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芜湖?那可不打表,五百块,走不走?”的哥听到他的目的地,有点远,不过现在还早,跑一趟也不费事。
“没问题,我赶时间,能不能快点。”刘禹掩住听筒,对听哥说道。这里离芜湖不过30多公里,跑得快也就个把小时。
“好嘞,您系好安全带,咱这就走了。”的哥踩下油门,身下的一汽大众捷达发出一阵轰鸣,嗖地窜了出去。
不一会,出租车绕过当涂县区直接拐上了高速路,在平稳的路面上高速飞驰。
刘禹继续在电话里和胖子交待着事情,大战在即,他时间太少了,只能一次尽量多说点。办公司这种事他也是头一次,思虑不周是难免的,这就需要负责的人要辛苦些了,对胖子的信任则是他最大的倚仗。
“你丫别尽找些娇滴滴的小姑娘来,光漂亮不能干事有什么用。秘书没问题,让陈述亲自和我说,她同意就行。”事情基本上吩咐完了,刘禹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天际,心里还在想有什么没考虑到的。
“对了,过几天你可能要来金陵一趟,我在那边有些事要你办。”金陵是建康府在这时代的名称,就在当涂顺江而下。
“行,到时候你给我电话,明天我就去人才市场。办公室要怎么布置,你有什么特殊要求没有?”胖子想起来办公室还空着呢。
“随便你弄吧,我一般呆不了几天,无所谓了。”他哪还有空去坐办公室,就连帝都,估计都没什么时间去了。想起自己的房子里还有那么多黄金,不行,得想个办法找个安全的地方。
结束了和胖子的通话,刘禹就一直在想这事,银行开个保险箱?不行,放不下,想来想去最安全的地方只能是父母家里。要怎么说这事呢,刘禹一阵头大。
芜湖市最大的通信器材市场内,老吴正在和周围几个店主打扑克,就在他自己的店门外,用几个包装箱搭起的台子上。
老吴是个复员退伍军人,在军队里干的就是通讯保障,回到家乡,他拒绝了人武部安排的工作,伙同几个朋友开了这家小小的通信器材商店。
虽然技术上过硬,但是由于欠缺商业头脑,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几年了,也还是当年那个小辅子。今天本来平时就已经关门回家了,被几个同样生意一般的店主拉着玩了会扑克,就一直拖到现在。
由于这是整个市场上唯一还开着门的店面,刘禹别无选择,只能走进去,看着满柜台的步话机,柜台后面却没有人。
“老吴,你家来生意了嘿。”老吴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根本没看到人走进来,还是旁边观战的捅了他一下。
“你想要点什么?”老吴抬起头,赶紧把手里的牌交给别人,走进店里招呼道。
“你是老板?我想看一下对讲机,功率要大一点的,通话距离要远一些的,有没有?”刘禹转过头,看着这个高大的汉子。
“那要看你什么用途,通信环境如何,一般来讲,民用的也就十多公里算很远了。”老吴向刘禹介绍着。
刘禹看向墙壁上贴的宣传广告,在心里默默算计,以当涂为中心,上游到铜陵差不多120公里,下游到金陵差不多80公里。古时的通信环境应该是很好的,完全不用考虑电磁干扰。
“我需要100公里以上的实用距离,通信环境按理想来算,你看看要如何搭配。”刘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无线手持对讲机,就是刘禹准备带回去的黑科技,用这个可以实现远距离即时通讯,这对于战场来说太重要了。只要能掌握最新情报,凭借坚城,刘禹有把握立于不败之地。要是连这个都做不到,他就干脆不要穿越了。
听到刘禹的要求,老吴吓了一跳,看了一下刘禹的形像,长发束尾,满脸胡茬,要不是监狱的犯人都要剃光头,没准就要以为这是个罪犯。
“你是搞户外。。。。。。活动的?”老吴小心问道。
“嗯,算是吧,野外探测,怎么,有问题吗?”刘禹不解地说,难道这也是管制物品?
“喔,没什么,民用一般没那么高要求,你这都赶上军用了,这可不太好弄。有车的话弄个车载,差不多能有30…50公里,一百多公里,估计只能上中继。”老吴点点头又摇摇头。
“您受累,帮下忙,有急用。”刘禹掏出一包烟,发给老吴一根。老吴随手接过,也不看,拿出火机就点上。
“也不是做不到,有几款功率大的,再配上个中继台,就能达到你的要求,只是野外没有电源,你准备怎么弄?车上多带点油,这样行吗?”老吴吸了口烟,手指在柜台的玻璃上敲着。
“有没有小点的汽油发电机,能带得起你说的这些设备就行,我们去的有些地方汽车开不进去。”
“行,仓库里面有,需要配几个终端,我一次给你带过来。”老吴把还有差不多一半的烟扔在地上,一脚踩熄。
“先来十对吧,以后有需要再说。”十对就是20只,这东西使用还算简单,人家都是给保安用的,没多大科技含量。至于机器上的标志,暂时顾不得那许多了。
老吴点点头,拿出钥匙骑上自己的电动车,一溜烟地走了。
过了一会,老吴便回来了,停下电动车,扛起车后的一个大帆布袋子,走进店里。把袋子放在刘禹脚下,弯下腰拉开拉链,露出里面的东西。
对讲机和中继台都是摩托罗拉的,小型发电机是康明斯的,老吴一样一样拿出来,刘禹拿起一个对讲机,看着老吴忙忙碌碌。
这套装备安装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刘禹看了一下就会了,在他的要求下,老吴把每部对讲机的频率都调整好了,拿起来打开开关,就听沙沙的电流声传来。
“喂喂喂!”老吴对着机器喊了几下,刘禹也打开手里的对讲机,就听见老吴的声音传了过来。他拿着走出去,一直走到市场大门外马路边上,声音仍然清晰可闻。
简单试验了一下每台机器,保证都能工作,刘禹便直接刷卡付了钱,老吴给的价钱还是很厚道的,全套下来不到一万块。
回到当涂的时候天色已晚,刘禹随便找了家旅馆开了个单间,放下沉重的帆布袋,就着热水爽爽地洗了个澡,然后倒在床上死猪一般地睡了过去。
“王都头,过来接一下,累死某了。”禁军王都头昨夜睡得十分舒服,清晨起来正在院中舒展身体,就听院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机宜如何起得这般早,咦,您这是从外头来?”王都头从累得一脸汗的刘禹手上接过一个大包,灰色外形,装得鼓鼓囊囊,不知是何物。
看着王都头一手就把那袋差不多有60斤重的东西轻松提起来,刘禹有些无语,干脆把另一只手上的一塑料桶汽油也扔给他。从青山回到城里,刘禹背着这堆东西走了好几里路,累得够呛。
“我且问你,禁军之中,若是,比如说,从此地到建康府,要如何快速通消息?”刘禹坐在椅子上喘匀了气,开口问道。
“若是敌情紧急,用烽火呗,普通消息,快马传递,一日一夜三百里吧。”王都头看着那个大包,没看到系带,不知道是如何打开的。
“此物,可隔空传音,信吗?”刘禹拉开拉链,拿出一只对讲机,放在桌上,指着机器说道。
“啊,这小小事物能传音?”王都头小心地拿起来,左看右看,不明觉厉。刘禹一把抢过来,打开开关,示意他站到门外去。
王都头听到手中的黑色块状物里传出来的刘禹说话声,惊讶地差一点就拿不稳掉在地上。
“对着它说句话。”刘禹背着手走出来,拿手指在王都头的机器上按了一下。
然后,王都头就听见自己粗豪的声音出现在了刘禹手中的那件事物中。
“此乃神物啊。”王都头十分激动,久在军中的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非也,此乃天物,上天赐与我大宋之物,而你等,今日之责便是学会用它,你那队人每个都要学会,到了晚间,还有不会者,军法从事。”刘禹淡淡地说道,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振士气的机会。
“谨尊机宜之令,若这些人等晚间还未学会,某任凭责罚。”王都头朝着他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十三章 流言
摩托罗拉G200型手持对讲机,体形小巧,信号灵敏。为了防止误操作,刘禹将正面的小数字键盘除了电源开关,发射键和接收键之外的其余按键全都撬掉了,往里面涂上厚厚的胶泥再在外面缠上黑色的电工胶布,整个机器,除了那个“Motorola”英文商标便再无其它文字。

刘禹只给王都头细细地讲解了一遍,看到他操作熟练之后,便叫他自去传与众军士,自己去摆弄那台中继。

按照原理,这中继台的天线要架得高一些,信号便能传输得更远,古代没有多少高层建筑,县城内最高的是寺庙内的佛塔,那不过才十多米,刘禹决定把它安置在县城外的青山上。

“禀上官,太守差小的来,想知道上官还有何吩咐,只管叫小的去做。”刘禹正准备打开中继台的开关测试一下,就听房外一个声音传进来。

“喔,你家太守差你来的,昨日之事,你可知?”刘禹停下手里的事,转头看那人,獐头鼠目,一看便是经年胥吏。

“回上官,太守今早便已经吩咐下去了,衙中差役都在街上张贴榜文,各乡各镇也有派遣,必不会误了上官的事。”小吏恭恭敬敬作答道。

“那便好,对了,县中可还有马匹?”刘禹突然想起个事。

“县中原有的几匹马都叫大军征发了去,如今却到哪里去寻?上官若是要运送事物,可用牛车。虽走得慢些,但可运得更多。”春耕还未开始,农户家的牛都能被征用,家中也能贴补些。

“我问的是驭马,不是挽马,算了,你先去吧,晚间再来回事。”见小吏说话不得要领,刘禹也不想再多说。

“小的遵命,。。。。。。。咦,小的知道哪有马了!”小吏刚转身欲走,忽得一拍脑袋急急说道。刘禹被他唬了一下,也不言语,盯着他。

“想起来了,州中驿站有马,都是上官所要的驭马。”小吏见刘禹面色不善,赶紧说出来。

驿马,对啊,刘禹心中一动,再怎么缺马,驿站之中是不能少的,这可是关系到军情传递的大事。古时所谓的六百里加急,不是说你骑着一匹马跑六百里,那是神仙。而是一路经过驿站,到一站换一次马,换马不换人这样。

“这驿马,州中可调得动?”刘禹问他。

“上官说笑了,那驿站直属枢府,州中如何调得动他。”小吏一脸苦笑。

枢府,大宋枢密院的简称,掌一切军事事宜。刘禹在想,用汪立信的江淮招讨大使招牌估计也不行,级别不够。贾似道的临安都督府应该可以,就是麻烦一点,得去找胡三省帮忙。

挥手让那小吏离开,刘禹摇摇头回到房中,继续摆弄那台中继。汪立信的队伍应该还在路上,他需要尽快安装好设备,才能使信息连接畅通。

通往建康府的沿江官道上,一队人马正疾步而行,当前一面将旗被风吹得烈烈飞舞,正中一个斗大的“金”字,靠边顺着旗杆的白幅从上到下书写着“殿前司广捷军都指挥使”。

金明并没有骑马,而是快步走在队伍右边,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整队人马都在他的调度之下,军士们喘息平稳,快而不急。身后的金雉奴牵着他的马低着头紧紧跟着哥哥的脚步,倒底年纪小些,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

队伍刚过了马家渡,前方是江宁镇,过了江宁镇,建康府就只有一日之遥了。金明心头正松了口气,就见前面尘土飞扬,一骑已经快速接近。金明抬头望去,正是自己派出联络的哨探。

“禀指挥,钧令已送达建康府制司,前路无事。”马上骑士一个轻巧的动作勒住马,就在马上抱拳施礼。

“速速报与招讨。”金明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那骑士催马从他身旁疾驰而去。

“加快速度,今晚就歇在江宁镇。”金明大声发出命令,前部军士立刻变走为跑,速度陡然加快。

汪立信也接到了探子的回报,看着滚滚而动的军马,若有所思。

“太平州狭小,刘子青很难找到足够的人手舟揖车马,少不得还要着落到建康府。”汪麟在一旁说道。

“建康府内,能调多少调多少,若是还少,江北,淮西,沿江各州军,所有船只全部征用,此事你要亲自去办。”汪立信心中所想的却不是这件事。

“贾太师此战必败么?”汪麟放低声音,真是不敢相信,大宋精锐尽出,兵力又战优势,连个平手都拿不到?

“结果如何,此事都势在必行,懂么?”汪立信看了他一眼,自己这个儿子,天份不高,若是无人提携,仕途上也就如此了。

若是胜了,犒赏伤兵战利品也要大量船只运送,败了嘛。。。。。。

“赵溍啊赵溍,你切莫要让某人料中。”汪立信喃喃自语,汪麟听了一耳,却又不太真切,恍惚了一阵,拍马随着父亲而去。

建康府中街一带,住的都是官吏富商,咸淳九年调任到此的通判,袁洪一家所租宅院也在此地附近。

“你看看,你看看,一篇《大学章句序》拢共才几个字,背得磕磕巴巴,解得四六不通。可见平日里所谓上学是何光景,夫子也是不晓事,任得尔等偷耍。”袁洪看着低头站在一旁的儿子,没由来的就是一阵光火。

“官人也真是,大郎才几岁,也值当你生气。”得到通报的娘子急急赶来,见此情景,挥手让儿子出去,自己亲手奉了茶,温言相劝。

“嗨,诸事不顺,劳动娘子了。”袁洪拍拍她的手,两人少年夫妻,感情甚笃,对视一眼便知对方心意。

有宋一朝,一州知事,上管军下管民,权责极重,因此州中又设通判,负有督察之责,别称“监州”。

话虽如此,可他这个建康府通判却不一样,沿江制帅不仅兼着知建康府,还是高品的行宫留后。自己这个小小的“监州”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况且,袁洪这个通判还是祖父袁韶遗泽所补,比不得正牌进士出身,让他自觉矮了一截。

袁洪叹了口气,最近心绪不宁,总觉得有事要发生,府内驻军隐隐有些异动,制司却不闻不问,谣言四起,已经波及自家所领的乡兵了。

“他们倒底要干什么?”越想越心惊,袁洪突地起身,就去取挂在架子上的官服。

“官人这时却欲何往?”娘子帮他系好系带,轻声问道。

“恩,去校场看看。”袁洪麾下的二千乡兵都是他亲自招募来的,驻扎在城内西南角校场旁。

袁洪赶到校场下马进去之时,乡兵的操练已经结束,士兵们三三两两地正在各自休息。站在一旁的统制见到袁洪一行来到,赶紧出来迎接。

“练得如何了?”袁洪未等来人开口,劈头便问。

“回通判,时日尚短,恐还未能成伍。只是。。。。。。”统制欲言又止,乡兵的兵源比不得禁军,都是在流亡的外地人中征召,素质不高。

“军中有何流言传出吗?”袁洪看着校场内的乡兵,放低了声音。

“卑职也不知当说不当说。”统制吞吞吐吐地说道。

“讲。”袁洪不耐他这做派,厉声喝道。

“那卑职就直说了,自府内禁军大部被抽调后,余下的都在传言,说前方贾相公只知享乐,不恤军士,恐怕要。。。。。。大败!”最后两个字,那统制是贴着袁洪的耳朵说的。

“啊。”袁洪低声惊呼,随即用手将口掩住,神色慌乱地四下看了看。

“不只如此,还有传言,贾相公还要调我等余下之军前去。”统制继续说道。

袁洪心里惊诧莫名,这种传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莫说胜负未定,就算真的战败。也应该马上封锁消息,以定军心。是元人探子作祟么?看起来很像。

打探到了确实的消息,袁洪不再多做停留,吩咐了统制多注意军心士气。便带着亲随,打马离开。由于心中焦急,他不停地鞭打胯下爱马,在长街上一路飞驰,沿途鸡飞狗逃,一片狼籍,

制司衙门位于行宫之侧,前临御街,门前站着两个禁军服色的军士,挺胸凹肚,手握刀柄,打量着往来行人。

袁洪停住奔马,翻身下马,快步走向大门,把门的军士虽然都认得他,却也不敢放行,伸手拦住。

“通判欲入耶,还请报名,莫让俺们为难。”

“烦请通报一声,某有要事要见制帅。”袁洪知道自己莽撞了,站定脚,对军士说道。

“通判稍待。”左边的军士转身便走了进去。

袁洪在门口走来走去,不时伸头往门里看,不多时,就见那军士一路跑来。

“什么?抱恙?”袁洪大吃一惊,一府长官这时候称病不见人,这要如何是好?他就不信,这么大的事情,帅司会没听到风声?

袁洪抬眼望去,巍峨的行宫隐现在青山之间,飞檐画栋,直接云宵。天边乌云密布,狂风四起,一场大雨伴着雷声呼啸而至。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十四章 惊变
倾盆大雨中,建康府制司衙门前高高竖立的旗杆摇摇欲坠,帅旗被风扯得直似要撕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后衙长阶之上,一人拈须而立,眼望着这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