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扶风歌-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他们突然爆发如此猛烈的冲突,终须有足够的理由。躲藏在水底深处搬弄的,很可能正是卢志翻云覆雨的手段。问题在于他潜伏在谁的身后。
但这个问题到这时已毫无意义。卢志支持的或许是李恽,或许是田甄,相信以卢志之能,说动这两人其中之一并不困难。可无论如何,陆遥确定这个结果并非卢志所需。因为邺城是成都王司马颖十载经营的根基所在,卢志图谋的,是拥护成都王世子重新入主邺城,再以此为基业,纠合河北实力与东海王争锋。摧毁了邺城,就等于摧毁了成都王一脉复起的希望!
正在胡思乱想,却听得丁绍的声音响起:“陆将军,你刚才的用兵缓急之说,很有道理。阁下不愧是越石公帐下首屈一指的良将。”
果然,邺城既有乱事再起,这位丁刺史便格外殷勤起来。陆遥苦笑着应声道:“不敢当使君赞誉。越石公麾下才力胜于我的,足以车载斗量。若说有谁首屈一指、威名震动匈奴汉国的,自非文浩兄莫属。”
“咳咳……”丁渺不禁汗颜:“道明客气了。此番晋阳大战,诸将公推你的功绩第一,哪怕是主公的老部下们也都佩服。”
“既然与丁渺平辈相交,我便称你一声贤侄吧。”丁绍摆了摆手,一边考虑着,一边徐徐道:“既然乞活军因内讧导致兵力损失惨重,石勒贼寇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贤侄可知,此际稍有应对不慎,便是第二个秦凉之乱。”
丁绍所说的秦凉之乱,乃是河西鲜卑秃发部于泰始五年掀起的大规模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十年,前后波及秦凉二州,导致二千石以上的封疆大吏战死四人,边疆军民血流漂杵。凉州胡儿纵横北地,威震天下,朝野为之震动。此刻丁绍以秦凉之乱比拟,对形势的严峻程度已算相当重视了。
他伸出左掌,一一屈指计数:“眼下,幽州王浚屯兵蓟城,距此数百里之遥;并州越石公新败匈奴,正在休养生息的时候;兖州刺史苟晞与王弥作战,暂时也难以援手……冀州军马便是大河以北唯一能够压制流贼的力量了。所以,我只能尽快领兵赶往魏郡,以求稳定邺城局势。这并非是你的意见有误,而是形势变化太过莫明,令我们都措手不及。”
陆遥恭敬地道:“世叔所言极是。用兵之道贵在临机决断,本无一定之规。缓与急,都是为了刈夷贼寇。”
丁绍点头,令侍者备了笔墨纸砚,奋笔疾书。他也不抬眼,只是言语不停:“以我的揣度,邺城既然到了这种地步,此番领兵南下只怕将要迁延时日,非短期能够结束。数万冀州兵马倾巢而出,各郡兵力大部都已抽调,后继的粮秣物资还要靠各地陆续筹措。其间拓跋鲜卑如有不稳,确是大患。道明,我无须瞒你,冀州军力固然不少,但严重缺乏有经验的高级军官,并无人能担方面之任,为我解除后顾之忧。故而,我也只能把期望寄托在你们几位的身上。”
丁绍洋洋洒洒写了十数行,搁笔一旁,从腰间锦囊中取出精致的官印,端正地盖了上去。他把墨迹未干的尺牍递给陆遥,沉声道:“请看,这是我给冀州北部诸君官员的手令,数郡所能筹措提供给你的,都已详列在上。刘越石对于这次拓跋鲜卑祭天大典有什么打算,我不需要了解。但我的要求你无论如何都要做到……道明,值此多事之秋,拓跋鲜卑绝不能乱,代郡绝不能乱。”
陆遥接过尺牍看了一眼,深深行礼:“多谢世叔襄助,小侄感激不尽。请放心,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第八十一章 怒涛(一)
代郡。广昌县。
广昌本属冀州中山国,大晋太康年间才被划入幽州。这片地域方圆数千里,横贯于幽、并、冀三个大州之间,又是太行、燕山与常山三条山脉的汇聚之处,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又有易水、涞水、连水三条河流发源于其间,养育了山间的缓坡草场。近数十年来,大量北疆胡族入塞聚集于此,他们独立于朝廷体制之外,或耕或牧,也有不少索性就以劫掠为生。
这里是广昌县境内的白石山。白石山乃是广昌县的群山之中尤为高峻纵拔者,奇峰大壑起伏骀荡,仿佛怒涛翻卷。如同刀劈斧凿而出的峭崖断壁上,白色的岩体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灼灼的闪光,与遍布各处的苍松、红桦相应,显得瑰丽无比。
在白石山某处侧峰的半山腰,有一片比较平坦的山坡,微微有点倾斜。这山坡东面与崇山峻岭相连,西面没入连绵的水潭和漫淌的溪流,大约有三里长,一里半宽。此地本有一座山寨,不知是哪朝哪代逃避官府压榨的流民们修筑的,后来荒废了,寨墙横七竖八地倒塌,房屋也变成了废墟。
距离与丁绍的会见,已经过去了七天,拓跋鲜卑祭天大典召开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陆遥和他的部下们在冀州常山、中山等郡国地方官的帮助下,顺利地潜入了代郡。在冀州的平原地区,由于他们打着本地换防驻军的旗号,而且兵力不过千余,因此沿途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而进入山区以后,依靠得力的向导和深山密林的掩护,他们的行动更加神不知鬼不觉,直迫近到了距离代郡广昌县县城不过二十里处,才驻扎下来。
陆遥登上一处怪石的顶端,向四周眺望。
空旷的大山深处绝无人迹,只有山间野兽偶尔穿行,摇动草木。
将士们是在申时许到达的,这时候正忙着砍伐树木、搭建营帐。有些将士劳作得渴了,便去往附近的山泉掬水来饮,被军官们发现后,无不遭到呵斥。为了达到隐蔽效果,自昨日起,陆遥就严令诸军不得起灶生火,只能食用随身携带的干粮和熟水。
大部分骑兵们还在溜马,他们散布在山间的草甸上,牵马缓缓步行,洗刷梳理马匹的毛发,顺便还要在日落前打到足够的牧草。在冀州刺史丁绍的一纸手令之下,冀州北部各州郡慷慨地提供了大量给养,预计足够二十日所需。可惜昨日在经过盘石屿的峡口时,一队辎重马匹受惊堕崖,损失了一些物资。故而马匹的饲料之类,只有沿途搜罗准备起来。
这片绵延数百里的山岭亘古以来少有行人,比陆遥想象的还要险峻许多。过去两天的艰苦跋涉,损失的非只是马匹物资,还有二十余名将士失足殒身山中。
仅仅三天的山地行军,损失的人员就将近百分之二。在这个年代,地理条件对军事行动的制约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损失比例使得陆遥很有些惊心。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亲眼目睹了无数次杀戮和死亡,可陆遥仍然不能坦然地面对将士们的牺牲。尤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有更充分的准备、更充裕的时间,这些牺牲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陆遥叹了口气,再往更远处看。站在这个位置,可见白石山南麓的弥漫云雾蓄积在高空,受阻于壁立群峰不得寸进。层叠的云气遮天蔽日,使得大片山岭茫然难寻,而白石山的北侧却艳阳当空,就连山外平原上的广昌县城都清晰可辨。一山之隔,恍若两重天地,蔚为奇观。
身后哗哗地枝叶抖动声响起,是邵续攀着林木枝条上来。他跟着陆遥的视线左右观察了半晌,随即笑道:“将军,冀州阴暗如晦,而代郡万里晴空,此乃上上吉兆也。岂不预示着我们的北疆之行将会顺利么?”
“哈哈,多承嗣祖先生的吉言。”陆遥笑了笑,知道自己的神色让邵续误会了,以为自己对将要实施的行动缺乏信心。
他岔开话题道:“不知朱声进展的如何。鱼饵已然备足,池塘里的水也得尽快搅浑才是。”
邵续点了点头:“还有胡大寨主那边……”
朱声原是匈奴灭晋大将军刘景营配下牧奴,在版桥之战中被晋军抓捕,随后被发付到陆遥所部。据他自己讲述,在他遭匈奴挟裹之前,曾是在幽并二州流窜作案的著名马贼。不过胡六娘却从不曾听说过这位大盗的名头,显然朱声的自我吹嘘水分不少。
朱声的弓马武艺都颇具水准,也很机警精明。他在晋阳大战中崭露头角,如今已是陆遥得力部下。重要的是,此人颇有语言天分,精熟各地村言俗谚,更说得一口流利胡语,能与诸部杂胡交流无碍。须知北疆胡族源流各不相同,匈奴、鲜卑、乌桓各部往往彼此语言不通。是以各部大人通常都会汉话,皆因非如此无以与其他部落交流也。以朱声之能,若不是从军在先,便在并州刺史幕府中做个通译也是绰绰有余。
而此刻,便是朱声表现的时候了。
他披着一件粗糙的羊皮褂子,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慢悠悠地走在通向县城的山道上。马前马后,咩咩地叫声不断,上百只杂色羊儿团团簇拥着跑来跑去。有时候某只羊儿跑得远了,朱声便挥动长杆马鞭,在空中发出啪地爆响,将羊儿圈回来。
将将翻过两片山头,远处尘烟扬起,是一批骑队疾驰而来。
朱声笑了笑,将羊群驱赶到路边的缓坡上,扯开嗓子唱道:“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葬狭谷底,白骨无人收。头毛堕落魄,飞扬百草头。”这是胡人经常传唱的悼亡哀恸之曲,经朱声嘶哑的嗓音,顺着山风远远地飘了出去。
片刻后,骑队疾驰来的方向也有歌声传到:“男儿欲作健,经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燕两相波。”骑队转瞬就至眼前,骑队中都是携刀背弓的雄武汉子,怪不得歌声这般慷慨豪迈,可远远比朱声胜出百倍了。
这些都是山中强豪,绝非区区牧羊人惹得起的,是以朱声早已驱赶羊群让出道路,让骑士们鱼贯通过。
其中一名骑士上下打量了朱声几眼,突然问道:“这匹老马我认得,是侯莫陈家那个老头的,往常他也曾放牧到此。怎么今日换了你这生人?”
朱声叹了口气:“那是我的阿爷,五天前登山采药的时候坠崖,摔成烂泥巴了。我是他的儿子侯莫陈声,唉,要不是出了这事儿,我干嘛来伺候这些羊啊……”
“原来是死了人。怪不得唱得这般凄凉……”那骑士点点头,纵马将走。胡人天性凉薄,至亲逝世,也就唱首歌哀悼几句而已,与汉人的繁缛礼仪相比,简单太多了。正是因此,虽说这“侯莫陈声”似乎欠缺了些哀恸之情,但那些骑士谁也没有产生疑问。
却听得这“侯莫陈声”有气无力地道:“听说有一支商队从山里来,算算日子也该到了。明天我就看看去,与其辛苦放羊,还不如替汉家官人养马呢……”
那骑士重又圈马回来:“商队?什么商队?你哪来的消息?”
“我的阿干是山外头汉人邸店的仆役,他昨天来奔丧的时候告诉我的。那支商队规模可大了,有数也数不清的大车。车队上装满了绸缎和货物。据说是从南边哪个大城来的,要去北面草原上鲜卑人的部落收买牲畜和皮货。”朱声应声回答,
那骑士顿时变了脸色,向同伴们打了个招呼,下马来细细询问。
朱声贪婪地注视着那骑士马鞍上挂着的皮囊,咽了口唾沫道:“那里头装的是潼酪么?我能尝尝么?”
那骑士将整个皮囊都解了下来,重重地塞到朱声怀里:“都是你的了!那商队的事,小子你给好好说说!大爷们亏待不了你!”
朱声点头如鸡啄米,信口胡柴地答了几句,将那商队的规模渲染得庞大无比。
有商队!还是大股的商队!骑士们彼此交换着眼色,每个人都能想象出那是多么诱人的一笔财富。
这几个月来汉地很不太平,使得内地与草原正常的商业交流几乎陷于停顿。前往草原收购皮货牲畜的大商队很少见了,就算有,也多半都经过蓟城往辽东辽西去。这可给胡儿们带来不少麻烦。没有了商队,就没有铁器、没有绸缎、没有烈性的美酒。这可真叫人难熬。如今突然听说有商队经过的消息,叫他如何不兴奋。
这支商队是要往北面去的,那又有什么关系?胡儿们都是兼职的匪徒,兴之所至劫掠一批商旅,本就常有。何况北面的那个庞然大物拓跋鲜卑,正因为大单于之位争得剑拔弩张,谁来管这些小事!
******
本周开始还旧账。今天两更,明天也是两更。多谢支持!




第八十二章 怒涛(二)
化名作“侯莫陈声”的朱声赶着他死去的阿爷传给他的羊群,沿着山间小路向广昌县城前进,沿途先后遇见了三拨胡人,朱声则无一例外地散播着将有大商队经过的消息。十几里的山路,才遇见三拨行人,这实在冷清的可以。但朱声并不担心,那些贪婪的胡人已经饿极了,他们会像是闻到血腥气的狼群那样聚拢起来的。
“咯咯咯咯……”朱声呼喝着挥动鞭子,将几只精力过于旺盛的头羊轰回羊群里。一点也不用着急,这个速度,足够他在入夜之前进入县城。楚鲲负责伪装成“侯莫陈声”的阿干,已带了数名精干士卒充作县城里邸店新招的仆役。
如果那些胡人对商队的事情感兴趣,自然会赶到城里去询问。楚鲲早就准备了滴水不漏的台词来应付,若是自己赶得太急,反倒显得可疑。
当然,伙计换了人,掌柜这一关得通得过才行。所以掌柜这些日子突发急病,邸店里主事的,三天前就已经换成了往日不曾抛头露面的女掌柜……那自然是胡六娘了。
想到这里,朱声不禁有些悻悻。说来自己可是正经的朝廷军官,而那胡六娘不过是绿林盗贼出身。偏偏从晋阳一路行来,胡六娘除了对陆将军、丁将军等寥寥数人还算客气以外,全没给过其他人好脸色。那副颐气指使的态度,简直就当自己是大族出身的女儿了……嘿嘿,也不知她在广昌县的动作可还顺利,若是没能完成任务,只怕引得陆将军不快。
正想着,远处又有蹄声响起。朱声精神一振,继续引吭高歌,扮演那个情绪低落的放羊小子。
说起来,朱声的武勇只比寻常士卒稍强些,在武勇之士辈出的晋阳军中算不得什么好手,但他胜在心思灵活、反应很快,故而渐渐成为陆遥看重的骨干军官。
可在胡六娘的眼里,北地马贼出身的朱声着实连根寒毛都算不上。胡六娘身为伏牛寨大寨主,曾经雄踞于冀、幽、并三个大州之间的巍巍太行,经手由北疆至中原的无数见不得光的生意,不知与北疆的多少实力人物有往来,论手段、论见识、论人脉,都比朱声强太多了。
朱声伪装成了胡族牧人散步消息,胡六娘手头的任务,可就更加艰难。朱声猜的没错,这两日里,她确实没有什么进展,这使得胡六娘很是焦虑。
毕竟她是在温峤面前夸下了海口,以“奇人异士”的身份被隆重举荐给陆遥的。温峤延请她襄助陆遥的交换条件,便是动用并州的储备粮食,救济伏牛寨中的数百男女老幼。胡六娘从不指望朝廷官吏的怜悯,在她心里,要获得什么,都要表现出足够的价值。可是这一路上胡六娘都没能发挥半点作用,在邺城时还被陆遥救了一命。再这样下去,昔日太行山上的绿林魁首就要沦落为吃闲饭的了,胡大寨主的颜面何存?伏牛寨上下人等,凭什么能够获得救济?
她本来就不是个正经开邸店的,这样的情绪使得她今天一早以来砸碟子摔碗,愈发凶悍了。
此刻,她正带着楚琨等几名扮作仆役的士卒,在广昌县城里穿行。
边疆的城市建设重视军事作用甚于工商业的发展,许多城池完全就是一座要塞。广昌县的县城便是如此,城里的里坊墙壁较通常更显高大,适合巷战据守。城北的两个里坊是官员府邸和官署,两座里坊连接在一起,作为内城之用。城南则有军营和校场,当然,如今这军营里早就半个兵都没有了。
为数不多的居民主要集中在东西两面。城西的居民一般都是贫民,这从里坊的形制上可以明显看出来。几座里坊年久失修,很多地方的砖墙垮塌下来,只用夯土或木板简单补上,显得十分破败。
胡六娘带人一路急行,从两座里坊中间的幽深小巷穿过。小巷终年不见阳光,湿热得很。污水在低洼处久久不退,一行人的脚步踩过,发出啪啪的水声。
到了巷底再转几个弯,便是一处极冷清的院落。
院门虚掩着,一推就开。院落里各种横七竖八的什物堆满了当中的空地,弥漫着一股发霉腐朽的古怪味道。
楚琨笑道:“这地方一看就知道住的都是些城狐社鼠、江湖混混。胡大寨主怎么想起往这里来?”
伏牛寨早已被匈奴所毁,严格来说,胡六娘已经不是什么大寨主了。但陆遥依旧这么称呼她,于是众将士也就随着陆遥的叫法。
胡六娘沉着脸,也不回答,径自到右侧的一间房门前,砰砰地敲了几下门。
屋里有个粗犷的声音问:“谁啊?”
“是我!”
屋里静了片刻,有人叹气道:“六娘,你别再来了。你现在尊奉朝廷,和我们不是一路人啦……你何必为难我这半截入土的老头子呢。”
这屋里人竟然一口叫破了胡六娘的身份和现状?楚鲲等人面色一变,几名士卒各自伸手往怀中扶着短刀的刀柄,散开几步向四周警戒。
“谷二哥,我要走了,以后不会再麻烦您。今天是来道别的……另外带了些土仪,就当为前几日打搅您赔罪吧。”胡六娘柔声道。
屋里响起桌椅拖动的声音,过了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