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演义(罗贯中)-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把徐母安排好,就对徐母说:“听说你儿子徐庶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可是他现在却帮助背叛朝廷的刘备干事,犯了大罪。今天请你给儿子写封信,叫他到许昌来。我在皇上面前保他没罪,还能让他得到重赏。”

    徐母一听是为了这事把她接来,生气地说:“我听说刘备是孝景皇帝的后代,爱护老百姓,是当今世上的英雄。你虽名为丞相,其实是个『奸』贼,却说他是叛臣,还想叫我儿子来帮你,真是不要脸!”说完,徐母拿起桌上的砚台朝曹『操』砸去。

    曹『操』大怒,要把徐母推出去砍了。

    程昱急忙拦住说:“丞相要是杀了她,人们会说你不仁义。这还不算,徐庶知道她母亲死了,就会死心塌地地帮着刘备,为他母亲报仇。所以不如留着她,让徐庶不敢为刘备尽心出力。我可以另想办法,叫徐庶来帮助丞相。”

    曹『操』觉得程昱的话很有道理,便将徐母软禁起来了。

    从此以后,程昱天天去讨好徐母,说自己是徐庶的好朋友,还经常写条子给徐母问寒问暖,同时送些东西过去。徐母见他对自己很尊敬,所以收到东西后,也给程昱写回条表示感谢。

    程昱这样做,为的是骗取徐母的笔迹。

    果然,没过多久,程昱得到了徐母的笔迹。于是,程昱就照着徐母的字体风格,给徐庶写了一封假信,派人到新野去送给徐庶。

    徐庶见到母亲的信,打开一看,不由得大哭起来。他拿着信来见刘备,说:“将军,现在我不能不对您说实话了。我不叫单福,真名叫徐庶,是颍川人,因为逃难才改名叫单福。现在老母亲来信说,因为我帮您,她已经被曹『操』抓起来了,只有我回去才能救她的『性』命。这样,我不能不回去了。将军的恩德,以后我再报答吧。”

    刘备一听,也哭了,说:“你快回去救母亲吧,不要惦记着我刘备,等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第二天,刘备在城外的长亭摆酒宴为徐庶送行。

    刘备先给徐庶倒上一杯,然后自己端起酒杯来,说:“可惜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了。你到了曹『操』那里,要好好和他相处,也好争取个一官半职的。”

    徐庶眼泪汪汪地说:“将军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请将军放心,到了许昌,不管曹『操』怎么『逼』我,我决不会做对不起您的事的。”

    刘备和在场的人听了,都十分感动。

    刘备舍不得徐庶,送了他一程又一程。

    徐庶说:“不要送了,送多远也得分别呀!”

    刘备骑在马上,还是跟着往前走,嘴里还不住地念叨:“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啊!”

    徐庶拐过一片树林,渐渐走远了。刘备还站在那里不动,一直到看不见徐庶的背影。

    刘备刚刚转身往回走,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刘备回头一看,见徐庶又回来了。

    刘备高兴地迎上前去,说:“你不走了?”

    徐庶说:“我心里太『乱』了,差点儿把大事给忘了。”

    刘备问:“什么大事?”

    徐庶说:“离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有一个天下奇才,您快去请他吧。”

    刘备说:“那就麻烦你给我请来吧。”

    徐庶说:“这人哪能随便请,必须得您亲自去请。”

    刘备听了十分兴奋,忙问:“这人叫什么名?”

    徐庶说:“他是琅琊(今山东沂水)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他从小死了父亲,跟着叔叔住在南阳。因为附近有个卧龙冈,所以他自称卧龙先生。现在他叔叔也死了,便与弟弟诸葛均一起在南阳生活。将军若能得到他,天下就准是您的了。”

    刘备说:“以前水镜先生曾对我说起过伏龙和凤雏是天下一对奇才,不知你所说的卧龙是不是伏龙或是凤雏?”

    徐庶说:“凤雏是襄阳的庞统,伏龙正是诸葛亮。”

    刘备问:“那伏龙的才学比起先生来如何?”

    徐庶笑道:“我哪能跟伏龙相比,就好比天上的日月与地上的石头,是无法相比的。伏龙常常把自己比作战国时代的管仲和乐毅,依我看来,将军如果能得到他,毫无疑问如同周文王得到姜子牙、刘邦得到张良一样。”

    徐庶再三叮嘱刘备,一定要亲自去请伏龙。说完,才拨转马头往许昌去了。

    刘备回到新野城里,一心想去请诸葛亮。

    这天他正在准备去请诸葛亮的礼物,忽然守门的进来报告说:“门外有一位先生要见将军。”

    刘备以为是诸葛亮来了,急忙迎出门去一看,原来是水镜先生。

    水镜对刘备说:“听说元直在这里,我特意来看看他。”

    刘备说:“徐庶的母亲来信了,说是曹『操』把她抓起来了,叫徐庶赶快回许昌去。前天就走了。”

    水镜听了大吃一惊,说:“坏了,徐庶上当了!我听说他母亲很有骨气,就是被曹『操』抓起来,她也不会写信叫徐庶回去。这封信一定是假的。徐庶不回去还没事,他一回去,徐母怕是活不成了!”

    刘备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

    水镜说:“徐母会因儿子凭曹『操』一封假信就来到许昌的行为而羞愧,所以她不会再活下去了。”

    这话可叫水镜说对了。

    曹『操』在许昌一见到徐庶就问:“先生是有大学问的人,怎么能给刘备那样的人干事呢?”

    徐庶说:“我从小在外边逛『荡』,偶然遇上了刘玄德,就和他交上了朋友。我母亲在这里,多亏丞相照顾,我非常感谢。”

    曹『操』说:“先生回来,正好早晚侍候你的老母,同时也好帮助我。”

    徐庶又向曹『操』说了些客气话,便去看自己的母亲去了。

    徐母见了儿子徐庶,一愣,忙问道:“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徐庶说:“我在新野接到母亲的信,就急急忙忙着赶来了。”

    徐母一听,十分恼怒:“你这没有出息的混小子!难道你不知道曹『操』是个『奸』臣?也不好好想一想,怎么能凭着一封假信,就跑到这里来?你还有什么脸来见我?”

    徐庶被骂得跪倒在地上,不敢抬头。

    徐母骂了一通,气冲冲地回到后屋里去了。不一会儿,丫环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说:“不好了,老夫人上吊死了!”

    徐庶一听,急忙跑进后屋,但已经晚了。

    徐庶见母亲死了,哭得昏倒在地上,半天才苏醒过来。曹『操』派人送来很多礼物,全被徐庶拒绝了。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三国演义 第十六回 刘玄德三顾茅庐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早春的一天,从新野通往南阳卧龙岗的路上,远远走来一队人马。

    前面三人都骑着马,一身戎装,一看就知道是三位将军。中间是刘备,骑着一匹白马,挎着两柄宝剑;左边是关羽,骑着赤兔马;右边是张飞,骑一匹乌黑骏马。远远望去,三人很是威武。

    这是刘备第三次专程去卧龙冈拜访诸葛亮。之前已经去了两次,都没有碰到诸葛亮。这次能否见到,三人心里也没底。

    只见关羽凑近刘备说:“兄长,您亲自来了两次了,这礼节也太重了。我想那诸葛亮恐怕徒有虚名,不见得会有什么真才实学,所以在什么地方躲着不敢见兄长吧。”

    张飞在一旁也帮腔说:“是呀,一个种地的农夫,能有什么能耐?哥哥别去了,还是小弟一个人去把他叫来。他要敢不来,我就一根绳子把他绑来。”

    刘备一听这话生气了,斥责张飞说:“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是怎么见姜子牙的吗?周文王尚且那样敬贤,你怎么能这么无礼?你干脆别去了,我和云长两个人去。”

    张飞一听,赶紧赔笑说:“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刘备就说:“你既然要去,就不许失礼。”

    张飞只好答应了。

    离卧龙冈还有半里路,刘备为表示对伏龙先生的尊重,就下马步行,一直来到庄前敲门。

    刘备对开门的童子说:“麻烦小哥去通报一下,就说刘备专程来访。”

    童子说:“今天先生虽然在家,但现在还在草堂上午睡没醒呢。”

    刘备说:“既然如此,那就不要通报了。”然后,刘备转过身来,对关羽、张飞二人说:“你们在门口候着,我一个人进去。”

    刘备轻轻进门来,见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不忍惊醒诸葛亮的清梦,就拱手站在台阶下等着,等了半天,诸葛亮也没醒。

    关羽和张飞在外面等得不耐烦了,心里着急,就闯了进去。他们一见刘备还在恭恭敬敬地等着,心里十分生气。

    张飞说:“这先生也太不像话了!哥哥等了半天,他竟装睡不起来。等我到后屋放一把火,看他起来不起来!”

    刘备听见声音,回过头瞪了他一眼,摆了摆手,叫张飞到门外去等着。

    刘备又等了一个来小时,诸葛亮才翻了个身,问那童子:“有什么客人来吗?”

    童子说:“刘皇叔在这儿等半天了。”

    诸葛亮说:“怎么不早告诉我?让我先去换换衣服吧。”说完,起身到后屋去了。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穿得整整齐齐地出来了。只见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神采奕奕,真如神仙一般。

    刘备很恭敬地下拜说:“在下刘备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我已来了两次,都没缘见到先生。前者给先生留了一封信,不知见过没有?”

    “我是个乡下人,懒散惯了,让将军白跑了几趟,实在对不起。昨天看了将军的信,对您的远大抱负十分佩服。只是我年轻,没啥学问,怕是帮不了您什么忙。”

    刘备说:“水镜和徐庶都十分推崇先生,哪会有错!希望先生能为我指点『迷』津。”

    诸葛亮说:“水镜和徐庶都是有大学问的人,我不过是个种田的人,怎么能谈论国家大事呀!”

    刘备说:“请先生为天下的百姓着想,开导开导我吧。”

    诸葛亮笑了,说:“那请将军说说您的打算吧。”

    刘备说:“现在,朝廷风雨飘摇,『奸』臣横行霸道。我力量虽然不大,却想伸张大义。但可惜没有多少才能,至今没有什么成就。希望先生赐教。”

    诸葛亮喝了口茶,从容地说:“自董卓作『乱』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力不如袁绍,却能战胜袁绍,这不仅在于天时,也在于人谋。如今曹『操』拥兵百万,又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目前绝对不能和他相争。江东孙权,靠父兄的积累,已经在那里扎下了根,深受百姓拥护,地势又有利,因此将军可以和他交朋友,但不能打他的主意。荆州是个好地方,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个用武之地,没有本事根本守不住。刘表是没有这个能力守住它的,这是上天赐给将军的。再有益州,是个天府之国,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汉高祖正是靠这里成就事业的。现在刘璋昏庸懦弱,民殷国富却不知体恤。当地有识之士,都希望有个英明的君主。将军是皇帝的后裔,信义卓著,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能先取荆州为家,进而取益州为根据地,发展生产,与西边和南边的少数民族友好,解除后顾之忧,再结交孙权,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可命一上将率军从荆州向宛洛进攻,将军同时率军从益州攻出秦川。这样,老百姓一定会欢迎将军的。如果真能如此的话,就能成就大业,复兴汉室了。这就是我能够为将军出的主意,请将军考虑。”

    诸葛亮说完,又拿出一张地图给刘备:“这是西川五十四州地图。将军可先拿下荆州做立脚点,然后再夺取西川建立大业,第一步是要和曹『操』、孙权成三足鼎立的局势。”

    刘备听了,激动地站起来说:“听了先生的这番话,我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好像拨开云雾见青天一样。可是我没有多少才能,先生不嫌弃的话,敬请出山帮助我实现这个伟大的志向吧!”

    诸葛亮说:“我在乡下住久了,喜欢田野生活,实在不能满足您的要求!”

    刘备说:“先生若不肯出山相助,刘备今生今世也做不成这样伟大的事业呀!”说完落下泪来。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便说:“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这一年,诸葛亮二十七岁。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三国演义 第十七回 刘琦荆州三求计

    回到新野,刘备把诸葛亮当做老师一样看待,二人同吃同睡,整天谈论国家大事。

    一天,诸葛亮对刘备说:“听说曹『操』在冀州挖了个大湖,在那里训练水军,看来是想侵犯江南。我们应该派人去江东打听打听,看看孙权有没有准备。”

    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派了两个人去江东打听消息。

    不久,探子回来报告说,孙权为报杀父之仇,起兵进攻黄祖,夏口一战生擒黄祖并处死了他,然后退兵驻守柴桑。

    刘表见黄祖被歼,夏口落入孙权之手,荆州失去了屏障,急忙召刘备去荆州相见。

    诸葛亮说:“这肯定是因为孙权杀了黄祖,刘表请主公商议报仇。”

    刘备说:“我该怎么回答呢?”

    诸葛亮说:“绝对不能答应,只说先回新野整顿军马。”

    到了荆州,果然如诸葛亮所料。

    刘备就说:“如果南征,曹『操』从北面来了怎么办?”

    刘表说:“我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事了。贤弟还是到荆州来助我一臂之力吧!我死了以后,你就做荆州之主吧。”

    刘备说:“兄长怎么能说这话,我怎么能挑这副重担呢?兄长不用担忧,关于南面的事让我回去好好想个对策吧。”

    刘备告辞出来后,诸葛亮问刘备:“刘表想把荆州交给主公,主公怎么拒绝了呢?”

    刘备说:“刘表对我有恩,我怎能乘人之危呢?”

    诸葛亮感叹道:“主公真是个厚道的人啊!”

    正说话间,有人报说刘表长子刘琦求见。刘备知道刘琦准是为和继母的矛盾来的。以前刘琦也问过刘备,刘备当时只说:“只要认真尽孝,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现在刘琦又来了。

    果然,刘琦一见刘备,就哭诉说:“继母不能容我,我已危在旦夕了。叔父可怜可怜我,给我想个办法吧。”

    刘备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诸葛亮却在旁微笑。

    刘备问:“你有什么办法?”

    诸葛亮说:“这是家事,我不便说什么。”

    一会儿,刘备送刘琦出来,悄悄对刘琦说:“明天我让军师来回访你,他肯定有办法。你想办法让他帮你吧。”

    第二天,刘备对诸葛亮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你替我去向刘琦告别,说我们要回去了。”

    诸葛亮点头答应了。

    刘琦见诸葛亮真的来了,急忙迎进屋,给诸葛亮倒上茶,又眼泪汪汪地说:“继母要害死我,请先生帮我想个办法吧!”

    诸葛亮说:“我是来向你告别的,怎么能管你们家里的事?”说完,起身就要走。

    刘琦拉住诸葛亮的袖子说:“请先生救我一命吧!”

    诸葛亮还是说:“这事我不敢多嘴,要是叫别人知道了,那就麻烦了。”说完又要走。

    刘琦说:“不说就不说吧,不要急着走嘛。我有一部古书,请先生看看行吗?”

    诸葛亮特别喜欢读书,就答应了。

    诸葛亮跟着刘琦上了一座小楼,见并不是书房,忙问:“书在什么地方?”

    刘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我早晚要被害死,先生能见死不救吗?”

    诸葛亮一听,并不是看什么书,转头就走,可是下楼的梯子被人挪走了。

    刘琦说:“先生是恐怕叫别人知道才不肯说的。现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有第二个人,就请给我指条活路吧。”

    诸葛亮这才说:“江夏那地方非常险峻,东吴把守不住,已经退兵了。你可以请求去把守江夏,离开这里就安全了。”

    刘琦这才『露』出笑脸,赶紧叫人安上梯子,送诸葛亮回去。

    第二天,刘琦请求去把守江夏。刘表挺高兴,就拨给他三千人,让他去江夏镇守。

    当天,刘备、诸葛亮、张飞也回新野去了。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三国演义 第十八回 博望坡军师用兵

    却说曹『操』统一北方后,就一直想准备南征,以最终统一中国。

    夏侯惇说:“听说刘备在新野日夜『操』练士卒,必为后患,应该尽早除掉他。”

    曹『操』就任命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率领十万大军去攻打刘备。

    苟彧劝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