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跟铁塔兵配合的左右两翼的轻骑兵。士兵勇猛,马步迅速,铁塔兵在正面厮杀时,它飞快地从两边出动:要是对方人少,就实行包围;人多,就冲击左右。铁塔兵加上拐子马,就好像一柄大铁锤,左右两根狼牙棒,实在厉害极了。
 ⊥在金兀术带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进逼郾城时,在郾城的岳飞把几千将士集中进来,讲述他的战术:“铁培兵身躯虽然高大,但是笨重;铁甲尽管坚固,那四脚却露在下面,这正好是咱们的盾牌军的用武之地;只要把四只马脚中的一只砍断,整座铁塔就坍啦!再说那个拐子马吧,凶就凶在两翼出击,气势汹汹,咱们干脆全部冲进敌人的中间去,叫拐子马扑个空。等它回过头来,已经丧失了锐气,就跟普通骑兵差不多啦!”
  留驻在郾城的岳家军步兵,号称盾牌军,作战时一手持盾牌护着身子,一手握着麻札刀(一种极锋利的快刀)砍杀敌人。两军相遇时,盾牌军照岳元帅教的战法,对准铁塔兵的马脚,劈里啪啦地砍将过去,马脚被砍掉后,铁塔兵一个个从马背上摔到地上,很快就被消灭了一大半。岳飞见盾牌兵得胜,立即率领全体精骑兵,像旋风一样冲进了金军阵列。那金兵的拐子马扑了一个空,等它回到自己的阵内,已没有什么威势了。就这样,岳家军大破了铁塔兵和拐子马。  

岳飞论马谏措才
 
  南宋初年的一天,在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皇宫里,宋高宗刚想退朝,听说岳飞元帅从抗金前线回来求见,就召他进宫。
  岳飞汇报了前线的一些情况后,故意谈起双方的战马。
  宋高宗随意地问道:“爱卿,你最近得到什么好马吗?”
  岳飞说:“臣以前倒是有两匹骏马,食量要比一般的马大好几倍,而且对食物很讲究,稍微不洁净就不吃。当然,本事也远远高于普通的马。我从早晨策马出发,那马跑得还不算怎么快,等到跑上百八十里,却如同风驰电掣般地飞跑。即使到了中午,那马仍有后劲,自中午到酉时(约下午6时),仍能跑200里,到达目的地后,我卸下鞍甲,见这两匹马不但不喘息,甚至连汗都没有。这样的良马是致远之材,真可托以重任啊!”
  宋高宗赞许地点点头。
  岳飞又说:“可是很不幸,前不久,我的这两匹马先后都死了。而现在我乘的这匹马,虽然给什么草料都吃,脏水也能喝。跑起路来,开始时倒是逞能,可没跑上几百里就没劲了,又是大口喘气,又是浑身是汗。这种劣马,消耗是少,容易满足,但是爱逞能,没后劲,真是个驽钝之材啊!”
  宋高宗明白,岳飞以马为题,讽劝自己要珍爱人才。虽然其中隐寓着忠告和批评,但只是暗喻,没有明说,没伤高宗的自尊心,所以他欣然接受连连夸赞说:“你说得好极了,要得到好马,就要珍爱它们啊!”  

刘锜投毒斗兀术
 
  公元1140年(南宋高宗绍兴十年),在顺昌城(今安徽阜阳),金兵几次与宋顺昌守将刘锜交战,都是丧师折兵。金军主帅兀术接到战报十分恼怒,来到顺昌城下大骂手下那些屡战屡败的将领。
  “元帅明鉴,宋将刘锜刁钻奸猾,很难对付。。”
  “饭桶,宋将什么时候是我大金国神兵的对手?”兀术瞪眼打断一位试图解释的将领,又是一顿臭骂。
  “报告,宋将耿训求见。”一个卫兵在帐门口禀报。
  “带他进来。”
  一会儿,将军帐中跨入了一位宋军打扮的黑面大汉。
  “你是来投诚的吗?”兀术眯着双眼不无戏弄地对耿训说。
  “我是奉我们太尉刘锜的命令来向您挑战的!我们太尉说了,只要您前去应战,他愿意在颍河上献出五座浮桥,让您的兵马从桥上过去,双方决一雌雄。”
  “好!一言为定!”一向骄横自大的兀术一拍桌子,答应了刘锜的邀战。他心想:“你刘锜真的吃了豹子胆了,我就偏不信一向庸弱的宋军,真会一下子变得能征善战起来?”
  第二天上午,兀术率领大队金兵来到颖河边,果然见河上架设了五座浮桥,他得意地想:嘿,刘锜啊刘锜,你成不了诸葛亮,我也决不是司马懿,我可不会中你的空城计的。
  全兀术的军队马不停蹄地从桥上开过去。可是,金兵大队人马劳师远征,赶到颖河边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烈日当空,部队人困马乏。人和牲畜都饥渴难挨,他们一到颍河边便纷纷跳入河中畅饮起来,战马一过河便啃食岸边的青草。不知怎么的,抢先饮食河中水与岸上青草的人畜,不一会便纷纷昏睡过去,在河边躺倒了一大片。
  “不好,宋军在水中下过毒了。快,命令官兵不准饮用河中之水。”兀术慌忙下令,然而命令下得太晚了。
  刘锜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直到下午三四点钟,金兵已被拖得精疲力尽了。突然,顺昌西城门开了,冲出数千宋兵,杀向金军。中毒得病的金兵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抵挡得住?金兀木连忙移营北逃,被追兵杀死数万人。  

杨政假招伏兵计
 
  公元1141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宋朝国力虚弱,金朝乘机兴兵,屡屡攻打宋国城池。那年金秋十月,宋川陕宣抚司都统制(官职名)杨政主动出击,在宝鸡(今陕西宝鸡)迎战金万户(官职名)通检。
  当时,通检得知情报后,龟缩在渭河北面屯兵驻扎。整个营地防守严密得如铁桶样坚实。
  这天黎明,杨政率领精兵强将扑向通检军营。通检接报,忙点齐一万精兵,列队出战。
  两方旗帜鲜艳,战鼓劲擂,战将在阵地上捉对儿厮杀。太阳冉冉升起,双方接战砍杀已五十多个回合,尚难决雌雄。
  “金兵气焰正盛,看样子硬拼不行!”杨政思忖了一会,唤来一旁的裨将悄悄吩咐:“如此这般。。”
  那位裨将得令,乘敌不备,单身匹马冲出阵地,策马奔到阵后一座山上。
  他站在山顶,双手突然高举红旗,左右摇着,严然一副招引、指挥山后伏兵前来参战的样子。
  眼尖的金兵看得清晰,以为山后真的藏有大批伏兵,急得扯直嗓子高呼:“不好啦,宋朝伏兵杀过来啦!”一时间军心大乱,惊慌失措地溃败而逃。
  杨政见计谋成功,大呼:“冲啊!”宋军乘势追杀过去,金兵忙向城内龟缩。
  通检慌不择路,气喘吁吁逃到城门。无奈,桥早被宋军拆毁,他长叹一声,给尾随追至的宋兵活捉。
  成为阶下囚的通检做梦也没想到,那宋营裨将的挥旗是欺诈之计,那儿有什么伏兵呢?  

毕再遇撑伞借箭
 
  公元1206年(南宋宁宗开禧二年)的一天,南宋将领毕再遇站在马鞍山(今安徽马鞍山)城头,遥望金兵营帐,密密麻麻一个接一个。他心里像沸水一般翻腾:“自己领兵屯驻这儿,被金将赫舍哩子仁包围五天了。金兵天天攻城,城里箭支用得一干二净。明日金兵攻城,就很难抵挡啦!”
  毕再遇在苦苦思索。他头顶上方的青色伞盖早已撑起,遮蔽着酷热的阳光。双方的将士一看伞盖,就能识别将帅所在。
  此时,毕再遇苦思冥想间,突然抬头瞥见了正微微移动的伞盖,他眼前豁然开朗:“我何不别出心裁,来个撑伞借箭,让城外金兵‘送’箭上门!”
  毕再遇微微一笑,命部将唤来50 位身强力壮的勇士,吩咐道:“你们把我这青色伞盖高高举起,撑开后,在城上来回走。累了,轮流替换!”
  当天下午,骄阳似火。马鞍山城上,那顶硕大的青色伞盖出现了,并且慢慢来回移动,城外金兵看得真切,互相狂叫转告:“宋军主将毕再遇出来巡城啦,射死他!抢个头功!”
  金兵纷纷持弓操箭涌到城下,争先恐后,向城上的青色伞盖处乱射。青色伞盖在左右来回移动,城下的金兵也跟着张弓乱射。
  临到傍晚时分,城墙上给射上了许多箭支,酷似刺猬身上的针毛。
 ⊥这么一下子,毕再遇从金兵那里顺利地“借”得20多万支箭。金营将士还蒙在鼓里呐。  

毕再遇山羊击鼓
 
  公元1206 年冬天,南宋将领毕再遇受命率军抗击大举进犯的金兵。
  宋营离金营不远,互相虎视着。疯狂的金兵孤注一掷,每天都成倍地增兵,金兵越聚越多。毕再遇心里开始盘算:“自己兵力相对薄弱,再跟金兵决一胜负,岂非以卵击石?只能撤退,暂避锋芒。”
  毕再遇招来军中谋士商议对策。一位谋士说:“毕将军,平时,我大宋军营里昼夜都鼓声不断,一来吓那金兵,二来也为鼓舞我军斗志。如果马上撤兵,军营里断了鼓声,一定会被金兵知道。那可要坏大事啊!”
  毕再遇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突然朗声大笑:“有了,让山羊帮我们击鼓。瞒过金兵,我大宋官兵安全撤军转移!”
  众谋士疑惑不解,毕再遇微笑着解释。
  遵照毕再遇的命令,一些士兵七手八脚地弄来了一些羊和鼓。
  入夜了,大地一片漆黑。宋兵把羊捆绑好了倒吊起来,让羊的两只前蹄恰巧抵在鼓面上。羊被吊得极难受,绑着的绳又勒得浑身生疼,便开始拼命地挣扎,两只前蹄不停地胡乱踢腾。于是鼓被羊蹄敲响了:“咚咚咚。。”毕再遇指挥将士在这鼓声中悄悄撤离军营。
  金营巡逻兵仍旧听得毕再遇军营鼓声咚咚,一点也没有起疑心。
  两天后,金兵仍然没有觉察。等到金兵发觉击鼓的是羊,懊悔不已,准备追击时,毕再遇部早已撤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毕再遇香豆之计
 
  公元1206 年(南宋宁宗开禧二年),宋将毕再遇和金兵交战。
  打了一会,毕再遇下达了撤军的命令。片刻间,宋军秩序井然地向后撤退。金兵主将立刻组织金兵追击。可是,宋军边后撤,边还击。金兵倒也不敢过分接近宋军。宋军撤回驻地,休息了两个时辰后,毕再遇又下令出击。就这样,毕再遇采用拉锯战术,一忽儿进攻,一会儿后撤,三番五次地引得金兵又是抵挡,又是追击,把他们搞得坐立不安,精疲力尽。这么打打停停,不觉已到日薄西山的时候了。
  “全体士兵,把昨天煮熟的香料豆子都带在身上了,准备出击。”毕再遇下达了第五次出击令。
  不一会,宋军又发动了新的进攻。可是,刚一接战,宋军又老调重弹,假装向后败退。金骑兵乘胜追杀过来。然而,追不多远,金兵的战马便不肯再向前追了,厮杀奔跑了一整天的战马,此时已饥饿难忍,它们一追到宋兵撒有香豆的地方时,便都低下头去嚼食香豆了。
  “该死的畜牲,快走呀!”金兵纷纷用鞭子抽打战马,可是,那些饿慌了的战马死也不肯再跑,停在那儿一动不动,就像被固定住了一样。
  毕再遇一见计谋得逞,立即命令宋军回兵反击。无法控制坐骑的金军骑兵束手待毙,片刻间便被砍杀了无数。  

胡颖机智灭蛇神
 
  南宋时期,有个叫胡颖的人,他被委派到广东担任掌管一路军务和民政的经略安抚使时,碰到一桩稀奇古怪的公案。
  原来、广东路管辖下的潮州(今广东潮阳)有一座寺庙。民间盛传庙里有一条神蛇,修炼的道行很深,常常显灵。百姓对它奉若天神,顶礼膜拜,这个寺庙香火旺盛,佛事兴隆。以前到潮州做知州的历任地方官,也亦趋亦奉,逢年过节都亲自到寺庙去焚香祷祝一番,跪求蛇神恩赐地方以幸福。
  胡颖听了此事,大不以为然。属下的老差役就振振有辞地劝道:“大人,这不是传说,而是真的。”
  胡颖斥责道:“奇谈怪论!”
  老差役说:“大人!您知道前两任潮州知州的命运吗?前一个知州到任后轻慢蛇神,没有去祭祀它,结果引起特大旱灾,几乎造成颗粒无收,百姓纷纷责备他治理无能,他耽不下去,只好请求他调。后一个知州无法,一上任就去庙里祭蛇神,忽然看见这条蛇婉蜒爬出庙堂,大吃一惊,回到官弁生了重病,不治而死。百姓都说,这位知州大人虽然亲自去祭祀了,但内里并不诚心,而是做做样子的,所以蛇神要惩罚他。”
  胡颖笑道:“有这等事,那我倒要亲自诚心地邀请蛇神来做客哩。”
  说着,胡颖便传令潮州州府,让他们叫该庙的和尚把蛇神抬到经略安抚使的官府来。老差役连连摇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大人如此侮慢蛇神,一定要遭到不测之灾。”
  胡颖笑道:“你不必紧张,我自己诚心诚意请它,来了待它为上宾,它不会发怒。即使降罪,也只我一人承担,与你们无干。”
  不多久,和尚们果然将神蛇抬了送来,只见它的身子粗得像房柱子一样,皮肤的颜色黑得像墨炭灰一样。胡颖叫左右用栏杆将它圈起来供养。
  老差役全身索索发抖,胡颖拍拍他的肩头,示意他放松神经,便笑着对蛇神说:“都说你道行深得很,那么我给你三天期限,三天之内,你定要显示你的神力,任你造灾降福。如真灵验,那我就把你尊为天神,日夜率众向你祭祀跪拜,如果不灵,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三天过去了,那条神蛇跟普通蛇类一样,并没有显出神灵的样子来。胡颖哈哈冷笑道:“哪来的蛇神啊?全都是品行不端的和尚妖言惑众,骗取百姓的香火钱啊!”当即下令将蛇杀死,平毁那个寺庙,严厉地惩治了和尚们。
  老差役这才如梦初醒,说:“都怪我糊涂。不是大人英明,我到死都给恶和尚骗了。”  

宋日隆诘童雪冤
 
  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5年),赣州信丰县(今江西食内)有个木匠住在山岭下边。岭上有条驿道,人们在他的屋后沿着驿道往来。
  一天,五更时分,木匠带着工具外出干活,在离开驿道五六丈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具尸体,血肉模糊。他稍瞥了几眼,置之不理,自顾自离开了。
  时间到了中午,里长和邻居前来察看尸首,见致命伤口是斧子的痕迹,议论纷纷,都说这肯定是木匠作的案,不分清红皂白,便把木匠夫妇捆绑着送往官府。
  一阵接一阵的严刑拷打,这对夫妻没法辩白,只能含冤招认。但这案件漏洞百出,且缺乏证据,拖了一年之久,一直悬着。
  这案子上送到赣州府,州官委任精明能干、善断疑狱的知录(掌管司法的官员)宋日隆来复审。
  宋日隆心里也没底:这案件肯定有冤,可怎么才能审个水落石出呢?
  几次来到狱中审讯,木匠夫妇供词如原来一样,提不出啥新线索。
  有一天,来日隆正在讯问,看到一个小孩来找狱卒。小孩跟狱卒贴得很近,嘀嘀咕咕说了大半天。
  宋日隆心存狐疑,走上前去诘问狱卒。狱卒支支吾吾,故意转移话题。
  宋日隆想:这里头肯定有鬼。他将手一挥,让周围的人统统走开,自己跟小孩单独交谈。
 —始,这小孩守口如瓶,只字不提,经过反复安慰、劝诱,他才说:“有一个人在茶馆里给了我50文钱,让我打听审案中木匠夫妇是不是承认了杀人。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告诉别人!”这小孩还挺严肃地嘱咐宋日隆。
  宋日隆心中大喜过望,马上命令两个狱卒跟随小孩来到茶馆,逮捕了唆使小孩探听消息的人。
  宋日隆劈头呵责:“你自己行凶杀人,为何要让别人偿命?还不赶快招认!”
  这人再也无法抵赖,只好乖乖地供认了杀人抢劫的罪行。木匠夫妇的冤案马上得到昭雪。  

赵葵一言定军心
 
  南宋时,荆湖地区主持军事的制置使叫赵南仲。他的儿子赵葵不但勇武无畏,而且具有军事韬略,每每面临战事,常对父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而深得赵南仲及官兵的喜爱。
  几次接阵打仗,金兵屡屡溃败。他们觉得赵军士气高昂,冲锋陷阵,锐不可挡。连赵南仲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将士这样不怕死,这样所向无敌?勇敢从何而来?
  在一次战后休息时,赵南仲在官府后园与家属弈棋品茗,闲谈时讲到上述怪事时,夫人忍不住用手指戮戳他的额头说:“亏你还是三军的统帅呢,还不及一个孩子?”
  赵南仲大吃一惊,忙问:“夫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夫人指指赵葵:“你问问他!”
  赵葵面色绯红,说:“爸爸,每次听到我军击鼓进军的号令,我就偷偷地披挂上阵,跟着战士们一起向前冲锋。官兵们怕我有所闪失,为了保护我都争先恐后地扑向敌人,把对方的气焰压住。”
  赵南仲听罢,又惊又喜,忙将儿子搂住,说:“小小年纪,就这么勇敢而有心计,将来必定远远超过父亲啊!”
  一次,赵南仲指挥军队同金兵打了一场恶仗,又大获全胜。在犒赏三军时,官兵们觉得奖赏不公,劳苦功高的得不到应得的份额,一时议论纷纷,少数血气方刚的将士准备闹事。就在兵变即将发生之际,当时只有十二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