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莫秋风一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脑海中关于小学的回忆渐渐划过...
小学、中学、大学,前者,无疑是最为无忧的年华。
第十三章报名韵事
随着盛夏的酷炎悄悄过去,学子们的新学期也展开篇章。早晨九点多的时候,莫秋风随着母亲叶淑琳前往小学报名。
村里的小学位于村路口,地理位置位于通向市集的关卡处。学校开办于80年,仅有四十多名教师,一些简陋的设备。
校内围墙,有些早已坍塌,有些长满青苔。校内共有三所建筑,一栋三层的教学楼,一栋教师宿舍,一栋办公楼,如果连厕所都算上倒是有四个建筑。
在教学楼的正面是一个简易的操场,没有所谓的绿草坪,仅是沙场而已。在沙场正前方是升旗处,那面国旗算是全校最为鲜艳,也保养替换最勤的东西。国旗边,伫立着两棵寒酸的、形似椰树的植物。
重生后的一段时间,莫秋风偶尔也会进小学追忆一下以往的时光,所以此时心中那份缅怀倒也淡去许多。
叶淑琳和其他家长正在报名处排队,将小孩暂时放在操场处。
这个年头,是没有幼儿园的。即便是小学,几年前还没有六年级的说法。只是近几年注重教育后,才有的六年级,不过幼儿班却是没有。
不得不说,哪怕这所小学再简陋,那也是方圆百里内的唯一一所小学。所以,周边的大人基本都将自家的孩子往这个学校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到莫秋风自初中毕业后,相隔一个村子的地方才开了一家新的小学。
那却是以后的事情了..
坐在操场与教学楼的边缘处,莫秋风望着眼前一群活泼的孩童微微有些怔神。
时隔太过久远,对于小学的记忆不是非常深。
对于小学,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学习这一方面。
记得小学时候,因为有父母监督,莫秋风的成绩很不错,在小学班里基本前两名不变,而且以第一名居多。唯一遗憾的是小时候数学满分却是不常见,往往在口算题会丢了一分。
记得小时候,父亲每当看到他那99分的卷子都又好气又好笑,只能责备他粗心大意。可惜,小学六年他永远改不过来,一直到毕业考,他的数学依旧是99。
后来上了初中留宿,成绩却是滑落到年段双位数排名,曾经一度因为网络滑落到百名开外,也曾一度因为认真了一段时间挤进十几。可惜,中考的时候语文失蹄最后只能上二级达标校。
高中在华侨渡过,不怎么受管制,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一度成为倒车尾。若不是高三那年换了一个班级,换了一个细心的班主任,想来高考时候他也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愣是挤到二本线,惊倒一群同学。
大学,则是和大多数学子一般,过的稀松平常。
收回对于学业的回忆,莫秋风双目微眯,唇角溢出几丝无可奈何的笑意。
前世,在学业这一条路上,他着实是越走越烂。当然,重生了不代表他会发奋学习,事实上,国内的教育方式在十几年内,愣是将他从一个懵懂的孩童变成不喜学业的成人。
说穿了,他并不喜欢国内的教育方针,更不喜欢所谓上学才有前途的说法。
当然了,做为一个重生人士,他自身就已经开了外挂,若是学业还不如邋遢的前世,他自己都会过意不去的。
其实说来也简单,小学初中的知识基本都是扫一眼便会的东西,高中他偏文科,记忆力极佳的他自然不会惧。唯一有难度的,就是英语和地理了。
前世,出了初中后,不知为何他就对英语很反感,许是因为教英语的女老师那‘拼写、背诵、抽查’的填鸭子方式激起了他当时的年少轻狂,兴许是本身就对外语的反感,毕竟前世他更偏向古言。
至于地理,那一直是他心中淡淡的忧伤。事实上,即便是现在,他也记不清国内有几个省,甚至记不清所在的F省内有几个市。而且,他还是个方向感白痴,永远不懂东南西北的方位,只有日落日出的时候能分出东西,南北永远无法分辨。前世,这一度成为他被人调笑的说法。
罢了,走一步算一步,离高中还有将近十年时间,没必要想那么多。更何况,他从未有过想要当学霸的心。
学霸什么的,和他扯不上任何关系。
收起关于学业的回忆,莫秋风目光停留在眼前这群活泼的孩童身上。这群孩童大多是六岁左右,没有幼儿班直上一年级。
三十来名孩童真在操场上等待父母报名归来,一些认识的便聚在一起交谈,偶尔传来两声笑语。
莫秋风能隐约从这群孩童中看到一两副稍带熟悉的面孔,大致就是他记忆中的小学同学了。
仙溪小学每个年段一般都只有两个班级,一个班级四十左右学子,眼前这群孩童大致囊括这一期学子的1/3,能见到以往的同班同学不足为奇。
细细翻看,莫秋风饶有兴趣地寻找记忆中的面孔。
那个小女孩,记忆中一直和他争抢一二名头衔,记得小时候经常喜欢去揪人家的小辫子;那个面目清秀的小男孩,记忆中曾打过小学唯一的一次架,后来两人倒是成为好友,初中也在同一个班级渡过了三年;那个有点胖的小男孩,记忆中和他有共同的阅读爱好,小学六年走的很近;那个漂亮小女生,曾经做过他两年的同桌...
随着一张张稍带熟悉的面孔落入眼中,那记忆扉页一张张掀开,宛如一部无声电影的片段在眼前播放。
岁月无声,黑白了回忆。
庆幸的是,老天失误打了一个盹,以至于让他偷偷乘坐时光机器来到记忆中的曾经,并扮演记忆中的自己。
微风拂过,带着秋季的凉意,孩童坐在石子上,目光朦胧游离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一切,静好如斯。
--
叶淑琳回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莫秋风坐在一边静静看着别家孩子笑谈的画面。
心中微微一叹,叶淑琳不由得认真思考起自家孩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风变得很优秀,很听话,很聪明。这一点,从四周邻居毫不吝啬的夸奖中就能体现出来。
为人母,看到自家孩子这么优秀,喜悦自是在所难免。但,她也细微的发现一点,小风缺少同龄人的活泼,他永远不会像小震那般跳脱。即便和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也成熟的完全不像同龄人。
她为孩子的聪明感到由衷的喜悦,却也担心孩子太过早熟而失去童年的乐趣,那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笔财富。
“妈妈。”
莫秋风回首的时候,正好见到叶淑琳看着自己发呆,偏着头叫了一声。
叶淑琳回过神,前者莫秋风的手,俯身笑着说道:“小风,怎么不和以后的同学一起玩?”
“啊?”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不在莫秋风预料之外,愣了一声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叶淑琳感叹一声,旋即摸着莫秋风的小脑袋,少见的嘟哝道:“小风要是活泼点就好了,一点也没有小孩子的活泼样。”
话入耳际,莫秋风愣了一下,旋即不知道要以什么表情应对叶淑琳的话。那张脸,稍稍纠结在一起,眸中还带着尴尬的眼色。
这幅模样,倒是带着一些孩童的天真可爱,让叶淑琳眼睛一亮。蹲下身子,叶淑琳双手扯住莫秋风的两边脸颊,手一动便是一拉。
“咱们小风也挺可爱的,以后记得要活泼一点哦。”
莫秋风看着眼前少见有着活泼样的母亲,却是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脸颊在叶淑琳拉扯下弄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配上那稍带‘幽怨’的表情,更是让叶淑琳欢喜不已。
他算是明白小柔那活泼劲是怎么来的了,完全是遗传自母亲心性中几不可见的活泼。
“淑琳?”
身后,一道不确信的声音传来,叶淑琳闻言放开扯着莫秋风脸颊的手转身后看。
“咦?宏美?”
见到来人,叶淑琳讶异了一下,旋即笑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是一个和叶淑琳差不多年纪的女子,相比叶淑琳的文静,她则多出一些干练的神采。
莫秋风是认识来人的,杨宏美,叶淑琳从小到大的至交好友,以后世名词来说就是闺蜜。前世,两家的关系极好,经常有来往。
这个时候,据莫秋风那不太真实的回忆,杨宏美家应该在外面闯荡刚回。
见到确实是叶淑琳,杨宏美开心一笑,和叶淑琳拥抱了一下,“前两天刚回来的,正准备看望下我家叔叔就去你家拜访的,倒是在这见到你了。”
杨宏美夫家有一位叔叔在小学中任教,也曾教过莫秋风一年,莫秋风倒是有一些印象的。
“哦,原来今天是小风报名的日子。”
杨宏美目光一动,见到乖巧站在叶淑琳身边的莫秋风,眼睛一亮俯下身便抱起了莫秋风,“小风,想不想你宏美阿姨?”
突然被抱起,莫秋风尴尬了一下,听到问话乖巧地回答,“想。”
“呵呵,小家伙还是这么可爱。”
杨宏美逗弄了几下莫秋风,让后者红着脸不知怎么回应,却又不好意思开口让她放下自己。
过了一会儿,杨宏美才将莫秋风放下,笑着说道:“突然想念小柔了,等会一定要好好逗逗小家伙。”
一边,叶淑琳对此是见怪不怪了,摇了摇头说道:“怎么样?现在就去我家?”
“嗯,走吧。”
杨宏美应了一声,和叶淑琳一人牵着莫秋风一只手向着莫秋风家走去。
路上,杨宏美提及这段时间和夫家外出闯荡的事情,不由得大声诉苦。对此,叶淑琳瞥了她一样,笑道:“这还不是当初你希望的?”
杨宏美呵呵一笑却是没有反驳,相比叶淑琳,她的性子更倾向于与热情拼搏,早年和老公结婚后便外出闯荡,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
“怎么样?在外面过的如何?”
听到这话,杨宏美叹了一声,旋即笑着说道:“还行吧,苦是苦点,好歹也有些盼头。”
顿了顿,杨宏美看向叶淑琳,“听说你家在村里开了日用品店,挺红的?”
叶淑琳笑了笑,“还行。”
“你啊,就是含蓄了点。”
杨宏美笑着说道:“等会我一定要见识见识你家的小店,以我专业的打拼眼光,一眼就能看出小店的前程如何。”
“你就臭美吧。”“呵呵。”
步行几分钟,小店便在眼前,在小店门口,小秋柔正抓着一罐八宝粥吃的犹如偷腥成功的小猫。见状,杨宏美眼睛一亮,“小柔柔,宏美阿姨来看你喽。”
小秋柔愣了一下,看着杨宏美一会儿似是想起什么似得,转身就开溜了...
这使得杨宏美极为不满,叶淑琳却是笑道:“谁叫你以前看到小柔就亲个不停的?”
第十四章开学
莫氏小店,叶淑琳和袁蕊得空闲坐,对面正是来探门的杨宏美,莫秋风和小秋柔则坐在杨宏美身边,后者似是有些坐立不安,小脸稍带皱巴巴的表情,似是有些不逾。
正如以往和杨宏美的见面一般,小妮子又被猛亲了几次,惹得小妮子此时心情不佳。
杨宏美好笑地看了几眼小妮子,才和莫秋风嘀咕了一声,交换了位置。见状,小妮子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依偎在莫秋风身上嘀咕着怎么被杨阿姨虐待的情况。
对此,莫秋风只能连声安慰,顺带给小妮子打开了罐头盖,才使得小妮子心情由阴转晴。
这边,杨宏美环顾了一下百来平米的日用品店露出赞叹的神色,“想不到,在村里开这么一家小店也能弄得如火如荼。”
偏头,杨宏美看着叶淑琳和袁蕊,笑着说道:“你们挺有生意经的嘛。”
叶淑琳和袁蕊对视一眼,皆是想起开这家小店的历程,也不由得感叹世事奇妙。
“说来,当初要不是小风提点了一下,我还真有点犹豫的。”
叶淑琳似是想起什么一般,看了一眼安静坐在一边的莫秋风,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似是为自家的孩子感到自豪。
“咦?”
杨宏美讶异了一下,旋即问道:“发生过什么事?”
叶淑琳将当初莫秋风‘无意间’提及陈姓老人的事情讲了一遍,过后摸着莫秋风的脑袋笑着说道:“要不是小风提醒,我还担心开店不受欢迎呢。”
“咦,挺好的嘛。”
杨宏美秀眉微微一挑,旋即看着莫秋风称赞道:“小风,做的不错,以后继续努力哦。”
对此,莫秋风回以一个羞怯的笑容,而一边的小秋柔则是不满的哼哼两声。
“对了...”
叶淑琳顿了顿,说道:“说说你吧,这段时间在外面过的怎么样?”
提及自己,杨宏美撇了撇嘴,“就那样吧,有苦有甜的,摆过摊,开过店,打过工,辗转了几次,就是没找到什么稳定的来路。”
“一个字,苦。”
“呵呵。”
叶淑琳不以为意地笑了两声,“我看你是乐在其中,看你这样就知道小两口过的不错,怎么样?现在还反对我当初帮你和文志牵红绳了?”
文志,是杨宏美爱人,夫家姓张。当年,杨宏美和张文志的婚事,还是叶淑琳等一干好友牵的红线,那时杨宏美还不怎么看好张文志,所以叶淑琳现在才有此一说。
“呵呵。”
杨宏美哂笑一声,“你就会拿以前来说事,文志他啊,就是个木头。”
那样子,却是没有反驳叶淑琳的说法。
“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叶淑琳随意说了一句,旋即说道:“怎么样,这次回来要呆多久?”
“不清楚,也许是几个星期,也许是一两年。”
对此,杨宏美也没准确时间,摇了摇头道:“等什么时候想到好的出路,就继续外出拼搏。”
“真羡慕你这样子。”
一边,袁蕊倒好茶,笑了一声,一边叶淑琳也是赞同的点头微笑。
“哦?”
杨宏美眉宇一动,好笑地看着两女,“真的?”
这个问话却是没有得到两女的回答。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定义,对于杨宏美来说,随着丈夫外出打拼出一份天地是幸福,对于袁蕊和叶淑琳来说,和丈夫在一起,两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就是幸福。
过了一会儿,莫守尚下工来至小店。
原本,他是不该这么早下工的,当因为帮着水果事件经常请假而被领导反感,被安排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最近,两家人都在讨论莫守尚要不要干脆辞去这份工作。
至于水果的事情,前两个星期,第二批水果成功运达X市。两批水果,共带给两家近五千元的纯利润,这一笔收入,让两家人皆是兴奋不已。
“咦?宏美,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走进小店,见到杨宏美莫守尚讶异了一下。
“前两天回来的。”
杨宏美应了一声,旋即上下打量着莫守尚,“一段时间没见,你变了不少。”
“呵呵。”
莫守尚微笑应对,经过这一年来的历练,尤其是和周东升间的交际,莫守尚确实显得成熟些,不复莫秋风刚重生时候的青涩。
“他有什么变的。”
袁蕊瞥了一眼莫守尚,‘没好气’地说道:“最近工作都快丢了。”
闻言,莫守尚面色一苦,虽说不是自己的原因,但被老婆这么一说还是不好意思的。
“嗯?怎么回事?”
袁蕊将事情原委说与杨宏美,后者听完之后摇头道:“既然这样,干脆就不干算了。”
“而且...”
杨宏美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说道:“那工资估计现在还入不了你们的眼吧?”
莫守尚和袁蕊默契一笑,却是没有反驳。
事实上,经过一年来的改变,莫守尚工资的收入确实入不了他们的眼。前两天,两家人还商量过让莫守尚干脆辞去工作和袁蕊一起扩大日用品店的规模。
那天晚上,莫秋风装作无意地透露出一些后世关于‘超市’的介绍,两家大人皆是心中一动,隐隐已经有在集市那边开办一家初级超市的打算。
当然,这个想法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实施,暂且不提。
当天晚上,莫守毅回来后,又是和杨宏美一番寒暄。晚餐的时候,因为杨宏美到来,莫守尚一家子干脆就在莫守毅家就餐,一群人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顿晚餐。
临走时,杨宏美又是抓住小秋柔一顿逗弄,使得之后莫秋风花了好大的劲才安抚过来。可想而知,小妮子日后对这位杨阿姨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惧意。
--
翌日,莫秋风早早起床收拾好衣装,吃过早餐便准备背着书包上学去。
本来,叶淑琳和莫守毅想着莫秋风第一天上学还是亲自送去好好照看一番,不过思及自家孩子的聪明劲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倒是小秋柔,难得一次早起见哥哥要‘离开’自己去学校,一番不依,好大一会儿才乖乖听话等着莫秋风放学回来。
也难怪,自莫秋风重生后,在他的宠溺下小妮子一直都腻在他身边,早已习惯和哥哥一起的日子,这突然的分开哪怕是几个小时也是不习惯的。
走出家门,偶尔也能见到其他孩童背着书包上学的身影,这些孩童,有些是二三年级,有些则是五六年级的大孩子,当然,也有些是和莫秋风一样的刚入学孩童。
那些陪伴孩子第一天入学的大人们,见到莫秋风独自一人上学,好不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