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对联集锦-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巧,舅父来看妹妹,李书生便向他请教。舅父说:“你一个孝敬双亲抚养子女也太难了,如果女子贤慧,不妨娶回,你妻子地下有知也会赞同的。”李书生见舅父赞同,一时没了主意,舅父走后,便又去向父亲请示。父亲说:“孀妇再醮,古有先例;鳏夫续娶,理之当然。”
  李书生见父亲也支持,心中高兴,但转念一想,岳父的话也不无道理,若是新妇生子,她会不会虐待前妻和张书生之子呢?他为这事非常痛苦,整整想了两天,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第三天,他去学友家中说:“听说此女很有文才,我有一上联,她若对得好,此事就烦兄玉成;若对不好,只得作罢。”说完,递上一个信封,请学友转交其表妹。学友表妹拆开信封一看,里面写得上联是:
  岳父舅父生身父,三心二意;
  她对李书生家的情况早从表兄口中知道的一清二楚,心中明白他的意思,当下提笔写道:
  义子继子亲生子,一母三雏。
  李书生接到女子下联,欣喜若狂,当即应下这门亲事。婚后新妇果然贤慧无比,对公婆如同亲生父母,视继子一如亲生子女。
  秀才出联试才女
  从前,某县有个年轻秀才,二十多岁了,尚未娶妻。这秀才仪表非凡,文才又好,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不少人家愿意和他结亲,都被他一一拒绝。秀才择偶倒不论门第,却一定要找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这小县城的女子不是无才便是无貌,才貌双全的又有几个?因此,秀才的婚事便拖了下来。
  有一天,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镇里有个小药铺,他走得口渴,便去讨碗水喝。铺中有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秀才见她容貌端正,便有爱慕之意,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
  春暖带云锄芍药;
  不想,少女张口即对道:
  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却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
  巧设一联嫁二女
  明朝年间,山西太谷县有一位名医乔嗣祖,年近花甲,膝下只有两个女儿:珍姐和珠妹。乔老先生有心想把祖传医术传给两个女儿,又怕违背祖训。最后,乔老决定招婿入门,订下了三个条件:
  一、精通医术,热爱医道,愿终生从医;
  二、年纪与女儿相当;
  三、应征者须亲自登门应试,以“珍珠双花红娘子”为上联,应对下联。
  消息传出后,应征者甚多,不少名门贵少也频频而至。但过了三月有余,竟无一人能对出下联,登门者也渐渐稀少,乔老心中甚是担忧。
  以在这当儿,一位身着绿锦袍的“公子”前来拜访。此人十七八岁年纪,面色古铜,体格健壮,像是耕作之人。乔老见他相貌与衣着不甚相宜,感到奇怪,便问了一句:“相公贵庚几何?”少年答曰:“一十八岁。”这比珠妹尚小一岁,乔老想借此谢客,忽又转念:人不可貌相,且让他试试再说。一问一答,前两条很快通过了,当问及第三条时,少年答曰:“在下对的是‘枸杞二丑绿宾郎(槟榔)’,不知仙翁以为如何?”乔老沉思片刻,喝退左右,不露声色地对少年道:“我不知你的下联作何解释,能否明示一二?”少年听后,如释负重地长吁一口气,然后像背书一样道:“仙翁的上联中,珍珠、双花、红娘子,都是中药名,此其一;珍姐、珠妹乃府上两位小姐,全联同时指两位小姐待定婚配,此其二;这第三么……还要仙翁垂允后方敢明说。故在下对以‘枸杞、二丑、绿宾郎(槟榔)’。不瞒您说,在下姓吴,名杞,哥哥吴枸。今身穿绿锦衣前来,乃是哥哥的嘱咐,权以‘绿宾郎’自许。还望仙翁见谅才是。”
  乔老听罢,觉得对联颇佳,释义又恰到好处,不免暗自欢喜。随口道:“既是兄弟二人,因何你独自前来?”少年道:“仙翁有所不知。哥哥文才医术胜吾十倍有余,人品、相貌亦均属上乘,只可惜有疾在足,远涉多有不便,故此在下只身前来。”
  乔老深感少年诚实可信,以道:“我意已准,只是令兄不在当面,还需见后方能定夺。请叙其三吧!”少年也不推辞道:“这其三是‘双’为数,必对以数,又只能对以‘二’。‘花’既是一对姐妹,‘丑’必将是一对兄弟。红绿乃颜色对,以不必说了。往日众多来访者均是单来独往,当然对不出下联。方才仙翁面带愠色,想必也是因我只身前来之故吧?”乔老听了,心中甚是欢喜,即命下人抬轿去接吴枸前来。
  原来,吴枸、吴杞兄弟住在绵山脚下,也是医药世家。哥哥幼时随父上山采药,不慎跌伤,脚留残疾,此后便常年在家中攻读诗书和医术,才学医术均达很高造诣。弟弟虽不善文墨,却喜欢种药、采药,兼种粮田,故而黝黑、健壮。几年前,父母双亡,兄弟俩相依为命。当听得太谷县乔家赘婿之事时,哥哥吴枸深思数日,认定已有七八成把握,便教吴杞一一背会言辞,长途跋涉,前去应对。今能如愿以偿,实乃天赐良缘。
  花烛之日,往观者甚众。乔老门上贴的婚联正是:
  珍珠双花红娘子;
  枸杞二丑绿宾郎。
  洞房时,珍姐望着如意郎君吴枸,取笑道:
  吴嫁吴嫁枸杞嫁;
  吴枸一听,非常高兴,脱口对道:
  乔婚乔婚珍珠婚。
  珍姐听后,含嗔说道:“奴家是夸你兄弟贤才,千金难得呢!是‘无价无价枸杞价’。”吴枸笑道:“是啊,我兄弟正是把今天的婚事看作天赐良缘的呀!我对的是‘巧婚巧婚珍珠婚’啊!”珍姐自知不如,心中欣喜万分,也以不再难为吴枸了。
  才女联句羞学究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老秀才屡试不第,只得在家办个私塾,当了教书先生。他总觉自己才华横溢,满腹经伦,经常咬文嚼字,吟诗作赋。有人送了他个绰号——“老学究”。
  有年暮春,一个儿童来拜师就学。老学究想试试他的功底,随口出了个上联:
  四野绿阴迎夏至;
  学生一听,傻了眼:这个上联景致、节气同时出现,不太好对,便摇了摇脑袋,没言语。老学究暗道:“此徒虽不伶俐,好在诚实老实,孺子可教,先收下吧!”
  谁知,第二天一清早,学生风风火火地跑来找老学究,迫不及待地对了下联:
  一庭红雨送春归。
  “哎呀,好!”老学究禁不住大吃一惊,这下联和上联可谓对仗贴切。“一庭”对“四野”,“红雨”对“绿阴”,“送春归”对“迎夏至”,真是珠联壁合!可转念一琢磨,这学生昨日还很愚钝,今朝怎么变聪明啦!不对,一定是别人帮他对的。仔细一问,学生照直说了:“是我姐姐对的。”
  “什么,你姐姐?令姊芳龄几许?”老学究欣喜若狂,死皮赖脸地问。
  “年方二八。”学生毫不介意。
  “啊!好,好!正是及笄之年。”老学究好不得意。
  傍晚散学,老学究特意把学生叫过来,满脸堆笑地说:“爱徒,尔姊乃当世罕见才女,为师再出一联,请她一对。”说罢,嬉皮笑脸地吟了上联:
  好书勤诵读;
  第二天一早,老学究早候在门外,等那学生来到,忙问:“可有下联?”学生随口回答说:
  佳句费推敲。
  “啊,又是一个绝妙佳句,难得,难得!”老学究简直其懵了,手舞足蹈地赞不绝口,他真想会一会这位才女。于是到了晚上放学的时候,又把那学生叫来,别出心裁地出了一上联:
  有约桃花坞;
  吟罢,再三叮嘱学生,要他姐姐来对,千万不要忘了。翌日,下联对了回来,也是五个字:
  无心坐杏坛。
  这下可把老学究乐坏了。哈哈,看来无心坐杏坛,是有意赴桃花坞啦!索性停了一天课,要前去拜会学生的姐姐。邻居小秀才见了,却“哼哼”冷笑起来。
  这一笑不要紧,把老学究闹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是怎么回事。小秀才酸溜溜地作了回答:“老先生,您的上联云‘有约桃花坞’,想前去会面,欲交桃花运。哈哈,不巧啦!这位千金回说‘无心坐杏坛’。你有约,人家无心。这杏坛不就是孔夫子讲学的地方吗?毫无疑问,是看不上你这个儒生。哈哈哈!”
  老学究如梦方醒,在小秀才的笑声中,羞得满面通红,抬不起头来。
  奇句巧对药联缘
  从前,粤西某地有一小镇,镇上有一爿回春堂药材店,店老板姓洪,早年丧妻,膝下只有一女。洪老板以“洪”、“红”谐音,取中药红娘子之名,将女儿取名洪娘子。
  这洪娘子自小聪明伶俐,虽没进过学堂,但平时跟爹学音律词章,赋诗联对,却也满肚子学问。
  洪娘子年方二八,有时代爹站站柜台。有一天,店铺里进来一个提着一大捆白头翁草的放牛郎,看样子也不过十六七岁。洪娘子算过价钱后,见那放牛郎长得英俊,出语文雅,心生一念,说:“放牛哥,多谢你给我们采药,不过,你可曾知道,我们这个店有个规矩,凡售药者须应一对子,答对了么,酬金加倍;答错了么,罚金一半。如今你这捆白头翁草价值两钱银子,若对得出来,我给你四钱;对不出来,嗯,只能付你一钱了。”
  放牛郎听了,略一思索,便点头答应了:“好,你出对吧!”
  洪娘子微微一怔,她本来只是想和他开个玩笑,吓他一下,想不到这放牛郎竟会答应,一时间竟不知道出什么对子好。情急之下,瞥见案上的白头翁草,灵机一动,说:“好吧,你听着,我出‘白头翁’作为上联,请你对下联吧。”
  那放牛郎眨眨眼,冲口而出:“洪娘子,我以‘红娘子’应对,怎么样?”
  洪娘子听了大吃一惊,不知道他是有心还是无意,一下子脸红到了耳根。过了好久,才说:“放牛哥,你对得不错。啊,我还没有请教你的尊姓大名呢。”那放牛郎叹口气说:“唉,人家叫我放牛郎,你也叫我放牛郎好了。”洪娘子抿嘴一笑:“这怎么好意思呀?”
  放牛郎一听这话,心里明白,也脸红了,说:“反正我每天放牛,经常采些白头翁卖,要不,你就叫我白头翁好了。”“白头翁?”洪娘子一听,不禁笑出声来。她觉得这放牛郎很是风趣,便点点头说:“好好,我以后就叫你白头翁,你也叫我红娘子好了。”说罢,真的付给放牛郎四钱银子。
  没过几天,放牛郎又来卖白头翁草。洪娘子称完后莞尔一笑道:“白头翁哥,小妹子近日闻得外头流传一联,特来请教,不知荷指点否?”
  放牛郎微笑说道:“愿领教。”洪娘子道:“这上联是: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请你对个上联。”
  放牛郎知道此联确实难对,这里面嵌有“陈皮”、“半夏”两味中药名,且用“下”谐“夏”音,难啊!他想了很久也没有对出,只好说:“洪娘子,容我明天对上,好吗?”洪娘子得理不饶人,说:“原来你真的是‘不能敲半下’呀!好吧,今天的草药钱也暂时留下,等对出了再来取吧。”
  放牛郎知道洪娘子有意为难,但也无可奈何,但默默离开了回春堂。他走到街上,猛见一小童拖着个烂灯笼在玩,心头豁然开朗,即刻转身跑回店内,兴冲冲道:“洪娘子,你听着,我的下联是——
  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
  你看如何?”
  洪娘子听了又是一惊:这放牛郎莫非真有对联奇才?他这下联以“以纸”谐“枳”,且嵌“枳壳”、“防风”两味中药名,虽对得不甚工整,却也十分难得。
  自此之后,洪娘子对放牛郎改变了那种居高临下的骄态,虚心向放牛郎请教,两人互相切磋。在言语交流中,她才知道放牛郎的祖上也是行医的,所以他从小就懂得不少医药知识,只因后来家遭不幸,他才为人放牛度日。几年前在山上放牛时,认识一位从山西来的姓叶的采药师傅,他常帮这叶师傅寻草觅药,深得叶师傅的欢心。叶师傅一边采药,一边给他传授些药草知识,闲时还教他吟诗作对,并常以中草药名入对。
  洪娘子与放牛郎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但他们谁也没有点穿,常错对联隐喻,互传心曲。两个小青年相爱的事,不久便被洪老板发现了。他见放牛郎确实有学问,自然欢喜;但见他一贫如洗,又觉得有辱门楣。有心推辞,又怕人说他嫌贫爱富。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这天晚饭后,洪老板唤女儿过来:“洪娘子,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爹虽行医为生,但也算得上半个书香门第,今爹想征联选婿,为你择个有真才实学的郎君峭知你意下如何?”
  洪娘子一听,知道这是爹嫌放牛郎贫穷,有意推托,但转念一想,觉得放牛郎能吟诗对对,应该不会被父亲难倒,倘他真的是“陈皮不能敲半下”,那也只好怪他自己了。于是便点头答应了。
  洪老板征联选婿的消息一传出,震动了四乡八邻。一些公子哥眼盯在回春堂药店的财产上,纷纷前来应对。一时间,应对者不下数十人。洪老板仿照“过五关”的做法,在通往厅堂的一条曲曲折折的长廊里,每隔数步挂一联,共挂五联;规定必须依次过关,过了五关者才有资格入选。其对联也别具一格,均以中草药名入联。因此,许多饱读诗书的秀才,虽有对对之才,但无药草知识,也只能望联兴叹,悻悻离去。
  这一天,放牛郎也来到了回春堂。他见第一关上挂的一联是:
  冬虫夏草九重皮;
  便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高声对道:
  玉叶银花一条根。
  众人听了哗然,想不到攻下第一关的竟是一个放牛郎。放牛郎进入了第二关,见那上面挂的是:
  烦暑最宜淡竹叶;
  放牛郎又微微一笑,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喝彩。忽然里面传来洪娘子的声音:“到此算进一步,望君勿废中途。”放牛郎听见洪娘子的鼓励,更是信心倍敷,又进入第三关。这一联写的是: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放牛郎略一迟疑,便对了出来: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众人又是一阵热烈喝彩。待里面传出洪老板放行的指令后,放牛郎来到了第四关。这一关上的一联较长,上面写的是: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放牛郎思索了好半天,急得满脸通红。这时,里面传来了洪老板洋洋自得的笑声:“怎么样?时候不早了,回去放牛吧!”
  放牛郎听了,好不气恼,急得满脸通红。正在这时,平日常跟洪娘子作伴的荷香姑娘捧着一碗茶过来,递到放牛郎手上,说:“洪姐姐怕你渴了,叫我给你送碗茶来哩。”放牛郎心急如焚,也确实渴了,捧起茶碗便喝。喝到最后一口茶时,他发现碗底有一粒珍珠。“啊,玉碗捧金珠。”他险些叫出声来。他知道是洪娘子在暗中相助,便兴奋地将珍珠连茶一饮而尽,朗声说道:“我对出来了!”随即诵出下联: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过了很久,里面才传出洪老板冷冷的声音:“进来吧。”放牛郎进入厅堂,来到最后一关,只见那墙上挂的是一副四十三字、内嵌十二味中药名的长联,不禁愕然惊叹:“啊呀!绝对,绝对。”这联是: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放牛郎目瞪口呆:天哪,别说这四十三字的长联从没对过,就是那十二味药名一时间又如何觅得?他汗流浃背,无言一对。
  洪老板洋洋得意,心想:我这花了三年苦心筷出的长联,别说你立对立答,就是两三年后能对得出来,我嫁个女儿给你也不冤。想到这里,他手拈胡须,哈哈笑道:“年轻人,算了吧,这是绝对,你别枉费心机了。”放牛郎心灰意冷,正要临阵退缩时,忽见洪娘子落落大方地从厅后走了出来,对父亲说道:“爹,放牛郎五关过了四关已属不易,你就再让他想半天吧。这样大家都会说你宽宏大量,放牛郎纵然输了,也能口服心服。”
  众人听了齐声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