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明皇-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一个名氏,皇帝又笑出声来。

高士力明白这便是皇帝中意的人选了。他赶紧集中精神,回忆着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疏本中有关杨氏女儿的奏报,等待皇帝的询问。

果然,皇帝问得更细了:

“这杨玉环今年多大?”

“八岁了。”

“弟兄姊妹几人?”

“兄一人,名杨铦;从兄一人,名杨锜;再从兄一人,名杨钊。姊妹四人,玉环为最小者。其大姊已适崔氏,二姊适裴氏,三姊适柳氏。”

“力士!”

“奴婢在!”

“即将杨玉环画像呈进惠妃一观,而后定可否!”

“臣领旨!”

高力士即于御案旁,记下了这道敕书。

“力士!”

从画像上收回目光的李隆基,想起一桩事来,他朝楼窗外看了一眼快要当顶的日头,有些不悦地唤着高力士。

“奴婢在!”

“九龄可曾将殿堂匾额写好?”

“……”力士想回答什么,但陡地闭了嘴,只惶悚地躬身敛袖,站在案边。

“宣上堂来!”

“奴婢领诏!”

高力士吁出一口气来,应着,匆匆下了勤政务本楼。

“哼,又是个‘死不敢奉敕’的硬项脖!……”

为着任命中书令的事,本来高兴异常的皇帝,近日已陷入烦恼之中。

在李林甫寻请宝像回朝之后,皇帝决心巳下:“林甫既为我宗室一脉,且为玄元皇帝圣心赏识,本日公干,莫不称朕旨意,此人,定堪任‘盛世之相’也!”

皇帝已决定:就在自己四十二岁千秋节大酺之时,在含元殿上,向朝野、中外宣告对李林甫的任命。

可是……

“以老臣观之,此人外端方而内实峥嵘,不堪为社稷重臣!”

宋璟,却极谏阻止对李林甫的委任。

正是在宋璟连日数本的谏阻下,皇帝不得不稍稍冷静思忖:不错,林甫虽所奏皆称旨,也有明证为仙帝佑护之人。可是,一朝兴起艰难,一朝衰落易!林甫,在见地上,确也未表露出过中书舍人张九龄那样的才华!一旦委以台省重任,他究竟如何?虽然,皇帝也曾用过卢怀慎那样的“伴食之相”,去省台坐镇“雅俗”,但那时右相是庙廊大器、有“救时之相”美誉的姚元之呵!

按宋璟之荐,委张九龄、刑部尚书李适之为左右相,先让林甫辅助张、李二人,于宰相行中行走……

可是,效法姚崇的张九龄,崇法治国如宋璟的李适之,虽已崭露才华,堪作庙廊大器;然喋喋不休的劝谏,以常人之规矩约束君王举止的种种烦言,又将如姚、宋在朝时那样周而复始,其情又何堪!难道我这天神地祇皆予护佑的一代明君,还要永受臣工们的制约么?

“依奴婢观之,李尚书吏事尚未如张舍人,莫如先让彼于宰相行中行走,尔后圣裁为是!”

在犹豫中,他询问最为宠信的高力士。那内侍省长官,这样娓娓地劝说。

如此,他只得考虑任张九龄为右相,李适之、李林甫佐之。

但是,在正式拟定任命时,皇帝却不动声色地叫高力士传他口敕:“朕闻卿深得右军神韵,特命卿按朕敕令,书此殿额!”

并且,限于今日巳时送呈于勤政务本楼,由皇帝御览裁定。

眼下,已接近午时了!

但是,中书舍人,却并未遵敕送呈。

“尔一臣工,俱知按己之意行事,难道我万乘之君,倒不能圣聪独断!”

如果彼敢抗旨,则当任林甫为右相!

作了决定的皇帝,估计张九龄已快入兴庆宫了,便命近侍:“更衣!”

忐忑不安的高力士,一入阁道,便悄声对九龄道:“张大人,眼下,大人能少顺圣人之意,得登台省,为国,得尽其力;为己,得光耀门楣,力士望大人深思而慎行!”

“高将军,”张九龄一手捧着一迭疏本,一手执笏,迈着大步,头也不回地答道,“君为内侍之长,以保宫闱为要任;我系台省佐吏,以兴江山为主旨!道同职异,有内外之别,望君自重,切勿再言!”

“唉!”力土听了,满脸通红;但见张九龄的气度,已知不可再劝,只得叹息一声,苦笑着,将他送入金明门,沿着龙池西南的曲廊,上了勤政务本楼。

“臣,中书舍人张九龄,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于御座之上,头戴白纱帽,身穿滚龙皇袍的李隆基,一见张九龄手捧的那一厚迭疏本,早已沉下脸来,听他叩唱后,几乎用鼻音在说:“平身!”

“臣,谢恩!”

“张卿!”

等张九龄刚一站好,皇帝便冷冷唤了一声。

“臣在!”

“朕所宣之诏,卿可领受?”

“臣已领受!”

“卿可曾将殿额带来?”

“臣未明圣意,尚未写就,故未能带来。”

“哼哼。朕敕书已说得明白,卿尚有何事不明?”

“陛下!可容臣问否?”

“准。”

“陛下可记得十年之前,在集贤殿上,对臣等所宣之口敕否?”

“朕所宣之敕甚多,不知卿所指何敕?”

“当是时也,亦系桂蕊飘香,秋高气爽;陛下召我百官,喟叹甚深而下敕道,‘仙者,凭虚之论;贤者,治理之具!朕今与卿等共创大唐兴盛之世,宜更名集仙殿为集贤殿。’陛下,尚记得否?”

“哈哈哈哈!朕道何敕!难道卿不见玄元皇帝亲显其圣,楼观山前,万目所睹,宝像显影否?此,岂再是凭虚之论么?”

“陛下……”

“张卿!朕得总大宝,非同他君,岂不知贤者乃治理之器,当深重之理乎?然天神地只,保国昌盛,亦非细事!今朕敕卿重书‘集仙殿’,复仙殿之名;而旁有集贤院,朕当仍如此前,深宝贤士,从今而后,仙、贤相助,何愁我大唐不世代鼎盛!”

“陛下……”

“卿,遵敕写好集仙殿额,送来吧!”

皇帝以不容执拗的口吻敕道。张九龄“咚”地声跪在案前,将手中疏本高捧头顶:“为贺陛下千秋万寿之节,臣特献《千秋金镜录》献上,恳请陛下御览之!”

“呵?”听说不是谏本,而是献书,皇帝脸色稍稍好些了,一边命近侍从九龄手中接过来,一边问道,“何谓《千秋金镜录》?”

“臣闻今岁千秋节,群臣多献宝镜。臣细思之:以镜自照则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故臣乃述前世兴废之源,为书五卷上之,以作镜鉴也!”

“……仍是谏言!”听完九龄的奏报,皇帝又沉下脸来,勉强说了句:“很好。卿且退。”

但张九龄却仰首捧笏道:“臣有罪,不敢。”

“卿有何罪?”

“陛下敕臣书写殿额事,臣万难奉诏!”

“尔!……”皇帝一听,勃然大变其色,一下站起身来,指着九龄狠狠地道:“尔且回台省候旨!”

“唉,糟啦!”皇帝身后的高力士,一听皇帝这道口敕,暗暗大惊。

“臣,领诏!”

那张九龄却既无惧色,亦无悔容,声调平稳地回应着,山呼九叩,辞君下了勤政楼。

“哼!”皇帝气得剑眉直皱,心里咆哮道,“尔不写,朕亲笔御书;看来,这右宰,是应如林甫般贤良驯顺的臣工来担当!”想到这里,他愤然唤道:“力士记朕敕令!”

“奴婢……在!”

“启奏陛下!……”一个宦官,此时却慌慌张张爬上楼堂,跪地急奏,“那公孙大娘,执着双股剑,要闯宫见驾!”

“哼!寻死么?”接二连三的事,已使皇帝大动肝火,又听公孙大娘执剑闯宫,他铁青着脸,骂了一句,命令力士,“尔且将她阻出宫门去!”

高力士忙着下楼去了。

“哼!前番竟敢对朕钦差扬刀挥剑,今日又如此放肆。真可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

“咚、咚、咚……”

力士缓慢的上楼声,打断了皇帝的思路;他侧头望去,却见高力士手中捧着一物,喘着粗气,走到御座前,一头跪下,吵哑着声音奏报:“明义公主病殁了!”

“呵!”听说自己义女死了,盛怒的皇帝吃惊地叹出声来。

“这是公主,令公孙大娘送来的遗表及……玉盒!”

“遗表……玉盒!”

皇帝乍见那玉盒,心里一阵狂跳;他从高力士手中接过遗表来,只见李蓉蓉那溅着血泪的表章上,写道:“……载舟之水,亦曾覆舟;臣女但愿父皇不忘先贤‘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之名训,礼贤爱民,创鼎盛之世,永垂青史!不然,则臣女当以己魂为荆轲,重献玉盒中之赤箭,于父皇前!……”

看到这里,皇帝对着玉盒,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陛……下!”

见皇帝久不作声,高力士惶恐地在案下呼喊着。

皇帝缓缓收起遗表,对高力士道:“力士,尔且先代朕拟一敕令:任张九龄为中书令,李适之、李林甫同为中书门下三品,仍各兼刑部、吏部尚书之职……”

“奴婢……领旨!”高力士声音仍在发抖,但心中却偷偷吁出一口气。他缓缓立起来。

“制肘呵……制肘呵!”

皇帝把目光从玉盒处移开,朝通向御街的窗口望去,心里烦恼至极地怨诉着。就这时,从窗口处,飞来一阵阵内教坊歌姬们的歌声:

八月呀五日哟天气清,昭成皇后呵生圣人啊!

玄元圣帝显仙影呵,

护佑天下永安宁哟!

盛世开元得仙佑呵,

神武帝业万代春!

……

“哼!”听到这儿,皇帝象和谁赌气似的,哼了一声,命高力士,“为朕排开纸笔!”

“大家,纸笔已经排好!”

皇帝点点头,挽起袍袖,从笔架上抽出一枝大爪御笔来,用他那略略趋柔的隶书体,在黄绫上写成三个大字:

集 仙 殿

李林甫,头戴乌纱,身着紫袍,恭捧着象牙笏,领着他特意召来的谏、言官,立于玉墀上,看着工匠们,取下“集贤殿”匾额,篏上皇帝御笔亲书的匾额:“集仙殿”。

瑟瑟秋风,使桂林环绕的殿廊,显得凉气逼人。

“禀相爷,牵来了!”

一声禀告,从他身后传来。他转过身来,扬着柳叶眉,令,“带于阶下!”

一溜白晃晃的灯光,从麟德殿墙后闪过来,众官远远看见,淡黄的灯绢上,写着“御马厩”三字。

一匹骨瘦如柴的马儿,毛色难分皂白,被灯光照映在集仙殿殿阶下。

李林甫带着惯有的憨朴的微笑,指着那马,对众谦言官道:“这就是今上过去的宝马——照夜白……”

“呵!”

“啧啧……”

是呀,眼下它连凡马也不如了,就因它在今上面前胡叫了一声,便从一品神骥,贬成凡马!诸君呀!今明主在上,群臣顺之不暇,何用多言呢?……如此马,悔之何及!”

秋夜的风刮得更狠了。阶上众人,纷纷缩着项背,掖紧了袍服……

秋来了,冬,也会接踵而至的。

【第二部 完】

第三部

魂销骊宫

第一章

大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上巳节前夕,京畿一带的游人仕女,虽也在灞挢两岸、终南山下,春游踏青,但碧桃丹杏,却终因寒意未尽而难绽蓓蕾,更兼细雨霏霏,连日不歇,使马蹄不畅,车轿难行。

但这关中的寒意,却被莽莽秦岭、万仞剑峰重重隔阻。进入蜀地,则别有一番天地。从则天圣后的故土利州,到芙蓉怒放的锦官城,处处百鸟欢鸣,春花争妍。尤其是在天府首富之乡益州平原上,金灿灿的菜花,汇成了一望无垠的金海。每逢晴朗之晨,春雾似从九天降下的乳白色帏幕,罩在益州平原上,使这金波浩渺的花海,以及那海中的城廓屋宇、楼台亭阁、竹林小院变得更加妖娆。

近几日,锦官城内与以往不同,被一片肃穆气氛笼罩着。

位于锦江西岸的成都府府尹衙署,以及那长达五里的官街两旁,被剑南道益州成都府的一万四千名团结兵①,日夜轮番把守;凡在官街两侧立房建宅的绅官庶民,连日来都紧掩门户,慎为回避。当寒食节到来后,官民们依礼禁烟断火。这就更使花团锦簇的西蜀名城,显得气氛凝重而压抑。

这天子夜,大堂内外绢灯齐明,剑南节度使张宥,剑南道团练副使章仇兼琼,已冠戴肃整地领着所属官吏,恭候在大堂两厢。大堂石阶之下,中道两旁,数百名身着南内禁军服饰的卫士,擎钺仗剑,护卫着钦差中使的皇堂仪仗。仪仗前队,两名彪形大汉,分别恭执着一支黑漆描金节杖,三重红丝缀成的节旄,在绢灯照映下,如六团燃烧的火球,耀人眼目。紧接这皇权标志之后,两面垂着珠穗的金缎大旗在夜风中微微摇曳。左面的旗上,闪耀着六个朱红大字:

奉使剑南益州

右面的旗上,也闪耀着六个朱红大字:

迎侍寿王王妃

人肃立,旗漫卷。巍巍大堂,肃然矗立。

“当!当!当!”

“咚!咚!咚……”

晨钟三响,堂鼓三催。

“卯时已到,依序应典呐!”

一位头戴高山冠、身着绯袍,手执华贵犀麈尾的年轻宦官,从大堂侧门迈出,向众人朗声宣告。应声而出的执事卤簿,从鬓角里取出朱笔,胸前打开文簿,依秩清点官兵吏佐,然后向宣谕宦官躬身禀告。

卯时一刻。宣谕宦官检视完毕,身返大堂。

“当!当!当!当!当!”

晨钟五响。从堂阶上,传来了威严的通告声:

“奉敕出使益州、迎侍寿王王妃、钦差大臣、内侍省大将军高力士,升堂视事呐!……”

随着通告之声,一队擎着寒光闪闪的斧钺的南内卫士,导着一队绯袍宦官、一队捧盂端瓶的艳妆宫女,徐徐上堂;紧接着,头戴紫纱额玉两梁冠,身穿紫罗大料彩绣对麒麟袍服,腰勒十三銙金玉带,肩横黄绫绶带,下悬紫金鱼袋、佩刀、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依制咸带七事的钦差迎侍寿王王妃天使高力士,由两名头裹大巾、身着彩衣的宫中小儿挣扶着,在身后一队青袍宦官簇拥下,登堂入座。大堂右侧廊中的两班乐伎,立即奏起热烈隆重的迎使乐。

乐声刚停,剑南节度使张宥,便领着天宝、平戎、昆明、宁远、澄川、南江等六军将官,及益、翼、茂、当、帯㈣稀⑺伞⑽⒐А⒀拧⒗琛⒁Α⑾さ仁荽淌罚乐壬咸茫乌俗系母吡κ俊

“张大人并各位大人请免礼入座!”高力士欠身揖袖,笑吟吟向众官答礼。众官齐声答道:“谢中使大人!”这才由张宥及团练副使章仇兼琼各领属官,在大堂两旁座毡上入座。

“各位大人!”高力士却仍未坐下,白净的脸上依然漾着淡淡的笑波,对众官道,“力士奉敕出京时,今上命力士携有钦赐绣袍,于寒食节转赐本道刺史以上众官,以示圣眷隆恩!解供奉!且遵敕转赐绣袍!”

“遵中使口谕,转赐绣袍!”应着力士口令,座旁一位乌纱、绯袍、凹鼻的年轻供奉,走到堂中,向宦宫队中朗声说道。青袍宦官立即抬着六个漆金描花椭圆抬盒,走向堂中。解供奉上前打开第一个抬盒,取出一袭紫绫袍,朝张宥抖开,显出金丝精绣的鹘衔绶带来,张宥等急忙正冠垂袖,长跪座毡之上。

“今上赐大使以鹘衔绶带纹,意在取其武毅,以靖封内,冀大使威仪常在也!”

“臣,谢主隆恩!”

“今上赐各刺史之绣袍,”高力士等张宥受袍望阙山呼谢恩后,又指指其它抬盒,对章仇兼琼等众官道,“袍上皆绣作山形,并绕山勒回文铭曰:‘德政惟明,职令思平,清慎忠勤,荣进躬亲。’望众公不负圣人斯训!”

“臣等,谢主隆恩。”

两廊众官,也忙望阙叩谢。

赐袍毕,高力士才示意众官重新入座,并朝张宥问道:“张君侯,听说王妃府上遣人相告:寒食后凤辇尚不能启程入京?”

张宥见问到此事,显出窘困之状,拱手低声回答道:“此事系章仇副使经营,下官也是昨夕,方知王妃不能在清明前启辇赴京。”

“哦。”高力士回头望着座左的剑南道团练副使章仇兼琼,眼角处闪过一丝不为他人察觉的特殊神情,依旧淡淡问道,“章仇公,杨府是何缘由,致凤辇改期登程?”

身材魁伟、项飘青髯的章仇兼琼,从容恭答道:“回禀中使大人!杨府遣王妃之兄杨钊前来相告:王妃因祖茔在蜀中,故欲于清明祀祭祖茔后,方允登程。”

一阵沉默。

本已显出窘困之态的张宥,被这沉默弄得坐立不安起来,章仇兼琼也暗自吃惊,不时悄悄窥视着座上中使的神情。

但高力士却莞尔一笑:“好个至孝至礼的王妃殿下!只是力士奉敕出京时,圣命要力士于端午前将王妃迎侍回京候册。故望章仇公再与杨府重新议一登程之期。”

“启禀中使大人!”这下才放下心来的剑南道节度使,忙立起身子,禀道。

“君侯请讲!”

“蜀中百姓风闻中使莅临成都,特备蜀舞《灌口神队》,恭请中使大人赐步登望江楼阁观赏”

“好极!何时?”

“谨听中使大人谕示。”

“那就午后同往观赏吧。”高力士朝座上众官颔首笑道。

“谨遵中使大人钧旨!”

“唔。”高力士又一颔首,然后对章仇兼琼道,“少时散堂后,烦章仇副使,来后堂计议王妃启程之事。”说毕,即向众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