们去陕西把这个皇差完成了立即回来,伊大人先作好准备。”
伊大人:“其实我地方都选好了。”
正仕:“伊大人,在什么地方?”
伊大人:“今洛阳在涧河与洛河交界处,涧河之北。洛河之西。我选的地点就在涧河之南洛河之西,是涧河与洛河相汇的夹角之三角地。”
正仕:“伊大人。我觉得那个地方很狭窄,芙蓉你看呢?”
芙蓉:“伊大人。干脆就在洛河之东,古成周洛邑那片地方,根据需要建个新洛邑,问题是伊洛平原人口稠密,如果去大动百姓就不好了。”
伊大人:“在我印象中,那一带人很少,主要是地下水很苦涩,不能吃,庄家也长不好。”
芙蓉:“那明天去看一下如何?”
伊大人:“明天正好旬休。去仔细看一下。”
翌日,一过洛河是一个历代洪水冲积而成的高而平的大坝,洛河绕坝而过,对面的洛阳城历历在目,河水在冲蚀对岸而增加坝边的土地,芙蓉问:“伊大人,这个地叫什么,有主没有?”
伊大人:“这叫周公坝,传说下面就是成周的一部分。因形成时间不很长,故无人开垦居住,郁大人,看上这块地了吗?”
芙蓉:“伊大人。你看这周公坝多少亩?”
伊大人:“五千亩只多不少。”
芙蓉:“伊大人,你作价多少?”
伊大人:“作什么价,就送给你们算了。”
芙蓉:“伊大人。这儿不是四川,兴买不兴占。不要干违法的事。”
伊大人见话说到这个份上,说道:“恭敬不如从命。就给五千两吧。”
芙蓉当即掏出六千两给伊殿元,说道:“多的给大人的辛苦费,等我规划图出来后再向大人请教。”
说完大家回到府衙。伊大人给了收据和准用证明。
翌日,正仕、芙蓉带侍卫去周公坝,仔细丈量了一下,整整;六千亩,呈不太规整的圆形。
芙蓉:“这种地形可仿重庆较场的巴渝城,中间为六角楼阁式七层大楼,周边六栋皆为五层,主楼与六栋附楼之间应有三百亩空地作小游园,六栋楼皆呈王字形,楼与楼之间建城墙,下有城门,在外面至少可围三圈街道,街道铺面两层二进,四间房,有一门面可做生意,整个形成以中央大楼为核心的蛛网式,六条主干道与三圈街道为外围。”
芙蓉花了两天划出建筑施工图,由正仕带领侍卫放大到地面上,再请来木工帮张帮主,请他领头承包,大约地面有五千间铺面,七栋楼一万两,加中心花园最后以十一万两造价,优惠条件是管家提供五只运材料的船。芙蓉先给六万两前期费用。
正仕芙蓉去向伊大人汇报他们的建筑规划和承包情况,并请伊大人全权监理施工,他们立即要赶去陕西。
伊大人满口答应,当即派了个衙役白天一直在工地看着,监督建造质量和进度,要求八个月建成。
正仕、芙蓉回到西安格格府,名义上休息了两天,实际上是在翻《陕西省志》,寻找在文教中可投入的项目。终于老天不负苦心人,找了几个项目,于是去见陕西总督单大人。
由于彼此关系很熟,单大人在后衙花架下的石凳上接待他们。
芙蓉:“单伯伯,康熙皇上这次可下了大决心振兴教化,提倡儒学,朝中六部三个部卷进来,声势可谓浩大,不知单伯伯怎么考虑,有什么具体行动?”
单大人:“我的具体行动就是皇上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目前正在整顿、充实,扩大府州县学,修缮文庙、考棚。至于地方上的义学私塾,是各县具体在抓,量他们不敢于玩忽职守。”
芙蓉:“还有没有?”
单大人:“皇上要求的不就这些嘛,更何况,户部拨的钱做好这些事都很勉强。”
芙蓉:“单伯伯,要做好皇上交办的大约还差多少钱?”
单大人:“陕西这么大,又穷,北边十几个县根本掏不出来贴,只能有多钱做多少事,就目前而论,至少差四五万两。”
芙蓉:“单伯伯勿忧,我捐助六万两,但要把皇差办好。”
说着拿出六万两,递给单大人,单大人收下并下了收条。道:“这下就好了,这下就好了。咦!芙蓉。你不会是专门给我送钱来的吧?”
芙蓉:“单伯伯,不完全是。”
单大人:“你一定想出了许多好点子。快说我能帮的一定帮忙。”
芙蓉:“单伯伯,原来陕西有几个书院,现在如何?”
单清川:“我不太清楚,来人!”
一个侍卫进来,单大人:“去把督学请来。”
侍卫出去一会便请来督学,单大人:“张督学,你谈谈目前陕西书院的情况吧。”
张督学:“以前陕西有几个著名的书院,如西安的长安书院,南边的终南山书院、汉中的太白书院。以及渭南的华岳书院,除了长安书院还勉强维持外,其他三个书院,大清建立以来尚未听说过。”
正仕:“督学大人,书院的事你管不管?”
督学:“这个……,应是可管可不管。
单大人:“督学,那是老黄历了,从皇上圣旨上的意思是必须管,而且要管好、办好。是考核你的业绩的重要内容,要记住。
督学:“单大人,那按皇上的旨意办事。
芙蓉:“既然如此,那我就好说下文了。由我们出三万两。你负责组织建好书院,迎聘教习,选聘山长。并招收生员和进行日常管理,主要仍是面向科举考试。”
单大人:“芙蓉。这完全没有问题。我知道你小两口负责陕西、山西、河南三个省的开发,是大忙人。只要有了钱,什么事就好办了。”
芙蓉:“单伯伯体谅下情,洛阳知府伊大人鉴于洛阳城拥挤而老旧,很羡慕我们在各省省城建了新城,从而减轻旧城的负担,于是给了我一大块地,用来兴建一座新城,现在已开建了,我们的心还挂着洛阳的事。”
单大人:“等等,先莫忙说洛阳的事,把西安的事说了来,还有什么?”
正仕:“单伯伯,历代公认的八大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你陕西省占了三位,这还是儒学开口闭口都要提到的,人家山东就一个孔子就闹翻了天,单伯伯,你拥有三位圣人都不闻不问,不宣扬,不敬仰,容我直言,哪天皇上想起这档子事,你拿什么话来说哟?”
单清川:“哎呀,这可真是,我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高超?”
芙蓉:“我们想在西安中心部位建个壮丽宏辉的三圣宫,供人们时时瞻仰文王、武王、周公旦,春秋致祭。仍是老办法,我们出资五万两,你们找人设计、兴建,只是设计图要让我们过过目。”
正仕:“除了三位圣人的塑像,最好用壁画画出表现他们的事迹,这才能更好起到教化的作用。”
单清川:“一定照办,二位还有什么金点子没有?”
芙蓉:“单大人,人文初组轩辕黄帝的陵墓就在黄陵县,单伯伯应立即恢复祭陵大典,这在历朝历代都进行着的,均由陕西最高长官主持。我们则出资五万全面修缮。”
单清川:“芙蓉,皇上是满族,他们认同这点吗?”
芙蓉:“认同,认同,他一再宣称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皇帝,而不只是满族的皇帝,这我知道,尽管去祭,绝无问题。好了,我谈完了。单伯伯有什么指教。”说完拿出十八万两。
单清川:“正仕,芙蓉,还真谢谢你,你交办的三件事办好,我又可面对皇上了,我一定组织精兵强将,认真施工,立争半年内完成。说完了正事,我们摆点家常,督学可以离开了。”督学知道他们关系极熟极深,真有什么私事要说,于是知趣的迅速离开了。
单清川:“正仕、芙蓉你们既然可以在洛阳建新城,黄河流域的城市都是古旧的老城,现在西安城就是唐代的宫城,太小,好几万人挤在里面,居室又小又黑,街道又短又窄。我老早就想改变这种状况了,怎么改?我拿不出办法,手头又没有大笔资金,只好眼睁的看着人家改变面貌。”
芙蓉:“单伯伯,解决西安的问题太简单了,现在的西安只是唐的宫城,你把宫城南的地方再向南延伸一倍,按《长安志》记载的格局划成棋盘状公路。两边修店铺,又一个西安城就出来了。据记载,现有的西安城是唐长安的七分之一。再扩大一倍也才七分之二,隔唐长安还差得远。”
单清川:“正仕、芙蓉,你们继承了管家家风,用商人的精明处理开发事务,我刚才说过我是没有钱来解决扩城之事的,只有把土地交给你们,让你们来办这件事了。”
芙蓉:“单伯伯能给多少亩?”
单清川:“你们需要多少亩就多少亩。”
芙蓉:“这样好不好,容我们回去好好商量一下,再出城去考察一下。再来给单伯伯回话。刚才说的三座书院,一座三圣宫,一座黄陵,我给十三万两,如不够,我再给。”说着拿出修黄陵的五万两递给单清川,单清川写了收条。
小两口回到格格府,经反复思考,想出了三步走加跳格法解决西安旧城的问题。原则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后五天,小两口骑着马,带着十名护卫。拿着丈量的绳子,在西安城内和城外进进出出,写写画画。又过了两天,一个彻底改变西安城的方案出来了。
正仕、芙蓉去总督府向单大人作了详细的汇报。单大人提了点修改意见。决定立即召开有总督、巡抚、提督、西安知府参加的四巨头会议,由芙蓉详细的汇报了他俩的三步走、跳格法以解决西安旧城的问题。使之更加宽大、更加宏伟、壮丽,深得四位大员的赞赏和认同。
第一步是管家购买西安城北渭河两岸一里以内的土地三十里,约二千亩,芙蓉付了二千两购买费,芙蓉拿出修建计划,请来木工帮魏帮主,正仕将滨江别墅和花园及惠民小商店的图交给他,其中别墅八千栋,每栋亦五十两,十个便民小商店共计四万三千两,由魏帮主包工包料领头承建,三个月完成。
二个月以后,房子的大框架都出来了,于是在西安城广贴布告,进行售卖,并声明,半个月以后便对西安府各县进行售卖,一个月以后,便对全陕西售卖,大家纷纷出北城门去查看江滨别墅。一律西式小洋楼,阳光充足,露台观景品茶,极具情趣,更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好地方,五百两售价也物有所值,于是富商大贾、达官贵人纷纷解囊,当然芙蓉并未忘记给四位大人每人送一栋,自己留两栋。十栋惠民商店二楼一底三开间,亦售价五百两,也很快为商人们买走。芙蓉共赚三百七十万两。西安城明显感到人口有所减少。
接着正仕芙蓉又找魏帮主,抛出他建西安南城的计划。仍为棋盘格街道,但街道加宽,间距也拉宽,西安旧城街道是八横十竖,新城则八横八竖,形成四十九个坊,整个城为正方形,比旧城大。中间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九坊大楼自用,分别建名特优产品大楼、洋货大楼、食品大楼、纺织大楼、运输大楼、邮传大楼、总公司开发银行大楼、游览大楼、峨眉酒家,其中峨眉酒家居中,共七层,其他皆五层。街面为两两相对的铺面,每套一楼一底,进深二间,共四间,一间铺面,三间住房,召请魏邦主领头承建。九栋楼五万两,街道铺面,约二万家,每家十五两,共三十万两,总计三十五万两,加上四个府第,共八千两,仍限时八个月。成交,芙蓉付启动资金二十万两。当时是早春二月,先雇请军士平整土地和道路,用去一月,到八月份各种房子都修得差不多,芙蓉夫妇便开始出售铺面,每套五十两,也是西安旧城优先购买半个月,因每套才区区五十两,而且有可做生意的铺面,于是买者十分踊跃,不少宁愿借钱买,这下的一万五千套都为老城的买走。冬月准时交房,老城的人纷纷搬到新城,管家又以每栋十两对旧城房子进行收购。接着西安府出告示,对南城东城和西城要进行改造,要求工商百姓,不愿离开西安的可在北城买空房居住,结果纷纷卖出旧房,到北城买旧房居住。空出了东、南、西三面,除了必须留下的房屋外,正仕又找魏帮主。按城外的格局对旧西安的大部分进行改造,半年完工。又广招商贾进城经商,北城旧城的见新街如此宽敞。新房如此舒适、适用,纷纷购买,西安府宣布即将改造北城,最后只剩下一千多户,得到管家十两购房费之后离开北城住在城外去了。北城地很少,很快完成改造。一个崭新的大得多的西安出现在三秦大地上,四百多万两的盈余,进了开发银行。
崇仲、明月也立即动起来,首先修复了武昌珞珈山书院。并扩大其规模,迎聘了教习,请出了隐居多年的大儒顾西亭先生当山长,召了一百名生员,从此珞珈山又响起了朗朗读书声。正峰在长沙见到四爸在《情况汇总》的指示以后,立即会同长沙县知县屈之风着手修缮仍在使用的岳麓书院,并将其由三进变为五进,而且两侧加了别院,规模增加了一倍。教习增加了一倍,诸生也增加了一倍,满足了年青学人渴望进入这全国四大著名书院的愿望。同时,正峰出资三千两将南岳大庙修缮一新。对这管家祖籍之地衡山县。选衡南镇距管家冲不远一块风水宝地修了衡岳书院,其规模比照岳麓书院,衡山县知县自兼山长。并请管世惊担任名誉山长,在管世惊的支持下。聘了几位致仕的官吏担任教习,招生员一百人。很快办得有声有色,这里面除修习儒家经典之外,还研习管家老祖宗管仲的大作《管子》。学习管仲经邦济世的深厚学问,成了一门特色课,不少学员就是冲着这门学问来的。他还捐资十万两,对衡阳府府学和各县的县学进行资助。
岳虹作为岳飞的后人,又分管浙江的开发,对先祖岳飞的坟茔早就想修缮一新了,现在五弟正仕连包公、杨府都修缮了,苦于自己没有学问,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找到刘芳:“妈,我作为岳家后人,对先祖武穆王的坟茔却不知怎么修的壮丽恢宏,真有点对不起先人啦!妈,帮帮我。”
刘芳:“岳虹莫急,我们一道仔细去看一下,我马上拿出修缮方案。”
于是母女仔细看了一下岳王坟,并征求了热心游客的意见,三天后,刘芳就拿出了新岳王坟的修缮方案,既庄严肃穆,又宏伟辉煌,又适于观瞻,岳虹立即招请木工邦邦主去到现场,进行估价,最后以二万两成交。
半年后,一座宏丽的岳王庙建成了,具有高大封土堆的岳王坟也修好,五弟正仕按芙蓉设计用生铁铸了秦桧夫妇的跪姿请罪像送来放在坟前,并按王陵之制建了坟前大道,植满松柏。岳庙落成那天,总督、巡抚及管世敦、刘芳、正玺岳虹夫妇、正瑜岳宽夫妇皆出席落成典礼。杭州数千百姓也赶来参加,连数百有人都自愿驻足参加。
正玺在江宁,出资修复了有名的金陵书院和夫子庙,重塑了两处孔圣人的像,并派人去山东孔庙学儒学礼乐,管世敦通过情况简报,凡我管家子孙所在之地文庙有破败残缺者,一律出资修复。他找到木工帮帮主,在上海黄浦江西岸修了文庙,在大成殿塑了高大的孔子立像,修了魁星楼,在淀山湖边了沪渎书院。在城里开了十多家私塾。
管正权也在重庆修缮了文庙、魁星楼,对府学生员给了一万两作生童奖银,并增加了对缙云书院的投入。并在瓷器口的凤凰山建龙隐书院研习儒学及管仲之学《管子》。
正林所在是文教贫弱的贵州,大力捐助扶持各地的义学,让更学的儿童得到启蒙教育。对五爸世惊曾就读的绥阳县学以五爸名义捐资万两。对十来个极贫县各捐一万两助学。云南也是义学教育并不昌明的地方,正宦、东方则着重扶助非汉族地区的儒学教育,大量捐助官学,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习的薪金,以改变蛮夷习气。这两点皆得到总部的好评。皇上得知后,都连连称赞。
宋浣花见兄弟姐妹为加强教化都各自作最大的努力,并很有成效,他学问很少,只好把大家喊起,看能不能在风景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