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的天空下-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革命后期,随着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某些“左”的倾向滋长起来,如工会、农会成了第一政府,工会提出使企业倒闭的要求,错误的以为打倒一家洋行或一家商店就是打倒整个帝国主义,而中国的中小资产阶级多是洋行的代办,这样就迫使他们停业,使劳资对立日益严重,实力商家群相离汉,而小商小贩则感到恐惧。农村中由于“有土皆豪,无绅不劣”口号的提出,侵犯了自耕农和中小地主,“使中小土地所有者出身的军人与乡绅、掠夺者结成反共产主义、反农民的战线”。如夏斗寅的十四师,军官们很多是湖北地主出身,也是湘鄂一带地主土劣的避难所,夏斗寅则成了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所以他叛变时,打着联合城乡中等阶级——中小商人、小地主、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的旗帜,喊着“为民请愿,班师东下”的口号。中国劳动党在5月18日的《告民众书》中,特别揭露了夏斗寅的这一阴谋,并指出中国劳动党“不但不是反对中等阶级,反而是和他们结合联盟。”“反对在乡村没收小地主及革命军官和士兵的土地,更主张没有土地的军官及兵士分得土地,没有反革命行为的小地主得享完全公民权利,并得参加乡村自治机关”。“城市商人得享有完全参政权和公民权”。
  1926年国社党二大上,蒋中正提出了著名的“整理党务案”,希望通过法定程序,来限制苏联顾问和国社党人的权力,尤其注重后者。
  该提案针对苏联顾问的有两条:一、“不得把持要职”;二、“辞去行政官职权”。
  针对劳动党权力过大的有六条:一、“对于劳动党员之入本党者,须守本党纪律,实行三民主义之工作,更不许对总理之人格加以诬蔑,对于总理之历史有意抹煞,对于三民主义,尤不准其有批评与怀疑之行动。如有运动本党党员加入劳动党者,一经检举,则处以严律”;二、“劳动党员在国社党内一切秘密团体及一切秘密行动,完全取消”;三、“劳动党对其党员一切训令及其策略,应通过国社党最高干部”;四、“在国社党之劳动党员,其名册应通知国社党最高干部”;五、“劳动党在国社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之人数不得过三分之一”;六、“国社党与劳动党应设联席会议,处置一切困难间题”。
  苏联顾问鲍罗廷不愿与蒋中正决裂,而蒋中正也深信劳动党人对大革命必不可少。双方最终就该提案达成了妥协。劳动党的权
  力至少在制度层面受到了约束,而国共合作的路线也再次得到了重申和坚持。 但蒋中正显然很清楚,《整理党务案》缺乏可操作性,即便是劳动党员从国社党中央大幅度退出,国社党的中下层党组织也仍然在劳动党的控制之中,因为国社党并不能掌握跨党的劳动党员的具体数据。无奈之余,蒋中正只能如此谆谆劝说劳动党员:“如果我是一个劳动党员,在现时纷纠的环境中,因为要求革命势力统一,早日成功,我必退出劳动党,做一个纯粹的国社党员,以谋革命势力的集中”;“这并不是要鼓动大家一律退出劳动党,而是希望诸位不要离开了环境和事实来革命”;“所以我现在主张,凡是中国国社党里的劳动党同志,暂时退出劳动党,做一个纯粹的国社党党员”;“如果党籍不纯粹,就一定会自相残杀”;“等到国民革命成功,再加入劳动党,并不会迟”。
  这些告诫虽然苦口婆心,但收效甚微是可以想见的,毕竟两党的政治信仰完全不同。为谋彻底解决,蒋中正想出了一个国社党加入共产国际的办法。蒋很清楚地意识到:共产国际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假如国社党成为了共产国际的成员,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那么,劳动党员彻底加入国社党,也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跨党”所引发的一切矛盾都将消失。
  1926年9月,同时拥有国社、劳动两党党员身份的邵力子,受蒋中正派遣抵达莫斯科。邵氏此行的任务,正是为了说服共产国际接纳国社党为其成员。
  但共产国际最终没有接纳国社党成为其成员,因为邵力子没有完整地传达蒋介石的意图。离开中国前,蒋介石曾面嘱他向斯大林转达:要第三国际直接领导中国国社党,不要通过中国劳动党。但这位老同盟会会员似乎更倾向于维护大明劳动党的利益,他反驳道:“劳动党是第三国际的直接组成分子啊!”结果,见到斯大林的时候,邵力子没有完整转达蒋介石的嘱咐,他只是说:希望第三国际加强对国社党的领导。共产国际答应了这个要求。而到了11月的时候,蒋介石还在给邵氏写信询问事情进展
  如何,甚至表示愿意亲为此事自前往莫斯科。但即便邵力子完整转达了蒋中正的要求,共产国际也不可能接受国社党。一个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邵氏此行为国社党争取到了与共产国际互派代表的权利;但自始至终,共产国际只接受了国社党派来的代表,却没有向国社党派出自己的代表。共产国际很谨慎地不愿意承认国社党。
  与蒋中正试图进入共产国际,进而“溶化”劳动党不同,陈独秀希望劳动党员全部退出国社党。
  1927年4月15日共产国际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发表了题为《大明劳动党“五大”和国社党》的社论。这份社论披露了陈独秀的这个计划,并对其作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
  社论不指名地批评陈独秀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社论说:该决议案共有四条,即四项决定。这四项决定是:“第一,以党外联盟取代党内合作;第二,采取一定的独立的政治策略;第三,竭力使城市小资产阶级成为国社党的基础;第四,建议国社党不要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党,而成为地方组织,可以采取俱乐部形式。”
  社论说:“所有这些决定都必须改变。第一项决定以劳动党退出国社党为前提条件,这是同共产国际执委第七次扩大全会相抵触的,国际谴责这种行动为严重的政治错误。从这一观点出发建议组织作为分裂集团的左派国民党,这也是错误的。建议组织左派国民党集团,只能把国社党分裂为两个国社党。……所以,我们的任务不是组织一个新的左派国社党,而是指导整个国社党向左转,并保证它的左倾政策的执行。”
  鉴于南方的乱向,世界各国将此时的大明政府称为“北明政府”和“南明政府”。
  ─────────────────────────────────────────────
  对不起,这一章引用了大量的《国共分裂》里的内容。###第51章 劳动党的抗争
  1926年2月,劳动党提出北伐,以取代大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7月1日,广东国社党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社党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
  7月12日至18日,劳动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特别市召开了四届中央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劳动党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东北军阀朱启睿、张作霖和孙传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会合后,在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大明共和国在湖北的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八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
  北伐军中路部队进展缓慢,蒋中正的嫡系一军一师在南昌附近屡遭挫折,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武汉求援。第四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被朱启睿赶出北京,退到江西的原直系军阀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中旬进占福州。
  在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同时,冯焕章领导的西北国防军突然背叛了朱启睿所领导的大明政府,在苏联顾问团和劳动党员刘伯坚、邓先圣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大明人民共和国刚刚收复地区统治。由中国劳动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由于朱启睿刚刚收复这些大明旧地,还没对各军阀系统进行整合。所以被这次北伐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一面命令各地军阀极积抵抗,一面紧急从东北调集武装警察部队南下支援。终于在江苏、安徽及湖北北部,顶住了革命军的进攻。
  此时,以蒋中正为首的国社党右派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政变。在蒋介石叛变后,以汪兆铭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加紧反革命活动。6月10日,汪兆铭和冯焕章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反共。19日,冯焕章又和蒋中正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这时,中国劳动党内以陈庆同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社党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国社党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汪兆铭的武汉政府。7月15日,汪兆铭召开国社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劳动党决裂。随即对劳动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劳动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一五”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8月1日2时,在伍豪、贺文常、叶为询、朱建德、刘伯坚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国劳动党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布政使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福骈、周力行率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国劳动党前委按照劳动党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社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社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中正、汪兆铭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社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瑞谏、谭平山、吴永珊、贺文常、林祖涵、叶为询、伍豪、张特立、李隆郅、恽代英、徐懋恂、彭汉育、郭开贞等25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永珊为秘书长,任命伍豪、贺文常、叶为询、刘伯坚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坚为参谋团参谋长,郭开贞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文常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为询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为询任军长、聂福骈任党代表;
  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文常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建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南昌起义后,汪兆铭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1927年8月3日起,中国劳动党前委按照劳动党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劳动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1927年8月25日,先头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这时,驻广东的国民党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调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义军南下;调黄绍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向雩都前进,支援钱大钧部作战。在这种形势下,劳动党前委决定乘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当日,起义军向壬田守军发动进攻,歼其一部,于26日攻占瑞金县城。接着,集中兵力进攻会昌的钱大钧部主力,激战至30日,攻占会昌县城。两战歼钱大钧部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9月初,起义军一部在会昌西北的洛口地区,击退黄绍竑部的进攻。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9月22日,第11军第25师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主力继续南进,于23日占领潮安、汕头。在此期间,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25师,令黄绍竑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根据上述情况,劳动党前委决定,第20军新建的第3师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汕地区,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击东进之敌。9月28日,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县山湖附近地区同东路军遭遇,将其击溃,继向汤坑推进,在汾水村地区与敌再次激战,至30日,起义军伤亡2000余人,无力再战,遂向揭阳撤退。是日晚,黄绍竑部攻占潮安。10月3日,起义军主力在流沙与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员会会合,继续向海丰、陆丰地区撤退,在经过流沙西南钟潭村附近的莲花山时,再次遭到东路军的截击,激战不胜,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
  此后,这两支部队在朱建德、陈世俊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子任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由于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减员很大,加上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战士和干部,对革命产生动摇,陆续离开了部队,到南康时还剩下一千多人,到达大庾时只剩七、八百人,因为部队成分不纯,加之基层党员太少,沿途军纪不好,乃将部队整编为一个团,朱建德同志任团长,陈世俊同志任团指导员。他们亲自整顿部队纪律,加强政治工作,坏分子被淘汰,留下来的同志更坚定了。形势变化得极快,将过旧历年的时候,他们进湖南到宜章,消灭了该县反动武装以后,即公开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正式打起了镰刀、斧头的红旗,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湘南起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劳动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社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劳动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劳动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劳动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社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劳动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第52章 国社党的清剿斗争
  对于1927年的劳动党的起义,一开始蒋中正并没有看在眼里,而是加紧象着身处北京的大明共和国政府进攻。但在朱启睿的指挥下,新成立的大明国防军在江苏、河南、安徽、湖北的北部牢牢的抵住了革命军的进攻,甚而还歼灭了蒋中正的第5军和第1军大部,使得北伐军不得不停下来在占领地区进行休整。
  便在这一段时间,劳动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了三年的艰苦曲折的游击战争,粉碎了国社党反动派的多次“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