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搏,自己的族人被人屠杀□□的时候,他们长袖善舞,十分的善于“经营”!

    除了范家,还有平阳的亢家,也是晋商中的杰出代表。

    亢家除了是大盐商,还是大明最大的典当行的拥有者,不过前两者赚的利润都远不及亢家在粮食生意上赚的多。

    在京师正阳门外,亢家有全大明最大的粮行铺子,在他们的老家平阳,用来装粮食的库房就有数千间之多。

    每天夏收和秋收时,亢家在整个北方最少是数百万石以上粮食的资本运作。

    他们在收粮时故意压低粮价,抓准了农民要用粮食卖了变现换钱交纳赋税的急迫和紧张,用最低的价格收入粮食。

    等农民被斩了一刀卖给他们粮食后,又得进他们开的典当铺子,高价赎回自己曾经典当的衣服和生活用具,最后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在他们的钱庄借钱或再次典当,然后到粮行里高价买回自己曾经低价贱卖的粮食,用来叫一家免于饿死的命运。

第一百一十七章 晋商(2)

    就是用这样的一条龙的贴心服务,亢家在大明积累了千万以上的身家,但他们现在的利润大头还不在大明内地,而是和范家一样,亢家也有走私粮食到辽东的路子。

    大量的粮食从内地收上来,然后被驼队源源不断的送到辽东。

    在小冰河时期,中国北方的农民被连年的干旱和酷寒给击倒了,大量的农民要么饿死,要么逃亡,想避免这两个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造反。

    在万历年间,神宗对北方农民和军镇还能勉强维持,到了崇祯年间,由于内忧外患,尽管几次加派田赋,但明廷财政破产,连军费也不能维持,更谈不上赈济灾民。

    于是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一边是朝廷加派赋税,用来维持朝廷的运作和军费开支。一边是农民因为灾荒无法自给自足,同时还要完粮纳税,两相交逼,只能造反。

    造反的人越多,朝廷的军费开销就越大,需要的赋税也就越多。

    同时在关外的满清时不时的入关扫荡,也是给明朝这个已经虚弱的巨人雪上加霜,绽开的伤口越来越大,流血越来越多,最终在两相夹击之下,一个庞大的帝国轰然倒下,汉人的最后一个帝国,就此灭亡。

    明亡清兴有很多必然和偶然,历史的细节细究起来特别的有趣。

    为什么北方的农民纷纷破产无法自足,而同样是在北方,还是在东北苦寒之地的满清政权却保持了勃勃生机?

    在努儿哈赤时代,因为小冰河带来的灾害,这个老奴隶主感觉无法养活太多的奴隶,于是在天聪年间,努儿哈赤下了屠杀令,汉人中的地主,商人,秀才,全部被杀,同时家中没有一定存粮的农民,也在杀害的范围之内。

    在后金兴起之初,关外汉人有近七百万之多,到了努儿哈赤统治的尾声时,辽东汉人连两百万也没有了。

    人力缺失使得后金极度衰弱,要是努儿哈赤的统治再延续几年,恐怕也就不存在清军入关的问题了。

    但关键时刻是,皇太极顶了上来。

    此人雄才大略是不必多说了,清朝确实是在他手中完成了最关键的几步,成就了能统一中国的最基本的基础。

    诱使袁崇焕杀毛文龙,稳住辽南,这是皇太极的第一步。

    长征万里,在草原一年多时候,把察哈尔部落的林丹汗打的望风而逃,最后穷困交加病死,然后接收了察哈尔蒙古的草场和部落,威逼其余的蒙古部落与其合作,并且在皇太极的统率下,蒙古与后金一起合兵入关抢劫,并且大获成功……得到蒙古,后金其实已经是辐辏万里的大国,已经确实有与明朝平起平坐的资格,已经是事实上的敌国……可惜,明廷上下,没有人能看到这一点,或是没有人能正视这一点。

    然后就是胸襟博大,不停的收服来降的明将,重兵入侵朝鲜,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在皇太极的努力之下,到崇祯十一年时,后金已经两次入关,次次成功,用皇太极的话来说,就是在削砍明廷的枝叶,等到最后关头,再把北京拿下,把明朝连根拔起。

    事实上他做的确实成功,也使得后金从一个强盗集团成一个真正的半奴隶半封建的国家,等皇太极建号称帝之后,很多关内的有心人,聪明人们,都是敏锐的发觉,这个叫满清的新兴国家,它很可能取代明朝,成为新三百年气运的主人。

    在这种投机心理下,晋商与满清暗中勾结,输入了大量的粮食和生铁等军需物资到辽东,自己赚取利益的同时,也是在一个新兴政权那边下了重注。

    在商人角度这是很聪明的做法,一举两得,但这些晋商明显是忽略了国家和民族层面这两件事。

    或者说,在这些商人的心中,根本也就没有祖国或民族这样的概念吧。

    这样的输入才是使得满清挺过了小冰河时期的困难,军力不仅没有下降,还有上升,他们在关内抢来的大量金银都换成了粮食和军器,然后隔几年就到内地再抢一次,大量的人民抢来当奴隶,做农民和工匠,或是给八旗兵当辅兵,而抢来的金银用来壮大自己,如此循环反复,一直到抢得整个明朝天下为止。

    这其中的关节和细处林文远当然不会知道,不过他凭着一个现任小旗官的政治嗅觉还有前任货郎的商业头脑,在听到一些关键词之后,大脑自然而然的也是高速运转起来……

    在继续窃听了一会之后,隔壁便又传来告辞和关门的声响,没过一会,刚刚的那个长随便又转身回来,对着林文远道:“林爷,相爷召见。”

    “是,多谢召唤。”

    在感谢的同时,一个红包也是塞了过去,对方的脸都笑烂了,在引路的同时,也是轻声提点道:“林爷有什么话只管慢慢说,一时半会的,外头不再带人进来了。”

    “是,纲纪有心了。”

    “都是自己人,林爷不消客气。”

    说话间,便是出了原本的厅房,从滴水檐下一转,再掀开一座门帘,房里也是灯光大盛,那个长随先闪到门前,小声道:“相爷,姓林的小旗官带来了。”

    “哦,着他进来。”

    “是!”

    那长随使了个眼色,林文远便是大踏步而入,进门之后,也是依礼而拜。

    无论如何,眼前这个坐在圈椅之内,于聚耀烛台下持着一本书凝神细看,根本没有把眼皮抬一下的中年男子,就是现今大明内阁的次辅大学士,也就是民间所称的阁老,宰相。

    以大明的政治传承而言,此人算是二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权柄与唐宋时的丞相无比相比,但毫无疑问,此时的大明,最少在名义上,除了皇帝和首辅刘宇亮之外,就是眼前的此人,也就是内阁次辅薛国观,最有权势的大明阁老!

    “下官浮山守御千户所小旗官林文远,叩见阁老大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 简单任务(1)

    第一百一十八章简单任务

    薛国观,韩城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任推官,给事中,因为党附魏忠贤在崇祯早年曾经倒霉被贬,但后来又因为“素仇东林”的政治态度而被温体仁赏识,所以在温体仁被贬出内阁之后,薛国观连续被提拔,从一个风尘俗吏扶摇直上,几乎是一年之内完成了十几级跳,现在大学士首辅刘宇亮退职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皇帝已经有旨意,薛国观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也就是不折不扣的内阁次辅,此外还给了他用□□,是双料的内阁大臣和阁老。

    这样的人,不要说林文远这样蝼蚁似的小人物,就算是张守仁现在已经是卫指挥佥事,也是远远够不到边,而就算是兵备道刘景曜,想要攀附,薛国观多半也不会把刘景曜看在眼里。

    在朝中,他可能对一个有东林或是复社背景的七品官假以颜色,而一个没有雄厚背景的地方官,就算是到了封疆的地位,也是和他次辅大学士吏部尚书的身份相差太远,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就好比后世的市长想和国务院总理攀上关系,这个差距,委实是太过巨大。

    不过好在有三件事,张守仁自忖有用,所以才派了林文远来,不然的话,就是自取其辱了。

    一则,薛国观素仇东林,虽然现在有时不得不和东林党人虚与委蛇,但骨子里的敌视是消解不了的。

    刘景曜从来不曾党附东林,所以在上年被罢免时,薛国观还曾经为他说过几句话,也算是同仇敌忾吧。

    二来,薛国观的经历中曾经有莱州府推官的任职,浮山与灵山,还有即墨,胶州这边,薛国观都曾经跑过,算是有点香火情面。

    要不是有这个浮山所的背景,恐怕林文远根本进不得这个门。

    第三,便是孔方兄的魔力了。

    从门包的规模薛国观就应该明白,这个叫林文远的小旗官所谋不小,当然,预备的花费肯定也不小。

    后世对薛国观的记录有很多偏颇和下作的污蔑,比如薛国观提议的捐助军饷,后世有人说是锼主意,但这件事只是得罪了皇亲国戚,而最多会扩大到富豪士绅和官员,如果薛国观的政策真的能推行下去的话,可能明朝灭亡的时间会往后推好多年。

    这些仁人君子一边痛骂薛国观秉持着温体仁的加税政策,称之为酷厉,而一边又自己善财难舍,对薛国观提议由勋戚捐助之事大加攻讦,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勋戚之后就是官员和士绅,在勋戚身上拔了毛,官员和士绅也一定得出血。

    因为这些事,兢兢业业替崇祯卖命的薛国观得罪了全部的勋戚还有官僚集团,然后又因为崇祯的首鼠两端使得捐助之事失败,最后皇帝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这个首辅,在捐助失败后不久,随便找了个贪污的借口,把薛国观赐死了。

    此人的尸体吊在梁上两天才准解下来,崇祯的报复也不可谓不狠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简单任务(2)

    在张守仁看来,相比于“君子”的东林党,象温体仁和薛国观这样明着要钱,但同时也讲规矩办事的官员反而要靠的住的多。

    他也隐约记得薛国观的下场不大妙,不过此时和此人打交道也是唯一的选择了。

    要是能想想办法帮老薛一手,那就更加完美。

    当然,此时还提不上这些,所以张守仁给林文远的任务也十分简单,就是用银子砸出一个关系来,帮扶刘景曜上位!

    “哦,浮山所……”

    随着林文远的话,薛国观的脸上也是露出沉思之色。

    在莱州的岁月显然又重现于他的脑海之中,一时之间,这位首辅相爷也是沉浸在了过往的回忆之中。

    “浮山老夫是去过的,多山,近海,地贫,人穷,出盐!”

    “是的,阁老说的极是。”

    “千户是叫周炳林来着?”

    “阁老说的是。”

    “唔,老夫为推官时,曾经扰过他几次酒。此人年近六十,大约也快退了吧。”

    “是的,阁老所记无语,周千户明年就要退归乡里享福了。”

    “既然千户要退,你那个大人,是叫张守仁?他已经是卫佥事,游击将军,一个百户年余时间巴结到这个位置,还要做什么?老夫虽是首辅,然国家自有法度,他要有非份之想,却未必是福,反而是祸!”

    毕竟是国家首辅,不动声色之间,却是直指人心,犀利非常。

    林文远额角露出汗珠来,这屋中其实有几个大冰筒,里头放置了不少冰块,所以有阵阵凉气散发出来,但此时被薛国观这般发作起来,一个军户小旗,自是有点吃不住劲。

    好在张守仁也没挑错人,这么久时间的训练加教育,还有林文远本身的冷静性格,使得他在薛国观的危哧之下并没有失态,等薛国观的话告一段落,林文远便是一抱拳,笑道:“阁老见教的是,我家大人也绝无任何想法,朝廷名器,当以功劳见取,今位至四品,已经是朝廷酬足功劳,再想寸进,也要拿战功来换。”

    “唔,这话说的是了。”

    薛国观的神色虽然还是十分冷淡,但毕竟是对林文远的话较为受落,当下也是颔首点头,以示赞同。

    一句话说了进去,底下便是也好办的很,林文远又是微笑着道:“我家大人所求者,不过是为兵备道刘大人抱屈。”

    这一次薛国观终于觉着有点意思。

    他是一个照顾下人的人,门上敢一再把一个小旗官求见的事报上来,肯定是收了天大的好处,红包一定拿到手软。

    为了不叫下头为难,见上一面也不妨。

    反正随便说上几句,叫这小旗滚蛋,叫他背后的那个佥事指挥死心也就是了。

    不过提起的居然是登州兵备道刘景曜,这件事,就有那么一点意思了。

    当下放下手中书卷,冷笑道:“刘嵩曙好歹是文臣,堂堂兵备,居然叫你们几个武夫来替他说事,他昏了头吗?”

    “阁老,刘大人不知此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简单任务(3)

    “那你家大人还真是古道热肠。”

    林文远不理这句嘲讽的话,神色仍是平和从容:“阁老说的是,我家大人确实是这种性子。刘大人性子孤高,为人是好人,做事也认真,为官之道么就……总之,我家大人愿保刘兵备大人为登莱巡抚,有兵备大人这样的人巡抚一方,可保登莱一带平安无事,甚至剿灭各地响马并海匪,也是不在话下。到时候,登莱平安,赋税也纳的多,四方传颂,还不是阁老慧眼识人?”

    这一番话,虽是粗鄙,大面上还听的过去。

    薛国观脸上虽是冷笑,意思却也有点松动了。

    他不大相信刘景曜完全不知情,不过想来此事也算是对方的投石问路。成了,自是极好,不成,也有一个武官顶在前头,到时大可推托一番。

    刘景曜这个书呆子官员,向来做事认真,为官的关节却很糊涂。这一次若是真的开了窍,加上此前报上来的功劳,升任巡抚,倒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薛国观在沉吟时,林文远知道火候已经差不离了,当下又是低声道:“阁老,下官到京师后,才知道维持相府体面,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和盖的大小不一的印信,掏了出来,便是往薛国观身边的桌上一摆,笑道:“这是些许微意,留着给阁老赏人。”

    送人银子,说是备赏,这也是下头送礼的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

    薛国观见他内行,便也不说什么,便将那张会票拿过来看。

    一看之下,也是吃了一惊,上头写的数额分明是库平银三万两整。

    大明自发行宝钞之后,只有这一种形式的纸质货币。

    但宝钞是没有保证金的,纯粹是无视经济学的胡来,所以发行之后,一直是在贬值。到现在,一千贯的宝钞也就值一两银子,小额的宝钞只能拿来当废纸擦屁股,毫无用处。

    没有纸币,当然只能用黄金或白银交易。这两样都是贵重金属,拿来当货币也并非不可以,但弊大于利,也是实属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小额交易用金属货币可以,大宗的交易用这两样就嫌太麻烦了。

    为此,银钱出入大的钱庄当铺,都会用“会票”,也就是把银钱存入某个钱庄在某地的分号,然后凭着这种存款凭证,到另外一个城市的另一个分号兑现。

    这种法子虽然原始,好歹比带几万或是几十万两银子到处跑要方便和安全的多了。

    不过一般来说,会票金额不会太大,毕竟不是谁都有成千上万的银子存到票号钱庄里头去。象林文远拿出来的这一张三万两面额的会票,就算是以薛国观首辅之尊,怕也是头一回见到。

    一个军户小旗,代表的也就是个卫指挥佥事,居然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手笔,饶是薛国观城府深沉,此时此刻,也是忍不住动容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结(1)

    第一百一十九章勾结

    “这么多……受之有愧,却之似乎不恭……”

    巨额贿赂之下,阁老也是变成一个普通人,一时间,薛国观也是笨嘴拙舌了。

    “些许阿堵物,叫阁老见笑了。”林文远微笑道:“我家大人说了,相府开销实在是大,一年光是下人的费用,恐怕没有几万银子都下不来。如果阁老不嫌下官们冒昧,以后相府的所有开销,从我们浮山营帐上开支就是了。”

    “什么?”

    薛国观有点不大明白,也有点楞征住了,下意识的就问了一句。

    他当然是受贿赂的,后来被赐死的罪名也是贪污。但当时一般的仪金水平是五两,二十两的水平就很过的去了,用在阁老这种层次的官员,仪金和节敬一般二百两到五百两就并不菲薄。

    如果要求办什么要紧大事,比如某人求一个很不易得的官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