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外史-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自己的囊中,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可恶!可恶的中国人!我,阿利姆汗!河中唯一的主人一定会让你们这群违背真主旨意的中国人尝到失败的痛苦的!
  当一个人眼中全是财富和权利的时候,往往是最不理智的,无论阿利姆汗知道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但在巨大的财富和权利面前,他彻底的变成了一个赌徒!哪怕这种胜利的希望是多么的不可能。随着阿利姆汗满脑子的成功喜悦,初春的太阳彻底消失在无边的草原上,天空完全黑了下来!这种变化,阿利姆汗丝毫没有觉察,一旁的侍女也不敢去打扰,因为好几个好心的侍女都是因为太关心阿利姆汗的起居饮食而命丧黄泉的,她们可不想再犯同类型的错误!
  天全黑了,但整个宫殿里已经全亮了起来,在数十支巨型蜡烛的照耀下,有些破旧的宫殿显得比白天更加富丽堂繁。就在这时,一个负责浩罕城治安的首领冒失的跑了进来,还没完全跪下就惊慌的说道:“禀告,禀告,大汗!有一伙仙人,不,敌人,从天而降!他们救走了我们关押在城南的中国商人,并且还从天空中扔下好多炸弹,兄弟们死伤惨重!现在这些中国人又开始去攻打城西的我军粮草,估计是要纵火,请大汗派兵驰援”!
  阿利姆汗猛的从梦中惊醒过来,过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正准备发布命令,这时,一个士兵慌张的跑了进来,从衣着上看,他应该是负责宫殿守卫的卫兵。“报告大汗,中国人已经攻打了过来!他们现在就在我们的头顶上”!卫兵用手指指头上的天空,他的手已经在发抖,不听使唤。“中国人说,如果大汗不马上交纳出一百万两白银,那么他们就把整个宫殿炸平”,卫兵说完,惊恐的看着阿利姆汗。
  听见卫兵的报告,阿利姆汗惊呆了,虽然大殿的隔音效果很好,但仔细听,还是能听到中国人从天空中发出的死亡命令:“阿利姆,你听好了!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限你在今天晚上筹集齐一百万两白银,以补偿我国被关押商人所受的损失!并归还他们被扣押的商品!当然,你的手下无辜杀害我国商人,我已经按照我国法律对这些杀手依法进行枪毙!现在,阿利姆!你必须马上筹集一百万两白银,并答应和我国进行商贸往来,对我国商人免征关税!否则,你的宫殿就是你的坟墓!你的浩罕城将变成第二个纳曼干!这是命令,不要耍滑头,我们有的是时间”!声音虽然沉闷,但阿利姆感觉是那么的不可抗拒,就在阿利姆考虑是否接受这些条件的时候,一阵轰鸣声在宫殿的南边响起,一会儿后,卫兵报告说,自己用来珍藏中国瓷器的那栋岩石砌成的小宫殿已经在中国人的炸弹打击下变成一堆废墟!
  完了,彻底的完了,该死的英国人现在却不见踪影!本着暂时保命的原则,阿利姆在权衡了半天后决定答应中国人的条件。归还商品,筹集赔款,整整忙了一个晚上,黎明十分才看见中国人满载着从天空中飞走。
  其实,这就是于天龙当初看见四个大型热气球后忽然闪出来的一个计划。而后,当于天龙看见热气球运来的数十万发子弹和上千枚手雷后更加坚定了这个计划。为了让所有参加这次行动的士兵都熟悉浩罕城的地形,于天龙还在草原上根据情报画了一个和浩罕城一样大小的平面图,待一切都准备好以后才有今晚的这次行动。总的来说,这次行动是非常成功的,不仅打击了浩罕国的嚣张气焰,而且还成功解救出中国被关押的商人,唯一遗憾的是这次行动在中央的干预下放弃了活捉阿布提的计划,以至于阿利姆在赔款了一百万两白银后一直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国人忘记了阿布提?
  其实比阿利姆更惊恐的还有英国人布斯和他的十几同伴,他们都是英国驻印度皇家海军的士兵,半年前,布斯领到这个倒霉的任务,带领他的十几个同伴来到浩罕国。根据上级的命令,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获取中国的情报,自从中国南洋共和国短暂的对外开放又马上关闭除亚齐的所有口岸后,英国从中国获取的情报就一天比一天少。原来至少可以以传教的名义,而现在无论传教还是学术交流都被中国人一口否决!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中国人利用自己和法国的矛盾成功的跨越好望角,现在已经开始和整个欧洲开展贸易!而这些中国人的商品中除了传统的瓷器和丝绸外,更有比英国工艺还先进的钟表、各种机器以及各样的工艺品!虽然根据协议,中国人的铁甲舰不能绕过好望角为商船护航,但中国人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已经开始成为大英帝国的噩梦!
  为了获得中国的情报,英国政府想尽了无数办法,包括渗透、收买、甚至用海盗的方式打劫绑架中国商船,但始终没有弄明白中国国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切的元凶都是哪个中国南洋国引起的!
  为了获取更多关于中国的情报,布斯和他的同伴才有了这次河中之行,但多次渗透失败后,布斯在海军总部的命令下,决定根据中国人在河中的行动牵制中国人,以缓解中国人在海上越来越大的攻击力。为此,浩罕国成为布斯拉拢的对象,打败布哈拉,称霸河中,阻击中国人,这一步步计划由此开展而来。
  然而今天,布斯震惊了,中国铁甲舰的威力他是听说过的,而今晚自己看见的中国飞行物更让布斯永生难忘!漆黑的天空中,不时传来中国人的声音,和声音一起落下的还有威力惊人的炸弹,除了祈祷上帝,布斯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于天龙的浩罕之行,无疑是成功的,不仅打击了浩罕国的妄念,更让英国人明白他们在陆地上阻碍中国人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中国自从有历史以来就一直是陆地上的王者,而现在的中国不仅要做陆地上的王者,更要成为海上的霸王!
  就在于天龙成功解救出中国商人后的第十天,巴格尔和他的两百骑完整的回到新城江布尔,他们一个个衣裳褴褛,但却精神抖擞,和他们一同被带回的还有他们的战利品,上千匹战马和超过十万两的黄白之物,这些蒙古男儿果然没有让于天龙失望!看见如此多的战利品,作为西域管理司的最高领导人,同时也是真正的‘西北王’,于天龙用缴获的这些战利品大肆奖励三军,犒劳士兵,补偿被营救回的中国商人以及附近的原大帐百姓。


  第六部 国门内外

  第八十八章 经略河中(五)

  时间慢慢的进入四月中旬,这时的河中草原早已经万物复苏,大帐的百姓也在西域管理司的胡萝卜加大棒面前慢慢的归顺,但这离真正的太平还早得很,于天龙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要想控制西域,首先就得在大帐站稳脚跟,而要真正的控制住大帐,只有从内地移民。为此,几个月前,于天龙就向中央申请尽快移民,以稳定大帐的局势。在取得中央的同意后,于天龙和他的上万名士兵在江布尔附近的楚河两边开垦了近五万亩农田和耕地,就只等从内地来的农民耕种了。
  公元1802年,4月15日,对于西域管理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这天,从内地来的五百多名农民带着他们的农具和政府提供的种子,跟随胡志民的商队一同来到江布尔,和他们一同而来的还有李浩,这个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座右铭的逃学份子也在其中。于天龙看见有如此庞大的商队来到自己的管理司,也很高兴,胡志民的名字他是听说过的,趁这次机会,于天龙在安顿好那些农民朋友后,特意去拜访胡志民的商队。
  其实,对于于天龙来说,他手中虽然有万人大军,而这万人大军在于天龙的混编中也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如果以现在的战斗力加上充足的弹药,要给浩罕国致命的一击并不是什么难事情。唯一让于天龙担心的是打败浩罕后要多少军队去管理!这才是最重要的。当初为了顺利控制南洋各国,朱涛和他们这群人可没少动脑子,不然也不会有现在安定的南洋,当然,后遗症也是少不了的,至少朱涛在民间的旧书生中,他的名字和杀戮两字没什么区别。今天的河中,犹如当初的南洋,民情复杂,部落林立。要想彻底的征服这片土地,于天龙不得不启用多年前的老政策,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因为,就现在的兵力要管理好大帐所有的五十万百姓都困难重重,于天龙可不想把这个数字无限制的扩大下去!如果那样,得需要多少移民!要多给中央财政增加多少麻烦!这是不值得的!
  面对于天龙的到来,胡志民有些惊慌,这可是权倾西域的‘西北王’!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平等教育与实际接触,胡志民慢慢习惯了现在的社会新风气,但得到如此礼遇,还是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于师长请坐,刚来宝地,只能随便打个帐篷避风了,还请于师长谅解”,胡志民在刚刚搭好的帐篷内很寒酸的把于天龙迎到帐篷内的篝火边,虽然已经到四月,但天气还是很冷。
  “胡先生客气了,于某早就听说过胡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啊!我作为江布尔的负责人,虽然临时搭建了这座新城,但城内的建筑和设施还没完成1/5,实在不好意思,只能让胡先生就地搭帐篷了,还希望胡先生多担待”,于天龙说得不错,为防止被敌人袭击,于天龙和他的军队搭建的这座新城都是用泥土够成,高不过一米,围墙的宽度还不能让个人稳当的站在上面,以其说是围墙,还不说是栅栏。不过城的面积蛮大,绝对超过一平方公里。在城修好后,为了开垦耕地,以至于现在整个新城内的建筑除了师指挥部(军队都驻扎在城外),就只有两个客栈加几家店铺了。于天龙根本没有闲置的劳力去修建什么房子!
  “于师长客气了,几个月内能够平定整个西域,现在还修建了江布尔已经很了不起了,胡某实在佩服。于师长,我身边这为年轻人是我的向导李浩,这小子本来在清华上大学,听说我要来西域,书都没读了跟了来,真傻气的。另外,我右边这位是被你们刚刚从浩罕国救出来的乔翔,一直在西域做马匹生意,也是我们山西人”,胡志民客气的给于天龙介绍自己身边的两个人。顺着胡志民的介绍,于天龙仔细打量了两人。那个叫李浩的年轻人,全身透着一身书生气,一看就知道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叫乔翔的山西人,身披一件快发霉的羊毛坎肩,嘴巴下的胡须老长,于天龙看在眼里犹如一根泥鳅,只是没多少生气。但不管别人相貌如何,在胡志民的介绍下,于天龙很友好的和这两人打着招呼。
  “胡先生,这次你来西域应该不会就在大帐停住脚步吧”?喝着胡志民从内地带来的上好茶叶泡的茶水,于天龙的嗓子舒服清爽了许多。
  “于师长真是聪明过人。是的,这次的商队总共超过百人,其中还请了北京的震远镖局保护商队的安全。我们不仅带来了茶叶、瓷器和丝绸,还有国内刚刚生产出来的各种玻璃制品、钟表、火柴以及其他各种商品,就差没出口军火了”,胡志民说到这里笑了笑。“现在于师长和您的部下刚刚打了胜战,我们在西域的行动一定会安全很多。我准备在这里停留两天后就去塔什干、布哈拉和希瓦,如果条件允许甚至还去波斯和奥斯曼帝国。能走多远就走多远,直到把商品全部卖出去。当然,由于我对这一带的地形不是很熟悉,所以请了这位研究西域历史的李浩和我的老乡乔翔一起西行,乔翔一直在西域做马匹生意,对这里的语言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我想只要有他们俩帮助,再加上于师长的大军威慑,走到那里都不是问题”!胡志民的几句话说得于天龙非常舒服,虽然前阵子和阿布提的战争只是惨胜,但这次在浩罕国的行动则是一次经典的战术行动。现在从胡志民的口中说出,于天龙也有点飘飘然了。
  “胡先生请放心,只要有我大军在西域,那么我和我的士兵们将尽全力维护我国商人的安全,不管你的商队走到那里,我国大军的神鞭就指向那里!这个胡先生不用担心。我这次来找先生,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先生答应”。
  “于师长有吩咐,胡某人一定办到”!
  “这样的,先生,我这里有我的两封亲笔信,麻烦你帮我转交给布哈拉和希瓦两汗国的国主,如果他们看不懂信中的汉字,还麻烦先生给他们翻译下。这两封信对于我国以后在西域的发展至关重要!麻烦先生一定送到”!
  “师长放心,胡某一定照办”!胡志民很痛快的接过于天龙手中的两封信纸。
  两天后,胡志民在销售了不少商品后带着他的商队,赶着马匹和骆驼继续西行,直接赶往塔什干。刚从浩罕国的死牢里被救出来的乔翔显得格外兴奋,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使得一向不喜怒自己神情的他都不能掩饰自己的心情。而一路从北京而来的李浩访李唐故都,游佛教敦煌,现在又脚临河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心理别提多高兴。
  由于于天龙在浩罕国的军事行动大大威慑了浩罕国,而神兵天降的本领更是让河中各国深深惊恐,胡志民一路上走得非常顺利,以至于震远镖局的武功高手一直没有出手的机会。于天龙托付胡志民的两封信也很顺利的交到布哈拉和希瓦两汗国国主的手中,两国对于于天龙提出的联合制横波斯和浩罕的战略表现出不同的积极性。
  对于希瓦汗国来说,此时的汗国处于分裂状态,根本无力出兵联合,加上布哈拉一直把希瓦当成自己称霸河中的障碍,对于联合布哈拉这桩买卖,希瓦汗国认为这又是布哈拉的一个阴谋罢了。而从遥远东方而来的中国人,汗国虽然听说过他们的强大国力,但这个大帝国一直都没有插足过河中的记录,对于他们能在这里待多久,汗国实在拿不住。况且,这会不会也是东方帝国的一个阴谋,如果一旦东方大帝国退出河中,那么倒霉的将是自己。想到这些,希瓦汗国很友善的以国内不稳定为由谢绝了于天龙的邀请。至于胡志民要求做买卖的要求,自然是不敢拒绝的,再说,汗国也需要胡志民带来的商品。
  和希瓦不同,布哈拉的主人海达尔。图拉汗对于于天龙送来的这封信,如获至宝,当即表示愿意成为东方帝国的附属国,并随时愿意为帝国之兵卒,为东方帝国平定河中!而胡志民更是被海达尔。图拉汗奉为坐上宾,并决定对胡志民的所有货物不征收任何关税,以后永远也如此!
  按照于天龙了解的情况,希瓦没有答应联合,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对于布哈拉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才是于天龙关心的。于是,下面一些事情很容易的就发生了。
  公元1802年,5月10日,于天龙亲自带领自己的警卫连出现在布哈拉,并开始应海达尔。图拉汗的要求对其军队进行整编。
  7月,整个整编行动正式结束,布哈拉汗国军队被整编成四个师,共六万人。其中包含三个正规师和一个民兵师。
  9月,布哈拉汗国三个正规师完成换装,全部装备紫星二号步枪,并配备一些手雷。
  10月1日,布哈拉汗国成为中国第一个正式盟国,并秘密接受中国委任其一统河中——中亚的大战略。
  ……
  战鼓已经擂响,等待的只有结果而已……

  第八十九章 外出视察(上)

  时间很快到了公元1808年,6月的一天早上,朱涛(1805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规定以朱涛为首的第一届中央政府可以视情况任期为四届,每届五年,以后的中央政府任期为两届,每届五年)在中华共和国交通部部长张华清带领下,乘上北京开往伊利的第一趟火车。
  这是一辆普通的客车,只不过在客车的最后一节挂上一节专用客车车厢,朱涛和张华清一行人就坐在其中。随着一声汽笛,车厢在强有力的蒸汽机带动下,缓缓驶离北京车站,朝遥远的伊犁开去。
  在不算豪华的车厢包厢内,朱涛和张华清静静的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景色,一旁的龙行天则警惕的注视着周围。由于还是早上,太阳刚刚爬起来,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身上没有丝毫炎热的感觉,所有的一切显得非常和谐,谁都不忍心打破这难得的宁静。
  终于,朱涛从窗外收回目光,说道:“张院士,这条铁路一修就是八年,这其中应该有不少故事吧”,由于张华清比朱涛大了很多,出于尊重,朱涛一直对和自己一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几位院士老人的称谓没有改变。
  听见朱涛和自己说话,张华清开口回答道:“是的,主席,按照一开始的规划,这条铁血准备用五年完工,后面,由于我国和布哈拉成功结盟,加上以胡志民为首的民间商队很好的给骑兵师提供补给,修建这条铁路的紧迫性降低了不少。于是,从这条铁路上抽掉不少工人和机械去支援京沪、京广、成沪这三条铁路的建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