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再次率兵逼近楚京。
  而往楚京走的卫连城,就这样幸运地被他的手下抓做一个民夫。
  负责挖沟以及填沟。
  帮邵远山的营地挖沟。
  以及攻城的时候填沟。
  前者卫连城自然是不擅长的,他从来没有做过这种粗重的伙计,这几天也不知道因为做得慢被监工抽了多少鞭子。
  但是他还是幸运的。
  因为他自幼营养充足,个头生得不小,监工判断在将来攻城的时候,用他的身体去填护城河或壕沟可以顶一个半普通民夫。
  所以,没有因为他做得慢就一刀杀了。
  所以,卫连城还是很幸运的。
  但是不通军事的卫连城对于这些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想象不出有什么比天天挨饿还要干重活挨鞭子更苦的了。
  所以,当他居然在营地里看见一个熟人的时候,他的脸上全是得遇故人,以及终于有可能脱出生天而多出来的眼泪鼻涕。
  多了这些以后,也难怪韩梅璟一时都不敢相认。
  韩梅璟虽然对卫连城的嗜好不以为然,也曾经说他哪天会遭到报应,但是卫连城这副惨状是他做梦也不曾想见的——这还是之前他认识的那个浮世翩翩佳公子么?
  等到发现确实是卫连城后,他赶紧给了旁边追过来的气急败坏的监工一个沉重的小包,说这人与自己是同乡,还请高抬贵手。
  监工掂了掂小包的硬度和分量,满意地去了。
  虽然韩副使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个低贱的楚人而已,但是这个包裹还是很有分量的,这些分量足够他手下少一个民夫了。
  然后,韩梅璟好容易把死抱着自己不放的卫连城扒下来。
  他还有任务。
  

第一百零九章 少数服从多数
更新时间2013…3…1 20:49:30  字数:796

 韩梅璟的任务就是来议和。
  听到这个,卫连城的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朝廷里没人了么?
  还是韩梅璟突然换了一个人?
  韩梅璟可以说是他认得的人中绝无仅有的愤青了——当日茶楼里,只有他一个,是主张即使征税也要武力讨伐东虏的,其他人都是寄希望于皇上修文德感化虏贼的。
  为什么这次是他跑来谈和议?
  而且……还是无比屈辱的城下之盟。
  对于这个问题,韩梅璟叹了口气,用一句非常简单的至理名言做了回答。
  “少数服从多数。”
  到虏贼营地谈和,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
  朝中的大臣们,多数年事已高,再说日夜操劳国事家事,忙于宫斗宅斗,对于出使谈和这种耗费时间精力还要背负骂名的危险任务……不是他们不愿意为国分忧,出这个任务,实在是他们有心无力呀。
  但是谈和这件事总是要有人做的。
  而且还要尽快。
  该谁做呢?
  大家决定采用民主投票制。
  主战派是少数。
  主和派是多数。
  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身为主战派一员的韩梅璟,就这么肩负起了到邵远山营地谈和的任务。
  因为主战派人少,也亏得这事情实在是没人做,都知道这事情将来恐怕会成为黑锅,所以稍微滑头一点的都设法推托了,韩梅璟这种资历的都被临时加官为副使,到营地谈和——所以,卫连城才得以死里逃生。
  而其他人,就远远没有这么幸运。
  因为是来谈城下之盟的,所以大楚的使者在营地里也受了不少冷遇,邵远山并不急着接见他们。
  现在,优势在邵远山这边,他要让大楚的使者好好明白这一点,这样,才方便讹诈。
  见到邵远山前,韩梅璟已经在营地里被晾了两天,还好他毕竟是世家公子,又是唯一肯到营地里来的文官,所以手头银钱还有一些,不至于十分窘迫。
  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在卫连城换了衣服梳洗之后,两人坐在一起谈分别以来的种种变化。
  卫连城是一刻也不想在这个折磨他多日的苦海里多呆了,只是他现在的身份是韩梅璟的随从,韩梅璟在面见邵远山之前是不能离开营地的,他作为随从自然也不能离开。
  在邵远山营地的每一刻,卫连城都度日如年。
  直到他看见了一个人。
  陶立雪。

第一百一十章 历史从不重复
更新时间2013…3…1 20:50:12  字数:1143

 要说陶立雪怎么会落到兵营里,那还得从头说起。
  谁都必须承认,民主制有很多优点。
  但是,民主制也有很多缺点,比如……
  大楚朝廷里的少数主战派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被主和派强行分配了屈辱的到邵远山营地谈和的任务。
  他们能去就不错了,和邵远山有理有据地慢慢争论——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兵临城下的时候,内无主事,外无援兵(勤王军是不可能冒着被打成反贼的危险再来当雷锋了)又有什么筹码和敌人谈判呢?
  没有岳飞,光有秦桧,谁和你谈和呢?
  仁慈的邵远山同意和大楚使者谈和——光这一点就让大楚众大臣感激万分,觉得自己果然没看错人,看,他同意和谈,想必是个尊重斯文的虏贼,是属于可以教化好的那类,跟罗尔雅那个逆贼不可相提并论——至于他们没有想到和罗尔雅谈和这点,哼,罗尔雅只是个平民反贼而已,怎么配和邵远山这等友邦一个条件呢?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条件嘛,倒也不出大楚众大臣意料:银子、土地、女人。
  这又让大楚众大臣长舒了一口气,果然不出所料啊,虏贼就是虏贼,这些有什么打紧?
  给他便是。
  但是邵远山要的银子有点儿多。
  多也不怕,问题是邵远山不同意分期付款,他要求必须在三天之内筹集一亿两银子,否则……哼哼。
  这个……可有点儿麻烦。
  大楚众大臣商议了一天,发现,要刮钱的话,还是学公元前汉武帝的告缗令最快,连公元后21世纪的美利坚帝国都学,这种整整领先21世纪超级大国2200年的办法,虽然是一向被大楚主流认为愚蠢到极点的汉武帝首先玩的,但是既然连美利坚帝国都学,大楚学一次,也不算十分地丢脸。
  告缗令简单地说,就是谁告发了偷税漏税的,政府便没收偷税者的财产,分给告密者一半儿——这是以要钱不要脸和过河拆桥著称的汉武帝,或者三成——这是以世界良心自命的美帝。
  当然,大楚的精英们那么聪明,平时都把汉武帝花钱打仗、花钱买马看成白痴得不得了的行为——谁不知道,有钱还是买扬州瘦马好,那汗血宝马再漂亮再能跑再能改良马种,能生可以搞宫斗的儿子吗?能生可以搞宅斗的女儿吗?
  所以,他们当然不肯照搬照抄白痴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啦。
  他们当然要做一些大大的改动啦。
  于是发布的诏令就是——国家有难,百姓们都要把家里的银子和所有值钱的东西交出来,谁有不交的,鼓励告发,一经告发,事主杀头!事主的财产没收,妻子女儿没收,不动产发给告密者做奖励!
  事主的财产,要送到邵远山的兵营。
  事主的妻子女儿,也要送到邵远山的兵营——仁慈的虏贼同意用实物抵充银两。
  一时间城内刑场上屠刀起落,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都是大楚的官吏,在斩杀大楚的百姓,为的是把他们的财产和妻子女儿,送到敌人的兵营里去。
  汉武帝那个白痴,只知道刮钱去打敌人,劳民伤财,到了21世纪还被后人痛骂他不爱和平又浪费钱,哪里像大楚的精英们这么聪明,刮钱送给敌人,比打仗合算多了。
  不是么?
  历史从来不重复,只是押韵。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为了江山社稷
更新时间2013…3…1 20:50:59  字数:1416

 但是,即使这样,他们在三天里也没能收集到一亿两银子献给邵远山。
  邵远山仁慈地同意他们以实物抵充,于是各种各样的实物,从古代的珍本孤本古籍到宫中过元宵节用的花灯,都被送到了邵远山的兵营。
  花灯很漂亮,几百年的古籍够干燥还夹着防蛀的香草,用来烧火也比民夫们出去砍的柴草好,但是光这些还远远不够。
  仁慈的邵远山同意大楚朝廷用女人付账。
  先是教坊窑子,然后是道姑尼姑,然后是宫女,然后是……
  一群堪称帝国栋梁的大臣,一起跪请皇后为了江山社稷,去邵远山的兵营献身。
  皇后看了看他们准备的两片轻纱。
  在太平岁月,这两片轻纱是连教坊里的女人都不肯穿的。
  而现在,她就要穿这个,去敌人的兵营。
  为了江山社稷。
  皇后拿着那两片轻纱进了屋,合上房门。
  她说,她要好好想想。
  然后,等到不耐烦的大臣们一再催促,屋里再无动静。
  等太监撞开门,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两只悬空着的小小金莲。
  非常周正,非常符合大楚男人审美标准和喜好的三寸金莲,悬在半空中。
  皇后已经用身为帝国栋梁的男人们给她的那两片轻纱自缢身亡。
  但是大楚的皇后还是被送到了邵远山的兵营——反正妃子多得是,现在她们中的一个幸运儿终于可以不经过宫斗就坐上皇后的宝座了。
  当然,不要以为妃子们就可以幸免。
  她们和太后太妃们也一起被送到了邵远山的兵营。
  公主、郡主、县主……们当然也要为了江山社稷牺牲自己。
  于是下至一岁的婴儿公主,上至孩子都生了几个的出嫁公主,都被集体打包,穿上往日教坊歌舞妓都不肯穿上的薄纱,半果着送到了敌人的兵营。
  卑贱的女人应该为了高贵的男人牺牲,这是大楚无数的戏曲演义都一再证明的真理。
  贵为太后公主,总也是卑贱的女子。
  危急时刻,卑贱的太后公主,理应为了只能由男人充当的高贵的帝国精英们,牺牲掉。
  这些牺牲品穿着轻纱,在寒冷的风和更寒冷的前景中颤抖。
  旁边大锅中熬煮的红花也不能给她们温暖——作为军妓,她们未来是不需要生孩子这个功能的。
  兵营里的女人,只有陶立雪还衣冠整齐。
  因为她有两个保护她的男人。
  在连哄带骗把几家人送往赤湖后,陶立雪放心不下罗尔雅,决定也赶往楚京。
  她带了几名骑兵,自己穿了农妇的衣服,装扮成一个骑兵的妻子,但是她没有预料到等她赶到的时候邵远山退兵,罗尔雅已走——古代可没有手机。
  她更没有预料到邵远山又杀了一个回马枪。
  官吏来搜罗女子的时候,陶立雪灵机一动,让骑兵声称他们是赶来投军——投邵远山的军的。
  于是大楚官吏恭送两个假洋鬼子和他们的女人到邵远山的帐下听用。
  大楚的军队因为欠饷投到邵远山手下的着实不少——邵远山虽然不曾给手下发过什么兵饷,但是想要多少银子都可以自己拿,还有机会睡进士夫人和公主——所以他们没有引起怀疑,被分配了马夫和厨子的工作。
  在罗尔雅引发东西虏内讧以后,邵远山手下很缺马夫和勤杂。
  本来,陶立雪身为女子,在兵营里很危险,但是现在有大楚朝廷源源不绝地送各式各样的女人过来,其他人吃东丽货都应付不了这些白来的女人,实在没时间、也没那个必要去骚扰有两个男人保护的陶立雪。
  毕竟,她既不是教坊花魁,又不是公主、进士夫人。
  既然有享用花魁和公主的机会,又何必去得罪两个士兵呢?
  因此,整个军营的女人里,只有陶立雪还能穿着像样的衣服。
  也只有她和她的手下,在观察着邵远山的兵营和军队。
  观察他们的弱点。
  PS:此段背景的来源是《瓮中人语》等古人笔记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过期地图
更新时间2013…3…1 20:52:01  字数:1258

 邵远山也在观察。
  他在观察大楚的皇家军马场。
  据情报和地图,他这一路行来,应该路经好几个大楚皇家军马场,里面的军马可以用来补充行军沿路的损耗,以及被罗尔雅引发的联军内讧的损失。
  但是,他一路没有看到一个军马场!
  在他向那些提供情报的大楚投诚者严肃地指出这一点后,他们严肃地指给他看几块倒在地上的牌子。
  那些破烂不堪的牌子上的文字表明这里确实是军马场。
  但是,邵远山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面前是庄稼地(还是种稻的)、花圃、菜地和鱼塘!
  重要的是,他一匹战马都没有看见!
  这是必须要研究的重要又紧急的问题。
  关于这些投诚者究竟是来投诚的,还是来充当猪队友的。
  在他研究了几日后,方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汉武帝在漠北之战的时候,出动了十万骑兵,但是他再怎么搜罗,连后勤的驮马一起算上,也只弄到十四万匹马。
  而这次战斗要跨越大漠,这是极其消耗马力和考验后勤的超长距离战斗,如果骑兵的马在战斗之前就垮了……那他们能活着逃回来就不错了。
  汉武帝在经过研究以后,决定粟马,也就是用粮食喂马,这样可以让马快速上膘,也减轻了后勤负担。
  这样奢侈浪费的败家子行为在大楚是被所有精英严厉批评的!
  他们自然不会干这种白痴到家的行为!‘
  别说粮食,就是给马吃草,他们都觉得花费太大,不值得,白白浪费了上好的土地,还要给放马的士兵发工资,明明天下太平的很嘛!朝廷应该把钱省下来给士大夫们发红包,不应该拿去养什么劳什子的战马!
  吃草花费大?
  当然。
  那些土地,要是不用来养马而是出租给可怜的百姓耕种的话,朝廷每年不但省下了养马的花费,还可以坐收许多租金呢——而且,反正这些可怜的百姓,早就公然在皇家牧场耕种了,横竖军事用地已经被占了养不了马了,朝廷何不索性承认了,还能多一笔收入?
  于是,这些皇家牧场就这样变成了庄稼地和鱼塘。
  这都是为可怜的老百姓,以及大楚朝廷那糟糕的财政考虑的关系。
  所以,那些“当裤子也要搞原子弹”的,可以在敌后方日占区养马搞骑兵,而富甲天下的大楚却养不起马,这完全是因为大楚的精英们心怀百姓,精于成本计算,金融头脑胜过愚蠢的汉武帝百倍之故。
  再说,大楚的军马场,本来就养不了马,虽然蒙古人已经证明西伯利亚到海南岛都可以养马,但凡是大楚政权占据的地方,都是不能养马的——众所周知,大楚皇家军马场,五匹母马一年能生一匹小马就不错了,生育率堪比大熊猫,而不到一百里外的西蔡,五匹母马一年生三匹小马才算及格。
  而且,就是这样珍稀难得的军马,还顶不了事,往往征发命令一下,这些马还没走到边塞(更别说西伯利亚)十匹里就冻死了九匹。
  至于那些马究竟是冻死了,还是本来就只存在于账面……
  邵远山已经不想去研究了。
  他想知道的是,既然马场变耕地是官方行为,为什么地图上还是军马场?这不是误导人么。
  哦,这个啊,同样众所周知的是,大楚的小吏——也就是政府的具体经办人员——是没有薪水这个概念的,所以,他们在上班的时候,是会忙着敲诈勒索百姓以填饱肚子呢,还是做可能永远没人看的地图更新呢?
  既然不拿薪水的小吏们可以把户口本编到崇祯几十年,那么,几十年如一日的过期地图算什么!
  

第一百一十三章 皮之不存
更新时间2013…3…1 20:52:35  字数:989

 邵远山忙碌的时候,卫连城却得陪着韩梅璟闲聊。
  说是闲聊,其实能说的也不多,毕竟四周都是敌兵,他们这点警觉性还是有的,而且韩梅璟大约是忧心国家,操心公事,卫连城问他话的时候常常心不在焉,回答得牛头马嘴,所以更多的时候,两人都在发呆。
  对于度日如年的卫连城来说,唯一可以稍稍让他不去在意自己糟糕处境的就是神秘出现在军营里的陶立雪了,她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在军营里呢?她又为什么没有像其他被掳到军营里的女人那样衣不遮体呢?
  她是被女身暴光的罗尔雅抛弃了吗?
  那她为何还能穿着整齐(尽管是普通村妇的衣服)呢?
  思来想去,卫连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陶立雪的打扮是为了掩人耳目,罗尔雅可能与邵远山有勾结!
  而罗尔雅的心腹陶立雪就是使者!
  得出这个结论后,卫连城坐立不安,急着要去跟朝廷报告他发现的这些惊天秘密,等朝廷公布了罗尔雅的女人身份,随便捡个爱国的男人收了这个大脚丑女,他献计平反的功劳也就可以抵得过他失陷在赤湖的罪名了。
  到全天下都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