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雷入汉-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潘岳方醒悟自己被这老家伙摆了一道,这老家伙明明就是自觉失言,扯这些鬼怪来搪塞而已。自己不明所以三绕两绕,竟是被其当着众人的面子落了怀疑王基和傅袛心中有祟的口实。真是防不胜防,这阮籍整天装疯卖傻果然难缠。

王基是晋公爱将,傅袛是世子宠臣,自己被落了口实已经把人得罪的透彻,若是二人无事,将来朝堂之上还有自己立足之地么?王基是外将到不足为虑,那傅袛足智多谋若是真心针对自己,自己绝对没有活路。想到这里潘岳把心一横,今日之事必然要钉死王基傅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请假一日……
码字期间已经重启十几次,好像机箱电源有问题,WORD已经崩溃……用WORD安全模式两次才能打开文档,稿还能存得住……几分钟就重启或是自动关机实在是顶不住了,明天去修电脑,告假一日,万分抱歉,请大家继续支持不动,感激不尽!



第一百五十章 朝堂(中)
潘岳在司马炎耳旁说了不少谗言,群臣明知潘岳在构陷王基和傅袛,但却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为二人说话。最近这几年朝中内外因为谗言而被罢职免官乃至满门抄斩的不在少数,究其根由,乃是晋公疑心太重。唐彬之死内中却是有蹊跷,可谁能肯定王基和傅袛就一点问题都没有?若是没有还好说一些,可若是有问题,无疑把自家的前途和身家性命都赔了进去。晋公对于心怀异心的大臣从来都是辣手以对,绝不手软。

这朝中已经是奸佞小人居多,就算是郭奕这种被司马炎倚重的大臣一时也是不敢有什么言语。看起来攻击王基与傅袛的不过是潘岳一人,实际上潘岳代表的乃是一个利益集团。郭奕心中有如明镜一般,自己不说话也就算了,若是言语一二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

司马炎听了潘岳说了一堆,觉得这谣言还是慎重对待的好。自己心中也知道潘岳这个人不招人见待,无奈句句话说的有道理,字字都是为大局着想,纵然自己反感这个人却是很难不认同潘岳说的话。

潘岳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依靠自己是难以说服司马炎的。司马炎看起来听信了自己的话语,可过后一定还是会想他身旁那些智囊请教的。况且最终拍板决定的可不是司马炎,而是司马炎的老子司马昭。司马昭虽然老了,一只眼睛盲了,可仍是精明无比,若是在司马昭面前如此大进谗言,掉脑袋的必然是自己。

离开了晋公府邸,潘岳连忙修书给自己的同党,另外自己奔着王府而去。许昌城中姓王的官僚无数,被称为王府的只有一家。中原名儒王肃的府邸,王肃是著名的经学家,更是大儒,若是王肃敢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为第一了。魏晋时期玄学开始盛行,而王学作为取代经血而风靡全国的学说,其影响力开始不断减弱。

饶是如此,王府的地位依然是无人可以动摇。

“潘大人此来不知为何啊?”王府主人王恺居中而坐,饮茶观舞好不惬意的问道。

潘岳吞了口唾液,心中暗道这王家果然是富可敌国,府中一应摆设穿戴皆是奢华至极!就算是寻常的奴仆侍女若是不知底细的见了,多半会认为是那家的千金闺秀。王府有钱,而且会享受,不怕铺张,只怕人不知道自己有钱,这样的心里和财力堪称许昌之最也不为过。

“近来朝中是非不断,在下为王大人鸣不平而来。”潘岳心知王恺身为王肃之子,虽然无甚才行,可人并不蠢。

“哈,潘大人为国操劳真是辛苦了,且看这歌舞如何?”王恺对于所谓的不平之事没有丝毫兴趣,反倒是邀请潘岳观看歌曲。

潘岳见状只得暂时把话放下,只见数名妙龄女子衣着婆娑,几见肌肤随着曼妙音符翩翩起舞,看得人心旷神怡,目不暇给,就算心中有万分紧急之事竟也是抛之脑后。王恺在上座看了看潘岳那惊讶的神情,心中不禁冷笑道:“潘岳啊潘岳,人皆称你才貌并全,在这美色之前也不过是这般货色罢了。”

潘岳就是后世所称的“潘安”,是个完完全玩的大帅锅,一举一动皆得女子倾慕。更兼才气过人,出口成章,因此招人嫉妒。司马炎之所以看潘岳不爽,实则也是嫉妒心作祟,美貌与才气并存的潘岳只能依靠阿谀奉承,谣言中伤来换取仕途上的不断进步,这也是人生之无奈吧……

那些歌女舞姬何尝见过如此美貌的男子,舞动之中渐渐有了向着潘岳桌旁靠近的迹象。王恺见状怒上眉山,毫不遮掩的微微一咳。舞姬们闻咳大惊,好在还可以不动声色的继续表演,可潘岳听了无异于五雷轰顶。自己前来是有求于王恺,如今倒是先让主人家颜面无光,这该如何是好?

“退下!”王恺沉声一喝,众人惶惶而退。

“天色不早,潘大人有话直说。”王恺一脸冷漠的看着潘岳。

潘岳心中一动道:“朝中多有人言,王学起而经学灭,王学灭而玄学起,实在令人感叹啊!”

王肃身为一代经学大家一手创造了王学,从而使得经学逐渐没落,而王肃前几年死后,王学因为后继无人,就此消沉,却而代之的便是玄学。潘岳说的话王恺其实也有耳闻,只不过要比潘岳说的直接得多。

王肃生而经学灭,玄学起而王肃亡!

“那又如何?”王恺依旧是一脸冷漠的看着潘岳,心知潘岳此人无事不登三宝殿,可不会为了几句风言风语就拜访自己。

“我又听人言唐彬被吴人伏杀于吴国皇宫之内,这与傅袛所传之公文大不相同,郭大业正为傅袛辩言,不知晋公如何裁断。”潘岳简短扼要道出眼下的形势,说到这里拱手道:“天色不早,下官告辞了!”言罢竟是起身告退,留下王恺带着满腹狐疑。

在群臣离开之后,司马炎便留下了郭奕,朱振两名大臣询问事情。郭奕依旧是坚持自己的主张,王基和傅袛绝无二心,而眼下的形势就算二人有所异心也只能安抚,不可触动。朱振的看法与郭奕大致相同,王基外镇十余年,家中数子都留在许昌做官而不接触戎马,此等忠心已经表露无遗,唐彬之死再有蹊跷也不应该在此时追究责任。

郭奕和朱振反复劝导司马炎,同时心中也暗自诧异潘岳的一干党羽竟然没有露面,难道对方认为只凭借方才的一番长篇大论就能够让司马炎下定决心?或者是对方已经放弃了构陷王基与傅袛!?依照潘岳的性格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别说是潘岳了,将心比心就算是自己得罪了王基和傅袛之后,又说了这么多的坏话,焉有不把事情做绝的道理?

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外面有人通报,王大人到了。

王府只有一个,王大人却有很多,可在晋公府中被称为王大人的还是只有一个,王恺!

“快请!”司马炎闻言起身前去相迎,郭奕和朱振对视一眼,心中均是泛起不安,当下也是跟随在司马炎身后去迎接王恺。

“这么晚来叨扰世子,世子亲迎微臣怎受得起!”王恺四平八稳缓缓走来,一脸春风笑道。

“母舅说的是哪里话,快快请进!”司马炎与王恺十分亲近,上前拉住王恺的手便是奔入屋中。王肃乃是司马昭的岳父,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排期辈分这王恺乃是司马炎的母舅,司马炎是王恺的外甥。

众人分宾主落座,王恺看着司马炎的脸色道:“国事繁重,世子当注意休息,身体要紧啊!”

司马炎道:“诸事繁多,小甥不敢懈怠,恐怕有负父亲所托。”

王恺道:“最近微臣病体已经痊愈,世子有何烦心之事不妨说出,看看微臣能否为世子分忧。”

司马炎大喜道:“母舅见识过人,事情乃是……”

司马炎不断和王恺叙述唐彬之事,郭奕和朱振在一旁听得越是胆寒。这王恺哪有什么病体,分明便是不愿意上朝理政躲在家中享受荣华富贵罢了。这个时间出现在晋公府邸,分明是为了唐彬一事前来,却又不明说,反而摆出一副适逢其会的模样,难道说潘岳能请得动这王恺不成!?

要知道王恺对于司马炎是十分亲近之人,绝非郭奕,朱振可以比拟。司马炎与王恺不仅仅是有着亲戚关系,更重要的是司马炎从王恺手中借用了不少钱财挥霍。转头再一想,作为玄学支持者之一的傅袛也曾经与王恺发生不悦,这般说来……

郭奕正想到这里,王恺恍然大悟表情浮现脸上,话锋一转道:“……”




第一百五十章 朝堂(下)
洛阳的魏军和蜀军已经对峙数月之久。双方兵力相差无几,任何一方采取守势,另一方都难以短时间内结束战斗。司马昭倒是没有什么可觉得焦急的,哪怕是新野丢了也没见司马昭有什么过激的情绪。这么多年来魏国经历的太多了,司马昭经历的也是太多了,钟会的叛变之后,司马昭变得更加敏感,也变得更加深沉,就算常年跟随司马昭的裴秀和张华等人也很难再揣摩出司马昭的心思。

东南方向战事频频,唐彬这种事情实在是添乱子。司马昭嘴里不说,可脾气明显要暴躁许多。私下里裴秀和张华皆认为留守许昌的司马炎在这件事上做的实在是欠考虑。全国各条战线都在吃紧,这个时候宁少一事不多一事。司马昭把魏国三分之一的兵力交给了王基,这种信任在钟会反叛后的魏国是弥足珍贵的。司马炎就算是不相信王基,也应该相信自己父亲的判断力。

司马昭与王基相识四五十年,还会看错么?这是司马炎不懂司马昭啊……

钟会叛变之后,司马昭竭尽心力去补救这个残局,日夜操劳之下竟是眇了一目,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最初不过是左眼附近长了一个大包,久治不愈的状况竟然危机了司马昭的视力,最终使这个老者只剩下一只眼睛。

得到司马炎的报告之后,司马昭一夜未睡,裴秀和张华在屋外等候了一晚,只听到阵阵叹息。相交四五十年如今搞出这种事情,司马昭不知道还好,或是过一段时间知道也好,偏偏是眼下各方吃紧的状况下得到这种消息,让司马昭很难静下心来考虑事情的真伪。

人的精力有限,何况司马昭这个垂暮老者?

国家政治势力,军事力量,后勤部署,生产规划事事都要司马昭过目,操心,对于一个老者来言这负担实在是重了些。这若是和平年达或是三分鼎立的年代,司马昭足以应付一切突发事件。但若是一个乱世,一个危机重重战事不断的时代,譬如眼下,这绝不是司马昭可以掌控的,至少难以像天下三分时候一般的掌控自如。

这固然有体力和精力的限制,同时也是智力不及的原因,私下里张华和裴秀嘴中不说,可心中不断的用司马昭比较司马懿,得出这个结论只不过是智者见智罢了。一个时代的英雄或是一个时期的英雄,所处的时代和环境都大不相同,没有办法做横向的比较。但是司马昭从三分天下到了双雄逐鹿的环境转变,其能力没有变化,可为什么会显得力不从心?这是环境变化,而人本身智力不足以应付环境的原因啊。

若是司马懿处于这个时代,能否有所不同?答案是未知。

只有曹操这种从乱世走出统一中原的人物才有这般能力,司马氏从曹氏手中摄取大权,培养心腹班底,可说到底,这是在一个封闭的国家和集团中,而非一个开放性的大时代。地位或许相同,高度也许一样,但谁都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难度。

而今,一切都看司马昭的,可司马昭真的可靠么?这不仅仅是裴秀和张华的考虑,更是中原世家们拭目以待的事情。司马昭早就显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被构陷杀害的那些忠臣中至少有一半人是司马昭有意为之。杀了那些人可以震慑其他人,杀了那些人可以让自己的权利稳定,能答道这两个目的,司马昭不惜有意的听从那些奸佞去做一些自己心中早已认定的事情。是奸佞左右了司马昭,还是司马昭利用了这些小人?

分不清楚,也没有办法分清楚,这是利益的角逐,而非忠奸的对决。

事情到了洛阳已经不再是东南能否安定的问题,而是整个魏国能否安定的问题了。潘岳,王恺为代表的一帮大臣认为王基忠心耿耿,绝无问题,可傅袛知情不报有意隐瞒,身为世子身旁的智囊,却是这般的没用,显然这不是一个合格的人选。心怀二意,志虑不忠,这是傅袛的罪名。

傅袛是玄学一流的重要人物之一,潘岳纠集了王恺等王学和经学一帮大臣不断的抨击,让朝中玄学一派的大臣都难以心安,纷纷走出来支持傅袛无罪。可若傅袛无罪,这含糊其辞的文书与那让人难以不信的谣言岂非把矛头都指向了王基?这就是潘岳聪明的地方,并不赶尽杀绝,只是挑选了一个容易下手的傅袛,漂白王基。这样玄学一派想推翻自己的定论,无形之中便会把王基拉下水。

而王基,是绝对不可能背叛魏国的——因为司马昭相信!

攻击玄学代表人物傅袛的潘岳也是玄学主要人物之一,他这一起高调一下子就号召了不少玄学的人士和力量。这些人和力量加上王恺代表的经学和王学两派大臣,足以和郭奕,朱振代表的玄学派系分庭抗礼。两股力量从对王基和傅袛的猜忌引发到了派系的冲突,个人恩怨,官场利害的倾轧,这本就超出了事件本身,但偏偏要用这不想干的事情做一个了解,要一个结果,其中牵扯之广可想而知。

这多年来中原屡屡震动,各方势力早已有了对司马氏的不满,司马昭有意撤换了不少功勋彪炳,能力超然的边将而换上自家的亲信取而代之,这并非是无的放矢。虽然弱化了防卫力量和国家的战斗力,但在某种程度上,这让司马氏的政权更加稳固。魏国与司马氏的辉煌并不是一回事儿,在司马昭看来魏国不能没有司马氏,保住家族的地位和统治力等于保住了魏国。

可天下人,天下士人,是否如此看呢?

尚书令和峤在郭奕等人的延请之下,不得不出面平息这场争论。可王恺与潘岳更是找到了司马炎的岳父,杨骏出面来应付和峤。和峤这一边虽然都是朝中的权臣,但对手都是司马氏的亲戚亲家。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上王恺和杨骏这帮人比遇上皇亲国戚还要难缠数倍!这些人不仅仅和司马氏的利益紧密相连,更是财大势粗党羽无数!

司马昭重用族中亲属后,这些人都是高官厚禄手握兵权,和峤纵然是尚书令对上这些人也难以硬气起来——司马昭重亲属而疏远外臣的做法使得双方的实力完全不对等。更多的人见到双方剑拔弩张,都是不愿意置身其中,恐怕受到牵连。但也有一些投机分子此时看中了某一方便力挺加入其中,若是胜利便是荣华富贵,输了么……自然也不用多说了,总之这是一场赌博!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魏国朝堂内部炸开锅的时候,一个消息竟是让魏国朝堂接近崩溃。横海将军列侯唐咨在谯郡连结蜀人揭竿而起,杀谯郡太守高诞及附近郡县守令数人,新兵总指挥李俭,龙骧将军石崇先后战败纷纷向朝廷求援!

这朝中两大派系打个不停,私人恩怨更是夹杂其中牵连无数。眼下谯郡一丢,群臣更是互相指责,借此达到打压地方的目的,就算有忠正之言出现也是被唾沫星子淹没,根本没人响应。谯郡地处东方虽然离许昌颇远,可其南方便是扬州两淮,东方则是徐州,西方是豫州,北方的兖州。这么一个地方被蜀军占领,其威胁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各州兵力都被抽调一空,谯郡的蜀兵传闻有万人之众,魏人却拿不出相应的兵力前去征讨!无可奈何之下,司马昭只好下令抽调吴郡的胡氏兄弟回转中原,消灭谯郡蜀军!




第一百五十一章 设谋(上)
(⊙﹏⊙b汗……今天没来得及两更,奉上五千字一大章!)


新野郡中八万蜀军整日操练不休,车仗粮秣从长江渡口到新野可谓是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百姓之中风传蜀军不日将杀奔许昌,直捣魏国帝都,魏国境内无不戒备森严准备迎战。

新野县城之内蜀汉军师范长生与大将范恩却是各着便服谈笑风生,范长生意态悠闲,品茗道:“我军屯驻新野已有两月之久,四周魏军小心谨慎,时刻防范不敢掉以轻心,陛下此谋果然行之有效。”

范恩虽为武将可也是喜欢饮茶,手中不停摆弄茶杯,闻言笑道:“陛下使兄长牵制魏军,兄长以退为进牢牢占据主动,却把功劳都推给了陛下,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范长生摇头道:“此间只有你我兄弟二人,说话倒也无须顾虑。陛下老来发奋,有今日之成就实属不易。为兄既然出山为蜀汉效力,自当为这天下大统竭尽心力,功名利禄不过过眼浮云,只要天下苍生得以安宁,荣辱富贵与我何干?”

“兄长悲天悯人,心怀天下百姓,又不眷恋功名可谓大智大仁。我知兄长爱民胜过功名利禄,只是兄长身为天师道之主,即便不为自身考虑,也要替教众铺好道路才是。”范恩并不是范长生这样淡泊名利之人,闻言提醒兄长道。

“哈,这是自然,天师道教义在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