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始人-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芗范摇!笔┯毕胪纤ケ鸺铱纯矗豢希洁焖翟勖蔷驮谡舛龋乙饰誓歉鋈耍┯彼狄纫膊荒芏伦湃思颐趴诘妊剑勖堑酵饷媸刈虐桑茉崔值厮嫡馐谐∮卸嗌俑雒拍闶们迓穑课叶嫉P恼饧业暧泻竺湃媚切∽恿镟叮┯彼的窃勖钦腋錾晕⒁蔚愣牡胤皆对抖⒆啪托小K┫窬於资厮频牡攘税胩欤欢嫌腥』醯幕サ腊莅堇肴ィ歉霭拙幻婵椎淖芩愠隼戳巳床蛔撸じ龊妥詈蠹肝蝗∽呗硗暗囊酪老П穑婧缶菽腥艘沧叱隼春桶拙幻婵椎辣穑饣卣娓冒拙幻婵鬃呷肆恕�

第二部分 英雄会(2)

    曹原牵着施颖快步跟上去,齐头并进的时候曹原开了口:“您好,想和您打听一下,您是哪家装修公司的还是哪个小区物业的?”

    那人站住,认出了曹原,笑笑:“都不是,我们是做互联网的,是我们网站组织的团购。”

    一听是同行,曹原不免有些自惭形秽:“哦,那你们网站真是挺有影响力的,能凑出这么多人团购。你们的网站叫什么呀?”

    “谋房网。”那人语气里分明透着一股自豪。

    “什么?茅房网?!”曹原心想难怪这家网站如此有号召力,茅房配马桶,人家这才是专业的啊。他忽然觉察到施颖用力拽他的袖口,这才发现对方的面孔已经不再白净而是白里透红、红里透绿了。

    “谋!谋划的谋!什么耳朵?!”对方皱着眉头更正道。

    “哦,对不起对不起,如今网站叫什么的都有,我也就没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曹原忙赔笑,“其实我们也是做网站的,刚开始尝试做建材家装方面的团购,想向您请教一下。”

    “你也是做网站的?”那人语气里分明透着一丝轻视,“网站叫?”

    “九帮网。”曹原掏出张名片递上去。

    对方接过去,摸摸兜发现没带自己的名片,于是拿出手机问:“能用手机访问吗?我有空去参观学习一下。”

    “呃……我们网站目前的侧重点不是移动业务,所以版还没正式上线。我们做的是教育培训类的主题社区。”曹原吹嘘之余紧跟几步又说,“我是在想,咱们之间正好是互补的关系,你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我们的会员如果要买马桶之类的,就加入你们网站做团购,你们的会员要是想学英语考公务员之类的,也可以到九帮网上团购培训课,这不挺好吗?”

    对方再次停住脚,点头说:“是不错,起码先可以交换一下链接。”

    “交换链接当然没问题,但那还不是我所说的层次,我指的是尽可能紧密的合作。像刚才如果能把我们那六个会员加上,也许大家都能享受到更多的折扣呢,是不是?互联网本来就是要凝聚众人的力量,是不是?”

第二部分 谁真正带过团队?!(1)

    对方指一下不远处的停车场,说:“要不找个地方聊聊?开车了吗?去哪儿合适?我可以跟着你。”

    “呃……我正好今天没开车,晚上几个朋友约我吃饭,恐怕要喝酒就没开。”旁边的施颖从眼角瞥一眼曹原,发现他的脸居然一点都没红。

    “哦,那就晚上等你饭局结束吧,正好我也有事,得挺晚以后才有空,我把手机号留给你。”

    曹原在手机上记下对方的号码,问道:“请问您怎么称呼?”

    “哦,我姓许,许克,你叫我Kevin好了。”许克说完,笑着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举到太阳穴的位置向外一甩,来了个美国大兵式的敬礼,然后转身朝自己的别克凯越走去。

    “Ke—,”曹原只发出半截的音卡在嗓子里便干脆放弃了,冲施颖一撇嘴,“好好的中国人叫个鬼子名儿,烦人!”

    曹原在安惠桥北面下了公交车,一路走到亚运村里面的汇园公寓,总算看到了黄底黑字的上岛咖啡大号招牌。许克已经先到了,招呼曹原坐下以后说:“这家上岛还不错,比其他几家分店最大的好处就是parking方便。”曹原捏捏酸疼的双腿,心里有气但没说出来。许克问道:“我到你们九帮网看了,感觉做得挺好的,但还没时间注册,你们做了多久了?”

    “七个月吧。你们的茅……谋房网呢?应该做得挺早的吧?”

    “今年元旦正式上线的,快十一个月了。”

    “我觉得你们做得特别专业,你们以前是专门做装修或者建材生意的吗?”

    “哪里,我们是地地道道被逼上梁山的。”许克笑了,“我自己一直是在外企做,另外几个搭档也都是白领,没一个懂建材家装的,都是自己家买了房子要装修,吃大苦、受大累、上大当、遭大罪,我们几个碰到一起就商量做个网站,把所有要装修房子的人都聚到这个网上,建材方面的团购只是一个方面,还有论坛、咨询什么的。”

    在建材城碰壁后曹原和施颖回去就急忙在网上做功课,这才发现专门做建材团购的网站已经为数不少。施颖有些气馁,刚想到一个新业务方向却原来早已不新了,而且隔行如隔山,团购马桶和团购培训课程就是大不一样。曹原却丝毫不以为意,他看出谋房网也刚起步没多久,在同类网站中属于中游,从Alexa综合排名来看甚至比九帮网还稍低一些。挺好的合作对象嘛,曹原想,连竞争对手都可以合作,彼此互补的就更可以了。

第二部分 谁真正带过团队?!(2)

    “你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成立公司实体了吗?”曹原问。

    许克有些迟疑,见曹原一脸真诚也就直言以告:“还没有。我们几个人都还没从各自的公司出来,全算是parttime吧,而且想法也都不一样,有的纯粹是兴趣甚至就是热心,根本不打算有什么回报,所以我们曾经想过是不是干脆做成公益性质的网站算了;还有的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网站做起来了再全力投入,否则就还干他的白领;当然也有真想做一番事业的,相信有一天谋房网可以走到IPO。”

    曹原清楚许克自己就是他所说的这最后一种人,但曹原也清楚在创业团队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有一种现象:比方说实际上你投入的精力和心血只有大概百分之五十到七十,但你往往自认为已经付出了百分之百,而在他人眼里恐怕就连百分之五十都不到,有的甚至觉得你根本没付出。曹原日后把这一现象总结为“望远镜效应”:团队中每个人手里其实永远都握着一只无形的望远镜,当需要检视自己的贡献与付出时便用望远镜放大来看,而当检视他人的贡献与付出时便一律把望远镜倒过来拿,自然成倍地缩小了。

    当彼曹原早已非此曹原的时候,有次他在电视节目中阐述了曹氏望远镜效应说,在场嘉宾一致认同这一现象的存在并纷纷指出这源于人性的自私、爱己以及主观偏见之类,曹原对空谈理论一向反感,便说源于什么并不重要,我只关心团队应该怎样避免或制约望远镜效应的危害。众人各展所长,有的说团队要树立奉献文化,要少看自己的功劳多看别人的苦劳;有的强调团队中沟通至关重要,惟有换位思考才能彼此理解;有的说团队要有坚实深厚的感情基础,成员彼此默契宽容就不会有矛盾。曹原忍无可忍说一句:“放屁!你们全都是纸上谈兵,谁真正带过团队?!谁又真正带过创业中的团队?!”这下炸了窝,众位嘉宾斥责抗议、现场观众目瞪口呆,编导忙出面打圆场说这个话题确实很有意义,还请各位配合继续录下去。曹原傲然四顾,侃侃而谈:“教育没有用,沟通也未必解决问题,靠感情?坚实深厚的感情?我告诉你,无数事实证明,最脆弱最靠不住的就是感情!那靠什么?……”

第二部分 为什么死活不肯打工呢?

    “靠规矩!团队要有规矩,而规矩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诛恶不诛心。创业动机不可能一致也没必要一致,不要管人家心里怎么想,同床异梦不足虑,各怀鬼胎很正常!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条件,根据创业各阶段的需要,明确规定每个人的任务和目标,大家认可、本人接受,然后就去做,置于他怎么做的、付出多少代价、过程如何,旁人都不要细究。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往往做不到明确约定各自的任务和目标,却在过程中彼此监视、攀比、猜疑、埋怨……”不过曹原现场“发飚”这一幕连同他的望远镜效应说从未播出过,因为他拒绝配合重录,有位酷爱上镜又酷爱写博客的嘉宾在其博客上爆料,但主要是绘声绘色地揭露“曹原无理取闹之丑态”,对其望远镜效应说却语焉不详。

    但此时面对许克的曹原还没有形成任何曹氏理论,只能凭着一些感性体验试探道:“这样的团队,会不会有点问题呀?”

    这话正好点到许克的痛处,谋房网的创始团队人数不少,核心层就达五个之多,外围或多或少介入的又有五个,最初每逢开会都是一桩盛事,十个人吃饭须挑大包间,喝茶都得拼几张桌子,倍感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慢慢的与会人数悄然减少,几个外围成员已经与核心貌合神离,有的干脆连貌都再也见不到了。而最让许克揪心的是核心层的现状,两个月前经过几番激烈争论决定再努一把力,寄希望于推出手机版能带来突破,但随着手机版的功效不如预期,一直强撑着的最后一股气便骤然泄去,几个人眼神里的疑问已经不再是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而是红旗还要不要打下去?

    许克很想找个人诉诉苦,但又不觉得曹原是个合适的对象,便话题一转:“你今天提的咱们两个网站紧密合作,具体怎么个紧密法儿?”

    曹原正要开口,服务员再一次拎着水瓶来给他续水,顺便再一次问他要不要点东西,曹原不耐烦地摆摆手:“想点的时候叫你。”心想还没弄清最后谁掏钱呢怎么点?许克叫住悻悻然正要走开的服务员说:“把茶换成大壶的吧,我们两个人喝。”又对曹原说:“待会儿叫些东西当夜宵吃。这地方是我选的,今天我请客,你别客气,我回去能报销。”

    “那我就真不跟你客气。”曹原嘿嘿一笑,“我怎么想就怎么说,反正咱们都是创业的,没条件玩儿虚的。你看啊,你们主要是建材家装方面的团购,我们有教育培训方面的团购,彼此互补,这就是合作的基础。能不能做个界面,把你们挂成我们的一个频道,我们也挂成是你们的一个频道,互相成为子站,两家网站绑定,来个战略性合作,怎么样?”

    “你有没有考虑所需要的开发工作量大概有多少?这样搞能带来多大的效果?”

    “先在各自的导航条加一个频道,再做一个频道首页,正文就直接链接到对方网站去了。以后再做到用户信息共享,我的会员自动成为你的会员,反过来也一样,最终让用户感觉就像两个网站完全合并成一个似的。”

    “第一步很简单,其实就和交换链接差不多,但后面的工作量可不小。就算两个网站合并成一个,能带来什么好处呢?”许克追问。

    “一加一肯定大于二呀,用户整合、流量整合、内容整合,这好处是明摆着的呀。”

    “Iknow。我的意思是,即使带来这些好处以后,又怎么样呢?两个都不盈利的网站加在一起就能盈利吗?两个都找不到融资的网站合并就能引来VC吗?”许克有些激动,因为如果他同意曹原的建议,他就将面临来自合作伙伴的远比这些更为尖锐的质疑,那几位搭档如今只会条件反射地否定任何新投入、新努力,伙伴已不再是助力而变成了阻力。

    曹原张着嘴半天才说:“那……不试怎么知道呢?所有那些知名的大公司不都是合并合并再合并才有今天这么大的吗?如果合并没有好处,那他们瞎折腾什么?谁也无法保证怎样做就一定能赚到钱、一定能融到资,但是,总得不断想办法往前推进呀。投入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投入就一定没有回报,对不对?”

    许克反问道:“如果试了还是不成,怎么办?如果最后证明就是无论怎么试都不成,怎么办?对了,假如你现在没创业,你会在干什么?”

    曹原的脑子有点像堆栈,先入后出、后入先出,所以他回答的顺序正好相反:“我如果今天没创业,那就是正在准备明天创业。我不会去打工,我只会四处混,做点小生意、想些鬼点子,随时找机会创业。怎么叫‘最后’?哪一天算是‘最后’?钱花完了算是‘最后’?别人都退出就剩你一个人了算是‘最后’?这些都不是‘最后’!只要还活着,就没有‘最后’。试了不成,不成还试,生命不息,创业不止。”

    “为什么死活不肯打工呢?”

第二部分 一旦开始打工这人就毁了

    “一旦开始打工这人就毁了,习惯了别人给你发工资、替你承担风险、替你决定方向,你就很难再开始创业了,谁会有福不享自找苦吃,野猪一旦变成家猪就再也不想变回野猪了。”

    许克“扑哧”笑了出来,却见曹原一脸肃穆毫无说笑的意思,也收起笑容,深深吸一口气再长长地吐出来,先点下头又无奈地摇摇头,说:“确实如此,你和我们这些家猪不一样,你无牵无挂,我们的机会成本太高啦。相比之下,你是职业创业家,而我们都是parttime,兼职创业的。”

    曹原忽然激动起来,挺直身板说道:“从古到今,最大的创业就是造反,就是革命,就是打天下,刘邦、刘秀、朱元璋就是典型的创业者,你见过有兼职打天下的吗?像咱们这样创业,全身心投入都不一定能成功,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当家猪。”

    许克脸上有些不自然,他避开曹原的目光,向四周扫视一遭,把身子倾过来低声说:“你看看周围,除了那桌打牌的,其他的要么神秘兮兮要么热火朝天,哪桌不是在谈项目?就这么一家上岛咖啡,里面至少有十拨人在琢磨造反打天下,有几个能成的?风险多大呀。所以,说说容易,但各自都有各自的难处。”

    这回轮到曹原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按说他和许克就像九帮网和谋房网一样也很互补,许克动不动蹦出几句洋文,而他最熟练的英语是“OK”;许克八成是只“海龟”,而他绝对是只“土鳖”;许克理智保守,而他偏执狂热;许克是精英,而他是草根;他在某一霎那曾想过如此互补的两人是否也应该来一次紧密合作呢?但很快就怀疑起来,如此互补的人为什么沟通起来竟是如此的鸡同鸭讲呢?

    许克也陷入了沉思,和他现在那些合作伙伴相比,曹原也许正是他冥冥之中一直在寻找的那种人:全力以赴、义无反顾,不需要鼓动、不需要安慰,自己再也不用整日做babysitter。如果由曹原来做马力十足、永不停息的发动机,而他许克来做操控方向盘的人,这不是一个很完美的组合吗?也许,曹原是对的,自己真到了离开外企、全身心创业的时候了;也许,等签完德塞克那个项目,为自己的外企经历画一个圆满而辉煌的句号,就应该也可以离开了。

    德塞克的形势益发明朗,许克在格恩公司的处境也日渐好转起来。那次他从成都回来,头儿不肯再陪他去见VP,说事关case的一些detail他还是不参与为好。许克单独向VP汇报了他所了解到的路先生的底牌,VP先是静静地听,继而问了问单子大概的规模以及主要对手的情况,然后又静静地想,最后说了句:“可以做。”转机也就发生在这一刻。

    许克随后几次去成都时就不再是孤身一人,北京的售前支持和技术服务部门都有数人随行,两个部门的头儿都表示对重点项目就是要重点支持。如此豪华阵容、兴师动众,连客户看了都高兴,哪个客户不希望被厂商重视呢?由路先生穿针引线,对决策层各成员的工作表面上和风细雨暗地里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许克和决策委员会的十一名成员都私下见了面,几轮工作下来,按路先生的分析判断,十一个人里倾向支持格恩的有五个,倾向一家欧洲公司和一家日本公司的分别有三个,只要能让那六个人都不坚决反对格恩,格恩的赢面就基本确定。

    形势比人强,识时务者为俊杰,格恩成都的大多数人就都是俊杰。先是Paul屈尊到锦江宾馆看望许克,说北京来的那些工程师都去了成都办公室,怎么Kevin你居然三过家门而不入呢?弄得许克倒因自己的失礼而很是过意不去。时隔近两个月,许克终于又走进了格恩成都分公司位于时代广场的办公室,坐在自己以前寄居过的隔断里,颇有一种“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感慨,感慨之余,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迟迟无法上网,叫来IT工程师一问,说可能是IP地址有冲突,正奇怪为什么以前都是插上网线就好,Paul走过来说:“哎呀这些事谁搞得懂,让他重新设置一下。走,到我那儿坐坐?聊聊项目的事。”

    许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