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双不只是在卖东西,还是在养一只金鹅。这只鹅养熟了之后,就会一直下金蛋。
    林代热烈的表扬了双双的想法,让信使把这一条建议带回后方去,以林代的命令来确保它实施。
    邱慧天则一路负责住宿的安全,并查探仓库、工坊、劳力、物流种种情况。他还提起,前方的凌琳城,有他一个亲戚。他可以到那里访访亲戚、再问问消息。
    林代和双双都觉得这挺好!
    很快,南方又有信使来。
    估量行程,林代派去的信使,回来的速度没这么快。这个信使带的应该是新消息了。
    他一来就替邱慧天、林代道恼:邱嬷嬷过世了。
    为了表示哀悼,他已经给自己手臂上扎了白布条。报完凶讯之后,他就低头垂手而立了。
    唉!报凶信的就是比报喜讯的倒霉啊!报喜讯的,不管多荒唐不靠谱,听信的准嘻开嘴笑、假打一拳:“你逗我玩呢?”也不生气。万一确认是真的,“嗳哟”一声欢喜得双掌一拍,说不定身边有个什么就抓起来送给那报喜讯的:“来来,沾沾喜气!”什么喜钱、喜糖、喜蛋,送的人欢天喜地,收的人也高兴。
    可要是报凶信呢,听信的不相信,就能直接一老拳把报信的揍地上去:“消遣老子哪?”或者“你才啥啥,你们全家都啥啥!”好不容易最后终于相信了,双手一合几乎要厥过去,一世界悲天惨雾的,说不定还揪着报信的追问:“什么?怎么会?你怎么知道?”L

☆、第三十二章 哪位姑太太

乌鸦多倒霉。还是喜鹊好。但凶信总要报的,叫人有什么法子?信使很有自觉,报得沉痛而郑重,完了就垂手立在旁边陪着伤心,又劝对方节哀。
    那一番眼泪与哀恸。
    林代天旋地转、心海翻涌。林毓笙在里头受不了这个,哭得要倒了长城、倾了国。
    林代一直到三天之后,才把她压制下去,总算又能进食和睡眠了。
    邱慧天也顾不上自己难过了,心力都用来照顾林代,只怕她有个闪失。双双随身服侍,更不用说。
    邱嬷嬷虽是邱慧天的姑妈,与林毓笙实在情同母女。林毓笙难过,也是应当的。可怜林代虽然对邱嬷嬷也很有好感,听闻死讯也很悲伤,但没到林毓笙这个地步,被牵扯得活活折腾得三天,差点没死过去。
    等她终于缓过来了,挣扎起床,也扎了白布致孝。邱慧天则穿了孝服。不至于麻衣麻冠那么夸张,就穿了白衣,扎了白麻条。
    凌琳城就在七里路开外了,林代他们决定,还是去邱慧天堂兄家里去一次,报个丧,视情况而定或许住个几天。
    邱慧天堂兄年过三旬,娶妻邱区氏。这邱区氏这几日正在烦扰,打鸡骂狗训孩子,聒噪个不住。邱堂兄忍不下去,道:“你何不到外头打个小牌?”
    邱区氏咆哮一声,就如半空响起个惊雷:“没听我说卓夫人家里的事?我还打个什么大牌小牌?”
    邱堂兄矮了半截:“那你找别人打……”差点没说出“你老人家”几个字。
    邱区氏怒道:“我这不是为了你的前途吗?你个没出息的!我是为了打这几张牌吗?卓家有事,我担心,你不担心?你个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你个死太监!我怎么就嫁了这么个软脚蟹哪哎哟!”拍桌子拍凳子的哭起来。
    邱堂兄头皮阵阵发麻。正好他们小孩沿着墙根、扶着条凳,怯怯走来,小小声唤:“爹爹……”
    邱堂兄连忙像溺水人捞稻草一样。捞着他小手:“爹带你出去买糖吃。”
    小孩欢欣点头:“嗯!”
    两人就要踮着脚尖溜出去。邱区氏正待叫他们站住。老家人邱得福进来,跟主子报说:外头侄少爷来报丧哩。
    邱区氏一时也吓坏了,问:“哪个没了?”
    得福回道:“姑奶奶没了。”
    邱区氏顿时就蹲地上哭了起来:“嗳哟我的好姐姐,你怎么能说没就没了!你命苦啊!”总是市井妇人哭丧的那套。捶了一会儿地,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想起来问:“她娃儿呢?”
    得福答不上来。
    邱区氏骂道:“好糊涂!不是难产死的么?大人没了,那娃儿呢?不用说。定是那狠心的老铁家要小的不保大的!还不快请进侄少爷来商议!不能白让他们得个孩子。我叫我哥哥们上去打他们去!不赔够了钱他们别想太平!”
    得福道:“非干铁姑爷家事。”
    邱区氏瞪眼道:“你吃的是哪家的饭!他们媳妇给他们生孩子没了。不干他们的事干谁的事?干你的事?!”
    得福已经上了岁数,听这话实在聒耳,想着:我原来在本家太太手下。把小主人照顾到大,本家太太也没骂过我一次,倒是伺候着小主人成了家,在你少太太面前受这许多闲言闲语。实在难耐。妇人嘴这般坏,不是福气。若是我那拙荆。我必揍上一顿,然后就能老实了。
    这不就是不是他的老婆嘛?他揍不了。碍着主仆之份,再难听也只好受着,还得回禀道:“不干生孩子的事。”
    邱区氏听不懂了:“那是怎么没的?哎你嘴里还能有句痛快话没了?”
    在她的连珠炮轰炸下。得福不是一直没有好好说话的机会嘛!这一次终于能告诉她:“不是铁姑爷家的姑太太。”
    “那是哪家的?”邱区氏奇了。
    “离城的老姑太太。”得福道。
    “哦!”邱区氏想起来了,“说什么在富商家帮佣,一年到头也没半个钱人情到我们家的那个?”
    “逢年过节还是有礼物来的。”邱堂哥忍不住替自己堂姑说句话。
    “啐!她有礼来。我不得还有礼回去吗?还要贴人家捎礼的脚力辛苦钱。这么远路,贵也贵死!不如不来往!”邱区氏啐了一口。骂道,“有话也不好好说清楚!累我哭一顿!”
    邱堂哥与得福主仆面面相觑。邱区氏自己往自己嘴上打了一掌:“姐姐!别怪我,给你触了霉头啦!有怪勿怪!你大小平安!”看着自己手是脏了,知道脸也脏了,摸着头发也毛了,拎着衣襟也乱了,就要去整妆。
    邱堂哥忙提点孩儿:“去搀你妈进去。”
    他想着邱区氏总归疼孩子的。让孩子陪她去,给她好消消气、顺顺火。邱区氏又兜头啐他一口:“仲宝点点大,搀得我么?我们现买得丫头在这里搀不得我么?还是你要把她供起来怎么着?还是把我和仲宝支开了,你好搀丫头啊?”
    那丫头无辜躺枪,也胸闷得很。干咽两口唾沫,也只好过来搀邱区氏。邱区氏招呼孩儿:“仲宝跟妈来。你爹另有好事的,我们不要再掺和,仔细坏了你爹的好事。”一手携了孩儿,一头又训着丫头,这般进去了。
    邱堂哥总算能细问得福:“老姑姑怎么没的?”
    却是命骞。本来心宽体胖,似乎健旺得很,得了个小感冒,人家也没往心上去,看起来也不重,就是有了痰。忽一日清晨,她没起得来,看时,身体都冷了。据说是痰迷。也即是老痰塞了气管,梦里她自己没挣扎过来,人也都不知道。这样就过去了。
    邱堂哥唏嘘一会儿,想起来:“谁来报信?”
    “侄少爷说正好来公干路过,就——”
    “慧天在外头?”邱堂哥忙道,“还不快请进来坐着!把人家晾在外头干什么呢?”这上下也忍不住想责怪老家人糊涂了。
    邱区氏在内堂飞出一句话:“披麻带孝的就往里请?有女人有孩子的,你想什么呢!你不怕冲撞,我还顾着我孩儿们!这也是个不懂事的!带着孝就千里迢迢上门来!我们有这么亲热么?新新!”
    得福干翻两个白眼,无奈回道:“侄少爷未曾亲至,道是着了孝,怕有所不便。这是先遣人来道的恼。因也是咱们少爷的姑姑,路过这里左近,不好不说一声的。”
    邱堂哥点头:“应当的,应当的。”
    邱区氏也喜邱慧天懂事,不来添麻烦。脸洗了头梳了,她就出来问道:“那么邱侄少爷现在又赶他的路去了不成?”意思是面子上关心一下。
    邱慧天遣人上堂兄家报信时,也把自己地址一并报上了。得福把这地址一学,邱区氏一听,乃是正经旅店,顿时替他心疼:“年轻人真是不懂事!把银钱看得跟尘土一样轻易,撒漫的使!回头没得吃用了,难道吃我们的吗?照我说,他左右是年轻小伙子,怕什么呢?大通铺几个钱就好睡一晚,一大壶热水且是包在里头的,再带个馒馒咸菜,都不用再花钱。他怎么不知道省呢?”说到这里,又想起来,“他是打发旅店伙计来报信的?真是不懂事!伙计还在外头么?”
    原来旅店伙计跑腿,照例接信的人家也要给个辛苦钱。这都是场面上避不过的。伙计都是本地人。邱区氏要省这个钱,人家要说她小气。登时她就又心疼了。
    得福道:“却不是旅店的。是他们自己的伙计。侄少爷同他们二掌柜一起来这边公干的。他们二掌柜还带着太太同来,是不好睡大通铺的。”
    说得慢条斯理,有些儿挤况邱区氏的意思在里面。邱区氏呆了一呆,问:“侄少爷如今出息了么?是什么生意?他们掌柜好生抬举他么?”
    如今就不分“你们邱家”和“我们家”了。
    得福回邱区氏道:“也不知侄少爷学什么生意。”
    邱区氏正要骂他糊涂。他又道:“但宝号是‘阿憨大’三个字。”
    邱区氏又愣一愣,问:“我怎么好像哪里听过来的?”
    丫头道:“太太怎么不记得了。我们墙上的喜从天降步步红的画儿,还是他们家的呢,底下有他们的戳儿。”
    原来就是填色画,有了个吉祥名字,四处发售。阿憨大的店铺还不能遍地开花,这凌琳城没有他们的商铺。只是人家小贩知道他们的东西好,挑脚贩了来。东西上有阿憨大的戳子,所以即使别人经手卖,顾客也能认准他们的字号。
    小孩儿也道:“我泥兔儿也是的!”
    那兔儿上也有戳印。既有字,也有画。小孩儿家不识字,看那画上憨脸可爱,就记住了。
    邱区氏哦哟一声:“那是大户罢!你们或许弄错了?侄少爷怎么就进得去呢?”
    邱堂兄要替自己兄弟说句话了:“听说也是旭南道那边发的家。说不定老乡提携,慧天就进去做了呢。”
    “那还有个二掌柜?”邱区氏碎碎念,“要是他们宝号里的二爷,那得有多富贵了!未必就是第二号罢?说不定就是底下一个管事,大家敬他个尊号,既不是最大了,也就敬一声二爷了。其实也就是带小伙计在外面跑腿的罢?他们跑到我们这里,是要做生意么?”L

☆、第三十三章 妻大三抱金砖

邱区氏问得细碎,邱堂兄等人答不上。邱区氏嫌他们无能,叫丫头送茶出去给那报信的伙计,自己拣了一盘月牙点心、一碟切米糖,也叫端出去。那伙计坐在前屋,她就坐在后头,贴着门边寒暄问话不提。
    双双在客店里,却拿邱慧天打趣道:“还当这里你是地头蛇,到你地盘了,要求你罩着了。怎么连门都进不去。还要自己住店呢!”
    邱慧天不愿与女孩子斗口,只好道:“住店也有住店的好处。”
    双双不放过他:“我还当这是你姐呢!嫁到人家是别人的人了,你披着孝进她丈夫家里不方便,这才让一步。这也算是够委曲求全了。怎么是兄弟还避着。你的姑姑不就是他自己的姑姑吗?难道他家是姓区不是姓邱吗?”
    邱慧天讨饶:“你就直说我堂哥像个娘儿们似的。你说,我听着,行了吧?”
    双双道:“我稀罕说你哥呢!”又道,“好在凌琳城也算大城。我们本来就该来的。你哥嫂帮不帮忙,也不打什么要紧。左右他们就算肯帮忙,也未必帮得上呢。”
    邱慧天道:“既然你那么能干,还不忙去。你现在好歹是二掌柜的太太,老跟我说话成什么样子?当心人家说闲话。”
    现在林代要掩饰身份,扮了个男人,双双就作为她的夫人,好掩人耳目。邱慧天既提及这点,双双道:“倒是北边风气好,不像南边那样严实。女人也有抛头露面的。我看也不打什么要紧罢。”
    邱慧天解释道:“北边条件不好,有的女性要藏也藏不起来。条件好的还是一样收得严严实实的,比南边要求还高些呢。要是有辱门风。说不定真杀了。也是常见。”
    双双骇道:“南边如今也少为了这个杀人了。”
    邱慧天摊手,又道:“好在主要也是针对没出阁的大姑娘。北边民风彪悍,怕她们吃亏。”
    双双听到这里,鼻子里哼了一声。意思是姑娘若吃亏,家里只有安慰才是,怎么反而去杀她的。邱慧天知道这意思,只好装不知道。继续说下去道:“或者是很富贵人家的少奶奶。那真是要身份很高的人家了。寻常人想这么管束还得不到呢。”
    双双终于讽刺出声:“谁想要这么管束!”
    邱慧天正色道:“你别说。你不要,不代表别人没有。”
    双双想想,确实有些女人的贱格。远在她想像之外。别说她是个丫头,是低等人,多少中等上等的老中青女人,她说句公道话。贱得推陈出新呢!不是同为女人就可以替她们否认的。于是双双也不语了。
    两人各自忙了些时候,去邱堂哥家报信的伙计回来了。接过毛巾拍掉身上的土,感慨:“好厉害的大奶奶!”
    北方这边的“奶奶”,倒是专指祖母,很少作为尊称。一般女人有诰命的。尊为“夫人”,没诰命的,尊为“太太。”这伙计也知道北边风俗。有意叫声“奶奶”,有那嘲笑的意思在里面。
    邱慧天无奈:“哎。那是我堂嫂!”
    伙计把毛巾收起:“你怎么有这么个堂哥堂嫂!”很替邱慧天不值。
    北边气候干燥,尤其是凌琳城这边,风沙大。出去就是一身土,要想保持屋里基本干净,进门前就得拍一拍。
    气候恶劣如此,农业生产条件可想而知。这里又没个什么矿产,更遑论重工业。靠着点小手工业、种点命硬不容易死的作物,维持当地人的生活,邱慧天觉得这条件是比较恶劣的。堂哥堂嫂种种叫人不舒服的举止,他也只好归结为生活所迫。
    其实还有另一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或者,“居移气,养移体”。
    邱嬷嬷当年就是被他们惹恼了,不愿意来往,而且说起这地儿的人,都嗤之一鼻,把一块地方的居民全给鄙视上了。邱慧天他们如今要挣钱,不得不来。谁跟钱有丑呢?但是相处下来不舒服,还是不舒服。
    再不舒服,邱慧天也住到堂叔家去了。因堂嫂听说他工作于这么一个大商家,有意巴结,而邱慧天正好也到他们家打听打听当地一些情况。
    其实如果在南边,不用这么复杂,去茶馆之类的地方一坐,或者雇个包打听,不一会儿就把基本情况了解到了。可惜这里是北边,人情大过天,有钱不好使。你要想干净利落拿钱办成这事,人家要疑惑、或者当你是个猪头肉,不宰白不宰,吃点亏不说,后头的事儿反而不好办。所以还是要顺着当地的人情来。
    这边儿办事,先得悠着来,不着急,套套交情。把交情套上来,请茶请点心,再往深了请顿酒饭什么的,慢慢往深里唠,才能说上话、问到情况、办成事。
    邱慧天也就住到了堂嫂家里,才把话慢慢说上了。
    凌琳城倒是在交通要道上。货源可以沿着大路运到这里,做一个仓储点,再往其他方向运出去。
    这既是大城,战事起之后,也有不少朝廷的工作人员到了这里,还有一些从极北边往南逃的,逃到凌琳城,看差不多了,就不再到其他地方去了,像顺水流下的水草,遇到了块大石头,就滞留在此。
    还有一些从南边来的家眷们,本来老爷工作的地方不在这个城,还在其他城镇,条件比凌琳城还差。她们也就结伙在凌琳城住下了。
    凌琳城里一下子多了这么些人。他们都有生活需要,但凌琳城本身的服务条件、物质水平都跟不上。这个落差,很可以由阿憨大来填补。这些外来人,很多人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带足了行资,就等着个合适的地方好花出去。那些银子简直在叮铃当啷的喊:“来赚我吧来赚我吧!”
    也有穷些儿的,到了这里之后,很想干点活赚点工钱。但凌琳城本来活就不多。本地人也就是混着。哪来那么多工作机会给他们?他们穷困潦倒的时候,有谁雇他,随便给个啥工钱,他们还要拜谢了。
    北边的工钱本来就比南边低一点,再加上这些人,阿憨大就地招工也都行了。
    除此之外,邱慧天还打听到,本城大佬之一的卓家,目前正闹烦心事呢。
    卓家这一代,本有三个男孩子,一个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剩下两个。
    他们家这一代,是“志”字辈。老子翻古书给他们取的名。第一个叫志敬,所谓志敬而节具,则君子予之知礼。好名字。成年后要取个“字”,现成的在这里,可以叫“知礼”,多漂亮!
    第二个就跟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