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兰芝死时,唯一欣慰的想法是:皇上应该不会把她的死告诉七王爷。
    皇上太忙了,没精力处理这种小麻烦。告知她的死讯,会比杀了她还要麻烦。
    所以,对于七王爷来说,她只是又一次消失了而已。
    上辈子一次。这辈子又一次。
    如果一世又一世。他们都重复这样的结局,说不定他们会习惯这样的结局吧!
    说不定所有乱世的老百姓,都是相同的灵魂。一次又一次经历一切残酷与痛苦。反正他们都习惯了。让那些太平盛世的灵魂们,可以安心享受太平盛世去罢!
    这些纷乱的思绪一口气冲进周兰芝临死前的脑海里。她觉得自己似乎是笑了笑,然后死去了。
    七王爷回到王府里,看见唐静轩的屋子已经空了。云舟则仍然在绮窗下理丝弦。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七王爷也并没有跟她谈唐静轩,只道:“圣上可能要立储了。”
    “哦。”云舟不动声色。
    “还有。我本来提出来跟你做一对好战友……”七王爷的声音说着就消失了。
    云舟看他一眼。
    七王爷勉强捡回自己的思绪:“那时候我以为一辈子这么长,没有战友的话,怎么熬。现在我才知道,一辈子也没有那么长。有时候真是我们自己想多了。”
    “而且其实那些‘我们以为’、‘我们知道’。跟一辈子的长度,也未必有任何关系。”云舟淡淡接道。
    这次七王爷呆了很久,才道:“是的。我想你说的对。”
    而后他转过身,热泪潸潸而下。
    他有种确凿无疑的感觉。他爱的那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又已经消失了。消失得如此彻底、不可挽回。他不知又要经历多久,才能重新找到那个人。
    云剑睁开眼睛时,则看见蔚蓝的天空。
    北胡的天空也很蓝,但不是冬季。冬季他们的天空冷冽得叫人无法抬眼去看。
    中原的天空即使在冬季也温和的多,但颜色混浊些。可能是中原人烧了太多的秸杆与煤。云剑不得不说,中原的空气,比北胡是更刺鼻些的。刚从关外回中原时,尤其明显。
    而他眼前的这片天空蓝得像是水汪汪刚从画上的大海里舀出来似的,并且缓缓的移动。
    云剑试着抬了抬手,动不了。他被绑着。
    身子有节奏的颠簸。耳边有牲畜的脚步声,还有时断时续的铃铛声。他应该是被绑在某种畜力拉动的车上,且无篷无盖。
    云剑一言不发,装作自己未曾醒来,继续用心的听。他希望尽可能的收集信息。
    很可能他落在敌人的手里。如果发现他醒来了,敌人会提高警惕的。他可不想这样。
    他听到很低微的哼唱声,低得似一只蜜蜂午后在花心里盘恒。这声音非常熟悉。会是那个人吗?
    有一只手落在他手上。触感很绵柔。绵柔得似中原暮春千丈袅袅的游丝。见鬼,千万不要是那个人!
    一团香暖的气息吹在他脸上,一个忍着笑的声音:“冤家,睁眼罢!我知道你醒了。”
    云剑长叹一口气,睁开眼来。蝶笑花的艳容映入他的眼帘。
    蝶笑花看起来很好,没有经受任何折磨;他很自由,没有任何羁绊;他脸上带着笑,是那种绝对愉快的笑容,大概没有云剑班师回朝、或者七王爷从前偷香得逞的笑容那么大,但是考虑到蝶笑花跟云剑与七王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这种笑容在蝶笑花脸上,应该已经是最高级别的了。
    云剑又长长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好像要把胸膛里的气全都透出来似的。
    然后他就再也不出声了。
    蝶笑花躺在云剑身边,跟他并肩,仰面望着天,用一只手遮住眼睛。阳光真是太烈了,连他这样长的眼睫毛都不足以遮荫。毕竟他的眼睫毛太清纤。
    他对云剑道:“你不想问我什么吗?”
    “好吧。”云剑勉为其难道,“你为什么把我劫到这儿来?”
    一开口就咬定了是蝶笑花劫的他。
    因云剑想不到第二种可能。他也不想浪费时间在与蝶笑花进行事实确认上。
    蝶笑花确实没有反对。
    “因为,”他向云剑转过身,让脸在影子里,这样就不用费力抬手遮阴了,“你看,我从来没有习惯过我们大戎的阳光。”
    “什么?”
    “不不,我是说,我劫你,因为宛留不让我接近你,保护得你那么紧,我生气了。这一路阳光照得我讨厌。”蝶笑花露齿而笑。
    其实他的犬齿比较尖。云剑第一次发现。有点像云柯。
    “宛留怎么样了?”云剑问。
    “这个问题啊……”蝶笑花眨了眨眼睛。
    “怎么。”
    “没什么,只是我在想。”蝶笑花一只手掌托在脸颊下,清白无辜的道,“你会先问什么呢?‘宛留怎么样了?’‘你是西戎人?’结果你问了宛留。她比西戎重要?”
    “我知道你是西戎人了。”云剑道。
    到这地步,已经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了。他因此没有费力气先问这个。
    夫子当年见马厩起火,先问伤人乎?不问马。那是夫子仁爱。云剑没有夫子那么仁爱,但在另一个问题已经昭然若揭、而宛留的命运悬而未决的时候,先问一声宛留,还是他的必然选择。
    “放心,”蝶笑花道,“宛留姑娘很好。”
    “你要扣着她当人质威胁我?”云剑问。
    这一次,蝶笑花就笑而不答了。
    益侈环视着奢丽的宫殿
    他是这一代的戎王,住在历代相传的宫殿里。
    这宫殿,简直可以说是金银堆出来的。
    戎人爱金银。外人会觉得戎人像守财奴一样,拼命把金银往自己怀里扒。他们几乎不知道戎人回到西戎之后,慷慨的把金银都往戎王的宫殿里倾倒。他们相信这会铺成他们死后上天的阶梯。
    确切的说,他们信他们的戎神。而他们相信只有把人间最有价值的财富献给神,才能铸就升天的阶梯。而戎王是替他们守阶梯的。
    每一代戎王在这里,都见证宫殿多铸就一块金碧辉煌的墙壁、屋顶、檐角、甚或砖地。
    是的。就连地上的砖都是金子的,而且凿着莲花。工匠们毫不偷懒。花瓣上的每一丝纹脉都清晰而流畅。他们不是在给王宫凿地,而是在给自己的灵魂凿将来升天用的阶梯。
    益侈仰视宫殿的穹顶。
    穹顶是圆形的,绘了无数彩画。这一切彩画都凝结于最上面的一个尖顶。当人仰头的时候,会有一种错觉。觉得灵魂飘上去,到那个极高远的地方去了。
    宫殿的高度可以丈量。而站在宫殿内部仰望时,视觉给人的高远感觉,无法限量。
    所以戎人们会以到戎宫朝圣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非做不可的事。在年老力衰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卖掉一切作为盘缠,踏上朝圣的路。那路其实也并不是很长,但他们会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叩一个头。如果他们在路上就死了,那么据说,他们的灵魂会直接飘到戎宫然后升天堂。如果他们到了戎宫还没死,那么他们仰视穹顶之后,会在宫脚住下来,做点什么侍奉神的事,或者什么都不做,除了颂祷神的名,直到死去。他们留下的一切财物,如果他们还有什么遗留的话,就都归了戎宫。L

☆、第五章 蝶侯双生子

益侈作为戎王,负责接受、处理这些戎民们奉献的财物。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安排工匠熔铸、雕刻、凿补。让宫殿又扩大一点点。
    戎人们信任益侈。只要他还在王位上。神让戎王来管理世间的财富。戎人们相信这一点。
    益侈呢?他相不相信自己?
    有时候他环顾宫殿时,似乎能感觉到历代戎王的影子。
    那些戎王们当然都已经升到天上去了。荣耀或者罪过,他们都会在神的脚下领赏或者领罚。这是与普通人不同的。普通人可能根本不被允许进入神的殿,如果他们在生时没有努力为自己铺阶梯。可是戎王,只要曾经被神允许坐上王的宝座,那就已经被应许神前的一个位置了。如果他们配不上神的荣光,那就会在那个位置上饱受煎熬——
    如前代的戎王荣一样。
    人们是这样窃窃私语。
    益侈目光移过宫殿中的光与影。
    戎王们都升上天了,但是就像飞鸟在地上投下影子。他们的灵魂仍然在地上留下影子,据说,永世不弃的保护着王宫。
    所以说,宫中发生的一切他们都还知道吗?
    那个戎王荣,也看得见益侈,还有蝶吗?
    “王。”一个高鼻深目的臣子在门口鞠躬。眼珠子本来是浅蓝的,却因眼眶太深、阴影太深了,那蓝色蒙上了浓浓的阴郁。
    益侈转向他。他走近来,劝谏益侈,不能让蝶侯进戎京。
    “他带来了康平将军。”益侈道。
    “让别人把康平将军解进京就好。”蓝眼睛臣子道。
    “你不怕交接过程中让康平将军逃脱?”益侈道,“而且战局的推进,蝶有功。我怎么能说出我们不许蝶进京?”
    “给蝶侯严厉的命令。总比让王受伤的好。”蓝眼睛臣子道。
    益侈不是这么认为的。毕竟蝶笑花对于西戎的胜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军民中也算有了较高的声望。你作王的,对他太严厉,叫其他军民们怎么想?就算其他军民们不至于为了他而起来跟王闹意见,那蝶笑花自己闹了意见呢?出工不出力怎么办呢?人跟金银的不同就在于,金银是随便你用怎么方式获得、怎么熔铸,反正到了最后都按你的意思办。该足赤的足赤、该九成的九成、该作为一根金条的就不会变成一根铁棍。总之就在那儿了。而人如果不配合的话,他真正的实力是发挥不出来的啊!
    益侈现在还想用蝶笑花,可不想让蝶笑花出工不出力。
    蓝眼睛臣子的顾虑也算是为益侈好。但显然太幼稚了。益侈试图跟他说明这个道理。
    蓝眼睛臣子却觉得益侈太幼稚:“王座只想着蝶侯的好处,没想过蝶侯的危险吗?”
    西戎规矩没有中原大,臣子想说什么就可以直接说。但这次也太直接了,益侈只有冷笑了:“你说他能篡我的位?”
    蓝眼睛臣子道:“他是王荣的儿子!他声望越高。对王越不利啊!”
    益侈的王位是从戎王荣那里来的。但不是戎王荣自己双手把王位交给益侈,而是戎王荣跟小国公主一起横死、他们新生的孩子失踪之后。益侈才得既位。有时在宫殿里踱步、感受到先王们的影子时,益侈很心虚,就因为他并非正常即位。他怕那些先王们不认可他。
    其实只要他能坐上这个王位,就说明神允许了他。神不允许的事情是根本不会发生的。在戎人们的信仰里,存在即合理。
    这种信仰使戎人们在汉人们的眼光中太没有原则、太以实际利益为导向、太拜金、太看得开。反过来,它也使得汉人们在戎人们的眼光中太好笑、太死板、太古怪、太讨厌。
    益侈坐在王位时。还是很喜欢这个信仰的。他屁股坐上王位的一瞬,就知道神允许了他。他为了坐上来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被原谅。此后他只要努力的治国、奉神、尽一个王的义务就好。
    但同样的。如果有别人把他推翻,坐在他的位置,只要成功了,岂不也变成了“存在即合理”的一个新例子了呢?
    益侈恼恨的盯着蓝眼睛臣子:“你以为我没想过吗?”
    益侈怎么可能没有防备过蝶笑花!毕竟,从蝶笑花出生起,益侈就已经试过谋杀他了。
    雪山上的那场雷灾中,戎王荣和小国公主都死了,蝶笑花可没有。是益侈授意别人干掉这个呱呱啼哭的婴儿。如果不干掉的话,这个婴儿是血统最纯正、即位最名正言顺的戎王。
    但从西戎的实际利益而言,这个结果可糟透了!
    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要怎么治理一个国家?还不是权臣们说了算。都不用多强大的预言能力,人都可以看见一场权力纷争的好戏了嘛!从臣子们抢着做摄政王、到婴儿长大之后不满傀儡身份而与权臣们的斗争,腥风血雨在所难免。更何况,这婴儿是谁的孩子?戎王荣与那个亡国的小国公主!戎王荣的为人可真叫人难以夸奖,就连一向习惯于把王像对神一样崇拜的戎民们,对他都实在夸不下口。大家之所以还服从他、甚至对待他比对待贤明的君王更恭顺,就像旱灾时人们会更起劲的哀求龙王、生病时会更虔诚的供奉药师琉璃光如来、老病缠身时会更笃实的念叨佛号,是一个道理。正因他给戎民们的伤害太深了,戎民们才更用力的跪拜他。
    但是,打心眼儿里,戎民们可不希望接下去的戎王像他。
    这个婴儿有一半的血缘来自于戎王荣,这叫戎民们长长叹息。
    另一半的血缘,就更别提了!那个小国公主,**的声名可是远播在外的!据说这都是戎王荣害的……谁知道呢?谁知道呢!总之这一半血缘也并不让人很期待就是了。
    益侈下令把这婴儿悄悄的抹杀,好让他自己坐上王位。这是顺乎民心的。他即位时,戎民们奉上的贺礼异常丰盛。戎民们叩谢神明的声音也格外浩大。益侈听了,心里很舒袒。
    然而蝶笑花并没有死。仍有戎人相信“正统”,不愿意看着戎王荣的血脉被斩杀。他们想尽办法保蝶笑花逃出生天。
    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相继因为各种原因死了,其过程也可以写一部武侠小说。但描写这种事情的小说已经太多了,大同小异,几乎不必再重复。总之最后,蝶笑花流落中原民间,因其貌美,被唱戏的师父看中,收为弟子,雕琢为一名熠熠生辉的优伶。
    再之后,益侈发现了蝶笑花的行踪。
    但这时候,形势的变更,让益侈不急于杀掉蝶笑花了。
    蝶笑花不知道身世、对益侈没有仇恨;蝶笑花也没有受过任何治国的训练,很难跟益侈争王位;戎人都已经习惯益侈的统治,蝶笑花很难回来;而西戎想更大程度的攫取中原财富,益侈需要一名间谍,蝶笑花太合格了。
    这是益侈将蝶笑花收为干将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蝶笑花渐渐成长起来,展现出过人的计谋与才干,难道益侈就没有警觉吗?
    益侈觉得谁敢向他提这种问题,绝对是侮辱他!
    益侈当然警觉!但蝶笑花身上有一件致命的弱点,使其根本不可能跟蝶笑花抢王座!
    在流亡的过程中……呃咳,蝶笑花没有自保的能力,而他又这么美丽,所以……
    益侈都不太好意思启齿。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让一些脸皮比较厚的家伙,把这事儿添油加醋,悄悄宣扬了开去。
    被这样污辱过的男性,简直都称不上是男性了,怎么可能还有资格问鼎王座呢?没有人会愿意支持这种人的啦!
    就好像七王爷公然出柜之后,对崔珩的皇权就不构成任何威胁了。崔珩就可以让他当上大陵最有份量的王爷了。
    益侈是出于这样的考量,才敢放手使用蝶笑花的。
    蓝眼睛臣子居然还要问!
    益侈真想骂他:“你傻啊?这个你都想不通!你傻你想不通,也要相信我的智商啊!相信我的做法一定有理由就够了!”
    蓝眼睛臣子跟他大眼瞪小眼,还是想不通,而且摆出一副坚持不相信益侈智商的样子。益侈只好挑明了告诉他:关于蝶侯的致命弱点……
    “可是有个流言,蝶侯有个双生子?”蓝眼睛臣子打断益侈。
    “那是为了迷惑中原皇帝的。”益侈口气随意。
    那么粗糙的谣言,真是只有中原皇帝才会相信。听说有句老话:天高皇帝远嘛!他们皇帝离得那么远,听到什么都当成是真的。
    “咱们戎人也有关于双生子的吟唱了。”蓝眼睛臣子双眉紧锁。
    所谓“吟唱”,在戎语里,跟“唱”有很大的不同。戎人都爱好音乐,动不动就唱起来,那些都不要紧,但“吟唱”的,却是史诗。
    戎人无史书,所有的历史就靠口口相传。吟唱出来的故事,人家就要当真的!益侈不得不珍重对待:“岂有此事?我们是编了段歌,只为迷惑中原皇帝,岂有我自己戎人当真吟唱的?”L

☆、第六章 吟唱诗人

“当真有。”蓝眼睛臣子躬身,“并未指明道姓,但微臣以为,不可不慎重。”
    “吟唱怎可没名姓?”益侈非常困惑。毕竟“唱”与“吟唱”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史嘛!你见过没名没姓的史吗?
    蓝眼睛臣子至此确实气短:“不是很正式的……”
    “不正式的叫吟唱?!”益侈诧异极了的盯着他。
    蓝眼睛臣子想说,尽管不够正式,但是防微杜渐,要预防就要从苗头抓起!可是“防微杜渐”是汉语,他不会,戎语这方面的字眼没汉语那么丰富,害得他就有这个想法都说不出来,空把脸涨红了,劝益侈:“王先听听看就知道!”
    劝得太硬气了,简直就像逼宫。
    益侈比中原皇帝好说话得多,不但没有当场把他拖下去斩了,就连板子都没打他一顿,居然还真同意听一听吟唱,尽管脸拉得比驴还长。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