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怎会是暴君-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述道:“怪不得你爷爷手握兵部尚书大权,但卢家除了在范阳有点私兵外,在军权上却弱的可怜,实不知卢老太爷思虑竟如此周远。我宇文述虽自诩机智百出,却也略有不如。”
众人一阵无语,李渊心中鄙夷:你宇文述还机智百出,要不是你宇文家在开国时立有大功,有杨坚保着,你们不知道被人玩死多少次了。脸上却不动声色道:“李某对卢老太爷也佩服得紧!”
其实宇文家能屹立不倒,原因有二:其一是宇文家本身就实力出众,在军中影响力颇高;另一个就是:宇文家会拍马屁,文帝活着的时候,宇文述就乖的和孙子一样鞍前马后。等到杨广上位了,宇文化及又对杨广俯首帖耳,温顺之极。
李世民却道:“世民觉得现在万万不能造反!”
卢、宇文、二李都诧异的看向李世民,我们三家都同意的事情,你还要反对?就算李渊知道他这儿子自小便是鬼才,也琢磨不透此时他在想什么。
李建成便道:“二弟休要胡言乱语,难道你不知道杨广在日夜操练精兵么?现在不是我们要反,而是被逼的不得不反,看看卢家的下场!你也想害得我李家被灭族么?”
宇文述知道李世民素有才名,虽然疑惑却也没有口出恶言,而是紧紧地盯着李世民。卢文礼对李世民最是崇拜,所以虽然着急,却也没有说话,而是紧紧皱眉看着李世民。李建成则是恶狠狠地盯着自己的二弟,看他能有什么“高见”。李渊虽然不喜欢这个儿子,但对于他的能力还是很肯定的,便问道:“世民觉得为何不可?”
李世民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这才不疾不徐道:“文帝废胡人建立的周,而建立隋朝。随后一统中国,连琉球群岛都归降我朝。文帝内修制度,外抚四夷,崇尚节俭,勤理政务。而后又击败匈奴和鲜卑,并击杀匈奴大单于,使我汉族免于胡人掳掠。且文帝在内政上有重大改革而且成绩斐然,他确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官制,修订「开皇律」;领均田令设置粮仓等等举措,使我大隋从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窘态,变成现在四海臣服、万国朝拜的盛况。杨家现在所拥有的声望,使得我们即使能够取得皇位,那也是枉然。因为靠山王杨林还在大同,若他登高一呼,必然响应者云集,我等只会被碾成齑粉,片甲不留!造反一事,万万做不得!”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良久,李渊道:“若是杨林也死了呢?”
李世民道:“不可能,靠山王此人武艺高绝,且麾下猛士如云,又有十三太保不离左右,谁能杀得了他?”
李渊笑道:“你不是有个相好是春水门的么,她号称是春水门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一身媚功炉火纯青,试问这世上哪个男人能挡得住如此诱惑呢?可偏偏这样的人物却对你死心塌地,若是你去求她,她定然不会拒绝你的。”
李世民心中一阵恼怒,在心中大吼道:“你还嫌不够么,你为了离间宇文父子,让紫嫣做了什么难道我不知道么,你又想动她的主意,她可是我的女人!”但李世民却强压怒火,诡异的看了宇文述一眼道:“杀了一个杨林,还会出现千千万万个杨林,在杨家气数未尽之前,谁敢造反,必然不得善终!”
李渊一窒,心中甚是恼怒,这李二越来越本事了,这话都可以说出来!
李建成道:“二弟不要再此危言耸听了,我承认先帝拥有莫大威望,但他已不在人世,这杨家未必还有此等影响力吧。”
卢文礼却忙道:“二哥,你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可是我们也不能等死啊!”他急的把扇子抡得呼呼作响,直把李建成冷得瑟瑟发抖。
李世民道:“欲破此局,倒也不难”,便微笑不语。
宇文述正待听李世民高论呢,熟料这李世民却只顾得微笑而顾不得言语了,心中便如猫抓一样瘙痒难耐,便恶声恶气道:“李二公子莫卖关子了,还不速速讲来。”
李世民心中盛怒,但却不动声色,他微微沉吟,肃容道:“吾等或可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众人眼睛一亮,俱道:“大善”。
然后众人便议论起如何才能逼“杨广”乖乖就范,做一个“汉献帝”。这一谋,便到了天明……
是夜贺若弼悄然入宫,君臣相对至黎明才分开。
杨治一夜没睡,加上最近又担惊受怕,又是练兵,此刻浑身困乏之极,正在杨治想趁机小憩一下的时候,一双柔软的手搭上了杨治的肩膀,或轻或重,或捏或抓,使得杨治飘飘欲仙,直在心里夸赞这按摩手法到位,使得自己的疲乏迅速消散。
便听到一个尖尖声音道:“皇上对老奴的手艺可还满意?”
杨治一跳八丈高,大喝道:“谁让你碰我的?”心里一阵腻歪,就和活吞了一只苍蝇似的,那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李安吓得脸色发白,慌忙跪倒道:“皇上,老奴只是一片好心,却不小心冒犯了陛下,求陛下开恩,求陛下开恩呐!”
看着李安每次一有风吹草动便跪地求饶的样子,杨治想道:“这也许就是上次大朝议的效果吧!”穿越前他也才22岁,所以难免有点自得,他或许也暂时性的忘记了危险已经逐渐逼近了吧!




第十一章 贼臣起事忠良丧,一招落败满朝殇(二)
杨治挥退李安,斜倚在龙榻上,微眯着眼,想着贺若弼刚才进宫时向他述说之事,心中不免一阵烦躁。杨治毕竟为帝之时日尚短,想着自己高坐在龙骑之上,而每日里都与一些才智高绝的人物勾心斗角,心中难免也有些悲哀。
杨治到隋朝最初的目标是做一个享乐的皇帝,哪怕大臣们奸一些,他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杨治还没怎么过把皇帝瘾呢,就有人要打他的主意。杨治此时有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感觉,他们难道非要走到绝路才肯罢手么?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可这满朝文武,又有多少“有情”之人呢。忠者未必良,良者也未必忠,而奸者所为,也未必全是有损国家之事。这些事都需要杨治去操心,他本在二十一世纪过着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却阴差阳错到了隋朝,还变成了暴君杨广。而且还和历史书上的不一样,杨广还这么年轻,大臣们却这么咄咄逼人,若不是自己机智,怕已经失去了自由吧。
而更让杨治盛怒的,便是贺若弼刚才说的话。本来杨治是想做个享乐皇帝,但看到有人敢打自己主义,便亮出了宝剑,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卢家。这本来就有三层含义:对敢于侵犯自己威严的人惩罚,对别的有歹心的人的震慑,同时也能稍稍树立自己强大不可战胜的形象。
可是自己的这般努力,显然是白费了,深深呼出一口气,杨治微微冷笑一声,阴冷道:“朕本善良,却为之奈何……朕不想杀人,你们却偏偏要来送死……”
至于贺若弼所言,有情报说宇文、李、卢三家密谋谋反之事,杨治却没有放在心上。他现在也大体上明白了杨家对于这整个国家的影响力,谁欲取杨氏而代之,谁就会粉身碎骨,会败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下。
想了这么多,杨治的精神愈发疲倦,就浑浑睡了过去。
刚过子时,杨治便被内侍叫醒,原来这一觉竟睡了整整八个时辰。杨治看着惊慌的内侍,刚准备喝斥,突然听得外面隐隐有喊杀之声传来,遂连忙起身,面色一沉冷冷道:“终于还是来了么?”
其人却已经顺势而起,披挂金铠往后苑而去。那里,有一千亲卫,杨治亲自训练了近一月的亲卫。一个月的洗脑,他们已经成了杨治此时的绝对心腹。而且他们都是各个营挑选出来的精兵,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而对于其它人么,杨志也不敢确定到底有哪个是真心忠于自己的。
杨治到了后苑,看着这些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亲卫,感受着他们狂热的眼神,心中就莫名地踏实了许多。虽然外面已经吵翻了天,可这里却异常的安静,他们没有丝毫慌乱,他们的眼神异常坚定,他们的身体挺拔,就和他们所拿的标枪一般,他们每个人都斗志昂扬。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气势,近千人,却始终保持着同一个呼吸的频率,仿若一个人。
他们看到杨治的到来,齐齐单膝跑地,山呼万岁。
杨治略微上前,用沉稳的眼神扫视过下方众人后,方才沉声道:“如今,有人欲行谋反之事,尔等为朕亲军,该当如何?”
“为陛下力战不休!”
“对反贼,当如何?”
“杀无赦!”
杨治微微一顿,再次喝问道:“当如何?”
“杀无赦!”所有人,再次一声大喝。便有一道近乎实质杀气从人群中喷薄而出,四下狂风大作,草絮纷飞,好不恐怖!
这“杀无赦”却又一连吼了九遍,只震得草木纷飞,云层消散。
待得众人吼完,杨治这才伸手虚压,道:“众将起身,随我迎敌。”
所有人齐声吼道:“诺!”,起身跟在杨志身后,向着大兴殿方向而去。
大兴殿前有一个方圆数百米的广场,广场两边各六十个白玉浮雕,正应对天干地支之数。
广场前,却是一长一短两段台阶,他们分别有七十二和三十六阶,合共一百零八阶台阶,正应天庚地煞之数。
杨治径直带着这一千亲卫,稳稳的停在这偌大广场之上。
杨治此刻腰悬帝剑,立在最前,身后是一千亲兵。他们呈战阵立在杨治身后,一千人气势连成一片,煞是骇人。
杨治就这样带着这一千人,站在大兴殿前,等候着李、宇文、卢家到来。
而整个皇宫却早已经乱作一团,一些宫女太监抱着一个个包袱,四处逃窜,他们希望能逃出宫去,他们却不曾想一想,事情到如此境地,还有谁能走得了呢。
而在大兴宫的正南门,此时却正打得如火如荼。
独孤败亲率一万神策营占据城头,居高临下,扼守这条进入皇宫的通道。他们每每万箭齐发,便打得李家、宇文家、卢家三方兵力死伤惨重,却又难得寸进。
这神策营便是独孤家所掌的最强战力,全营一万士兵,都是千里挑一的神射手。他们或许在阵地战中难立奇功,但在这般守城战中,又占有地势之利,这一万神策军对战三家共六万兵力,却也是打得有声有色,使得三家进退不得,却又不得不咬牙坚持。
三家大军每进一步都会留下一地的尸体,而如今好歹也打了一刻钟略多的时间,却连护城河都没有摸过去过。
这三家的兵力实际上却远胜于此,不然也不敢行谋逆之事。文帝一生宽厚,又雄才伟略使得天下归心,大随如今兵强马壮,世家豪门所拥私兵也是一个可怖的数字。这三家起事,也是先封长安城,使得只许进而不许出,同时又带人杀向大兴宫。他们也是怕啊,若是被靠山王杨林嗅到了危机,别说他们三家,就是再来几家只怕是也要做了刀下冤鬼,天下正统的号召力是谁也不敢忽视的。所以他们便想尽一切办法或明或暗控制了禁卫军的大部分力量,他们如今起事,靠的就是这些禁卫军的力量。他们又不是要杀完敌人,他们只要能擒拿住了“杨广”,便可算全胜了。
这便是李世民计谋…携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他们敢这么大张旗鼓进攻皇城的最大依据。
至于其它三大城门,却也是打得风生水起。至于刘素所辖的两卫武卫么,一卫守在东门力战李家所控制的一万禁卫军,而另一卫守在西门,也与宇文家控制的两卫禁卫军打难舍难分。
只是这左右武卫虽然战力甚强,但杨治却选走了他们中精锐的精锐组编成了一千亲卫军,他们的实力也因此大减。而且敌人比他们多了一倍,总体战斗力上而言,差了也不止一筹。所以他们打得甚是艰辛,防线好几次差点被攻破。
同时由于卢家被诛灭九族,他们在明处所掌握的的两卫禁军就被杨治收编了,只是这些禁军才被收编,军心甚是不稳,军中的将领又被换了大半,且整编时间太短,将无亲兵,兵不依将,这两卫禁卫兵还未出手,便已有内乱之象。一些没有被揪出来的死忠于卢家的将领,就对着那些新安插的将领出手了,这两军乱作一乱一团却毫无战斗力可言。杨治分别把他们派到东西两门协助恪守宫门,也是被逼无奈了。
而守卫正北门的,却是左金吾卫的大将军钱柄丞和右金吾卫大将军钱柄守这两兄弟,他二人在军中甚有威望,但此刻他们坚守北门,明明没有敌人,他们却是不动,还打出口号:“守卫北门,绝不放一个人进来,誓死保护陛下!”但他们口号喊得山响,却是出工不出力,也不知道他们兄弟二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而在广场的另一边,却有着五万精锐静静地候着,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包括杨治,就好像这是突然冒出来的人一样。杨治初见他们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而独孤败却笑而不语,杨治心中就有底了。
杨治在大兴殿前看着这特别的一军,看着他们围着大兴殿摆出的阵势,便对这独孤败更加佩服几分,这独孤败号称算尽天下,未尝一败,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啊。只是这些士兵不仅不出军迎敌,反而围住了大兴殿,让杨治心中既不安又恼怒。
杨治正在思考这一军要做什么的时候,却见从这军阵中走出一人,此人单手提枪腰挂长剑,腰杆挺得笔直,目光沉稳而坚毅。他沿着大兴殿台阶,径直向杨治而来,待得近身,方单膝下跪道:“末将独孤胜,领咸阳驻军前来护驾!”
杨治一听,独孤胜,独孤败?便已明白此人来历,遂连忙扶起此人道:“‘广’于自身便托付给舅舅了!”
独孤胜一听杨治此言,心中也甚是激动,忙道:“必不辱使命!”
独孤败随是这么说,但心里却没有多大的信心,自己的哥哥独孤败坚定地站在了杨治的身后,他独孤胜也不能独善其身。虽然独孤败生平未曾一败,但这三家也都不是易于之辈,他们既然敢发动政变,把握又怎能不大呢?
这时候杨治身后的亲兵们却突齐发一声大吼:“杀!”
直惊得独孤胜噔噔噔连退三步,好骇人的气势,好可怕的杀气,独孤败这才认真的看着杨治,只见他立身这一千精兵之前,已然和这千人的气势融为了一体,显然也做了死战的准备。
为帝者敢亲身表率,势要死战,全军将士也必然会死战到底,这样的军队所能爆发的战力,绝对比起平时会高出一截。
独孤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姐姐的好儿子,大随的好皇帝,必然会闯过这一关,必然会带领大随走向繁荣昌盛。但是他的笑容却突然凝固,接着便被无边的恐惧所代替,他怒睁着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牙齿都要被咬碎了。
PS:小马不擅长写战争场面,这一章是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终于是大功告成,让各位久等了,小马在此道歉!




第十二章 贼臣起事忠良丧,一招落败满朝殇(三)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死于小人物之手的大英雄不知凡几,不败战神独孤败却也没有能逃脱自己的命运,也许这便是他的结局——平生未得一败最后却死于小人之手。叹哉!悲哉!
原来自大乱一起,杨治就径直去了后苑,自然就忽略了身边的大太监李安,也是这李安平日里表现的太过于胆小和无能了,杨治甚至都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此次虽然布局精妙,但毕竟人手有限,所以就连宇文化及也被杨治派到了城头上。
对于宇文化及,杨治最开始是厌恶和不信任,再慢慢的到同情加无奈,再到现在的绝对信任,时间也不过四个月罢了。宇文化及是马屁功夫不错,但只靠马屁想有此成绩那是不可能的。杨治对宇文化及的最大转变来自于上一次的大朝议等事宜,那一次作为纨绔子弟的宇文化及受到了人生以来最大的打击,而杨治却坚定的出手相救,为此还不惜得罪群臣。事后宇文化及不能自已,虽然事先就发过誓言今生只忠于杨治,但直至大朝议结束后,宇文化及才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把要对杨治绝对忠诚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信念,且毫不动摇,这些杨治自然也感受到了。
宇文化及便在这危难的关头被送到了城头上,协助独孤败坚守城墙。宇文化及虽然纨绔,但毕竟是宇文家的人,也极善兵事。而且送宇文化及上城头,也能让宇文述有所忌惮,使得宇文家的军队不会死战。至于能不能进而分裂敌军内部,杨治是不做一丝奢望的。
杨治此时已经充分表现出了他厚黑的一面,他已经从一个纯真少年迅速的转变为一个合格的政客。这些也许他自己都没有觉察到,但却真实地发生了。
宇文化及却误会了杨治的意思,听到杨治这番安排,心中着实被吓了一跳。他已经背弃了宇文家,一心要为杨治效死力,最怕的就是杨治怀疑他的忠心了。一听到杨治的安排,宇文化及便瞬间冷汗直流,他不敢有丝毫的停留,就急匆匆上了城头。
等到了城头,宇文化及也有些神思不属,他一定要杨治信任他,或许能在这次大乱中献上投诚礼,向皇上彻彻底底的表一次忠心。
只是宇文化及却万万没有料到,为了这一次的投诚礼,他险些搭上了自己的小命。
待到南城头上,双方对战了近半个时辰时,消失的李安,终于出现了。
此时的李安身着大红宫袍,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