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雷入汉-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家办学财政的支出是国家买单,入学的学子只是负担很少一部分的经费。私人授学的,国家也会给予长期的资助。鼓励百姓多读书,多识字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任务,虽然长路漫漫,但这一举动无疑是国家重视教学的信号。
刘禅也因此得到了朝野间的一致好评,陛下崇尚治学到这般程度,这是历代帝王不曾有过的壮举。
法令诚然可以约束人的行为,毕竟是外力。个人素养才是体现国民素质的最佳途径,百姓的学识见识德行都有所提高,便不会与异族人冲突。而异国人和各民族的百姓经过授学,也会逐渐同化。
李当之不愧是华佗的弟子,太子刘湛经过李当之施诊,病情逐步的好转。刘禅大喜过望,每日都去探望刘湛,并对李当之大加赞赏。李当之便趁机提出了自己想著医书的愿望,恳请蜀汉可以出人出力,协助其完成心愿。
书籍在这个时代是较为贵重的物品,抄录也好,刻录也好都是手工出力,速度慢不说,也容易出错。所以书籍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流传,绝大多数人都是采用口述的方式传授自己的技艺。
李当之的请求为刘禅又是打开了一扇门,一定要著书,不仅仅是医术,各行各业都要有专门的书籍,用来传授技艺。如此才可以使更多人获得知识,这些技艺也不会发生失传的现象。
南方的马承和张翼得到了刘禅的密诏,于是开始了和南方诸国的谈判。大量的盐,铁矿以及珍奇异宝运往川中,各州府郡县中老旧的军械同样送往南中。蜀汉兵士嫌这些军械年头久了不禁用,到了南方的外国人手中,却是成了神兵利器。
率先得到武器支援的几个国家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掠夺,每个国家也不过是只有五六百人配备蜀汉的军备而已。就是这五六百人在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连战连捷,大砍大杀的一塌糊涂。见到好处,各国更是不再犹豫抓紧与蜀汉商谈,只是此时的军械也随着行情水涨船高了。
……
黄崇和荀勖还在江东与吴人商谈,蜀汉和曹魏又是开始了新的对决。刘禅和姜维的离开使得长安的兵力减弱,廖化虽然是蜀汉的宿将,但在敌国眼中并不是什么难缠的人物。
趁着吴国没有动作,司马昭调集了八万余人会同钟会在新野的四万援军共计十二万人人马,杀奔长安。东方没有吴国入侵,自然可以抽调些许兵力来支援作战,江东暂时的平静下,魏国得到了和蜀汉公平的战机。
如果魏国趁势夺回长安,荀勖与吴王的商谈自然也有了底气。相反,蜀汉的使者在事实面前还有什么可以拉拢东吴的资本么?
孙吴抽身事外,成为了一名看客,因双方都有使者在吴,所以吴人不可能在此时采取任何的军事行动。
隔岸观火,缓兵之计,何尝不是东吴有意为之的策略?
看似弱小的东吴并非是任人鱼肉之辈啊……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蜀或魏无论谁胜谁负,吴国都是赢家。从有被蜀魏吞并的尴尬境地,到如今捡便宜看热闹的路人,吴国没有违背与蜀汉的盟约,也不在曹魏有使者停留江东时采取没有道义的军事行动,这是最为聪明的做法。
留守长安的蜀军有四万余人,其中两万五千人驻守在长安城,余下的一万五千余人分别驻扎在左冯翊,右扶风。
魏军毫不客气的先挥军攻取左冯翊,蜀汉守军见魏军势大,不敢出城迎战只得紧闭城门死守不出。司马昭二话不说立即挥军猛攻,蜀汉将士浴血奋战坚守城池。无奈城中的百姓都是新附于蜀汉,见城外的魏军如此之多,几家大族联合在一起,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可怜五千蜀汉将士被十几万魏军攻杀,最后全军覆没。
廖化不断的调集附近兵力聚集在长安,一面固守,一面在城中各处屯驻人马,防止左冯翊的故事重演。长安城中的这些个世家,虽然对蜀汉做了妥协,可家奴家仆一时也不能散尽。甚至许多世家对于蜀汉的执法力度还抱有疑问,并没有遣散家族的仆役。
但是这些仆役,拿起刀枪武器就可以上战船,数万人的私人武装在城中若是闹将起来,廖化等人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好在军情已经传往姜维以及川中,只要守得住长安些许时日,川中以及雍凉的救兵便会赶到。
廖化想到的,司马昭和钟会也是想得到。魏军潮涌至长安城后留下数万人马屯驻在附近,大军径直越过长安攻取附近的州郡府县。周围歌城的兵力尽数聚集在长安,本不充裕的守军更加的薄弱。被魏军一连数日攻打,加上内部百姓并不支持蜀汉,相继被魏军攻破。
廖化眯缝着眼睛每日都在城头观看外面的形势,姜维在雍凉可用的军队也不会多,川中来了援军恐怕也多是新军。和司马昭这十几万魏兵一比,蜀军在人数和战力上都处于明显的下风。毕竟蜀汉常规兵力是不能与曹魏这样数倍于自己的大国做比较的。
外面魏军占领的城池不断增多,城中世家百姓的情绪也随着不断变化。每日里这么拖延不是个办法,廖化长叹一声,召集马脩,杜珍,蒋斌等将领到府中议事。
……
得到魏军入侵的消息,姜维放下稳定雍凉的工作,召集了自己的精锐部队连忙赶赴长安。与此同时,魏将钟会也布置好了一切,安心等待蜀军自投罗网。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六十九章 魏蜀相争(下)
自刘禅对蜀汉施行改革以来,蜀汉的人口和财富都是与日俱增,可士卒不同。百姓拿起武器就可以上战场,但那不是标准的军人,充其量称其为乌合之众。

军人要有强健的体魄,高昂的斗志,一腔热血以及对于国家的忠城,最重要的是服从命令。服从命令也分很多种,有人在平时听从指挥,可遇到特殊的状况便只顾自己,罔顾军队,这样的军人并不合格。因此招募军卒并非是凑人数,而是需要详尽的考察。

蜀汉常备的军力不过十万左右,为了准备北伐已经提升过了军队储备。在于魏军的历次交战中,获胜一方的蜀汉也是损失了不少兵力,况且蜀汉也结结实实的被魏军打败了几次。

雍凉之地刚刚收服,又是姜维家族的发源地,自然由姜维前去治理最为合适。投降的那些士族富户一时半刻还是靠不住的,所幸蜀中就有不少从雍凉迁入的名士,用这些人治理雍凉,自然会得到当地相关士族的支持。

姜维本部的两万余人被带到雍凉二州休整,刘禅先一步回成都,余下的两万余人便由傅佥率领回汉中休整。留给廖化的四万蜀军已经是蜀汉现有机动兵力的一半了,负责镇守长安地区。若是算上随时能来援助的姜维军和傅佥军,其实蜀军全部兵力仍然处于随时待命的阶段。

长达五个月的连续作战,蜀汉的军队全靠一股斗志支撑,休整下来才感觉到疲惫。
长安的守军大都是后从川中增补的军队,因此体力和战力还能保持在不错的水平。

廖化召集众将入府议事,众人都是觉得眼下魏人来得好不是时候,或者说对于魏人来讲是恰到好处的。

蜀汉的军队处于疲惫期,而新兵正在操练之中,更要命的是占领长安也不过月余的时间而已。

魏人仰仗雄厚的国力,短时期内又调集了十二万人马。而蜀汉要么动用刚进入休整期的老兵,要么调取训练期的新兵。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状态和战力都是大打折扣。

若非是兵力疲敝,刘禅与姜维当时便会趁势进取潼关,将关中门户掌握在蜀汉的手中了。这其中自然也有魏军屡败但军力不断补充的缘故,蜀汉非是不想继续东进,而是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实在是有心无力。

“将军,魏军分兵各处恐怕意在我国援军,我等应及早筹谋才是。”护军杜珍思路清晰,对廖化建言道。

“杜护军所言甚是,不过近来几个家族都偷偷的派人出城与魏军联系,须先解决此事才行。”镇东将军马脩接着说道。

马脩是蜀汉名将马忠的长子,跟随刘禅北伐以来屡立战功。尤其是长安城下与司马骏一战,马脩舍命阻挡魏军铁骑,侥幸保得性命。刘禅见其忠勇,甚是喜爱,于是破格升为镇东将军一职,作为廖化的副手。

“攘外必先安内,内患不除,我等休想有所动作。”辅军将军蒋斌甚是忧虑的说道。

廖化见三人的想法还是颇为统一,思索了一下道:“陛下临行之前交予我一个锦囊,言遇危机时可拆开一看,眼下似乎到了时候。”

“眼下内忧外困,却是如此。”杜珍等人点头称是。

于是廖化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用火烧开封口,取出其中的纸张观看。只见廖化脸色逐渐转为温和,众人也不知那纸上写的什么内容。

廖化猛的一拍大腿道:“陛下高瞻远瞩,神机妙算,我等可速速行事!”

杜珍,马脩,蒋斌纷纷聚拢过来一观,均是赞叹不已。

……

当晚,辅军将军蒋斌率人亲自巡城抓获了几名偷出城池的家伙。廖化为了保证蜀汉军队的战力,使自家军卒养精蓄锐,城墙上负责巡视防御的不对中夹杂了许多长安本地的青壮。

穿着蜀人的衣甲旗号,城下的魏军如何认得出这不是蜀军呢?

而蜀汉在城中本是两万五千人,收拢了附近各地的六七千人之后,军力便在三万之上。这三万余人轮班在城防紧要处和城内的要害地点屯驻,每一轮都有两万人可以休息,保持充沛的体力。

城中的世家便是利用这个机会,纷纷派出自家的奴仆,与守城的魏人打通关节,然后偷出城墙联系城外的魏军。之前附近的州县大都是还没被魏军攻破,城中的百姓豪族就做了乱,造了反。长安虽是巨城,可内部的人心未服,贼心不死,又如何能够免俗呢。

城里城外的眉来眼去自然逃不过廖化的法眼,就算刘禅没有留下计策,廖化也早酝酿好了如何应付,眼下与刘禅的锦囊不谋而合,做这事儿便再没有任何顾虑了。

翌日清晨,长安城中的世族富豪们便接到了蜀汉左车骑将军廖化的邀请。这个时候邀请大家去赴宴,肯定没什么好事儿。这才几天的功夫,魏军又打了回来,蜀军主力却是撤走了一大半。不过去去也好,眼下还不宜和蜀汉扯破脸皮,城中的蜀军比起城外的魏军要少,那也是三万多人,小心为上。

酒宴之上廖化频频举杯,看大家兴致到了,于是起身道:“强敌压境,我等即为汉将,必当血战之,还请各位父老乡亲多多支持,老夫在此先干为敬了!”说罢,廖化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廖大将军言重了,老朽等在这长安城中生活一辈子,怎敢不与将军齐心协力,抗击外敌呢!”一老朽率先响应道。

“郑公所言甚是,廖大将军是长安的屏障,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总不能让魏人攻进来啊。”其他人也跟着随声附和。

廖化一脸欢喜道:“承蒙诸公爱戴,老夫先行谢过了,只是有些许事情还需劳烦诸公,心中多有顾虑。”

赴宴的众人把话已说满,心中暗道正题来了,口中迎逢着:“大将军只管开口,就算要老朽的脑袋,也是在所不辞!”

左右已经联系上了魏军,这边不妨忽悠着蜀军,你说什么我全都答应,回头魏军进来了,还不都是空头支票?领头的如此言语,其他人更是嘈杂着应声,一个个慷慨激昂,说道动情处站起身来不断挥舞手臂。

廖化把这一切都放在眼底,等众人渐渐安静了,于是缓缓的道:“老夫与诸公约法三章,还望诸公海涵一二。”

“廖大将军但说无妨!”

“我等皆从廖大将军吩咐!”

“只要大将军开口,万死不辞!”

众人各怀鬼胎,心里越是有打算的叫嚷的越凶,反而是一些没有打算和想法的家族处于观望态度,不敢附和。

“第一条,城中军械不足,有劳诸位捐献军械充实军备!”

“第二条,守城须有长远打算,今日起城中粮草辎重统一管理,麻烦诸公不要吝啬。”

“第三条,魏军人多势众,诸公家仆尽数充军,战后归还。”

说道这里,廖化看了看众人的表情,淡淡的又补充了一句:“违令者斩!”

众人起初认为不过是捐献钱财这种事情,谁知道廖化口中的约法三章,一章比一章令人难以接受。

世家大族靠什么屹立不倒?

传承和积淀。

文化,人脉,财富的不断传承才造就了今日的规模。军械,粮草,仆役这三样都交给蜀汉,世家豪族们与贫民何异?

“大将军安敢如此?我等……”一老者起身便要和廖化理论,四周突然冲出了数百名刀斧手,一个个凶神恶煞的盯着在场众人。这老者话说到一半,见形势不对,硬是将要说出的话语咽回了肚子里。

好汉不吃眼前亏。

“这是何意?我等岂能任人鱼肉!”一中年文士慨然起身,便要号召众人。

廖化冷笑一声道:“是何用意你不清楚么?来人啊,带上来!”

一声令下,刀斧手从门廊后推出了几个人,都是五花大绑的绑着。眼睛尖的见了都是不做言语,心中却是嘀咕着,这不是谁家的某人么?难道……后面的事情就没法想了,蜀汉的军纪甚严,这一个月来还没有扰民和乱抓人的事情。看这几人灰头土脸的,身上的打扮穿戴也和平时有异,这是出城用的装扮啊……

一会儿的功夫,这几人已经被押到了大堂之上。众人看得仔细,瞧的真切,心中都替这几家前来赴宴的族长捏了一把汗。

“念!”廖化一身儒服打扮,可横坐在堂上,历经百战的杀气不由自主的散发,威慑着在场众人。这老头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战场上都不知道砍下多少个脑袋了,今天的约法三章恐怕是躲不过去了啊。

护军杜珍缓缓起立,掏出几封信札大声宣读着。内容不外乎是被蜀汉胁迫,日夜思念大魏,如今愿与魏人里应外合等等。每一封的内容都是差不多,有甚者在信中还罗列了城中蜀军的军情配备。

几个世家的族长见事情泄露,脸色惨白的倒在了地上,完了,一切全完了。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七十章 全面战争(上)
“约法三章的用意相信诸公都是明白的,不是万不得已,老夫真是不想与诸公如此。只是有些人未免欺人太甚了!”廖化冷冷的说着,厅堂内的众人都是屏息听着。

之前还一脸不忿的众人如今脸上都没了表情,许多人想到勾结魏军这几家的下场,都是不寒而栗。

有人要献城,怪不得蜀军采取如此强硬的措施,这个时候想不答应也是不行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时候谁说一个不字儿,会被直接当做叛党处置。

一众刀斧手走到人群中,将参与勾结魏军的几家族长拖出厅外,就在院子里大刀一挥,人头落地。十几个人头在地上骨碌出老远,拖出常常血渍就在这光天化日之下,看得人毛骨悚然。

这几家的府邸,庄子,店铺早被蜀军围个水泄不通。里面的人不明所以,又或是揣着明白糊涂不开门,士卒抬脚就是猛踹。门一开百余人一拥而入,片刻功夫便将府中的人员尽数俘虏。

试图逃跑的骑在墙头上被外面的弓弩手射死,慢一步的瑟缩在墙根儿没了勇气。颇有几分勇武的挥舞着兵器试图杀出去,又或是不甘心就这么被抓,但蜀军可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只要手中拿着器械的一律砍杀。

城中这么大的动静百姓都是偷偷的打探,各家族富户更是提心吊胆,家里的族长老爷们前脚去赴宴,接着就发生这么一大档子的事儿,让人好不担心。连忙派人到外面打探,可蜀军屯驻在大街上禁止百姓上街,去打探的人走出没二十步远就被赶了回来。

提心吊胆的猜测着,揣摩着,这究竟是怎么了?城外头还围着魏军,怎么汉军拿百姓开刀?普通的叩门声音却是把人吓得不轻,门外站着的是蜀兵,递上的却是自家老爷写的信。

信得内容很简单,族里的武器,粮草,仆役都交给汉军,由汉军统一分配和调遣。
更嘱咐家人不要担心,家里办的妥当了,自己也就回来了。

字数少得很,内容却是惊人,照着汉军说的做,否则这族长是回不来了。各家各族心里都是有气,自己这一族在三辅,在长安也是名门望族,还会受到这种粗暴的对待,简直是颜面扫地。可是又不能不听,越是这种大族越是重视孝道,这是一大家子的事儿,抗拒汉军最后是什么结果大家看的很清楚。你相死?我还想活呢……

大批的武器和钱粮运往长安的库府中,信里说只要粮草,但聪明的又主动上缴了不少钱财。这是态度更是人情,守城需要各族的支持,可粮草军械那是人家汉军主动要求的,附上钱财也是一番心意。

每个家族的仆役有多有少,闲散的先被汉军带到了广场上,在各处工作忙碌的也陆续都送了过来。这些人加在一起足有十三四万之众,可惜不是正规军队,人数虽然多,战场之上只要数百人冲杀,恐怕就要溃散了。

东汉末年幽州牧刘虞率领十万人征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