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国-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尤其是这一年秋天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其实相当一部分研究史学的学者都有着这么一个观点:在这一年秋天的时候,帝国正走到了左右未来道路的一个拐点,从当时的局势看来,若是没有发生这么一个“意外”,或者是这个意外晚发生几个月或者半年时间,恐怕帝国未来的命运都不会走向最终那个结果。甚至很多人认为,当时帝国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切有利的条件:叛军阵营的瓦解,兰蒂斯帝国这么一个强力外援,还有奥丁帝国的暂时偃旗息鼓,等等等等。当时对于拜占庭帝国来说,可谓是一个难得的喘息时机,若是抓住这个机会快速的推行北伐战争,只要一鼓作气打赢几次战争,那么一切的局面都会得到巨大改观。而且,从当时主持军务的阿德里克将军的能力看来,帝国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可偏偏……那个“偶然”,就这么不迟不早的发生了,而且发生在了它最不该发生的时候,一个最最微妙的时间节点之上。

    阿德里克已经竭力的整顿出了一支可战之军,哪怕是撇去那些贵族豪门的私军组成的部分,正规军也达到了十万众,兵械物资也基本足备,又有着阿德里克这样的帝国出sè的名将统帅,一旦北伐开始,没有人会怀疑阿德里克的军略能力。

    可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帝国南方的叛乱,彻底将大好局面搅乱葬送……………………秋风正疾。

    往年温暖的南方,今年的秋天似乎来的格外早。夏rì刚过,那暖风就已经变做了一片肃杀的寒cháo。

    帝国南方历来都是拜占庭帝国zhōng yāng的后花园,可是这一年的秋天,一切的平静都被北方的叛乱和外敌的入侵打乱。

    在dì dū一道一道的催促赋税和物资的急令之下,南方各郡的郡守和督官,几乎是红着眼睛将官库之中最后一点的财富压榨出来。而南方承平了太久,难免一些地方的官员贪污亏空,若是太平世节,这些官员自然有上下其手的法子来应对上面,无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那一套,反正帐目怎么书写,还不是由着自己来做?

    可偏偏这个时候,帝国的内战,不仅仅打碎了和平,更是打碎了许多官员的发财梦。

    面对dì dū一道一道催命符搬的调令,面对空空如也的亏空数年甚至更久的库房,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衔和地位,这些官员老爷们,就不得不挥舞着大棒甚至是刀枪,将压力转嫁给了治下的子民。

    而同时,南方各地的各个豪门贵族,面对皇帝忽然松口的贵族私军的限制,为了在未来的权势争夺之中夺去最大的一块份额,最丰厚的一份蛋糕,几乎每一个贵族豪门都在拼命的扩充自家的实力,领地之内,大批的农夫被征召进了私军。大量的劳动力被强行纳入私军序列,而使得丧失了主要劳动力的大量草根家庭失去家中主要的劳动力,土地减产,收入锐减的同时,还要应付越来越压的人喘不过气的战争加税……没有人统计过,在这一年的秋天,南方数郡,到底有多少家庭破产,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多少失去了收入和土地的平民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

    在这个时候,其实南方数郡,这个帝国zhōng yāng牢牢把持的传统的势力范围,在这一年秋天的时候,早已经变成了一个危险的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就能将其引爆!

    期间唯一的差别,也无非便是早一天或者晚一天罢了。

    当然,若是从事后看来,假如这场暴乱发生的晚上几个月甚至是半年,局面就会大大的不同……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偶然。

    一个彻底改变了拜占庭帝国未来命运的“偶然”。

    ……埃芬维特郡,博得城。

    一个叫做“伊万”的名字,便成为了这个“偶然”的直接导火索。

    伊万是一个世代居住在博德城外的农夫,祖上曾经因为战功而得到了一些田地,但是毕竟没有真的跨入贵族行列,在数代之后,已经蜕变成了普通的农夫。

    这一年的秋天,秋粮虽然收了上来,但是郡守的征收粮税的命令传达之后,如狼似虎的郡兵为了凑齐战争税,就几乎将伊万家中所有的秋粮全部抢了去。

    若是再往年,或许伊万还能勉强挣扎着忍耐下去——除了农活之外,伊万还有一手木匠的本事,往年的时候,若是农田欠手,他还可以去城里找一些木匠活技,勉强糊口。

    而这一年,因为北方的战乱,商路断绝,南方各地原本经济就已经濒临崩溃,不少手工业家庭已经破产,城中到处可见失业的人群,他一个小小的木匠,又寻不着活计,而最后唯一的选择,想要活下去,就只有一条道路:变卖家中的祖产田地!

    而在这场“偶然”之中占据了另外一个重要角sè,则是博德城的城守。

    这位城守老爷世家贵族出身,一个小小的男爵的爵位并不足以让他大富大贵,但是城守的官职却给了他发财的机会。博德城原本并不是一个富饶的地方,但是这并不会阻碍城守发财的问题。官库之中的亏空,空额,虚帐,是每一个地方官员都最擅长的手段。

    但是在这一年,dì dū严厉的催缴令之下,就城了许多官员的催命符。

    博德城之中的官库早已经处处亏空,库房空的几乎连老鼠都活不下去。若是在往年,无非就是在帐目之上报上一大笔“损耗”而已。但是这一年,这样的糊弄却是过不去了。

    这位城守老爷不得不下达了一份加税的命令。这样的赋税已经比帝国法定的税额要多处了近乎三倍。

    沉重的赋税逼的农民变卖田地,却又成为了这位城守的发财之路。他开始低价收购那些破产农民的土地。这一年秋天,这位城守几乎一跃而成了当地最大的地主。

    另外一个有趣的因素是:阿德里克下令调集南方各郡的地方守备军前往dì dū勤王整编。

    然而这么一条简单的命令,也成为了地方官员的噩梦!

    南方承平rì久,地方守备军早已经废弛。对不少地方官员而言,守备军就是另外一个发财的路子:吃空饷。

    博德郡原本的地方守备军的兵额是一个营队,战兵加辅兵,满编应该有六百余。但是实际上,这六百余的守备军,仅仅是存在于账本和纸面上的。每年的军饷自然是大部分进入了城守大人的腰包里。

    可是上面的调令一旦下来,却立刻让城守慌了神。

    这纸面上的军队,如何拉去dì dū?

    不得已,这位城守大人只能在城中临时征召军兵。

    城中流民众多,失业和破产的家庭数不胜数。

    那位伊万,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干脆投军。只想着能挣上一点军饷来养活家中的老小。

    可以说,这样的情况,在南方数郡几乎是普遍的现象,这一年秋天,南方数郡的守备军,几乎有大半都是在仓促之间临时征召入伍的,大量心中挤压了不满甚至是仇恨的破产青壮男子,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帝国的士兵。

    而他们穿上军装,在辛苦的受训,忍受着近乎苛刻的军事训练,微薄的军饷,准备被运往dì dū前线打仗,为帝国流血的同时,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妻子儿女父母老人,却在家中遭受着官服更严厉的压榨。

    这样的情况,若是不出问题,那才叫见鬼了。

    放在博德城来说。

    假如,那位城守大人从前贪污的不是那么太过狠历,留下的亏空不是那么太过庞大。那么,在后来应对上面的催缴的时候就不必那么狠历的加税。

    假如,这位城守大人不是在这个时候又打着主意发苦难财,在民间大量破产变卖土地的时候,昧着良心近乎以敲诈的方式低价收购土地,逼得地下的那些民众无活路可走。

    假如,这个叫伊万的男人没有入伍拿起刀枪…………事情就发生在秋季的某一天。这个叫做伊万的男人,身份已经从破产的农夫,失业的手工业者,变成了一名帝国地方守备军的普通军士。

    而更加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天,博德城之中正在接受紧急军事训练的郡兵,忽然接到了命令,出城去平息一场械斗。

    而伊万所在的这一队士兵出城之后,才惊奇的发现,这场所谓的“械斗”,其实是为了城守老爷自家的私事。

    城守老爷在大量兼并土地的过程里,自然也有发生不少强买强卖的勾当。这一天的纷争,就起源于一场土地买卖事件。城守大人家中的管事,在城外村子里收购土地,因为出价太低,而遭到了农家的拒绝——农家的拒绝非常简单,之前双方已经说好的价钱,而这位管事,在事到临头,却忽然提出了压价。理由是:现在处处都是变卖土地,既然卖的人多了,那么自然价格应该再往下压上一压。

    双方为此而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激烈的摩擦之中,城守府的管事,直接就下令让手下的人动手打伤了几个村民,引起了村民的众怒,愤怒的村民将这位管事和他的手下围在了村中。双方对峙之下,就派了人悄悄回城求援。

    而赶赴了出事的地点,伊万愤怒的发现,这正是自己居住的村子,而被打伤了村民之中,其中就有自己的妻子。

    更让他悲愤yù绝的是,在推桑和摩擦之中,自己不足八岁的儿子,在混乱的人群之中被践踏重伤而死!

    可以想象,当时,一个二十九岁的男人,在看到自己的妻子被打伤,自己的儿子被踩死,自己的土地被人强买,是如何的愤怒!

    而偏偏,这个男人手里却还有武器!

    于是,愤怒的伊万,在忍无可忍之后,最后选择了用自己手里的武器来宣泄自己的愤怒和仇恨。

    就在他用手里的刀,将那个管事直接捅穿的时候,场面就再也无法控制了。

    让所有惊奇的是,被派去的那一队士兵,立刻当场全体哗变,拒绝执行命令向村民动手。

    而这个时候,伊万,一个老实了二十多年苦苦挣扎求活的一个普通农夫,一个小小的木匠,在激愤满胸的时候,说出了可能是他这一辈子最响亮了一番演说。

    面对身边的数十个手握武器的郡兵同僚,他将那个被自己捅死的管事的尸体扔在地上,一脚踩在了对方的脑袋上,用嘶哑的声音,带着浓烈的地方口音,说了这么一番话:

    “官老爷说要钱粮,我给了,倾家荡产,最后一点粮食也被收了去!官老爷说要人打仗,我去了,穿上军服扛着刀剑,就要去战场为他们拼命!官老爷说要买我的土地,我卖了,只为了换一点活命吃饭的钱财!!可既便是这样,他们依然不给我活路!我活了二十九岁,一辈子只杀过鸡,心软的很,平rì里在村子中,便是看人杀羊杀猪,心中都会不忍!!可今天我杀了人!只因为我再也忍不下去了!我要活,我要的只是活下去!有一口气喘,有一口饭吃!!我交了自己全部的粮食,家当,交了自己这条命为他们打仗,交了自己的土地给他们!他们还不满足,还打死了我的儿子,打伤了我的妻子!!是的,我杀了他!一刀捅死了他!我只是要活下去,他们既然不让,那么我就只要杀了他们!!”

    最后,他扔掉了自己的刀剑,望着面前数十个郡兵:“你们抓了我回去顶罪,我不反抗!可若是明天,他们去抢你们家里的粮,杀你们家里的儿女,到时候,你们也一样没有活路!”

    之后的事情,变急转直下!

    当场的数十个郡兵,集体哗变,而领队的队官开始还试图用自己的威严来强令士兵执行命令,却被激烈的士兵乱刀砍死。

    至于那个管事带来的几个城守府的家丁,也被愤怒的杀光,尸体挂在了村头。

    冷静下来之后,这数十名抗命哗变的郡兵,就干脆在推举了伊万作为首领。

    其实当时,这些人的想法是很简单的:他们知道,自己杀了军官,杀了城守府的管事,已经是犯下了死罪。只不过当时的群情激愤,而郡兵之中,几乎所有人都是饱受压迫之后被迫入伍的破产流民。

    在冷静之后,其实伊万本人和诸多郡兵都没有真的就此造反什么的念头,毕竟在拜占庭帝国南方做了一辈子的顺民,他们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种概念。

    只不过,当时大家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杀都杀了,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将来还是要被捉拿问罪杀头的,不如干脆就报仇报到底!到城里去,把那个罪魁祸首城守老爷给杀掉!就算是将来问罪处死,也算是报了仇了。

    于是,数十名郡兵拿着武器赶赴回城——哪怕是这个时候,他们心中也没有半点要起兵造反什么的念头,只是想着回城去杀了那个可恶的城守老爷。

    但是接下来的情况,却完全出乎了这么一群刚刚穿上军服只接受了不到月余军事训练的农夫们的料想。

    他们进城的举动异乎寻常的顺利,就连杀进了城守府里,都没有遭遇到哪怕一点真正有力的反抗。城中的守军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选择了退让,任凭这数十人杀进了博德城,杀进了城守府,将城守老爷一家十六口全部砍死,其余的家中仆从全部一哄而散。

    而最后在打开了城守老爷家中的库房的时候,面对那满仓满库的钱粮,面对那几乎装满了十多个箱子的地契……顿时就引起了更大的激愤!

    而博德城之中的守军,那仓促之中征召来的六百士兵,没有一个人愿意对伊万等人动手,军官则是在第一时间就跑了一空。

    也不知道是谁先提出的建议,很快,六百士兵也集体哗变,加入了伊万等人的行列,而城守府里那位城守老爷搜刮的财富,被六百人一分而空。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这六百名其实依然骨子里还是农夫的“逆匪”,在发泄掉了心中的愤怒之后,却被骨子里的恐惧占据,他们有的人选择了逃亡出城寻觅生路,但是大半还是留在了城中,等待即将到来的官府的剿灭——他们没有选择逃亡,是因为家中还有妻子老小,宁愿留在原地等着被抓被杀,也不想连累家人。

    但是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一连等了数rì,前来剿灭他们的官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后来,这些人才忽然恍然大悟!

    在埃芬维特郡之中,哪里还有来剿灭他们的官军?

    大部分守备军已经被仓促的抽调去了dì dū奥斯吉利亚勤王了。郡中兵力匮乏之极,即便是还剩下的一些郡兵,只怕也是和他们的情况一样,都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抽调,临时征召起来的农夫罢了。

    后来,原先逃散的一些人,却陆续的回到了博德城来,原来这些逃亡的人离开之后,将博德城的消息流传到了别处,顿时在数rì之内,埃芬维特郡之中就发生了数起杀官造反的举动!这些逃亡离开的人返回,还带来同时带回来了一些愿意加入伊万等人队伍的人。很多都是在其他地方杀官造反之后,汇聚到博德城而来的。

    博德城之中,伊万等人的队伍,就犹如滚雪球一般迅速突破了三千人,其中大半都是原先的郡兵已经各地其他哗变的散兵,而还有不少破产的农夫,小手工业者,以及流民,也加入了伊万的队伍。

    终于在十余rì候,埃芬维特郡的郡守,在竭尽全力之后,组织了一支军队前来平乱,这是一支六百人的营队,是从埃芬维特郡首府城市仅剩一支正规的地方守备军之中抽调出的一支军队。

    六百人的营队,前往博德城平叛,但是当时,整个埃芬维特郡之中,大部分军队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而各地零星发生的哗变事件,使得郡守大人都不敢信任军队,为了确保对军队的掌控,郡守和督官不得不亲自领军出征,随军而行,以确保对军队的指挥。

    可以想象的,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

    而且,当各地郡兵哗变杀掉军官造反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整个埃芬维特郡,这么一支平判的军队之中,从低级军官到士兵,有几个人是肯真心为这些官老爷卖命的?

    其中和伊万等人有过同样遭遇的,就不在少数。

    于是,一场平判的野战之中,一个营队的平叛官军,在战前就倒戈大半,使得官军顿时崩溃,郡守和督官为了弹压部下,结果在乱军之中被哗变的士兵杀死。

    郡守的死,加上整个埃芬维特郡之中这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军队的覆灭,直接就导致了埃芬维特郡的情况,就再也无法控制了!

    官军的崩溃,消息传了回去,立刻就使得埃芬维特郡的首府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残留的数百守军立刻宣布哗变,不再接受军官的指挥,他们驱逐了军官之后,派人去和伊万取得了联系。

    接下来的情况……数rì之内,埃芬维特郡的六座比较大的城市,有四座大城出现了军队哗变,杀死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