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惊雷掠过天空-陈镭-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与战斗的欲望。这种面对强大壮丽的美而产生的反应将会使我们看到这种美内心总不自觉地带有沉重的色彩。惟因如此,我们在欣赏长江和长江周围大片美丽的土地时,似乎更适合顺流而下。当逆流而上时,从江南软润的气息中渐行渐苍凉,直到两岸猿声啼不住,遍布悬崖峭壁的三峡。这时心中自然满是旧事沧桑。于此行程中更可见无数返家的巴蜀子弟,其人数众众而前途茫茫,令人不自主而生〃反认他乡是故乡〃之感。这种情绪固然会因为看到重庆雄伟的朝天门码头而轰然一振,俨然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气象。但终究难免困扰一时。
  〃挟两江而令天下〃,这种情形事实上仅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时期出现。嘉陵江至此汇入长江。其昂然美景足可为启程壮行。对旅行者而言,这只是旅行而已,对千万川人而言。〃出川〃正是漫漫人生之起步。在这行程中曾搀杂过众多著名的政客、军人还有学者,但更多的则是无数的失败者。但不论如何,出行者固有背井离乡之悲,更多的未尝不是前程广大的企盼。故此行程不期然间而有朝气。紧接着就是那些理需不断的喧嚣港口。
  内河航运一向以长江为最。长江过去有十大港口,每一个都是物产丰饶并且集散便利的城市,这些城市大多风光优美,气候湿润,值得人们一再流连。湖北、江西、安徽以致江苏,地形越走越是平坦,风物越走越是秀颀。而江面日渐开阔,从武昌到沙市一带,长江之美,在于气象绵延。至芜湖以下,则令人心胸豁朗。我曾数次往返于武昌至南京间,记得九江一过,江轮于月夜航行,光风霁月,天色朗然,而芜湖江岸的滩地上,更有大片的芦苇,伴随着月光随风摆荡。这时候,更加看得出芦苇其银,月光其白。而江风浩荡,前瞻后望,远近无极。方会其时,最容易钩动的是少年故事和昔日理想,可以让人对此良景而惘然许久;生出今夕何年之感。
  江水浩荡,日夜不息。这奔流的江水同样会和江轮上的人们一起迎来日光。而当阳光遍布大江之时,江水已复碧色,阳光闪烁其上,正所谓〃流光烁金〃,耀得人睁不开眼睛。而江南风物,至此才展开它们端庄的颜容。
  想抽烟了,出去歇一会儿。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持续再持续

  中原的世界渐渐遥远了,四处都是〃风云渐敛〃的呼声,呼声忽浮忽沉,令向往纸醉金迷生活的人们有时不得不默默地想一想。 
  民族主义这种东西,是很奇怪的。以色列刚出动了5架战斗机空袭加沙一带,中东的局势又将严峻起来了罢。迷信物质力量的人,有时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民族精神能否一战,以色列的事件或者可以说明精神指挥了些什么。
  生活是由无数看似好笑实则荒诞的事情构成的。缤纷的花花世界,热爱日本时尚游戏的少年,夜色中的卖花人,寒风中小店里的袅袅炊烟。舞厅里的拉丁舞曲,还有斗室里断砚边凝结的残墨,都在支离破碎的梦里忽然出现,又忽然离去。但更多从未见过的东西,像是烤肉摊上伊斯兰的歌谣,突然出现在那里,让陌生的感觉再次强烈起来,然后持续在那里,持续在轮转的光阴里。
  明艳的阳光照下来,照在你的梦幻里,懒觉未醒,深夜吸烟的嘴里,干渴难受,但是睡眠依然缠绕你,缠绕着生命即将过去的那一部分。而在同样梦幻般的阳光中,萨伊德最终还是萨伊德,民族话语的霸权将永远存在下去,直到最顽强的方言令人遗憾地被消除殆尽。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黎明前

  当夜的笔触在黎明的露水上留下最后的痕迹。世界,开始了新的生命。 
  当山河在暗光中一寸寸醒来,用千变万化的姿态缓缓散发出造物主的声音。人们,又开始上演一出出重复的戏剧。
  当往事已被炉光晃动得愈加模糊,在沉重的记忆中,昔日的兄弟们,倘未死去,就已疲倦。无数个熄灭的烟蒂,在清晨的光里,再燃不起烟雾。当花朵纷纷垂下她们芳香的头发,河流在雾的梦幻中再不见浪花,冰凉的石头支点松动,突地坠下深深的悬崖。向着死神奔去的每个人,会怎样想?怎样做?
  我注视着最深夜的湖面,在黎明前,它漆黑、平稳,没有一丝涟漪。巨人似的群山远在天边,有着迷人的威严。在山与湖之间,在芥子与须弥无穷变化着的大世界里。三十岁――思考的年龄,竟会如此孤独。
  在黎明与黑夜的交接处,梦幻将最美的憧憬化为乱飞的归鸟,呼啦拉地撞进脑海,撞进那不为人知的心底。
  面对着每一个不可知的明天,深夜未眠的人们叹息着。千百个屠夫,正在油腻的肉中壮观的操刀,为着感觉幸福的人们。
  在又一个黎明前。
  2000年9月20日暮西安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黑客帝国的世界

  看碟店里摆着一部《22世纪杀人网络》,听朋友说这是一部大片,就买下来。 
  这片子又叫骇客帝国,占邦特导演,奇洛·李维斯主演。故事情节还是好莱坞的老套,新科技在老套的正义与丑恶的伦理中运用起来,主人公经过很多牺牲,终于战胜了可恶的电脑人,恢复了正义与人类的光荣。
  值得注意的是那个虚拟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交融,这片子虽然没有提到人类在未来穿越时空障碍的可能性,但现在人们基本都知道,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
  骇客帝国的世界彷佛是两个世界,先进的世界与原始的世界,这世界似乎指出了另一种生活所存在的可能性——艰难困苦然而是真实的生活与受人控制而不自觉的生活之间的战斗。
  更重要的是,在那些一向只改革形式不改革内容的好莱坞大片里面,关于民主的概念化的垃圾那样多。而善于制造一个新世界,一个在人们头脑里幻想出来的新世界,一个强有力的反抗者形象,真是极生动的电影教化了。
  难道我们真是野蛮人吗?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双溪蚱蜢舟

  最近打一篇纪实的东西,每天从早打到晚,累也累死了。 
  加大工作量好像是好事也是坏事,至少我一天到晚没那么多时间来做自己的事儿了。晚上一回到自个儿的小屋,就只想倒头大睡。
  思考,人类最犀利的武器。在锻炼它的时候,却会使人感到痛苦。也许最快乐的就是无所事事与混混沌沌的状态罢。可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不知道是简单还是复杂。
  李清照一首词里讲,〃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现在好像没有这么多愁可以乘着小船古典地你来我往。知识也不是蚱蜢舟,但渺小的个人,一想到在浩瀚的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就觉得自己也实在像那江汉之间捉鱼的小舟,实在是载不动,那已经很胖很胖的许多愁。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金庸、《明报》、政治

  最近看了一本《金庸传奇》,有点意思。随便说说。 
  金庸的爸爸叫查枢卿,解放后被镇压了,金庸说自己曾经北上外交部求职,乔冠华曾接见过他,但要他到人民大学写自传检讨,原因是他出身于地主阶级。当时还叫作查良镛的金庸就放弃了这次机会,审时度势,选择了南下香江。就个人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以后,虽然他在大陆改革开放后再中英的香港问题上大有作为,但是,他一生不提自己的父亲查枢卿的事略。只是在他的随笔和小说(大陆出版的东西里,见《三剑偻随笔》和《鹿鼎记》)中对他的先辈查慎行有所追思,也算是曲折地反映了他当年北上京华后又被迫南下香江,在浙江的父亲又被镇压,那种内心深处的家国之痛吧。
  金庸之所以这样著名,主要是因为他的武侠小说。但是他在香港知识分子中的地位,却是靠他一手创立的《明报》和他的政论得来的。
  文革时期的金庸,始创立《明报》,《明报》刚开始,是走中性道路,顾及到知识分子与普通读者的双重需求,因此,既有严肃严谨的政论,也有风花雪月无边。但是金庸一手做成的政论,却能够以其准确的分析,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大陆的政治形势作出准确的评论与预测。〃书生论政〃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也是比较积极的知识分子的一种态度,而近代报纸,颇有敢为天下之公器的气度,这一点,在张季鸾创办的《大公报》和被蒋介石暗杀的史量才的《申报》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金庸的《明报》,继承了报界这一优良的传统。能够本着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事件作出报道。《明报》也因此,在极左的时期被认为是右派,〃反动报纸〃,受到冲击;在文革平息后,又被认为是左派,不见荣于另一个〃当局〃。而他的武侠小说,一开始也由于《笑傲江湖》与《鹿鼎记》里面的政治意识——尤其是对暴力政治和极权统治的曲折描写,都引起了两岸的审查部门议论纷纷,甚至禁止发行。
  香港的作家沈西城先生曾描写过金庸的政治意识,在政论中,金庸甚至可以远在千里之外,预测到文革后剧烈的政治变动,这其中包括了江青的倒台,邓小平的复出。这有点类似于神话,但是我认为,金庸在内心深处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士大夫,因此,虽然他创办了带有西方报业民主性质的《明报》,但是他本人却是了解中国传统政治的,因此通过准确的分析,可以切中要害,而不像空言西方政治传统的人那样不切实际,仅注重于理想。
  《明报》的传统是中间立场,为此它还是被很多人所不喜。但是和学生的意见一样,这种报纸的力量虽然带有清谈的味道,但是还是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我们的报纸还需要向《明报》学习。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万里夕阳垂地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宋·朱敦儒《相见欢》词
  今日读完顾宏义的《天裂——12世纪宋金和战实录》。
  12世纪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战争,惊醒了100多年来的辽宋和平的现实。彻底地瓦解了封建汉文明极度灿烂的北宋王朝。而在中原的大地上,女真人肆无忌惮,四处横行。宋王朝危如累卵,中原大乱,生民涂炭。忠臣与志士,汉奸与阴谋,伴随着〃伪楚、伪齐〃傀儡政权的出现,纷纷登场。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的大灾难时期,更在民族心理上出现了最严重的后果。
  1、汉民族信心自宋以后一蹶不振,自此后,〃中国〃之人,形成了在战斗上自认为羸弱不如人的心理暗面,遇强敌则逃,并且还有一套自欺欺人的辩护哲学。更产生了超过任何一个前朝的汉奸数量,并在这个数量上相应产生了浓重的〃汉奸心理〃。而昔日所谓的〃夷狄〃,也形成了南人羸弱,可轻易战胜的战争神话。〃中国〃之灾难,可以说正是从这种以正统汉文明为虽富饶而实可欺的心理出发,弄得〃怀璧其罪〃,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循环入侵,中间虽然有明代的中兴,但从来没有恢复过汉唐时相应强势的心理。这种情况直到清代同治中兴的时代才由曾李这些人开始转变。而基本扭转,还得通过整整五十年的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这其中包括了几乎亡国灭种的日本侵华战争,还有损失殆重的援朝战争。而要想让这种心理完全扭转,尚还得冀望于将来,这其中,至少还得有一次与世上最强国的战争。
  2、再造新的数字管理下的中国的努力尽成泡影。其中,在漫长的封而建的社会形态下,惟一具有现代色彩的经济努力还是被赵氏王朝的国耻家仇所终结。纵观千秋事业,王安石的陆上变法行动实质上已经不逊于威尼斯海上贸易促成的商业组织,而新的海上帝国的努力在北宋时已有高峰的势头,而新兴的商业组织可以说在社会组织的现实力量上具有向另外的一条资本道路突破的迹象。而所谓的奇工技巧,新的发明在当时层出不穷,有新兴科技促进新型工业大规模发展的趋势,这样的王朝,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外族入侵,我们很难说会被内乱颠覆。宋王朝对付内乱的经验丰富,名将迭出。事实上具有向内平定与向外发展商业的双重趋势。而正是这种趋势,会使12世纪后的中国走入一个怎样的新前途,会让中国人怎样去认识新世界,都是崭新的问题。但是由于金的内侵,使得这一切努力与希望都成泡影。
  3、新体制难有突破。从北宋亡后的900年来,金元明清,都没有再改革体制的勇气,中国的封建体制在这一时期被成为衰落时期,并不是偶然的,这四个朝代的变化只有汉民族建立的明王朝有一些退步的较大动作的体制改革。这并不是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没有建立与改革新体制的努力,但是他们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纯粹军事化征服并不能为中国带来新希望。正如宋以后人们普遍养成了南人羸弱的心理一样,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继承原有汉族王朝的体制已经成为习惯,这不仅仅汉因为汉族王朝的体制更为先进,而是只有如此,似乎才能使国家有相当长的安定。而几乎每一个汉王朝新立后,都会对原有的王朝体制的进行新的改造,使其缺点得以克服,优点继续。我们不能不说,在创新的这一面,自宋以后,以少数民族为统治者主体的王朝,对体制改革毫无作为,新体制难有突破。
  此外,也是从宋代起,虽然宋军事上羸弱不堪,但是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不可否认,城市生活的市井繁华一面,已与今日大有接近,宋代终究还是商业的宋代,而近代学生干政的积极风气,在所有的封建王朝中,由于有相传宋太祖传于子孙后世不可妄杀一士的故事,已可以看出宋统治者对待文士的独特态度。而山河残破中,虽有无数媚颜事敌的无耻士人,但更多的是在〃万里夕阳垂地〃的惨淡形势中力图振作、〃精忠报国〃的文臣与将士们。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陈镭
感谢作者陈镭授权
作者专栏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谈谈龙卷风

  龙卷风,又叫龙卷,是一种自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状云及其所伴随的非常猛烈的气旋性(低压)风暴。在它的中心附近有强烈的上曳气流,具有很强的吮吸作用,当漏斗云伸到陆地表面时,可把大量沙尘吸到空中形成尘柱,称陆龙卷;当它伸到海面时,能吸起高大水柱,称海龙卷。它的出现很突然,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形成巨大的破坏力,把很重的物体如树木、汽车、铁路、轮船及建筑物抛起、掀翻甚至摧毁,是自然界最具破坏性的现象之一。 
  龙卷风就像地震一样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很久以来,它像〃幽灵〃一样神秘莫测。近年来,由于一些研究人员勇敢并执着地冲进这块〃幽灵〃的腹地,因此它的特性、形成以及爆发的机理被逐渐揭示出来。了解它的产生和变化可以帮助人们在将来预测龙卷风。
  就世界范围而言,龙卷风主要发生在中纬度(20―50)地区。美国是受龙卷风侵害最多的国家。在我国,1967年3月26日,中国上海地区出现一次强龙卷风,毁坏房屋1万多间,22座可承受两倍于12级大风风力的高压电线铁塔被拔起或扭折。长期以来,由于龙卷风产生得十分突然,而同时对它进行观察又十分困难和危险,故对这种灾害程度的估计只是基于它所造成的损失上。
  这是一本杂志上对于龙卷风的知识介绍,对具有巨大危害的自然现象,人民政府还是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与技术研究的。中国过去有句古话:〃人定胜天〃。
  但是想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