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卫鞅大帝-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的偷袭,却一时之间无法将刺客歼灭或者驱逐。刺客的力量,在于偷袭时候的一击。如今,一击不成之后,还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和相国府上的护卫乒乒乓乓的打了半个小时,的确不容小觑。
“刺客来了多少人?”卫鞅问道。
“五十二人,其中两个领头的,武功不错。”管乙随口答道。
卫鞅点点头,心道,这个管乙还是蛮细心的。
“将军,曾经得罪过公叔冒,是吧?”
管乙一怔,心道:你如何得知。旋即醒悟,既然公叔冒令自己带人前来保护他这个小小的中庶子,可见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公叔冒将自己得罪他的事,跟眼前这个中庶子说过,也属寻常。怒道:“是有如何?”
卫鞅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哈哈大笑,道:“强敌来犯,他却将你派来保护我的这个小小的中庶子,不是要剥夺你立功的机会,又有什么目的?话说回来,我与他并无多深的交情。这等伎俩,的确上不了台面。”
管乙听了,捉摸不定,却见卫鞅已经放开搀扶着他的奴婢的肩膀。引他走开几步,将嘴巴附到他耳边,用最低的声音说了一句话:“你可知道,公叔冒此举,并非要抢你功劳,而是要杀你我二人。”
管乙闻言大骇,却不敢出声。
卫鞅又将他引开几步,在他耳边继续说道:“刺客前来刺杀相国大人不成,会不会退而求其次,刺杀府上其他的重要人物?如今,大军出征在即,相国府上定然少不了这次出征的重要人物留宿。”
那一句公叔冒要杀你我二人,实在是太吓人了,而且从卫鞅的表情和口气中,完全看找不到有一丝作伪的痕迹。管乙强自镇定下来,低声问道:“中庶子何意?但且说明白。”
卫鞅继续说道:“我就是刺客退而求其次的那个次,换句话说,刺客杀相国大人不成,就会来杀我。估摸着,到时候你们几个人是抵挡不住刺客的。好一点的结果,我死了,你武艺高强脱身而去,多活几日,最终因失职而被斩首或丢官。坏一点的结果,你我二人,双双横尸这石阶之下。”
管乙问道:“中庶子是重要人物?”语气中没有蔑视,也没有被卫鞅的王八之气震倒,仅仅是沿着卫鞅的思路往下询问。他放佛已经看到自己的尸体,满身伤口,躺在卫鞅手指所指向的地方,大腿还在一下一下的颤动。
“你们来了,我便是了。”
管乙不笨,反而脑子很灵光,旋即明白。当相国大人危机的时候,还分出一个闾长带人去保护的人,傻子都能想到是何等有身份的人物。刺客不是傻子,而且,既然他们来刺杀,定然有周密的谋划,管乙带人来保护卫鞅这个动作,的确逃不过刺客的见识。
想起公叔冒给他下的命令:“刺客来犯,令相国府护卫闾长管乙,率领军士十人,护卫中庶子卫鞅,若有闪失,当禀明相国大人,定斩不饶。”
如今反过来想想,“军士十人”和“定斩不饶”这两个何等暗藏杀机,杀气腾腾。越想越心寒,越愤恨,低声骂道:“竖子,竟敢如此。可恨,可恨。”
“可恨的是你,落入别人的全套尚不自觉,丢了自家性命到了也罢,险些连累了我。若非本中庶子大人聪明绝顶,岂非要死得莫名其妙。”卫鞅低声骂道。
管乙瞪了卫鞅一眼,却脸上一红,无可奈何的叹口气。
“有句话说得好,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你就是这种人。”
管乙不曾听过这句来自后世的谚语,可谚语这东西,十分容易意会,咋一听到,意思便明了。
“为之奈何?”
卫鞅豁然奇怪的看着管乙,这句“为之奈何”实在是太耳熟了,明明是流氓鼻祖刘邦大人口头禅。这家伙明目张胆的盗用高祖皇帝的口头禅,怎么一点压力都没有呢。
哦,明白了,这家伙跟高祖皇帝不熟。
卫鞅点点头。总体而言,对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合作者,表示满意,改天有空的时候,给他个面子,让他请自己喝酒。接下来的话,很简洁:“反其道而行之,刺客确认刺杀相国无果的时候,我们去誓死保护相国大人。”最后八个字,喊得尤其大声,正气盎然。
管乙听了,肃然起敬,放佛为卫鞅的王八之气所震慑,不忘了发出一个领会的眼神。
卫鞅拍拍管乙的肩膀,道:“今夜之后,改日给你个机会,请我喝酒。”
谁是真的朋友,一起喝过酒,一起挨过刀,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
咦?嫖娼?卫鞅伸手抓了抓裤裆。
一场大病之后,二弟啊,不知道你还有没有本事在古代享受人生,想当年啊,你可是威风八面的啊,卫鞅有点郁郁不欢。




第三章 激将法
还真的是在古代,要说卫鞅之前内心深处还有些如梦如幻,莫名其妙这时候,完全觉悟完全不容质疑了。四处的古代木制建筑,帷幕,回廊,眼熟得很,古装连续剧中看得太多了。卫鞅心里骂骂咧咧的,后世那些导演,真他娘的抠门、水平低,布置出来的场景,比真实的品味、豪华差得布置十万八千里。
传说中,公叔痤十分眷恋相位,不惜埋没人才,排挤庞涓等人。从相国府的豪华、广阔看来,即便黑暗中看不清楚,换做卫鞅是公叔痤,也非得眷恋不可。
从卫鞅的住处,到刺客战斗之处,足足大踏步走了好一阵,估摸着仅仅是走了相国府的十分之一直径而已。京城之中,拥有这么大一个宅子,在后世人卫鞅的眼中,也就是比尔中的盖茨,巴菲中的特,有那个本钱。
相国府护卫与刺客之间的战斗,和卫鞅想象中的不一样。
按照卫鞅熟悉的场景,行刺失败后的刺客,理所当然不可不戒的,该是三五个伤残人士,背靠着背,缩成一团,左右转圈,脸上摆出宁死不降、欠兄弟的钱下辈子再还的表情。
事实上,刺客还有二三十人,黑色夜行服装扮,黑巾蒙脸,手持长剑。每两人一组,在护卫群中穿插冲击。不停的有护卫倒下,偶尔也有刺客被护卫杀伤,刺死。呼号惨叫之声,此起彼伏。血雾飞溅,断手断头乱飞,那个惨烈,卫鞅何曾见过,一阵恶心,几乎呕吐。
卫鞅领着管乙等军士,找到公叔痤,距离刺客们不远也不近,总之是刺客无法到达的最近角力。公叔痤已然换上一身戎装,虽然是个老人,已然威风凛凛,将帅风范。身前三排盾牌手,将他保护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盾牌手之前,又有两排弓箭手,张弓搭箭,蓄势待发。
公叔痤见卫鞅赶来,老脸有一丝温暖,道:“鞅,无恙吧。”一个人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刚刚从重病中捡回一条命的人,能够挣扎着不顾一切赶来,即便来的晚很多,也足见师徒之情。何况在他眼中,卫鞅是个聪明人,十分聪明的人。所作所为,是一个聪明人应有的行为。但又风吹草动,便没头没脑的跑来表忠心,那叫做添乱。那种人不是真正能保护你的人,真正关心你的人,会在最适当的时候出现。
卫鞅出现的时刻,最为恰当。恰好没有添乱,同时又为护卫公叔痤增添一份力量,防止意外的发生。这样公叔痤对这个弟子,十分满意。
公叔痤左手边的一员将领,冷眼一扫卫鞅,“哼”一声,道:“来的比蜗牛还慢,怕死之人,何必假惺惺。”
果然,公叔痤怒喝一声:“闭嘴。”似乎有些无可奈何,聪明人的行为,如何是你能理解。
卫鞅估摸着,这么笨,又能站在公叔痤身边的将领,十之八九便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敌人。表示不介意的一笑,说道:“多谢恩师关怀,鞅无恙。况且有冒公子所遣军士护卫,鞅不曾少一根毫毛。”
公叔痤冷峻的微微点头,道:“很好。”忽然似乎意识到什么,惊疑中正好迎上卫鞅含有深意的眼神,脸色几度变幻。转身,冷冷的盯着左手边那员将领,抬手一巴掌扇重重扇了将领一耳光。
将领一听卫鞅之言,便估摸着可能坏事,却没料到老头子会为一个中庶子发如此雷霆之怒,莫名其妙的承受那记耳光,吓得屁滚尿流,诚惶诚恐的跪拜请罪。
公叔痤不再理会他,叹口气,淡淡的说道:“老夫已过花甲,你是老夫平生最得意的弟子。”
卫鞅从头到尾紧盯着公叔痤父子,不敢漏过一点信息。他本不愿表现的如此不够深沉,只是,公叔痤的态度,事关小命,不得不谨慎。如今,他得到了最想得到的两点消息,第一点,那员将领便是公叔痤的儿子公叔冒;第二点,公叔痤对待卫鞅的态度,和史书上说的一模一样,起码不会和他儿子那样小心眼害卫鞅。
公叔痤毫无边际的一句话,卫鞅还是听明白了。他在向卫鞅保证,只要他或者,就不会让公叔冒伤害卫鞅。同时也在祈求卫鞅,有机会的时候能够看在师徒之情的份上,放公叔冒一马。
卫鞅恭恭敬敬的说道:“多谢恩师。”
公叔痤点点头。
管乙好奇的看着卫鞅的背影,这个年轻人真的不简单。他虽明白了公叔冒的阴险意图,若非这个年轻人,恐怕难逃丧命的结局。可对于公叔冒,相国大人公叔痤的儿子,他并不指望能够以牙还牙,现如今,这个叫做卫鞅的年轻人,能够让相国大人狠狠的扇了公叔冒一个耳光,这边足够了,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说话之间,来犯的刺客,又倒下了五六个,护卫们倒下得更多。不同的是,刺客是死了才倒下,护卫们更多的是中了相国府护卫刀剑,重伤倒地。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相国府的护卫,才从开始的混乱应对,渐渐变得有点进退有度的迹象。
刺客们两两搭对,你攻我守,你受我攻,训练有素。又是两人同时冲击,出则必伤敌,使得护卫们无法结阵。护卫们拼死冲过来,组成阵势时候,他们又双双避开,左闪右避,忽前忽后,将护卫的阵型扯乱,再伺机进攻。
只是护卫太多,众寡之别,刺客们始终无法向公叔痤靠近。
卫鞅感叹刺客首领是个有本事的人,如此情形之下,散打远比结阵冲击更有效。要是换个别人来指挥,刺杀受挫的时候,恐怕会选择集中所有力量,用锥形阵之类的方式,拼死突破护卫们的防御,达到杀死公叔痤的目的。
显然刺客首领很了解自己手下的能力,并且能用最好的方式发挥他们的能力。
卫鞅很快找到刺客的首领。有两个人,并不如其他人那样,两两组合厮杀,而是单打独斗。其中一人尤其厉害,转眼间已经有三个护卫被他砍下了脑袋。
这个首领,左冲右突,无人能挡。虽在拼杀中,仍能看清全局,那里的刺客抵挡不住,他很及时的冲杀过去,为手下解围,紧接着又转战另外一处。
显然,管乙也将刺客首领看在眼中,一个个护卫倒在刺客首领剑下,他的心在滴血。越看越发愤然,正待拔剑冲上前去与那刺客首领,却被卫鞅打个手势止住。
对于卫鞅这个年轻人,他已经从一开始的看不上眼,变得有一种特殊的顺从。既然卫鞅不让他冲杀,定然有他的理由,最起码不会是因为担心他打不过刺客首领而阻止。
果然,卫鞅对他轻声说道:“你还有更大用处。”说完,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管乙毫不犹豫,一挥手,领着他的十个手下离去。
公叔痤对了卫鞅和管乙的动作,冷眼旁观,并不多问。
却听卫鞅说道:“一个时辰了吧,秦国的刺客真是了得,三五十人而已,坚持了这么长时间,不见落败。尤其是那个刺客,若我料想不错,应当是秦军将领。”
正所谓,说着有心,听者也有意。公叔冒老脸一红,高举长剑,怒喝一声:“众军听令,奋力向前,后退半步者,立斩无赦。”话音未落,便当头冲出阵来,杀气腾腾卷入战局,身后紧跟着十余卫兵。
公叔冒一剑割破一名刺客的咽喉,另外一名刺客,寻了个空隙,长剑刺向公叔冒腹部。公叔冒侧身避开长剑,旋转身体,长剑奋力下劈,斩断刺客的手臂,身后的卫兵更不打慢,手臂尚未落地,几柄剑已刺透刺客的身体。解决了两名刺客之后,更不打话,寻着刺客首领杀去。
公叔痤低声说一句:“很好。”
不知道是夸奖公叔冒冲杀得好,还是卫鞅的激将法用得好,也许两者都有。
现如今,刺客们颓势已现,公叔痤已绝对安全,正是生力军杀入,一举将刺客击溃的大好时机。战机,公叔冒没有看出来,卫鞅却第一个敏锐的洞察战场形势的微妙改变。
总之,卫鞅肯用轻轻的一招激将之计,以此来的报复公叔冒借刀杀人,解开这道梁子,公叔痤内心里松了一口气。卫鞅在表明,之前的恩怨一笔勾销,过后不提。至于给公叔冒带来的危险,公叔痤不放在眼里。话说公叔冒原本便是大魏军中猛将,与刺客首领交手,即便不敌,也足有自保之力。之前若非要贴身保护公叔痤,公叔冒早已领军冲杀。
片刻之间,公叔冒已和刺客首领交上手。
刺客首领一鼓作气,猛攻几招,却被公叔冒一一抵挡住。更有卫兵在旁协助,刺客首领虽杀死一名卫兵,却一时间无可奈何,连退好几步。形势变化,却又不敢舍了公叔冒,若放任公叔冒这员猛将随意冲杀,恐怕他的手下很快就会被屠戮得一干二净。
刺客首领被公叔冒缠住,一帮刺客转眼间险象环生。




第四章 立功
刺客首领被公叔冒缠住,形势急转而下,不过是一碗茶的功夫,已经有五六个刺客身首异地。另外一个刺客高手,与刺客首领相比,显然不够高手,被十数个相府护卫团团围住,对此无能为力。情急之下,大腿上被重重的划了一刀,刺客高手闷哼一声,反手将伤他的护卫刺死。
刺客首领虽忙不乱,嘴上发出几声啸声。
只见刺客们齐齐收缩战线,在付出两三条认命,以及七八道伤痕之后,竟然成功的将战团缩小。地盘缩小之后,其攻击能力与防御能力陡然倍增,一时间竟然看看的抵住了护卫们的进攻,隐隐的打了个平手。
却依旧维持散打的局面不变,公叔痤手上的弓箭手无从发力。
卫鞅眼中,放佛看到了四个字,视死如归。
据史料记载,即将展开的秦魏之战,或许是石门之战,或许是少梁之战,卫鞅初来乍到,尚未弄清楚到底是那一战。不管是哪一战,此时的秦国,在秦献公的领导下经历连年大战,已到崩溃的边缘。不由得这些刺客们,不视死如归。
视死如归的刺客,不足为奇。卫鞅眼前放佛浮现出两个字,“顽强”,一种超越人类极限的顽强,让自以为没心没肺的他,也深感震撼。
他亲眼看到,一名刺客,一只手挥剑战斗,令一只手将流出来的肠子一节一节的塞回肚子里去。
一名刺客,在卫鞅到来之后,身上中剑十二处,依然在战斗。整整十二剑。
两名刺客,一个断了腿,另一个断了根胳膊,他们互相依靠在一起,他们依然在战斗。
或许,此时的他们,一阵风就可以将之吹倒,可面对敌人的时候,他们屹立不倒。
这一刻,卫鞅的心动了一下。他们为何而战,他们为何如此顽强?为了他们的国家,为了他们的民族。
后世的中华民族,最缺乏的是什么?最缺乏的就是这种顽强,这种为国家、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信念。
五胡乱华,乱得莫名其妙。
蒙古人,将汉人划为第四等民族,任意践踏,甚至可以做出屠戮五大姓的“壮举”。
清兵入关,轻而易举的统治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轻而易举到满族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地步。多年之后,我们的人民,还得意洋洋的说,汉族文化拥有极其强大的融合力,不是他们奴役了我们,是我们将他们同化了。
岛国人入侵,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时,除了极少数部队真正体现了那种血淋淋的顽强,更多的是党争不断。更有甚者,竟然还在继续搞造反,不愿接受招安,堂而皇之的痛骂“先安内”之策。这些人难道没有反问过自己,国家民族生死存在的关头,你们到底有多少利益不可割舍?
屌丝之所以成为屌丝,因为社会的不公,更深层次的是,怒国之不争。
这时的卫鞅,在考虑是否真的应当去秦国,完成真的卫鞅的历史使命,竭尽所能帮助秦国强大起来,不为别的,只为保存这份为国家,为民族顽强战斗的信念。他珍惜自己的性命,可为了某些东西,他也会将舍生取义列入考虑的范围。
对于六国而言,灭了国,只是灭了他们的统治者,灭了他们的贵族,人民还在,土地还在。可秦国,若是灭国,灭了的是这个民族的生存空间,灭了的就是整个秦国,除了土地以外所有的一切。
卫鞅在民族大义与五马分尸之间挣扎。
战斗还在继续,卫鞅看到了战团外围的管乙。证明管乙在他的指使下,已经做好了准备,原本他不愿这么早发动,此时已不忍心拖延了。
卫鞅捏着嘴唇,吹了一声长长的哨子。
几道绳索飞起,跨越战团上空,落下,有人在对面接住绳索,突然拉紧。
人群中,不论是相府护卫还是刺客,纷纷绷紧的绳索绊倒,场面好生混乱。
护卫们跌倒,只是摔一跤而已。刺客被绊倒,汹涌补上空位的护卫立即将之死死按在地上,脖子上架上刀剑。对于拼死挣扎,难以控制的刺客,护卫直接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