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工业强国-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晚宴上在座的都是华威集团的高层领导,韩素素自然没有资格上桌,被吴雯安排到了一间包厢吃饭去了。

酒桌上,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十分热烈。

“由于你们前段时间在俄罗斯,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们,怕影响了你们的工作,现在你们既然已经回来了,那么也应该知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牛保国语锋一转,颇为无奈地向赵东升和吴雯说道,“江南造船厂将咱们集团三十七名船舶建造方面的俄罗斯专家给骗了过去,我们已经与他们进行了交涉,可是收效甚微,他们以那三十七名科研专家牵涉到国家船舶战略规划为由,拒绝将人还给我们。”

“什么?”赵东升和吴雯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对这个消息倍感惊讶,没想到有人竟然会强抢。

牛保国随后将事情的缘由向两人讲了一遍,那三十七名船舶专家是赵东升从圣彼得堡的几家船厂里请来的,俄罗斯船舶界赫赫有名的专家,一起从莫斯科飞来的京城。

华威集团驻京城办事处安排了人和车前去机场接人,可是谁成想就在航班抵达的时候,一个与机场分属两个jǐng察分局的派出所的jǐng察将接机的人给抓走了,理由是他们涉嫌一起伤人案。

接机的负责人原本向给办事处打电话,结果被jǐng察以防止串供为由拒绝,径直将他们押上了jǐng车。

等到了派出所,jǐng察也没有审他们,把他们往拘留室里一关,让他们写交待材料。

直到晚上,华威集团驻京城办事处主任蒋伟才找到接机的人,办案的jǐng察随后释放了那些人,理由是他们经查发现接到了假jǐng,接机的那些人是被诬陷的。

蒋伟之所以能当得上华威集团驻京城办事处的主任,自然为人老道,世故圆滑,社会经验丰富,否则赵东升岂敢将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他。

对于这起假jǐng事件,蒋伟肯定清楚里面有猫腻,可是他来不及跟派出所计较,因为那三十七名船舶专家去失踪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蒋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就是那三十七名船舶专家肯定来了京城,因为他在机场查到了他们的入境记录。

虽然找不到人,不过蒋伟并不担心他们的安全,毕竟这里是京城,还没人敢威胁那些专家的安全,否则就是惊天大案,无疑于自寻死路。

蒋伟很清楚,那些科研专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就消失的,肯定是被什么人给接走了,想到他们是船舶制造方面的专家,于是他特意找人打听了一下,果然在几天后得到了消息,是江南造船厂的人将那三十七名专家接走的。

江南造船厂位于江南省,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造船企业,隶属于船舶工业总公司,不折不扣的国字号企业,正厅级单位。

由于当时赵东升、吴雯和周军都在俄罗斯,所以蒋伟将这件事情向牛保国做了汇报,牛保国高度重视,连忙让华威集团驻江南省办事处的主任到江南造船厂交涉。

可惜的是,江南办事处的主任连江南造船厂的大门都没能踏进,被没有预约为由给赶了出来。

江南办事处的主任后来尝试着进行预约,可是江南造船厂根本就不理他,万般无奈他只好向牛保国汇报。

牛保国知道江南造船厂是故意在刁难,于是就亲自去了一趟,想要见江南造船厂的厂长。

被江南造船厂大门口传达室的老头晾了三天后,江南造船厂办公室的一个处长出来见了牛保国,他没有否认江南造船厂将那37位科研专家接来的事情,不过对于原因他也进行了解释,递给了牛保国一个盖有国务院公章的红头文件,上面要求船舶工业总公司全力推动国内船舶造船事业的发展。

那名处长打着官腔告诉牛保国,船舶事业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所有他们将那37名科研专家请来协助发展一个国家的重点项目,希望华威集团能理解和支持。

并且表示,如果华威集团有什么异议的话,可以去向国务院反应,让国务院撤销那份红头文件。

说完后,那个处长就扬长而去了,至于牛保国想见江南造船厂厂长的要求,则被江南造船厂以不符合对等原则为由拒绝了。

换一句话来说,江南造船厂这是以大欺小,江南造船厂是正厅级,而华威集团是正处级,因此即便是赵东升来了,那么以赵东升目前的级别也只能见到江南造船厂的副厂长,至于厂长,恐怕也很难见上一面。

为此,华威集团只能求助市里和省里,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大了,江南造船厂不怕事情闹大,事情闹得越大,牵涉的层面越高的话,那么对他们越有力。

因为层面越高的人,那么就越要从大局出发来考虑问题,反正华威集团旗下也没有船舶企业,这样一来的话不如将那些船舶专家给江南造船厂,反正大家都是国有企业,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所以江南造船厂这才故意晾着牛保国,逼着牛保国向上级求援,以此将事情闹大,这样他们就占据了主动的地位。

华威集团的总经理是赵东升,即使向上级汇报,那么也应该是赵东升,所以牛保国就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想看看赵东升如何处置。

“拿着鸡毛当令箭!”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赵东升微微一笑,笑容里充满了鄙夷,看来他要到江南走一趟了,对那37名科研专家是势在必得。

这37名科研专家的事情说小非常小,只占华威集团那一千多名科研专家的极小部分,可是说大也非常大,xìng质非常恶劣,如果其他的企业也都采取这种“强取豪夺”的手段,那么华威集团好不容易从俄罗斯请来的那些科研专家岂不是要被瓜分得一干二净!

第两百一十七章市长办公会

赵东升并没能立刻启程前去江南省,在他去俄罗斯这段期间,市里的工业现代化改革在胡艺的主持下如火如荼地进行,不过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由他这个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亲自处理,而且也只有他这个主导者才能解决。

回到黄州的第二天,赵东升参加了何伟举行的市长办公会,各个副市长在会上对各自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在所有的副市长里,赵东升的总结发言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黄州市工业现代化改革不仅是黄州市所有工作中的重点,而且是省zhèngfǔ高度关注的事务,一旦赵东升对黄州市的工业成功实行了现代化改革,那么黄州市的经验将向全省进行推广。

对于黄州市前段时期工业现代化改革进程的总结,赵东升让胡艺向与会的各位市长进行介绍,毕竟胡艺是实际经办人,在这方面更有发言权。

胡艺早就知道自己要发言的事情,因此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面对着在坐的市长们侃侃而谈,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前一段的工作状况,虽然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麻烦,但总体进度还算顺利,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自从赵东升去俄罗斯前将市里工业现代化改革的事情交给胡艺后,胡艺便处于繁忙的工作中,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虽然工作很累不过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同时也对赵东升的能力是倍感钦佩。

如果不是亲身参与的话,胡艺根本体验不到赵东升对黄州市工业现代化改革所作出的宏大规划,而一旦改革成功完成,那么黄州市将一举成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化工业重镇,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此,胡艺现在是干劲十足,踌躇满志,如果赵东升的工业规划实现,那么这将是他人生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对此非常期待。

等胡艺总结完了工作后,赵东升向何伟等人介绍了下一阶段的改革计划,听得在座的副市长们频频点头,心中是羡慕不已。

恐怕只有赵东升才能完成这项纷繁浩大的工业构想,不说别的,光是工业改革所需要的资金就是一笔巨额数字。

由于这是黄州市的事务,省里是不会对此有任何的拨款,否则的话无法向别的地市交待,况且省里也没有多少钱,还要为全省的通盘发展考虑,即使想帮黄州市也无能为力。

而黄州市的财力更是捉衿见肘,最多也就是咬牙挤出两三千万来给赵东升,再多的话对市里其他部门就会产生影响,完全是杯水车薪,因此钱的问题只能依靠赵东升自己来解决。

到目前为止,赵东升已经向黄州市的几大国有银行贷款了六亿华币,这是那几大国有银行所能提供的最大贷款额,足以令省里其他地市的市长们眼红,他们能从那些银行贷款一亿的话就足以偷着乐了。

不得不提及的是,这六亿华币中有一亿五千万来自黄州市商业银行,为了给赵东升尽可能多得凑集到资金,市商业银行行长韩启礼特意提高了居民储蓄的利率,使得市商行的存储利率是其他银行的两倍,因此吸引了市里居民的大量存款,一举超过了市里的那几家国家级的国有银行,成为了黄州市吸收储蓄量最大的银行。

韩启礼一共从居民那里筹集了六千万左右的资金,然后又向周边几个兄弟地市的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借贷,获得了九千万左右,这样一来他贷给赵东升的钱就达到了一亿五千万。

韩启礼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手笔,是因为赵东升对他有一个十年贷款的承诺,从一九八八年开始,他每年都会以一个高利率向韩启礼贷款,这样一来韩启礼就可以按照正常的利率从别的银行贷款,然后转贷给赵东升,进而从中赚取差价,这也是他有魄力将存储利率提高到别的银行两倍的原因。

通过赵东升的十年贷款承诺,韩启礼不仅成功吸取了黄州市的居民存款,而且还扩大了知名度,使得黄州银行在河东省以及中部地区声名鹊起,伴随着华威集团一起发展壮大。

可即使如此,如果想完成赵东升对黄州市工业现代化的改革方案,那么至少还需要三十亿华币。

以国内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三十亿华币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别说河东省,就是国务院一下子也没办法拿出这么多的钱来,因为每年国家的财政预算可是提前一年就已经做好了的,如果想中途增加费用,而且还是一笔如此巨大的金额,那么只能动用国家储备资金。

而国家储备资金关乎国家的战略安全,以应对紧急发生的事件,例如地震、干旱和洪水等等,很显然国务院是绝对不会为黄州市动用它的。

赵东升在黄州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在这里足足呆了待四年,现场的市领导已经非常了解他的行事风格,如果他没有把握的话,是绝对不会推动黄州市的工业改革的,那三十亿华币的款项他肯定有解决的

因此,赵东升如何获取那三十亿的资金成为了现场各位副市长,同时也成为了河东省官场所关注的目标,大家对此都非常好奇。

按照河东官场上的一个主流说法,那就是赵东升准备向国外的银行进行贷款,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一个可能xìng,反正赵东升最擅长的就是与银行打交道,而且他还一个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那就是能调动华威集团的资源,这样的话肯定可以国外银行那里贷到钱,只是不知道能贷多少,毕竟国外银行的贷款审核手续更加严格和完善,有着一系列的评估标准。

市长办公会结束后,赵东升与几名副市长谈笑了一番后就去了何伟的办公室,将那37名科研专家被江南造船厂拐走被扣留的情况向何伟进行了汇报。

华威集团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市里应该知道情况,况且赵东升去江南造船厂要人,届时很可能会与对方发生冲突,他需要提前获得市里的支持。

“简直就是强盗嘛!”何伟得知了事情后,不由得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冷冷地说了一举,华威集团是黄州市的企业,江南造船厂这么做岂不是在挖黄州市的墙脚。

“你放心,市里一定会给你们集团讨回这个公道,如果他们还是搪塞的话,那么省里绝对不会坐视的。”随后,何伟沉声向赵东升说道,他已经做好了河东省与船舶工业总公司到京城打官司的准备。

“市长,他们不与我们交涉,那么想必是有备而来,并不怕省里将事情捅到京里,如果到时候有领导让省里顾全大局,恐怕到时候省里就被动了。”

赵东升微微一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还是让华威集团来解决这件事情比较好,如果能逼出他们上面的人出面,那样的话咱们就掌握了主动。”

“你准备准备用什么办法向他们施压?”何伟觉得赵东升说的在理,点了点头后饶有兴致地问,他很清楚赵东升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主儿,想必已经盘算好了对策。

“将事情闹大!”赵东升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沉声回答。

何伟闻言,脸上随即露出了笑容,看来赵东升这次是要狠狠地折腾江南造船厂了,这小子可是从来都不肯吃亏的。

离开了何伟的办公室后,赵东升又去了市zhèngfǔ大楼对面的市委大楼,向市委书记马天益汇报江南造船厂的事情,马天益是黄州市的一把手,自然要知道这件事情。

赵东升来到马天益办公室的时候,几个人正坐在办公室外面的套间里聊着天,看样子是排队等着见马天益。

“赵市长!”其中一个人是黄州市下面一个县的常务副县长,见赵东升进来连忙起身,笑容满面地打着招呼。

赵东升微笑着向那个常务副县长点了一下头,随后被坐在马天益办公室门口办公桌后的女秘书径直领了进去。

见赵东升连队都不用排,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被秘书领进了马天益的办公室,其他的几个人顿时好奇地望了过去,他们都是外地人,第一次见到赵东升。

“张县长,这就是华威集团的赵总?”等赵东升进了办公室后,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好奇地问向了那名常务副县长,黄州市如此年轻的副市长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分工工业同时也是华威集团老总赵东升,没想到已经从俄罗斯回来了。

“龚老板,你不是要来我们市里投资吗,如果能得到我们赵市长的支持,那你就钱途无限呀。”张副县长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向眼镜中年人说道,特意在“钱途”两个字上加重了读音。

听了张副县长的话后,屋子里的几个人顿时眼前一亮,他们都是外地的商人,这次来黄州市就是为了洽谈投资的事情,而他们之所以来这里投资,正是看中了赵东升主持的黄州市的这次工业现代化改革的机会,准备搭这趟顺风车大干一场。

除了屋子里的这几个人外,这一个月来陆陆续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前来黄州市打听消息,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冲着赵东升来的,有华威集团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他们相信赵东升能搞好这次黄州市的工业改革,否则的话他们吃饱了撑得来毫无竞争优势的黄州市?早就跑沿海地区去了!

第两百一十八章第二把火

赵东升走进马天益办公室的时候,市建委主任齐涛正在向马天益汇报工作,齐涛是今年被马天益从副主任的位子上提拔起来的,因此紧跟马天益的步伐,隔三差五就向马天益汇报工作。

见赵东升来了,齐涛立刻知趣地离开了,很显然赵东升有事情要跟马天益谈。

赵东升将江南造船厂的事情向马天益进行了汇报,请求马天益对这件事情进行指示。

马天益和何伟一样,知道此事后非常惊讶,万万想不到江南造船厂竟然能做出这么出格的事情来,于是也对赵东升表示了支持,告诉赵东升放心大胆去江南省,市委和市zhèngfǔ将是他的坚强后盾。

“赵市长,晚上有时间没,我们建委有工作要向您汇报。”赵东升离开马天益办公室的时候,齐涛没走,正在跟张副县长等人在那里说着话,见赵东升出来,笑着迎了过去。

“我可不是你们建委的分管市长,咱们聚聚可以,但汇报什么的还是免了。”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不过我这些天有事,等我出差回来再找时间吧。”

“齐主任,你们赵市长没什么架子呀!”赵东升与齐涛闲聊了几句就走了,龚老板笑着向齐涛说道,他走南闯北十来年了,见过大大小小的领导无数,像赵东升这么和善的副厅级领导可真的很少见。

“赵市长是没有什么架子,不过如果你认为他没有脾气那可就错了,龚老板,如果你想在黄州市长久发展下去的话,那么以后最好按照赵市长的规矩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赵市长这里没用。”齐涛闻言微微一笑,开口提醒龚老板,反正这种顺水人情的事情顺嘴就送了出去。

龚老板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他了解到的那些信息并没有错,赵东升的确是一个非常有xìng格的市长,他喜欢跟这样的市长打交道。

按照常理,赵东升和齐涛都不应该邀请对方吃饭的,尤其是齐涛还让赵东升指导工作,因为市建委并不是赵东升的分管部门,而不同分管部门之间的副市长是不会插足别的副市长的分管领域,否则的话就是捞过界,是犯了官场上的大忌的。

不过,赵东升的情况比较特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