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智慧录-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纯的友谊必须基本上对于另一人的祸福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其同情的『性』质是完全超然没有利害冲突的;这就意味着自我跟友谊对象的绝对认同。人『性』的自我本位对于这样的同情,是强烈地敌对的,所谓真正的友谊,是属于海蟒之类的东西,无人知道它是否为荒诞无稽、还是真正在哪里存在过。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毕竟还存在有一丝丝真正友谊的许多例子,虽然一般来说,某种私下的个人利益,那种出于“自私”构成的诸多方式,到底是其基底。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这一点真情具有非常高尚的影响,让我们有理由叫它为友谊,它高高地耸听到好友在背后怎样谈到你,你不会再跟他说一句话了。

    在需要朋友做出相当牺牲来支持你、而对你真正有助益的某些情况之外,最好的试测友情是否忠诚的方法,是看他接到你刚发生不幸消息时所显现的模样。在那时际,他的面部表情或是一心想到对你的真实而诚挚的同情,或是面容完全平静,或是出现并非同情的蛛丝马迹,相信可以证实拉劳士福古一句有名的话:就是最好的朋友发生不幸,我们总会找到让我们高兴的什么东西。4(4:in the misfortune of our best friends we always find something that does not displease us 。)的确,在那时刻,一般所谓的朋友会发现,要压抑脸上一丝欢喜的笑容,不是那么容易的。要让人们心情愉快,最好的办法是告诉他们你最近有麻烦事情缠身,或是不保留地道出你的个人弱点。这是多么能说明人『性』啊!

    海天相隔,长时间不见面,总是对友谊不利的,不管我们是如何不愿意承认。我们对于不见面的朋友的关切——尽管是最亲近的朋友——不过几年就慢慢地会干枯,变为抽象的观念;终致我们对那些朋友的兴趣只是理念上的——的确,这样的友谊只不过是陈陈相因罢了;我们对于眼前经常所见到的,即使不过是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会维持活生生而深刻的兴趣。这说明人们的感觉有其限度,歌德在《塔索》(第四幕四景)所说“此刻”对我们的重大影响,是多么有道理:

    “此刻”是一侠有权柄的女神。

    “本宅友人”说得很对;因为友人是属于宅子的,不属于宅子的主人;换言之,友人像猫,不像狗。

    你的朋友会说自己是诚恳的;你的敌人才真是诚恳。让你的敌人谴责当做一帖苦『药』,用来认识自己。

    俗话说,患难朋友很少。这话不对;你一交上一个朋友,他就说他有患难,问你借钱。

    (34)一个人把才智和精明表现出来,就能够使自己在社会中受人欢迎:你要是这么想,你一定还入世未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别人具有这些优点只会引起憎恨和愤慨,又因为须要隐瞒生怒的真正原由(甚至对自己),这就让人更难忍受。

    实际发生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人觉得交谈的对方在智力上远远超过自己。他就会暗中半不经意地做出结论:交谈的对方对自己的能力作了相当的低估。就是这种推理法——一种省略推理法——激起了他怨恨交加的痛苦之情。(比较《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卷ii第19章,我在该著曾引述约翰孙博士及歌德年轻时的友人梅尔克的话。)格雷希安(balthazar gracian)*(*英译者注:见巴尔撒泽?格雷希安的著作《神谕指南,一系列的人生行为箴规》,240格雷希安(1584…1658),西班牙散文家及耶苏会教士,他的作品主要是描写人生各种现象中所见的人物。叔本华,还有其他人,对他的处世哲学非常倾心,把他的上述著作译为德文。该著作在17世纪末有英文译本。)说得好:要想受人欢迎,我们必得现出最像动物的简单举止。

    显『露』你的才识,不啻是间接谴责他人迟钝无能。此外,庸俗的人一看到任何跟自己相反的品质,会自然地产生剧烈的激动;在这种情形下,忌妒就成为他跟人敌对的私下理由。因为我们每天所见到的是,人们以满足虚荣作为最大的快乐;而不跟他人相比,虚宽松是无法满足的。聪明才智使得人们在动物世界中取得优势,我们最感到骄傲的就是有才能。让对方知道你一定比他强,而且让其他人也看到这一点,是非常莽撞的;因为他会渴望报复,一般来说是找机会用侮辱方式,因为问题已由理知范围转到“意志”范围,到了这一地步,怀有“敌意”就让人站在同等的地位。所以,地位和财富总可望得到敬重的对待,才智就决不可这么期望;才智被忽视倒是人家最大的好意;人们要是注意到某人的才智,是把它看成一种傲慢,或是这人有才智是委实不配,而竟然敢引以为傲;为了报复,人们间地里找其他方式侮辱他;他们不急着进行,是在找适当的机会。这人尽管谦虚有加,但要别人忽视他因聪明过人所招来的罪过,是很少见到的。在他所著的《玫瑰园》,萨迪这么说:智者不愿意跟愚人为伍,愚人更是一百倍不喜欢跟智者见面。

    在另一方面,“智力低下”是广受欢迎的。温暖对身体是舒适的,人们感到优越对心理也是相宜的;我们想找的友伴就是他有可能给予我们这种感觉,就像要取暖时我们直觉的会朝向火炉或是走进阳光中。这也就是说,有人会由于气质优越而为人厌恶;如果我们要得人不喜欢,就需要智力低下;女子在美貌上也一样。在我们所遇见的一些人当中,要显『露』自己真正无假的智力低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哟!

    试想想,一个美貌中等的女子会怎么亲切而热心地欢迎一相其丑无比的友伴。对于男子来说,身体上的优越并不觉得那么重要,但是我敢说你喜欢矮小的人坐在身旁,不要坐在一旁的人比你英伟。这就是为什么,在男人之中的愚昧无知者,在女人之中的丑婆,总是得人青睐,广受欢迎。我们可能会说,这些人『性』情非常温良,因为大家都要长藉口照顾他们——这种藉口会让自己和别人瞎眼,看不出为什么喜欢他们的理由。这也是为什么心理上的优越,不管是什么种类,总会使得感到优越的人孤立:人们纯粹出于憎恨而离开他,以各种方式来说他的坏话,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5(5: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能出人头地,朋友和志同道合之士是通往幸运的最好护照。拥有才能使人骄傲,这就往往会冒犯缺乏才能的人,因此跟那些人来往,具有大才大能就需要仔细隐藏起来。知道自己智力欠缺,效果相反,一方面在『性』格上合于谦虚、平易、人家愿意相交,他方面又能尊重卑鄙可耻之辈。这说明为什么才智低下者能有许多人跟他来往并鼓励他。

    这些话不仅适用于政治生涯,而且合乎一切跟荣誉和权位有关的竞争,甚至包括科学、文学和艺术界的名声。例如,在和种学术社团中,“平庸”无往不利,总是出人头地,“优点”大家迟迟不愿承认,或是根本不予理会。在各方面都是如此。)在女子之中,“貌美”导向类似的效果;绝『色』女子没有女『性』知己,即使要找另一女子做伴都有困难。有姿『色』的女子要避免申请做陪伴的职务,因为她一进入约见的房间,那盼望雇人的女主人就会为她的美以不悦,觉得她是蠢物,为了自己和女儿,把她打发掉。但是,如果有地位的女子就不同,因为个人的所质完全由“相比”而得出,而地位是由“反映”的过程产生的;很像人的某种脸『色』,是靠他周围的主要『色』调而定。

    (35)我们信任别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们本身的纯然懒惰、怎么和虚荣心:我说懒惰,因为我们不去打听原委不积极谨慎行事,而宁愿信任他人;自私,因为受到事情的压力,我们就找人倾谈心中块垒;还有虚荣心,因为要求他人保密,正是自己感到骄傲的事。尽管如此,我们期望别人忠实于我们所加诸他们的信赖。

    如果别人不信赖我们,我们不应该发怒:因为那是说,他们诚心地赞美“忠实”,认为它少之又少——其稀少会让我们怀疑,“忠实”的存在只是虚拟的。

    (36)“礼貌”——华人认为是一种基本美德——是基于两项原则『性』的考虑。其中一项考虑,我已在拙著《伦理的基础》(第14节)中阐明;*(*英译者注:在所提及的这段话之中,叔本华解释,人『性』的自我主义令人厌恶,必须具有机制隐藏其丑陋,礼貌就是人们在生活事务中为了掩饰人『性』自我可以所做出之约定俗成的有系统的努力。礼貌与对待令人的真爱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法律事件中的公正,跟心目中认定的确实的“正直”所指的公正相比)另一项考虑是这样的:“礼”是大家私下同意,人们不管是道德上或是智力上的不幸缺陷,都需要彼此容忍,不作为谴责的题目;这些缺陷由于“礼貌”而变得不那么明显,其结果对双方都有利。

    有礼貌是明智的;粗鲁是愚笨的。用不必要的任『性』的不文明行为制造敌人,其疯狂的做法,就像自己在自己家中放一把大火。礼貌只是筹码——大家公认的假钱,吝于支出是蠢笨。名达的人大把大把地使用。西方每个国家在信函的结尾用这样的词不达意句:你的最听话的仆人。(德国人是惟一未用“仆人”的——因为显然不符事实。)但是,请礼貌到了损害自己利益的程度,倒是好像在可以使用代币的地方,你给的是真钱。

    在自然状态中,蜡是紧硬而易脆的物质,稍为加热,蜡就会变软,可以塑成你喜爱的样子。同样的,你只要亲切有礼,就能使得人们随和讲理,虽然他们一般都是执拗凶暴的。这么说,礼貌之对于人,就像热度跟蜡的关系一样。

    当然讲礼貌不是容易的事;因为礼貌要示我们对每个人都尊敬,而大多数人根本不值得尊敬;又,礼貌讲究对人要亲切关心,而心中却很高兴不跟他们再有往来。把自尊跟礼貌结合,是智慧的杰作。

    在一方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价值和尊敬,没有做出过分的估计,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对自己过于自豪,中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于每人在心中对他人所持的看法,有任何了解,我们对于侮辱——狭义的说,就是我们未获得尊敬的对待,就不至于动辄生气。要是大部分人厌恶任何涉及谴责自己的轻微暗示,那么你可以想得出,万一他们无意中听到相识者所数说他们的话,他们的情绪将是怎样。你该明白,一般的礼貌只是一副带笑的面具:如果面具移动了一些位置,或是短暂间给任除了下来,你大声叫喊是没有用的。人在粗鲁之时,好象是他脱去所有衣服,赤『裸』『裸』地站在你的面前。像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会怎么好看的。

    (37)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不能够拿任何人为榜样;因为没有两个实列的处境和情况是一样的,个『性』的不同也让我们所作所为,带有特殊和各别的意味。因此,两个人做同一件事,结果不同。人一旦仔细考虑过要做什么,他就该按照他的个『性』做去。

    这样做事的结果就是,“独创”在实际的事件中是无法免除的,否则,我们的所作所为,不符合我们的本『性』。

    (38)决不可辩驳任何人的见解;因为他相信的所有荒唐事物,你就是高寿如彭祖,也不可能一件件纠正他。

    人们言谈中有错误,也须避免改正,不管你的动机如何纯正;因为这很容易得罪人,而改变他人,纵然有其可能,也是极为困难的。

    如果你无意中听到他人的荒谬言谈而感到恼怒,你应该想像自已听到喜剧中的两个小丑对话。屡试不爽。

    人来到这个世界,如果认定在最为重要的事理方面可以教导这个世界,他要是能保住老命,就该感谢幸运之星了。

    (39)如果想要你的看法被人接受,用冷静不带感情的口吻说出来,一切激情都根源于我们的“心意”;因此,如果你的看地是用激烈情绪说出来,人们会认为是出于“心意”的努力,不是“知”的产物,“知”在『性』质上的是冷峻无情的。由于心意是人『性』的首要的和根本的成分,“知”只是附带发生的其次之物,人们多半会认为,你那么激烈表达的意见,是源于你的心意被激动,而不想念心意之所以激动,只是出于你的意见的强烈『性』质。

    (40)尽管有时你有理由赞扬自己,千万别受诱『惑』这么做。“虚荣”很是普遍,“优质”却不多见,要是有人赞扬自己,虽然相当储蓄,人们会以一对一百打赌,认定那人是出于虚荣那么讲话,他糊涂,看不出自己在献丑。

    尽管如此,培根的这句话不无道理;扔出去的泥巴够多了,总有一些会沾上去,这在诬蔑他人和赞扬自己都一样;他们结论是,小剂的赞扬自己是值得做的。(比较氏著《科学论》卷8第2章)

    (41)要是有理由怀疑某人在说谎,你得看起来像相信他说的每一个字。这就会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的说辞会变得更为激烈,到最后自『露』马脚。

    还有,你若是看出某人企图隐瞒你什么,但并不太成功,要装做你不信他。你这种反对态度,会刺激他透『露』真情,把实话说出,以对付你的怀疑。

    (42)我们应该把一切私事当做秘密,在这些事情上,尽管你跟你的相识者意气相投,你要把他们当做完全陌生的人,除了他们自己能看出的事情之外,什么都不要告诉他们。因为在一段日子之后,情况有所改变,你可能会发现,即使是他们所知道最无关紧要的事情,也是对你不利的。

    一般来说,与说话相比,以沉默显出你的智慧,是更为可取的;因为不说话是谨慎,说话总带一些虚荣的意味。表现这两种品质的机会差不多是一样的;但是,说话所给予之短暂的快感,常常受到欢迎,舍弃用沉默可获取长远的好处。

    生气蓬勃的人,在无人聆听之时高声说话,感到颇能发泄胸臆,最好是不要这么做,以免养成习惯;因为在这种方式中,思想慢慢会跟说话打成一片,说话可能成为自言自语的一种过各,谨慎要求我们在所想和所言之间,划出一道鸿沟。

    我们有时这么想,人们完全无法相信有关我们私人的话,可他们从未曾想到要怀疑该话的真实『性』;但如果给了他们一丝丝怀疑的机会,他们就会发现绝对不可能再相信它了。我们时常透『露』什么事,暴『露』自己,只是因为我们猜想人家一定注意到——正如同人会从高空跳下,因为他已慌张,换句话说,因为他觉得他已经再也站不稳当;他所处的位置给他的痛苦很大,他认为不如立刻把生命了结。这种不正常称为惧高症。

    我们不该忘记,人们对于无关自己的事非常聪明,虽然他们在其他事情上并不显得怎么灵敏。人们善于这类的代数:给他们一个已知数做根据,他们能解答最复杂的问题。因此,如果你想诉说很久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没有提任何人的名字,或是指出你谈到的人是谁,你必须非常小心,任何可能指向实情的东西,无论是多么间接,包括某一地点、日期、或是只是稍有牵连的某人的名字、或是甚至跟事件关系遥远的某情况,一定不要在叙述中引入;因为那么做立刻给人们一些肯定之物作为起点,加上他们得到对这类代数的天份的帮助,便能发现其余的一切。他们在这些事上的好奇心,变为一种狂热:他们的心意激励智力,驱使它往前,达致最难找到的结果。尽管人们对于一般及永恒真理毫无兴趣,就莫名其妙这事的细节来说,他们可热情洋溢了。

    继续我上面的话,在处世智慧上分开发表意见的人,都特别敦请人们慎言,并条陈诸多必须奉行的理由,所以无须我再加任何补充。但是,我或许可以添一两句少为人知,我觉得特为合适的阿拉伯谚语:

    不能告诉敌人的任何话,也不能告诉你的朋友。

    如果我守住“秘密”,这秘密就在我的看管之中;要是它不胫而走,我倒被判监了。

    沉默之树结出和平和果实。

    (43)钱财被骗,得益良多;因为我们一下子就买得“谨慎”。

    (44)可能的话,不对任何人怀有恶意。但须仔细观察和记住其人的行为举止,这样才能够估计他的价值(至少对你自己而言),从而作出对他的态度;千成别忽视,人的『性』格是不能改变的,忘记人家的坏德『性』,好像是扔掉辛苦赚来的钱。做到这些,你能保护自己,幸免于不智的亲密以及『乱』交朋友的恶果。

    “不轻易爱人,也不轻易恨人”是处世智慧的一半;“不轻易说话,也不轻易听信人家的话”, 是另一半。说真的,这个世界要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