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村头那棵樟树-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么个状况,那蔡常德肯定是不愿意带那九江的老婆过来的,何况即使带回来,老太蔡也不一定同意,那个时候谁家都不愿意找个远方的媳妇,没个照应不说,还光受人家欺负。再就是那卧床不起的女老太蔡,肯定是个累赘,怕那九江的厂花嫌弃,说不准就跑了都有可能的。于是就追随哥哥老老蔡去了赵家湾了。
  赵家湾也绝不是个什么人间天堂的,那蔡常德来到老老蔡这边生活以后,还没上几个工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来了。
  蔡常德来投奔蔡常宝这边落户,挣几个工分当然不是什么问题,毕竟那个时候都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哪里都是干活吃饭,关键是住房问题,老老蔡这边肯定是没有什么地方了的,后来还是当保管的老老蔡找队长万财商量腾了一个放农具的旧房子,临时给蔡常德安顿了下来。这也是巧的很,那间放农具的房子与风钦家的房子正好两隔壁,于是也就说不了总有个什么你来我往的了。
  风钦家,也就是那个木匠,聋子的弟弟,他的那个大儿子也早就大了的,也正是个刚刚情窦初开的主,一来二往的,看到蔡常德的九江的那个厂花,眼睛早就放着蓝光,时不时找个机会就往蔡常德家拱,惹得那厂花总是心神不定的,这边蔡常德硬是急的没办法,但又不好发作,于是就跑到牛颈塆下面找老老蔡商量了起来。
  “哥,你得赶快想个办法,那个安生可不是个东西,老在打她的主意”蔡常德真的很着急,好不容易从外地抢回个媳妇,还没来得及登记结婚,这中间突然就插上了个第三者。
  常宝闷着头,没有做声。也可能真是冤家路窄,这边老老蔡抢了聋子的细脚子还没多久,报应这么快就来了,现在生出个聋子的侄子要抢自己弟弟的媳妇,你说这事情巧不巧。。。。。。
  “要不再搬个地方。。。。。。”老老蔡想了半天,还是开了腔。
  是啊,咱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条计策老老蔡倒是很熟悉的。当年打仗那会,自己随部队几万大军被国名党围在中原地区动弹不得,但不能等死啊,后来还不是在中央决策和领导的指挥下,找口子撤退突围么,说白了,就是赶快跑啊,不然就等着送死,即使敌人不打过来,饿都要饿死。
  “搬到哪去呢,山那边爷那,我倒是不想过去了,去了也是瞎的,呆不长。。。。。。”
  “只有一个地方,就是这山上面我们的老家蔡家塘,当年我跟你父俩逃荒出来的地方”大老太蔡看到这情形,也终于下了决心,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毕竟我们要叶落归根,现在这个共产政策不一定能长期下去的,而且这毕竟还不是我们自己的地盘,最终别人还是不会承认我们的。”大老太蔡毕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劣根是非常清楚的,只要是在农村,没有一个村子是没有宗派思想的,杂姓和小户小姓肯定是难得生存的,即使能生存下来,也会受到不同寻常的排挤和欺负的。所以宁可在外面受欺负,还不如归根落叶,回到老家去,过些舒坦日子。
  “你们先回去,你父说不好过几年也要回去的,你娘身体不好,这蔡家明还不知道以后怎么个事,况且山里面什么都有,只要不遇天灾,基本上是饿不死的。”
  “更何况这常宝在这边还闹了个冤家,这个是非之地,不是久留的地方,你那个九江的婆娘,只有在山里才藏得住,保得住。。。。。。”
  大老太蔡语重心长的开导了半天,蔡常德也觉得只有如此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自己那九江婆娘直奔大山深处去了。




7 老蔡当上了教书匠(上)

  老樟树下的这个赵家湾,村头的那条小河是一直也没有停止过她的流淌,就像这小山村的故事一样,一刻也没停过它的传说。
  关于上一节蔡常德的插曲,其实根本就不是个无关紧要的章节。这跟那老蔡的回到赵家湾插队是密切相关的了。因为既然蔡常德离开了那边的铜山口,最终回到了蔡家塘,那以后老蔡上山下乡也就不可能回到铜山口老太蔡那边了,因为他是跟老老蔡一起过继到了大老太蔡这边的,所以,赵家湾也是老蔡投亲靠友的唯一的地方了的。理论是这样的自圆其说,毕竟老蔡后来是回到了赵家湾,跟老老蔡生活在一起了。如果老蔡不回来也是有可能的,他要是在山那边跟着老太蔡一起在那边插队,那以后的日子就完全不一样了,老蔡也许就不是后来的那个悲惨,他也许就是一位知名的学者或者权高位重的高级官员了。不过事实就是如此,老蔡回到老老蔡身边,彻底葬送了他的前途。
  也许老蔡是不自愿回来的,是那老老蔡去强行拉回来的也有可能,因为老老蔡家人口多,劳力少,常年的超支户,实在过不下去了,细脚子一咕噜,一吵架,老老蔡也就言听计从了的,因为蔡家明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学的事情,老老蔡他们肯定是知道的,因为全国学校都停了课,大学停止了招生,那老蔡既然没有上学,还不赶快弄回来当个壮劳力,挣点工分,扭转这常年超支的局面么。
  68年底,蔡家明就回到了赵家湾,这个对他来说一点都不熟悉的小山村,还有那个从来就没有什么好印象的那个小脚女人,而且还要无可奈何的称之为母的,不过老蔡一辈子都没叫出口的就是了。老蔡一直怀疑自己的亲生母亲,也就是大脚女人的死,肯定是那细脚子搞的鬼,一辈子称那个细脚子为老妖精的。
  要说蔡家明回来后,给老老蔡家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的,首先是作为主劳力队里出工,挣10分的工分,一下子就缓解了老老蔡的压力。不过,没多久就快到春节了,那日子又有了更大的变化。
  首先老蔡的高中毕业的文凭,在这一带,直至大队里,甚至公社那边都是很少的,何况还是隔壁县铜都县最厉害的一中毕业的“老三届”,那是响当当的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的,何况还有学校开的关于插队的介绍信和证明等手续,这些对于那个封闭的小山村来说,欢迎都来不及,哪敢怠慢呢,那可是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安排的知青下放,谁敢反对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刚跨过年,万财队长就亲自找到了老老蔡的家里,说是村里有历史以来一直没有学堂,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这蔡家明回来,刚好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跟村里扫扫盲,建个完全小学什么的,所有一切要准备的东西都由生产队安排解决,要房子给房子,要做课桌椅什么的,派人上山砍树叫风钦做就是了,至于报酬嘛,就按村里最高的工分计算,寒暑假都算全工分。
  老老蔡当然是一百个同意了,这么好的事,人家想都想不到,何况就在自己跟前呢,只是蔡家明说可以考虑,但是要准备些办学资金买课本啊笔啊本子啊什么的,还有动员那些家长,要把孩子送过来,还有学杂费的事。。。。。。,这边万财倒是一口答应,说资金没问题,可以慢慢解决。。。。。。




8 老蔡当上了教书匠(中)

  万财一走后,细脚子就把老老蔡叫过去了,说是这么好的事,等于是天上掉馅饼,人家捡都捡不赢,这蔡家明怎么还支支吾吾的,说是一定要蔡家明马上就答应下来,免得夜长梦多,万一被那老师的名额人家抢走了,就要跟老老蔡拼命,跟他没完什么的。
  也是的,老师是一个多么好的差事啊,过去教书的都是被尊称为先生的,也就是那天上的星宿,受人尊重和爱戴的,何况现在挣满工分不说,寒暑假算工分以外,还能搞点副业。。。。。。。这么好的事,要摊上谁家都不会轻易放走的,何况现在正是非常的困难时期,那蔡家明简直就是救星的,你说那小脚女人能不动心么。
  老老蔡虽说是老蔡他爹,但毕竟只是生了一下,这么多年也没抚养,一直不住在一起,也真是不了解那蔡家明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读了这么多书,是不是看不起这教书的事,还是另有什么心思。
  老老蔡实在是被细脚子逼得没办法,眼前这非常艰难时期,一切只有打靠这蔡家明来改变状况了,于是就单独问了蔡家明当老师的事,蔡家明总算说出了想法。
  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广阔的农村来插队,就是要来参加劳动,体验生活,向贫下中农学习来的,这下子当老师就违背了中央的精神,有可能就会变修。。。。。。
  “什么变修不变修,你们到农村来锻炼,农村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现在这边刚好缺少文化知识,队长安排你搞教育办学,搞扫盲,那也是党的需要嘛,当个泥腿子就有出息?我都当了一辈子的泥腿子,吃了多少苦,你读了那么多书,回来还搞这个,那你不是白读了那么多年书?”老老蔡一提到什么变修就来气,觉得这蔡家明还是年轻,体会不到庄稼汉的艰难,所以一定要打消他的那种念头。
  “我们祖宗十八代,当了几辈子的农民,一直没个出息,到你这儿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读了那么多书,想到总算有个机会跳出农门,出人头地了。哪想到你这不争气的家伙竟然要踏踏实实当农民,是不是哪个鬼作贱你这样。读这么多书,这要在过去,早就当大官了。”老老蔡终归是有些生气了,把老祖宗都搬了出来,但还是没有发作,显得很耐心。
  “我们家现在人口这么多,常年超支,光靠你去做苦力,卖力气挣工分,还是很辛苦很难的,教书多好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也晒不着,不用去泥巴田里打滚,还有寒暑假,既挣工分,又受人尊重,以后你弟弟妹妹上学也有了保障,另外,教书的找媳妇都好找些,你也不小了。。。。。。。不用我多说了,你就老老实实跟我教书,我明天就去跟万财说”这老老蔡可能是这一辈子说话说的最多的一次,说到最后,老老蔡已经不容蔡家明去拒绝了。
  就这样,蔡家明就开始了他的将近10年的教书生涯。




9 老蔡当上了教书匠(下)

  老蔡的教书生涯是从过完60年代最后一个春节后就开始的,学生也仅限于本村赵家湾的学龄儿童,先办了初小班,上课地点选在在赵家小祠堂里。课桌椅那些还没做好,那是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的,所以开学后,大家先是团团坐着听老蔡讲课。至于办学申请手续那些,还有什么课本啊,教具啊,那都是老蔡一手操办的。连黑板、课桌椅的样式设计、尺寸大小等,也都是老蔡量身定制的。那时候的课桌是两个人一张桌子,两个拉式抽屉,非常的方便。没有锁,都是开放式的。蔡书舟那会,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风气日下,也就各家各户上了小锁,有的桌子中间还有一道粗粗的间隔线,就像楚河汉界搬,非常的有意思。每张桌子的上方好像还有用小字刻上去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至于椅子,就只有两三把,其余都是一长排连在一起的长凳子。老蔡还设计了一个乒乓球台,放在祠堂的厢房里,大家闲时可以打打乒乓球的。
  这些桌椅和乒乓球台非常的美观和结实,既体现了风钦的手艺,也体现了老蔡的设计水平,更体现了万财队长的支持。因为后来蔡书舟在村里上初小时用的课桌椅,就是老蔡那会传下来的,时间久了,那桌面还发光,有的甚至还散发着原木的芳香,看得出来这些桌凳肯定是用山里最好最粗的杉木做的,可以想象万才队长那时对于办学的苦心了。还有那乒乓球台也还是好好的,非常的牢实,只不过蔡书舟那会,没人教乒乓球这东西,也就成为摆设了,一直堆在祠堂的角落里,供那些小孩子爬上爬下闹着玩的,中午的时候,也有些小家伙玩累了躺在上边睡觉,一片衰败的景象了。这当然都是后面的故事了。
  蔡书舟后来数了数那些桌子,一共46张,不过有几张已经有点跛腿了,生产队办公室也有几张,看来当时老蔡是照着50张桌子,100个人的规模做的,最高峰的时候,连初小到高小一共是有百把人规模的,那在乡下小山村来讲,这应该是非常大的规模了,应该还有很多邻村的孩子过来读的。蔡书舟小时记事的时候,特别是山上山下大大小小的那些隔壁村,很多人见了老蔡之后都非常热情的称呼着蔡老师前蔡老师后的。老蔡教书的那个时候应该是比较风光的一段时间了,可惜后来世道变了,老蔡越来越感到不适应了。。。。。。
  蔡书舟还记得上学那会,黑板的旁边还挂着一个大算盘,那珠子都是白毛做的,好像是猪毛吧,毛茸茸的,要用点力气才能推得动。不过很多珠子的毛早已掉光了,蔡书舟那会也根本没有学那珠算啊什么的玩意,因为老师早已不是老蔡了,老蔡当然也没教过蔡书舟一天的书,这也是蔡书舟一直遗憾的地方,也不知道老蔡教书的课堂上到底是个什么风采,教学方法到底如何,不过一直听说非常厉害就是了。特别是珠算,凡是在老蔡手下读过书的,不管成绩如何,珠算绝对是一流的,还有毛笔字,那也是相当的棒,因为这两项一直是老蔡的强项。那珠算在当时绝对是非常实用的技术,当个保管啊、会计啊什么的,不会用算盘,那肯定是白搭,即使靠什么关系当上了,也会遭人笑话。祠堂是靠着山村里后背山的那个牛头颈的肚子处,正中的台子上摆了几个祖宗牌位,红布遮着的,好像没什么菩萨,隔壁的厢房里倒是有几个泥菩萨,端端正正的放在木柜子上,小时候蔡书舟他们玩耍的时候,经常看到,实在是有点害怕的。
  小祠堂前面就是一个平整的操场,从祠堂到操场是要下九级台阶下来的。操场不太大,最多也就只能容个百把人做做操啊什么的,说具体点,就是一个篮球场大小,听说也是按照老蔡提供的尺寸要求做的。老蔡说,那时候条件刚好点,刚准备弄个篮球场,铁架子也做好了,后来没想到就发生了赵蔡两家的宗族矛盾,老蔡也就随之被万财辞退了,换了他们姓赵的人也是老蔡的学生上去教书了。。。。。。,再后来,听说村小学彻底停摆了,大家跑很远的地方去山外上小学,这都是后话的。




10 学杂费的那些事

  崭新的课桌椅打起来了,崭新的黑板也挂起来了,操场也整好了,赵家湾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第一所小学校在老蔡的亲自辛苦下,终于是像模像样的有点看相了。
  村里那些该上学的孩子,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因为老蔡想多让一些孩子来上学,哪怕年纪大点的都没关系。总归是一个教室嘛,大家都可以听着点。学杂费嘛,好像是村里定的标准,象征性的收点,主要是书本费占大头。
  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每学期具体的学杂费是多少,估计不会很多,可能一学期最多几毛钱的。因为蔡书舟小时候翻箱倒柜的时候,曾经撬开过老蔡的那些锁着的秘密的箱子柜子啊什么的,里面确实有不少宝贝,其它的暂且不说,那些黄色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倒是很有十多个的,其中有几个牛皮笔记本子,用绳索捆在一起,蔡书舟非常的好奇,还有也是想找些没写完的笔记本来用用,结果打开后,里面密密麻麻的用红色钢笔记满了各种账目,几乎全部是学杂费的,例如:
  1969年:
  赵某某,学费0。1;语文0。09算术0。08,毛主席语录0。03红领巾0。06铅笔0。01
  赵某某,学费0。15算术0。08
  。。。。。。
  1970年:
  。。。。。。。。。。。。。。。。。。
  1979年:
  。。。。。。
  太多了,满满的几大本。有的还因为有水浸湿了,红墨水的字模糊了一大片,看不清的。
  后来蔡书舟听母亲说,那都是账本,是十多年来各家各户欠老蔡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没有总数,要是大概算来,绝对有好几百块钱的。幸亏母亲不识字,老是被老蔡以各种理由蒙蔽过去了,要是母亲认识字的话,看了那些账本的数字,肯定会气疯过去,因为后来改革开放后这里面的有些人不光欺负老蔡家,有的甚至因为秧水和山里的树木还和老蔡动过手、打过架。
  蔡书舟总算明白了小时候母亲的抱怨,老是说老蔡把年底发的不多的钱都补贴到教学中去了,说法总是办公费,没完没了的办公费支出让蔡书舟的这个家几乎支撑不下去了。其实蔡书舟也不知道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个什么样,那个时候大家都一样,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是基本上没有什么贫富之分的,最多教师的家庭只是地位高一点,受人尊重一些。
  但那些学杂费的账目,为什么会这么多年老蔡一直不去找人家要,这么多年一直沉积下来,这就是蔡书舟所不理解的,因为蔡书舟上学的时候,家里已经非常的困难了,困难到一学期一块五的学杂费都交不起,常年拖欠不说,穿衣保暖一直是个问题,而同龄的村里其他的家庭过日子已经没任何问题了。
  当然这些老蔡也一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