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外史-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完全消灭第一旅,在阿布提看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唯一可以对他造成唯一的就只有在巴柴的第二旅了,但那里已经有自己的上万牧民牵制,相信第二旅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自己要做的就只有高歌开进伊犁了。
  阿布提作为原伊犁的最高代言人,其实一直把伊犁作为自己的土地,犹如一个土皇帝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由于大帐和清朝的特殊藩属关系,使得阿布提能很容易的得到大帐帐汗的青睐,并直接把唯一的女儿许配给阿布提。然而两年前,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由于解放军骑兵师进入伊犁,消灭清军后,要收回伊犁防务时,阿布提感到了巨大威胁,心生叛离。为了取得成功,阿布提一面麻痹解放军,拖延时间,另一方面,秘密把人员和牲畜转移到大帐,等骑兵师发现这一切,阿布提已经成功转移到大帐,取得汗位,并开始大举进犯伊犁。在阿布提看来,要想在西域这个地方站稳脚跟,唯一的目的就是扩大自己的地盘,而刚刚解放人心未稳的伊犁则是最好的目标。
  由于阿布提已经成功取得大帐的汗位,并在伊犁有巨大的势力,伊犁地区很多游牧民纷纷越过边界投靠阿布提,使得阿布提的实力大增,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拥有了一只人数超过六万的骑兵部队!为了这次进攻,阿布提已经准备了两年,更为了一举夺下伊犁,阿布提总共出动五万大军和三万牧民,另外还强征一万牧民在少量骑兵的带领下开向巴柴。而阿布提则带领主力取塔拉斯,围和尔衮,以损失万人的代价,成功围第三旅于和尔衮,截第一旅于伊犁河,并使其损失大半,基本失去战斗力,现在的伊犁已经成为砧板上的肉,于天龙离跪在自己的脚下已经不远。骑在马上的阿布提想着想着,开心的笑了。
  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十五天,于天龙的命令也是一改再改,就在阿布提把伊犁城团团围住的时候,于天龙又改了一次命令。“现在,该是看戏的时间了”,于天龙站在沙盘边,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自从第一旅兵败伊犁河后,于天龙的心情就极度糟糕,甚至有几次没有缘故的大发脾气,就是对一直跟在他身边的王佐也没有一句好话。“巴格尔旅长,走,我们去城墙上看看阿布提那小子还有几把斧子”!于天龙笑着拉起巴格尔的手就往指挥部外走。
  昨天下午,阿布提的三万大军就已经完成对伊犁的包围,并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但都被很快击退。于天龙和巴格尔来到西门的炮楼上,两人对伊犁城外阿布提的叛军指指点点。
  “巴格尔旅长,阿布提这次可带了三万人,你有这么大的胃口吗”?于天龙笑呵呵的摸着身边的一门75MM山炮说。
  “师长,你就放心吧,别说三万,就是十万!我五千蒙古铁骑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阿布提肯定还不知道伊犁城有了五千蒙古铁骑,如果知道了早就跑了”!巴格尔显得相当有信心,他猜得没错,此时的阿布提确实不知道伊犁城有了蒙古骑兵。自从蒙古骑兵进入伊犁城后,为防止消息走露,于天龙早就把伊犁城封锁得严严实实。
  “不可太骄傲,阿布提带兵多年,他的骑兵都很有战斗经验,整个伊犁城除了你的五千骑兵,我就是把所有的后勤人员都动员进来,我们总共能用的人也只七千人!而且除了警卫连每人有几发子弹,其他人只能和你一样用马刀了。我们还是用身边的这几门大炮先挫挫阿布提的锐气”!
  “好吧,我一切听师长的就是!”
  为迅速拿下伊犁城,阿布提准备一鼓作气拿下伊犁,而不是打一场消耗战,毕竟巴柴的第二旅随时有增援伊犁的可能,阿布提可不想冒这个险。为了拿下伊犁,阿布提准备了足够的攻城用具,除了数百架云梯外,每个骑兵都配了一把弓箭,用来射杀城墙上的骑兵师官兵。看着头上的日头越升越高,阿布提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号角响起,胡马狂奔,近万名骑兵被阿布提赶下战马,扛起云梯,拿上马刀开始从伊犁城的四面八方涌来,其他骑兵则紧紧跟在他们的身后,拉满弯弓,把箭失对准伊犁的城墙上。但距离还是远了点,一些叛军试着射出箭失,但都远远的落在伊犁城的城墙下。
  就在城外叛军尽情表演的时候,安静多时的伊犁城忽然开始轰鸣起来,炮楼上的75MM山炮把炮口压低,直接采用直瞄的方式进行射击。虽然75MM山炮的威力并不大,但开花炮弹落地后产生的弹片一次次在叛军中制造出一片片死亡地带,许多战马带着他们的主人一起倒在进攻的路上。但山炮的炮弹实在太少,每门山炮不足十发的炮弹不足以给叛军带来足够的杀伤,在阿布提的指挥下,叛军被炮弹制造的缺口很快的得以愈合。虽然山炮的威力确实使叛军震惊不小,但越来越少的轰鸣已经明显的告诉他们,骑兵师的炮弹已经开始告罄。这是整个骑兵师的通病,就犹如他们手上的火枪一样,虽然威力强大,但没有足够的子弹,每次等骑兵师的骑兵发射完子弹后,剩下的就是他们上场表演了,这种时候,骑兵师一般很难抵抗住这些马背上出生的骑兵的进攻。
  “师长,要不要把我们旅派到城墙上来,叛军太多了”,看见犹如潮水般涌来的叛军,巴格尔很担心于天龙临时组织起来的两千骑兵师后勤和文密人员能够抵抗得住叛军的第一波进攻。这两千人中,除了于天龙的警卫连有几个子弹外,其他人拿在手上的只有大刀,他们配枪里的子弹早已经被于天龙强征了去,以这样的人去抵抗叛军,在巴格尔看来根本就是送死!
  对于这一点,于天龙是知道的,“好吧,给我从四门冲出去”!于天龙看看北面,下定了决心。按照他的设想,他是不会现在就把蒙古骑兵旅派出去的,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但现在整个伊犁城岌岌可危,也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此时叛军已经攻到城墙下,纷纷架好云梯,开始没命的往上爬,分散在各处的警卫连骑兵早已经把全部的子弹打了出去,开始把城墙上的准备好的石头往下砸,或者学着第三旅在和尔衮的样,把滚烫的油浇在云梯上,然后点上火,但云梯实在太多,而叛军在阿布提的巨大许诺面前,完全不要命,几处防线眼看着就要被攻破。于天龙和王佐也加入战斗,一个就要爬上城墙叛军刚升出脑袋,就被于天龙挥刀挑下城墙。
  伊犁城已经万分危急,还没完全准备好的蒙古骑兵打开四个城门,蜂拥着冲出伊犁城,一些正在用树木撞击城门的叛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砍倒在地,而他们身后的叛军骑兵看见城门打开,以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纵马准备从城门口杀进去,两支骑兵开始混战在一起。
  由于蒙古旅巨大的冲击力,阿布提的骑兵开始后退,一些还在围观的其他叛军在阿布提的指挥下,迅速的加入战斗,战线很快变成交织状态。
  巴格尔的出击,并没有给伊犁城带来多大的缓解,很多叛军已经攻上伊犁城,于天龙和王佐也多处受伤。眼看伊犁城就要成囊中之物,为快速消灭从四门出来的骑兵旅,阿布提把最后一万骑兵也派了出去,加入对蒙古旅的围剿之中。然而蒙古旅毕竟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虽然在人数上占据劣势,但熟练的马上工夫比起叛军来还是要强很多,往往一个蒙古骑兵能敌两个叛军,以至于一时间还不能马上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
  也许阿布提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此时,伊犁城的北面忽然出现一只骑兵部队,并迅速向交战双方快速接近,一眨眼的工夫就冲了进去,许多还没反应过来的叛军骑兵被砍翻在地,他们正是从巴柴地区赶来的第二旅,总共四千人!为了迷惑阿布提,第二旅按照于天龙的命令,采取蚂蚁搬家的形式,连续几个晚上从巴柴城内潜伏出一部分骑兵,集合后马不停蹄的向伊犁赶来。
  看见情况有变,阿布提不得不抽出一部分骑兵去抵抗第二旅的进攻,由于第二旅所带的火枪并不多,子弹也少,大部分人都是拿着马刀,很快就被阿布提的增援部队给遏止住。双方你来我往,不时有人惨叫着跌下马去,永远的倒在雪地上。
  第二旅的加入并没有改变战场的态势,只使得蒙古旅稍微减轻了一些压力,最要命的是伊犁城好几处城墙都已经被叛军攻占,无数叛军正从这几个地方源源不断的爬上伊犁城,和赶来的骑兵师士兵混战在一起。一方是守土为国,另一方是财迷心跳,谁也不能马上把谁消灭。
  如果你现在从天空中往下看,就会发现整个伊犁城内外到处都是刀光剑影,忽然,从西面出现一股骑兵,快速的接近伊犁城,他们衣裳褴褛,却精神抖擞,挥动着手中的马刀,驱赶着跨下的战马,没有任何喊声的杀向伊犁城,他们是第一旅的残兵败将!
  十天前的血腥屠杀还没有从他们的脑海中离去,被烘烤了多时的雪耻之心在此时燃烧起来,他们在接到于天龙的命令后,共派出八百名还能作战的骑兵一路奔波,中途没有做任何停留,一直杀进阿布提的叛军之中。
  如果说,对于蒙古骑兵,阿布提感觉到了勇猛,而从北面支援来的第二旅则使阿布提感觉到报仇之心,那么这八百骑兵则是死亡之士!他们没有喊杀声,没有防护之心,有的只是没命的向前冲杀!不管一切,就是神仙,在他们的眼睛中都是敌人,一种挡我者既死的无谓精神!
  八百骑兵的加入,一下子改变了战争的天平,阿布提的叛军开始有些不支,看见有援兵到来,蒙古旅和第二旅的骑兵也受到不小的鼓励,一个个挥动手中的马刀砍向有些迟疑的叛军,就这小小的迟疑,彻底改变了战局。而在城墙上正准备扩大地盘的叛军,看见又有援兵赶来,而且城墙下的骑兵已经出现退却的迹象,一个个开始顾及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如果不能发一笔横财,那么保住自己的命无疑是最重要的。
  看见情况有变,蒙古旅和骑兵师的增援部队已经有了包围自己的迹象,正在卫兵保护下指挥部队的阿布提也感觉到一丝不妙。为挽回败局,阿布提开始大声命令自己的部队加强进攻,几个不愿上前的叛军,被阿布提手起头落,砍下战马。看见自己的大汗发怒,叛军开始用尽全力抵抗蒙古人和骑兵师的双重打击,但却丝毫没有改变战争的进程。蒙古人已经和骑兵师的骑兵胜利汇合,一起向中心压来。
  眼看自己就要成为瓮中之鳖,阿布提知道再打下去,自己的命就要断送在这里。狠心命令部队向西边突围。看见自己的大汗要跑,正在抵抗的其他叛军也没了精神,犹如退潮一般改变攻击方向,向西逃命。但于天龙可不想给他们这样的机会,蒙古人和骑兵师的人也不会答应,大家从进攻改向截击,战争也由一场城镇包围战变成一场歼灭战。
  是役,这场战役使阿布提彻底兵败伊犁城,最后跟着阿布提一起逃出的叛军不足两千人,这些叛军一路西奔,在他们的身后,蒙古人和第二旅正奋力追击。当阿布提逃到和尔衮时,又遭到第三旅的截击,虽然在和尔衮有阿布提的另一部分骑兵,但在大势已去面前,许多人来不及抵抗就跨上战马跟着阿布提向西逃,但更多的人不是被杀死,就是被俘虏。
  一个星期后,六千蒙古铁骑和第二旅的骑兵一直追阿布提到塔拉斯河,并攻入大帐汗国的帐汗驻地,阿布提来不及和自己的妻子告别就带领三千残兵向南而去,骑兵师则顺利在塔拉斯河站稳脚跟。一场历时二十余天的伊犁包围战就此结束!

  第八十四章 经略河中(一)

  北京1802年的春天显得姗姗来迟,被关闭两年多的紫禁城在中国清华大学高等学府开学的前一个星期正式对游人开放,和紫禁城一起对游人开放的还有北京各大王府和皇家园林。这些地方在遣散了他们原来的主人后如今都成了旅游名胜地,免费供普通百姓参观,里面除了保持原来的布局和陈设外,还陈设了不少在原来战争中缴获的珍奇异宝。
  面对如此的好机会,中国清华大学高等学府的周达和李浩自然不会放过如此的好机会,两人自从去年开学典礼相识后,竟然成了朋友,真是不打不相识。于是,一对好朋友,一口气整整在这些地方连续玩了七天!好好的爽了一把!今天上午还逛了和绅府,使两人对和绅的富有简直是看晕了头!两人玩累后,走出和绅府,买了份报纸,就近找了个茶馆准备吃点东西后就回学校。
  “服务员,来两碗混沌”,两人还没把配剑放在桌上,周达就叫开了。
  “好勒,二位稍等,就送上”,服务员抹了抹两人看中的桌子回答,茶馆里并没有其他人,大概是还没有到中午的缘故,不多的几张桌子上整齐的摆放在茶馆内,唯一坐人的就只有周达和李浩这张了。
  看着服务员远去,李浩拿出刚买的报纸分给周达一张,两人就认真的看起来,还没进入状态,李浩就被一条消息吸引住了。“什么!两天前,我国的一支商队在浩罕国被袭击,只有两人逃了回来!另外还有一百多人被扣留!”京都评论上的一条新闻震惊了李浩。周达一手夺过李浩手中的报纸,脸色开始变得凝重。
  “前一阵子浩罕国不是已经答应向我国称臣了吗?还拘留了阿布提和看管了他的士兵,这样才有了我国商人去浩罕国经商,怎么现在!出尔反尔!简直一群混蛋!”周达也是越看越气。
  “总共有十一人被杀,逃回来的这两人还是浩罕国故意放的,他们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不知道这次中央准备怎么处理,骑兵师和蒙古旅两个月前刚刚攻占塔拉斯河和锡尔河一带的大帐,人心刚稳,并不是开战的好时机。况且目前国内有些人对中央在西域动兵已经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认为应该适可而止,毕竟西域一带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十分复杂,搞不好就会惹火烧身,”李浩佩佩而谈,就向说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但右手中的配剑却越握越紧。
  “这只是一个原因,其实,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我们自己。对于阿布提的叛军,虽然我军取得了初步胜利,但却暴露出很多问题。第一,新疆、西域一带要对部队进行补给相当困难,就是子弹都不能足量配给;第二,骑兵师在脱离了火枪的优势后,战斗力谈不上强悍,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这次能够取得胜利,与蒙古旅是分不开的,国家应该让骑兵师好好的跟蒙古人学习下马上工夫才是!这次骑兵师损失超过万人,就是这两个原因。而且,我认为,在西域这块地方,实行王道比霸道也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你!哎,一点都没变,”李浩无奈的摇摇头,“问题是别人都已经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了!这次浩罕国之所以胆敢如此杀戮我国商队,他们国内一定出现了变故,否则不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我也这么认为,虽然我军现在在大帐的军队只有一个蒙古旅和骑兵师的第二旅,以这点兵力,仍然可以给予浩罕国致命的打击。我军自从攻入大帐后,虽然没有活捉住阿布提,但大帐一直以来和我国关系密切,大帐的臣民对于骑兵师很快的给予接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根据报纸上提供的消息,虽然有超过五万大帐人跟随阿布提去了浩罕国,但浩罕国害怕阿布提在其国内把势力做大,把很大一部分又赶了回来。以这样的情况看,大帐国还没强大到可以和我国对抗的地步!你来看这个新闻,是一篇评论,里面还提了一些对策,”周达把李浩拉到自己的身边。
  “以蒙古旅为先锋,开到浩罕国边境,要其赔款,释放人质,惩罚肇事者,如其不答应,就发动小规模的袭击,但不可轻启大战。另外,中央可以考虑联络布哈拉和布鲁特等国,以牵制浩罕国。然后国家加大向新疆的移民速度,特别是现在的大帐,并组织商队,大力开展大帐和国内之间的贸易,尽快把大帐收服。而对浩罕国则实行贸易禁运,特别是茶叶这类商品,而西域其他国家,则根据和我国关系的好坏,制定出不同的贸易政策。把大帐作为我国进入西域的军事和贸易的桥头堡,这样能够使大帐的臣民确实的感受到归顺所带来的好处。为推动以上条件的发展,应该由中央牵头,一方面在移民的同时,组建明间商队,尽快让这条商路繁荣起来,我们不仅可以用商队和西域进行贸易,在特别情况下,还能用商队运送军事物质;另一方面,从长远考虑来看,在北京至釜山铁路就要完工的情况下,尽快修建从北京到伊犁的铁路刻不容缓……好,确实不错,中央的领导应该好好看看这篇文章,”李浩对文章中的建议非常赞同。
  “如果真的被采纳,那么那些日本俘虏又要倒霉了,只是不知道钢铁够不够。”
  “呵呵,够的,前几天,我听广播说,去年我国的钢铁产量超过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