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雷入汉-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知道了,是蜀军又来了么?”曹奂不如以往聪慧,但也明白杜预的用意。

“回禀陛下,大将军派人来说,明日起还请陛下出面激励士气,定能击退蜀人。”

……

许昌外围,几路魏军汇合一处,兵力足有四万人上下。司马植,苟晞,乐广三名主将聚在一处,颇多感慨。

“姜维卷土重来,绝不简单,我等应早做谋划才是。”苟晞乃是魏国少壮派有名的将领,一身武艺自是不用多说,兵法韬略更是犀利。

乐广也是精通用兵之道的将领,闻言也是应和道:“大将军方面还没有求援之烽火信号,许昌城下何等状况须有掌握才是。”

“不错,军情第一!盯住蜀人的动向,我等便是占据主动,不落下风!”司马植清楚眼前二人都是少壮派数一数二的人物,当下赞同道。

“嗯?司马将军,敢问令弟为何未至?”三人寒暄几句,没见到司马虓的影子,苟晞与乐广不由得问道。

“舍弟身体不佳,被我留在军营养病,此番作战有我领军。”司马植自然不能说自己的弟弟司马虓意志消沉,毫无战意,唯有用身体作为借口搪塞一二。

苟晞闻言一脸遗憾道:“司马虓将军武艺精湛,遇敌勇敢,乃是军中上将。此战少了令弟,要失色不少啊……”

(今日五千字一大更……)



第三百零六章 前奏(下)
三天之后,蜀军修建的围城攻势初具规模,一条条长长的沟堑将许昌城一层层的围裹其中。这些沟堑不过才挖掘了三天,只是具有长度而已,至于深度还没有开始向下深挖。

即便如此,如此大规模的动工也是看得人心惊肉跳,蜀军这次是玩真格的了。城中的魏军看着一批批的蜀军出来进去,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百姓们纷纷抵达前线支起了帐篷,被蜀军劳役着。

在许昌城中就算是吃喝不愁,心里总是憋着一股劲儿,有一口气儿始终吐不出来。

用劳役来修建防御工事,蜀汉的兵将自然可以专心负责保护与守卫工作。许昌魏军确实不如蜀军兵力众多,可并非是没有出战的能力,否则何必用这沟堑来作为隔断?

“启禀大将军,蜀军此等举动劳民伤财,一个月时间工事便可完成,那时内外隔绝,恐怕对我等不利啊。”

杜预看了一眼卢钦,微微颔首道:“我何尝不知此理,眼下并非冲突之时,不过一应器械倒是应当准备了。”

卢钦欲言又止,见杜预没有反感的意思,于是继续谏言道:“我等坐守城池,固若金汤,可是外围诸军恐怕反成蜀人猎物!”

看卢钦焦急的样子,杜预起身笑道:“二十万蜀军严阵以待,我等就算出战,如何破之?”

“这……破敌之策可从长计议,却是不可给予蜀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卢钦一时也想不出破敌之策,可眼下许昌守军若是对蜀军造不成压力,那蜀军必然会在沟堑以外为所欲为的。

看杜预似乎并不急迫,卢钦不由得心急如焚,转首见厅中的两员将领也是一脸平静,更是急切无比。

“王阐,赵则,准备如何了?”杜预拍了拍卢钦的肩膀,示意不用急切,却是对另外两人道。

另外两名魏将一人名唤王阐,一人名唤赵则,都是军中有名的将领。见杜预询问,二人抱拳道:“地道已然准备妥当,今夜便可行动!”

“地道?”卢钦眉宇一凝,旋即若有所悟的道。

“哈哈,大将军早吩咐我等日夜挖掘地道通往城外,其中数条可抵达蜀军沟堑附近,此乃隐秘行事,故而卢将军不知也。”王阐把地道的事情做了简要的说明,好让卢钦放下心来。

卢钦凛然道:“大将军神机妙算,思虑周全,是末将逾矩了!”

杜预摆手道:“卢将军不必如此,此举不过是为了防备蜀人在城中安排的探子罢了。那呼雷阙神出鬼没,不得不防!”

“末将对于城中已然多次搜查细作,并无所获,大将军如此谨慎,似乎……”赵则做了许多防范细作的工作,见杜预仍是如此谨慎,倒是有些信不过自己的感觉。

“蜀人视我大魏如眼中钉肉中刺,若要布置细作,恐怕数年之前便有安排,非是我不信任大家,而是不敢有所闪失啊。”说到这里,杜预也是一脸的无奈。蜀汉的呼雷阙虽然只有一个机构,可却处处可用。

魏国朝堂之上并非无人有心建立一个类似呼雷阙的组织以抗衡蜀汉。无奈各大世家都不喜那呼雷阙般的无孔不入,而掌权者司马氏看似强大的力量并非来自于皇权,正是各大世家。

那么此事不了了之也就不足一论了。

然而正因为缺乏这样个一个组织,两军决胜之时行事只有更加的谨慎了。

……

入夜,掌灯时分。

魏国皇帝曹奂再一次登上了龙车,老迈的宦官与侍女分列车仗左右相随。杜预派出的精锐部队与留在皇宫的一干老弱病残御林军,开始了每天傍晚时分的周游城中。

大街小巷百姓张灯结彩,围拢在街道两侧夹道欢迎这傀儡皇帝巡游。曹奂在车舆之上不断摆手握拳,号召百姓团结一心,抵御蜀军。连续数日的折腾,声音早已嘶哑,可听惯陛下龙声鼓舞的百姓,却早已把那些让人血脉喷张的话语牢记在心。

纵然是傀儡皇帝,可也是天之骄子!就算是挥手示意,也是自古少有之事了。百姓以目睹龙颜为荣,不知不觉之下全城的人心凝聚在一人之身。

车舆一路缓行,绕城一周后曹奂已然疲惫不堪,脸色发白。数年的深宫生活,让自己的体力与精力,根本无法负荷如此长期的运作。连续数日来每天两次的巡城,更是让曹奂浑身酸痛,心力憔悴。

然而车队仍然没有到达终点,在皇宫禁内五千魏国精锐整齐排列,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正是杜预等一帮魏国大将!

“大将军,此等举动虽然让军民士气空前,可若是晋公知晓……?”卢钦看着远方陛下的车仗缓缓靠近,不由担心道。

“无妨,晋公不在此处,唯有依靠陛下方可。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想晋公必能理解我之苦心。”杜预面容肃穆压低声音解释道,自己此举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要守城,唯有陛下曹奂能够让百姓们振奋起来。

“陛下!陛下!陛下!”

五千将士看到久违的陛下从车舆上缓缓走下,龙袍在身略显单薄的身躯似乎也有了些许威严,苍白的脸颊也泛起了几分红晕,不由激动万分。对于司马氏厌倦的内心深处,曾几何时竟然掩埋对于陛下如此的渴望。

看到这一点,卢钦默然不语,杜预也是沉默。

曹奂,作为司马氏的傀儡,竟然还有如此大的力量?这就是帝王的魅力,哪怕是一个废物帝王,在普通人心中都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激发大众无比的潜力。

否则司马炎何必觊觎帝位?其中妙处不能尽言矣。

“臣杜预参见陛下!”杜预带着一众将领把魏帝曹奂迎上高台,便要跪拜。

“众位将军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是我大魏的大好男儿,朕只能在此呐喊助威已是汗颜,众位将军不用跪拜!”几日疲倦,同样格外的新鲜兴奋,曹奂打起精神尽可能的随和对待众人。

杜预等人明知陛下言中有拉拢之意,心中仍是忍不住一热。自己效忠的是谁,卖命的是谁?大兵压境奋起抵抗的是谁,留在身边的又是谁?

“谢陛下……”

“这便是今夜出战的勇士们么?”曹奂手扶栏杆,遥望灯火通明的皇宫广场,心中泛起阵阵感慨。

杜预来到身边微微躬身道:“正是……”

“咳咳……”曹奂咳了咳嗓子,勉励振作精神高声叫道:“朕乃天子!手无缚鸡之力,胸无退敌之策,实乃无颜面对诸位勇士!然保家卫国,非是为朕,乃是为了大魏社稷,为了黎民百姓!”

“咳咳……”

“朕……朕在此恳请诸君,奋勇杀敌,勿念他事!许昌城在朕在,城亡朕亡,朕誓与社稷诸君同死!咳咳咳……”

“奋勇杀敌!”

“奋勇杀敌!”

五千将士被曹奂一番真情表露,说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高举手臂齐声呼喊,声势大作!

卢钦微微皱眉凑上前道:“陛下龙体不适,不可在此久住,还请回转宫中。”

一阵嘶声呼喊,曹奂顿觉胸中憋闷一扫而空,只是喉中生疼,声音更加沙哑。闻言摆手道:“这不算什么,咳咳……那位将军领兵出战?”

“折冲将军王阐领命出战!”负责今晚夜袭的主将乃是魏国大将王阐,闻言闪身出列跪地道。

曹奂在宛城之战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再不理什么身边细作探子,想什么便是说什么。如今司马氏跑去陈留,自己却是留在了第一线,虽然什么都不能做,但感到此时竟是无比的痛快,找到了一国之君的位置。

……

三更。

杜预在城头上迎风而立,任凭夜风吹拂脸颊,心中一再思索今晚之事。这陛下在晋公面前畏畏缩缩,一无是处。可在自己这些武将身前却并非如此容易掌控,甚至一度还大有反客为主的意味。

用兵韬略,施政惠民自己不逊色于任何之人,但论及权谋角逐却是自己不如晋公的所在。

或者说,自己并没有反主的命格。

“今夜之后,让陛下暂歇数日再议,无我命令不可出宫。”一挥手,杜预大步流星走下城楼。

卢钦在一旁脸色严峻无比,心中暗叹道:“陛下倒是痛快了,只是可怜大将军一番用心啊……此事不可报知晋公,但……这城中晋公的耳目又何止我一人?”

“多想无用,大将军自有度量。”王阐走过来看着杜预远去的背影,拍了拍卢钦的肩膀,仿似清楚卢钦所想。

卢钦转过身来道:“今夜之战凶险异常,你要多加小心,切勿冲动。”

王阐被曹奂一番激励之后,气势饱满非常,双目更是炯炯放光,闻言笑道:“我辈自有我辈当为之事,国家大事非是我辈所能左右。我若战死,家小便拜托你了。”

……

时过三更,沟堑上往来巡视的蜀军小队也更换了几次。每队蜀军不过五人而已,手拿火把,肩扛刀枪,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白天的辛苦活儿都由后方征集的劳役来做,有这些人忙碌工作,蜀军自然便相对轻松许多了。

七八个队伍,也不过是四十个人罢了,这点力量不能算是防卫,充其量只能起到一个示警作用罢了。

看似简单的四十个人,其实并不简单。在黑暗之处自有蜀军的探子观察着一切,那四十个人,四十支火把一旦有什么异动,便是遇袭的警示了。

沟堑浅浅的样子,不用迈步就可以走过。从沟堑向外去大约十五里地才是蜀军的营地。蜀军兵马虽然多,可分为四处屯扎,兵力自然单薄了许多。那沟堑还没能形成防护作用,其他的防御工事也只是草草的确定位置,这个时候的蜀军还是远离许昌屯驻的。

许昌城门缓缓的打开,杜预指挥五万魏军毫不遮掩的杀将出来,兵锋直指姜维的大营所在!

四十名蜀军听见城门打开的声音,便屏住了呼吸静观其变。待看到魏军不断的出城而来,便知情况不妙,四十名蜀军开始疯子似的向自家大营奔跑,手中的火把都是扔在地上。

带着火把逃跑是无处可逃的,没了火把的光亮,借助夜色才能侥幸活命。一个方向四十名蜀军,四个方向就是二百人。二百人的动作可谓是如出一辙,显然这也是蜀军早有安排的。

城中魏军折损了几万人,但大都是新兵而已,并不影响城中魏军的主要战力。蜀军拟定好了作战计划,也不会在魏军主要战力毫发无伤的状况下采取行动。

魏军一动,远在十五里外的四支蜀军都是借到了消息。对于魏军如此早的发动攻势,蜀军倒是有些意外。好在军中素来是轮换的,至少有一半的兵力可以迅速投入战斗之中。

东门姜维点兵三万出营迎战,魏军动向未明,守着营盘不出并不是上乘的应对之法。与此同时南门的蜀将文虎,西门的蜀将上官凖,北门的蜀将罗宪各自点兵出营,同时做好外围魏军夹击的准备。

战场距离许昌城有八九里的样子,可不妨碍看到许昌城头上点燃了烽火狼烟。

……

“报!许昌求援!”一名探子接到前方传回的消息,迅速进入大帐禀报。

守夜的乃是魏国大将乐广,正在大帐之中夜读兵书,闻言一愣,旋即起身道:“我引本部人马先行哨探,速速禀报司马将军与苟将军随后增援!”

“是!”

三千魏军跟随乐广迅速离开了魏军大营,不用火把照路,凭借军中的向导带路奔着许昌方向一路哨探过来。

汇聚了外围各路人马在一起,兵力陆陆续续也有五万多人。晋公司马炎在陈留全力招募兵丁,这几天来便送了七八千的兵力,听闻后续还有,看样子晋公是豁出了老本儿。

夜路行了二十余里,将近蜀军外围防线之外,远远可见蜀军大营之内灯火通明。营中军卒不少,显是蜀军并未全力出击,而是留有后手。

这一处地势颇高,正是适合瞭望,乐广留下两千余人在山坡下歇息,自带百余人上山坡观望。

但闻杀声震震,鼓声擂动,远端一大团光亮照耀半边天际,显然是双方主力人马正在激烈作战。

“嗯……此处蜀军显然早有准备,若是硬突恐怕多有不便……需寻找合适之处方可!”

调转马头,乐广心中自有定断,率军沿着蜀军外围仔细观察蜀军的布防。黑夜里除了那光明所在,其他地方还都是黑乎乎的。借着月光看脚下路还行,看得远了便是漆黑一片的。

许昌本身就是一座巨城,延伸二十里的蜀军外围绕起来那是何等的路途?乐广一路观察地势,分析蜀军的营盘位置,心中默默计算合理的进兵地点。自己抢时间前来,便是要搞清楚蜀人的布防,如此大军到来之后才能立即投入战斗。

“传我号令,由此向内突击!”

乐广眼中一亮,选中一处地势,纵马舞枪飞奔而去,三千魏军一声不吭紧紧跟随其后毫无怨言。魏军默默突击,保持高度戒备,夜里行军对方难以察觉,可自己也是不好察觉蜀军的埋伏。

前行不到三里地,弓弦声响起,乐广紧紧勒马舞枪!枪如车轮旋转不停,箭矢被枪杆遮拦掉落一地。魏兵各自舞动刀枪盾撸,却是不如乐广反应迅速,登时倒下一大片。

“想不到此处也有蜀军埋伏,哼!”一声冷哼,乐广麾下将领早就指挥兵卒掩杀而上。

弓弩手藏身道路两侧,不过借着夜色遮掩偷袭罢了。魏军掩杀而来,弓弩手不敢停留,一轮箭矢之后便迅速撤去。

弓弩手撤后,旋即一彪蜀军点燃火把灯球横在路中!但见一名少年将领身披连环铠,头裹紫方巾,胯下青骢马,生的棱角分明,一副坚毅神情。少年将领一振手中长枪扬声道:“飞蛾扑火,枉费时间,此时退去,吾饶尔等不死!”

乐广头戴草帽,铁枪横在马背上,闻言不由笑道:“乳臭未干的娃儿也敢猖狂,识得乐广之名乎!”

那少年将军闻言喜道:“闻名久矣,只怕名不其实也!”言罢催马挺枪直冲冲杀来!

乐广也不搭话,手中铁枪一振纵马应上便是一番恶战。乐广之枪与苟晞之刀并称魏国军中,堪称少壮派武力最高的二人,更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本以为面前这少年蜀将不过寻常,片刻即可解决。

哪知这少年将军枪法精妙,枪势更是绝伦,枪似龙蛇游走上下翻飞,竟是龙精虎猛杀得乐广胆颤心寒!

“嗯……小子枪法不差,一时轻敌险些失手,切看我手段!”

面色一寒乐广手上加劲儿,铁枪走势一变顿时扳回些许局势!

“魏国名将也不过如此,看枪!”那少年将军突然一声大喝,手中枪疾刺而出,直奔乐广面门而来!

这一枪正是瞅准了乐广的空隙,乐广心中一沉,却是觉得此枪似曾相识,颇有几分面熟,不由得脱口喝道:“你与姜伯约是何关系!?”




第三百零七章 内外交困(上)
魏国大臣刘汴从河北返回陈留,一路上闷闷不乐,甫登南岸,只见濮阳太守江统早已带着随从等候多时。

江统乃是朝堂上为数不多的栋梁之材,更是朝中默认的脊梁之臣。不过如今司马炎大小事情皆是请教张华,而朝中精英也开始逐渐北移,江统等一干大臣也是各得其任,治理一方土地。

“刘大人别来无恙,江某恭候多时了。”江统见到刘汴的脸色,便知此行并不顺利。时至今日,许多当年的名臣执意深山,无心庙堂,早成为了魏国文人的一个风气,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究其源头,便是司马昭生前的一番调动与不信任之事种下的祸根。任用亲信这谁都可以理解,但把王基等一干人置之于死地,而其罪名到最后都不清不楚,这实在是难以交代。

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后,世人对于司马氏之评价,便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任用亲信这还可以理解,但这些亲信之能力与思想根本不足以在高位握权,由能力不足而屡屡导致的事件才是让人寒心。朝廷始终信任司马氏的党羽,司马氏的核心人物,余者自然没了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