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天使上复皇上,臣愚昧,只知杀奴,不知其它。”

    既然不是正式的诏旨,卢象升这种传统的士大夫也不会把这种不正经的口诏当一回事,更加不会对它俯首称臣,或是顶礼听命。

    此令,乱命也!

    皇帝应该是担心着这一点家底,唯恐宣大和关宁铁骑在与奴贼决战时损失干净,东虏不管怎么杀伤百姓,最后肯定还是要退出关外的。只要山海关和宁远在,东虏不可能通过蒙古草原源源不断的补给,等于是没有后方,又不能强攻下北京等大型城池,建立不下根基,所以现在崇祯和朝中一些大臣已经不把清军放在心上。

    在他们心中,生死大敌是农民军,清军只是小患。

    至于百姓损失,民间的死难,这又何尝被崇祯和那些大人物们看在眼中过?

    他神色俨然,几乎是把崇祯的密诏原封拒还,根本一点面子也没有给。

    “好,很好!”

    传诏太监又惊又怒,连声冷笑,终于拂袖而去。

    中使一走,京营兵们也是跟上,数十骑风卷残云一般,迅速消失在地平线上。

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风骨(1)

    第二百三十五章真正的风骨

    “大人,这是怎么了?”

    杨国柱在武官中地位最高,见情形不对,便是上前动问。

    “无妨,不必说出来乱我军心了。”

    卢象升神色严肃,他知道这么一拒,皇帝对他的印象一定大打折扣,以后想获得君王的支持几无可能。

    而经过这个所谓不准浪战的密诏之后,皇帝的心意也是十分明白。

    现在总督天下兵马,负责提调的文官是他,按大明的传统,还要有一个太监当总监军,负责指挥一部份兵马和粮草供应,是对文官权力的一种掣肘。

    武将如果在文官这里受了委屈,也可以到太监那一方去叫屈,不至于连个叫两升的地方也没有。

    现在总监军就是太监高起潜,这个人卢象升也十分清楚,是一个无能无用的无胆匪类,仗着身体还算健壮,听说还能马上骑射,皇帝就以为这是个能带兵打仗的太监,用来监视诸军,镇守关隘,十分信重。

    要说太监,国朝太监这么多,有好有坏,绝不是文人所说的那样全部坏的变态,就拿魏忠贤来说,对天启皇帝的忠心其实是没话说,敛财也有一手,供应军需绝对不出毛病。

    天启一朝,打仗用兵不少,没有如崇祯朝这样加赋,农民也不曾大规模起义,虽不能说是魏忠贤擅治政理财,但好歹是比崇祯朝要高明的多。

    崇祯用人,是专挑废物,他的太监都是一个比一个无能,镇守关隘的太监,监军太监,都是一无是处,只会坏事,不能成事。

    高起潜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和杨嗣昌走的很近,现在卢象升听说过杨嗣昌在主持和议,京师之中风声已经很明显了,赞同此事的少,反对者极多,但大家都知道,是皇帝在杨嗣昌身后支持,所以就算反对的,也不敢公然攻击,只是最近京城之中,爱听说岳全传的人多了起来,祭祀岳飞的活动,也是十分之多。

    很多人忧心时事,想起南北两宋的遭遇,不免是忧心如焚,已经有几个朋友从京城给卢象升寄信,要请他务必坚持,不要与高起潜等人同流合污。

    “我当然不会,我会有我的操守!汉贼不两立,我入京之后,一定面圣,极力反对议和之事。前宋之鉴不远,皇上应当不会糊涂至此。一定是杨文弱怂恿,此人可恶,简直该杀!”

    在吩咐虎大威和杨国柱等人拔营起寨,往昌平继续出发之后,卢象升骑在自己心爱的五明骥之上,在颠簸之中,仍然是高高抬起自己的头颅!

    这就是大明人杰的代表人物,哪怕是面对强权,面对的是皇权,面对的是自己的性命安危,但仍然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之气!

    ……

    ……

    与此同时,在与卢象升相隔千里之外的一座城池之中,有一位须发如银的老者,也是在自己家中的庭院厅堂之中,平静从容的听着儿孙们说话,他的脸上,皱纹深如刀刻,须发已经白透了,其实头顶长发,也是落了不少,束发用的木簪子都快插不住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风骨(2)

    就算如此,这位老者的眼神之中,仍是充满了睿智的光芒,令人根本就不敢逼视。

    在听着儿孙们说话的时候,他手中的碧绿色的玉锤在不停的击打着自己的腰跨,年岁大了,这样的久坐已经令得老人感觉不舒适了。

    这就是天启朝的帝师,赫赫有名的辽东督师孙承宗!

    在天启朝,无数文官被魏忠贤扫落下马,天下人屏住呼吸,不敢得罪这个权阉,等魏忠贤称九千岁时,他已经把最强大的文官集团东林党打翻在地,并且踩上了无数只脚。

    在那种时候,不论是勋臣还是戚畹,或是文官武臣,都是仰其鼻息,再痛恨魏忠贤的人,也是绝不敢公然顶撞他。

    也唯有孙承宗一人,以帝师之尊还有天启皇帝对他的尊重,勉强能保持住自己的独立性与文人的风骨。

    不曾阿谀也不需阿谀,以一身当东虏一国,在他手中,修筑了几百个军堡,推进收复了千里失地,修筑了无数城池,铸成了不知道多少门的火炮。

    他组建的车炮营是当时全天下最厉害的火器部队,一千多支火铳,八十多门火炮,配过百辆大车,这个配给不能不说是超级豪华。

    可惜,明朝工匠待遇猪狗不如,监督不力,做出来的武器差强人意,加上毫无训练,放火炮全靠炮手的个人经验,连当时西方的标尺测距的最原始的手段也没有,这样的纯火器营反而放弃了肉博,老孙头的思维还是太超前了一点。

    但无论如何,有孙承宗在辽东时,当时的后金并没有占太多的便宜,虽然有过耀州之败,但责任并不是孙承宗为主,有他在,整个辽东防线犹如有一根定海神针,就算是努儿哈赤也不敢长驱直入来讨便宜。

    后来老孙头被群攻弹劾去职,他一走没多久,后金就是大举进攻,几百堡垒,过万铠甲,无数兵器和大炮,加上几十万百姓,数十万石粮食,全被后金打了草谷,吃了肥羊。

    明帝国十年之功攒起来的防线,就只剩下宁远和山海关两处而已。

    所以说有的人当他在的时候,你不觉得他如何,只有当他不在的时候,你才会格外想念,并且知道他是一个厉害人物,绝非常人可比。

    孙承宗的成功绝非是自己人一方认同,哪怕是清军统帅和普通的小兵,对孙老头都有几分敬意。

    在真实的历史上,孙承宗居住在河北高阳老家,在崇祯十一年时他已经是七十六岁的高龄。以前任大学士宰相帝师之尊,原本应该躲到京城,最不济也该进入城防十分坚固的保定府城去躲避,但孙承宗的选择却是最有风骨的那一种。

    正如此时!

    “父亲,”孙承宗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乃父的学识,虽然有两个中了进士,还有几个中了举人,但都没有考选翰林。当然,朝中无人也有可能,现在几个当官的儿子都是一脸急切,都是跪在地上劝道:“父亲高龄,就算去躲避也不会有人再说什么了。高阳城小,而且几乎无兵,也无饷,无粮,如何守得?奴骑一至,只要攻城,此城必陷。今我孙家大小近百口,岂能白白死于城中……”

    “这话说的错了。”

    孙承宗听着儿子这样的话,并没有什么特别愤怒的表情,只是淡淡一笑,向着说话的那个儿子道:“老夫和你,都是吃朝廷俸禄的,为国尽忠,这叫白死么?”

    “可……”

    “我知道,我知道。”

    孙承宗笑道:“死也有个说法,是战阵而死,还是死的憋屈了,这就有讲究了。你们觉得,困守这么一个小城,被人瓮中捉鳖,死也死的委屈,是不是啊?”

    “对,儿子正是这个想法。”

    “糊涂,糊涂啊。”

    此时正近黄昏,金黄色的光线照在老人的脸上,孙承宗的脸色还是十分恬淡,只是眼神之中,却是无比坚决。

    “近来有议和一说,你们听说过没有?”

    “听说了。”

    “按说皇上意志之坚,远非先皇可比,但现今有此说,想必是国事日艰,有士大夫在皇上跟前蛊惑议和的好处。”

    孙承宗露齿冷笑,冷然道:“当初老夫经略辽东时,议和一说,难道就没有吗?奴酋屡次请和,其实都是诡计。有很多人觉得,大明现在有内乱,不妨戡平内乱,再御外侮……这简直就是昏聩,人家能等你从从容容的收拾河山,再练雄兵,然后老老实实的等死吗?你们看东虏每次入关,都是挑流贼受窘之时,哪怕就不是与贼勾结,实际上也有策应大明内乱的意思。十几年前,我大明还有议和的本钱,现在东虏已经把我们的深浅看的清楚,随便就可以入关进来,在这种时候,他还愿与你议和吗?笑话,简直就是笑话。老夫之意已决,散尽家财,买兵器,修城墙,如果奴兵来攻我高阳,我愿登城擂鼓,助守城者一臂之力,如若不幸,也省得我留在世上,苟活着看我大明亡国的那一天!国事至此,岂天乎,此天乎?上天,千万不要叫我见到有这一天才好!”

    做为一个读书五十年,当官三十年,位至帝师辅臣的老人,此时此刻,终于也是露出了真性情。

    在他座下,孙家的儿孙们也是默然对泣。

    在这一刻,孙家的命运是决定了。

    既然孙承宗有殉国之意,其实也是他对国事渐渐绝望,并且看出崇祯有议和之意,为了避免皇帝被人愚弄,孙承宗愿意以自己堂堂前帝师的身份战死殉国,以激励民心士气。

    这个用心,不可谓不深。

    身为士大夫家族的一份子,这些孙家儿郎知道,不仅无可再劝,连自己在内,都要留在高阳,以为父祖身边的后盾。

    否则的话,就算他们弃孙承宗而走,侥幸活在世上,世人也无法原谅他们,苟活于世,不如壮烈而死。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练习(1)

    第二百三十六章练习

    “儿子明天就去卖房卖地。”孙承宗的二儿子是一个县令,已经薄有家产,现在他也是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坚决,身体性命已经不要了,家产也是小事了。

    “小孩子们送走,女人送走。”

    儿子和孙子们的打算,孙承宗也知道,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也是没有办法两全和劝说的。除非是自己走,否则他们必定也不走。

    “好吧,我们孙家就以此身,报效国家吧!”

    孙承宗心如刀绞,脸上却是十分刚毅,这一瞬间,这个七十多岁的耕读传家的老读书人,竟是犹如一个威风凛凛的战将一般。

    在他膝前,数十名孙家儿郎郑重叩首,以这样的大礼相拜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父祖的决心。

    国难当前,好男儿有死而已!

    所谓华夏风骨,不外如是!

    ……

    ……

    三列火铳兵已经在靶场中站好,他们手中的火绳枪已经装好,火绳也是点燃。

    天气不好,半空中有小雨洒落,还有些风。

    已经是入了冬,雨水打在人身上特别的冰冷,而对火铳手来说,这个天气更是有天大的麻烦。

    今天张守仁亲自校阅军中所有的火铳手,战前特训已经开展,整个浮山营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气氛之中。

    所有的士兵都知道大战在即,能不能活着回来,就要看自己的本事练的高明不高明。

    在张守仁的绝对统治之下,根本没有人有当逃兵的想法,更没有反抗的意识。

    在张守仁成亲之前,砍下来的几颗首级,也是把所有人都震慑的不清。

    以前本营厮杀,杀敌不少,砍下的敌人头颅和首级很多,但执行军法,杀自己人,那还是头一回。

    张守仁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他并不喜欢用肉刑来约束部下,更不喜欢用斩首来威慑。

    上一次处斩叛兵,给了大家足够的警示。

    在这个问题上,张守仁是没有商量,是要杀人的。

    而且,此次是与鞑子交战,虽然山东地面还没有被鞑子骚扰过,但潜意识里,这些质朴的齐鲁汉子也是对入侵者十分痛恨,虽然这一次可能是做为客兵出战,但士气还不算低。

    在这样的天气里头,原本是不会训练的,但战时训练没有这么多避讳和讲究,任何天气下,都可能出战,既然如此,当然也能训练。

    小雨淅淅沥沥的不停落下,打在人的身上,火铳兵们是散列的,三列人站的十分松散,彼此留下足够的距离,队列不能太紧密,除了要留给对方从后头瞄准射击的空隙外,还要提防对方枪上的火绳燃烧时溅落的火花。

    火铳手们也没有穿铠甲,预计到出战时,铠甲也就一千来具,用来装备长枪兵都嫌不足,况且还有骑兵和数量不多的刀牌手们都没有甲……轮到火铳手,恐怕要等明年了。

    他们只是穿着作训军服,但与普通浮山兵不同的就是帽子。

    明军有自宋时就传下来的范阳笠一般的毡帽,骑兵是用铜铁头盔,样式和清军都差不多,只是没有清军骑兵的那根长长的避雷针装在顶上。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练习(2)

    一般的卫所兵,就是戴毡帽和笠帽,连头盔也十分稀罕。

    而眼前这些火铳手们,却是戴着一种样式古怪的黑色大檐帽,中间凸起,前方的铁檐往前延伸出不少的地方来,所有的火铳手都是把火绳枪举在这檐帽底下,虽然雨水溅落,但多半的雨水是顺着帽檐流淌下去了。

    “取枪!”

    孙良栋一声喝令,所有的火铳手雷鸣般的暴起回答:“取枪!”

    “哗!”的一升,所有人都是把火铳平放在手上。

    “打开火门!”

    “打开火门!”

    “取药!”、

    “取药!”

    孙良栋吼一声,火铳手们就是答一声,对答之时,声若雷鸣。

    就算是刻意为之,这一股子雄壮激昂之气,也是令人觉得十分的提气,精锐敢死战士的感觉,立刻就出来了。

    在喝令取药之后,所有的火铳手在吼答之后,就是从肩膀前的子弹带上取出一枚纸制的弹药,在嘴上一咬,用牙齿咬破一端。

    “倒药!”

    三列火铳手把纸弹药内的火药倒进火门。

    “闭火门!”

    所有人都是一起把火铳的火门关上,所有人都是动作一致,手式十分漂亮整齐。

    这就是孙良栋的千锤百炼之功,当然,除了他这个火铳手的最高教官,底下的辅助教官们也是费了不少的心血。

    每个步兵队是四百余人,长枪手二百一十人,刀牌手四十人,火铳手一百五十人。

    五个队的火铳手齐集于此,排成三队,绵延里许,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火力屏障。

    张守仁身边,所有一起观看演练的人都是屏住呼吸,看着眼前火铳手们熟练的动作,无形之中,眼神都是跟着他们的双手而转动。

    “竖枪!”

    在关闭火门后,“砰”的一声巨响,所有的火铳被竖在地上。

    “装弹!”

    孙良栋的嗓音都有点变声了,这么连续的喊下来,颇有点声嘶力竭的感觉。但就是这样的叫法,反而叫人觉得十分给力,听的就是十分的提气。

    “装弹完毕!”

    “装弹完毕!”

    火铳手仍然是按在各排时的习惯,每一排的火铳手把定装纸筒弹药内的火药和铅弹塞进火铳口后,就是一起大声报备。

    待各排都报告过后,又是一声大吼:“取通条!”

    “是!”

    “哗!”的一声之后,火铳手们一起抽出通条,往铳口内捅了三下,把火药铅弹捅实,然后将通条插回原本的位置。

    “持枪!”

    “持枪……持枪!”

    这一次所有的军官一起吼叫起来,声音此起彼伏,叫成一片。

    “啪!”

    又是一次齐声的巨响,三列火铳手们一起把火铳靠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但并没有紧紧贴在脸上,火绳的火花不会溅到脸上,但发射时一瞬间引火药会迸发出烟雾和火花,贴的太近的话,会伤到自己。

    “前排预备!”

    现在所有人都是装好了子药,并且填实待发。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等候着最后的命令。

    三排火铳手,最前排的举平火铳,并且呈瞄准姿态。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练习(3)

    后两排则是斜举枪口,在做准备。

    这是练习,如果是战时就不会这么整齐,应该是第一排准备,第二排在通条压实,第三排在装药,有这么一个时间差。

    每排击发后,第一排后退,第二排击发,第三排上前预备,如此往复循环。

    这种三段击法,小日本在自己的游戏上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