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洁文集-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肖像作品应该追求的境界。有一些肖像作品可以有很长时间的艺术感染力,在许多年之后,还会被人们所回顾。” 
  不知道多年以后,自己的文字是否被人回顾。 
  我问自己:你为什么留下那些文字? 
  ………… 
  我们曾经的梦想,已经无可追寻,而人生不过如此。 


第7节:多少未曾实现的许诺 
 
   
  听到冰心先生去世的消息,重又落入母亲过世后的那种追悔。 
  虽然我叫她“娘”,然而我对这个“娘”就像对自己的亲娘一样,心中有过多少未曾实现的许诺! 
  这些年,我只顾沉溺于自己的伤痛,很少去看望这个疼我的人,说我自私也不为过。 
  最后一次见到冰心先生,可能是九三年,出国前到医院去看望她。她比从前见老了,有点像母亲去世前那几年的样子,心中一阵不宁。可头脑还是非常清晰,我们谈了不少话,关于文学、关于人生,说到对辛弃疾、苏轼、李煜--“太伤感了”她说--的共同喜爱。 
  看到我头上的白发,她怜爱地说:“你太累了。” 
  “唉,心累。” 
  “心累比身体累更累。所以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我说:“一九四九年以后,却是'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了。” 
  她说:“正是如此。所以我针对'没有工不行,没有农不行,没有兵不行',写了一篇'没有士怎么样?'” 
  后来问到我的丈夫,“你看上了他的哪一点?” 
  “'文化大革命'中不出卖他人。” 
  她说:“'文化大革命'就是大革文化的命……你结婚之前,还带他来先让我看看。”又问:“欧洲那些国家,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意大利。” 
  “我也是。他们的女人即使不化妆也很漂亮,头发的颜色很深,像中国人。我现在还记得四句意大利语'早上好'、'多少钱'、'太贵了'……” 
  她接着问:“最不喜欢的呢?” 
  “德国,有点冷。” 
  “我最不喜欢伦敦。” 
  “啊,对,英国人太冷也太苛刻。” 
  “不过你要是和他们处长了,就觉得他们不像美国人那么……” 
  “花里胡哨?”我说。 
  “对,花里胡哨。” 
  ………… 
  后来她看看表,问我:“你吃晚饭了吗?” 
  我说:“回去再吃也不晚。” 


第8节:来,让我亲你一下 
 
  她说:“走吧,该吃晚饭了。” 
  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自母亲去世后,再没有人关心过我,是不是吃过晚饭这样的问题了。 
  她说:“我不是撵你走,我是怕你饿了。” 
  “我知道。” 
  “带手绢了吗?”我转身从搭在椅背上的风衣口袋里拿纸巾,她问:“你怎么了?” 
  “没什么。” 
  七点钟,我准备走了,穿风衣的时候,她说:“你这件风衣很长。”等我穿好风衣,她又提醒我:“风衣上的带子拧了,也没套进右边那个环里去。” 
  当我快要走到病房门口的时候,她突然叫住我,说:“来,让我亲你一下。” 
  我走近她的病床,俯下身子,像我过去离去时那样,她在我的右颊上亲了一下。 
  走出病房时,我又一次回头看了看她,她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并向我摇了摇手。我也向她摇了摇手。 
  谁能想到,这就是她留给我的最后一个吻。 
   
  实在说,我并不值得她那样关爱,她对我那份特殊的关爱,只能说是一种“缘份”,而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殊的“表现”,更不知她对别人是否也会如此。总之,我觉得她有很多话,是只对我一个人说的。有很多爱,只是给予我的。 
  一生坎坷多多,每当情绪低落得无以自处,就会不自觉地走到她那里去,她也并不劝慰,常常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有指点迷津的作用。 
  她曾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听孙女说,你又住院了,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心脏不好?这要小心,不要写太多东西,'留得青山在',要做的事情多着呢。匆匆。祝你安康冰心十一月十七” 
  特别她最后给我的那封信,更让我视若珍宝。那时我因母亲去世、以及其它方面的打击,情绪十分低迷,她在信中说,你不要太过悲伤,你的母亲去世了,可是你还有我这个娘呢,你这个娘虽然不能常常伴在你的身边,但她始终关爱着你。 
  我本该引出这封信的全文,但是正像我一生难改的作派,越是珍爱的东西,越是东藏西藏,最后藏到连自己也找不到的地步。 


第9节:倍受我珍爱的那封信 
 
  丢是肯定丢不了的,只是要用的时候却找不到,可说不定哪一天又会不期然地冒出来了。 
  反倒是她给我的其它的信,就在抽屉里,一拉开抽屉就找个正着。 
   
  人们常常谈到她作品中的“大爱”,却很少谈到她的“大智”。 
  《关于女人》那个集子,她就对我说了很多故事中的故事,其中还有早年发表时,因“男士”这一笔名引出的一段笑谈。出版社担心这一笔名可能不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她却答道,可以用一个引人注意的题目,因为“女”字总是引人注意的,集子便定名为《关于女人》。如此超前的剖析,即便到了本世纪末,仍然一语中的、一针入穴。 
  比方她对我《爱,是不能忘记的》一文的看法,也是慧眼独具。“……我也看了,也感到不是一篇爱情故事,而是一篇不能忘记的心中矛盾。是吗……” 
  又比如她对龚自珍的偏爱,龚自珍可以说是中国有肝胆、有血性的知识分子的统爱,一九二五年在美国读书时,她就选了两句龚诗寄回国内,托堂兄请人书录。 
  “冰心女士集定庵句索书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乙丑闰浴佛日梁启超” 
  至一九九九年,整整七十四年,一直挂在她的客厅里。 
  二十世纪这场大戏,她从头看到了尾。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应该说是非常剔透,然而却坚守着一份原则,一辈子做人、做文都做得非常干净,是可以用“功德圆满”,这四个很少人能称得起的字来概括的。 
  如我这样一个糟糕的人,虽然永远达不到她那样的人格高度,但我知道世上毕竟还有那么一个高度,是我们应该仰视的高度。 
  早在一九八四年,我不得不应一家杂志社的邀请,写一篇关于她的文章。在那篇力不从心的文章里,关于她,我曾写过一句这样的话:“你能将大海装进一只瓶子里吗?” 
  时隔十五年,我仍然这样回答:我无能。 
   
  一九九九年三月八日 
   
  附:果然不出所料,我终于找到“娘”给我的、倍受我珍爱的那封信 


第10节:对于我,他没有“最后” 
 
  美国文学艺术院寄来一张照片,是我和哈里森。索尔兹伯里(HarrisonE。Salisbury)的合影,摄于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二日该院为我举办的、欢迎新院士的招待会上。附信上写道,据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夫人莎洛特说,这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张照片。 
  事实上,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件事,也是和莎洛特一起为我买一条手工制作的披肩。 
  可惜他没能亲自把这条披肩送给我,买完披肩从罗德岛回家的路上,他就没了。 
  我一直不敢写下哈里森过世那些日子的感觉,那些感觉太过尖锐,我在等,等它们变得钝挫……所有的疼痛都会过去,人生就是这样无情无义。 
  今年见到这张照片不再哭泣,知道终于可以纪录那时的种种。 
  没有用的文字已经太多、太多,但对这样一个人来说,即便是没有用的文字,也应该用来试一试。 
   
  哈里森。索尔斯伯里,美国极负盛名的记者和作家,《纽约时报》前副总编辑、客座社论撰稿人。 
  一九八四年春,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之路,从头到尾走了一遍,之后写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大概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出版界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有那么多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算我孤陋寡闻,不知道有哪位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之路,如此这般地重新走过一遍; 
  初任见习记者即因曝光经济萧条几被革职; 
  二战期间斯大林、莫洛托夫很不满意他从莫斯科发出的报导,几乎将他驱除出境,而《纽约时报》的老编也不中意他的稿子,准备把他开掉; 
  在报纸上公然预警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即将闹出一场种族大乱,为此,该市不惜重金妄图置他于诽谤罪,结果不幸被他言中; 
  越战期间深入河内,披露出美军轰击的不仅是军事目标,和平居民同样遭到了“外科手术”式的轰炸以及有关平民伤亡的实况报导,报导轰动了美国和世界,约翰逊及五角大楼立即陷入欺骗公众舆论的尴尬境地。为此,他不但遭受同行的严苛责问、讥讽以及对他职业道德的怀疑,约翰逊也几乎要派一架飞机让《纽约时报》领教一下,何谓真正的“外科手术”轰炸; 


第11节:可我还是哀哀地哭了 
 
  几乎走遍世界,经历、报道过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世界诸多风云人物关系颇深; 
  在长达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从未懈怠地恪守了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 
  。。。。。。。。。。。。 
  去年七月六号星期二下午,唐棣下班回家之后对我说,“妈,我们出去走走吧。” 
  我们慢慢走到大都会博物馆,无言地坐在黄昏的暗影里。那时我仍然精神恍惚、不大爱讲话,虽然母亲过世差不多两年了。 
  唐棣突然小心翼翼地对我说:“妈,告诉你一件事你可要挺住,不要太伤心……” 
  妈去世后我变得特别胆小,她的话让我不由地缩紧了肩膀、转过张皇的脸,等待着那件需要我“挺住”才能承担的事情。 
  “下午莎洛特打电话给我,她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不愿意你们从报纸而不是从我这里得知这个消息,昨天,从罗德岛回康州的路上,哈里森去了……如果你们不觉得太困难,我们还是按原计划见面。'” 
  这里说的是我们和哈里森、莎洛特六月二十三号星期三,在纽约六十二街妇女俱乐部晚餐时定下的计划,七月十三号他们再到纽约来的时候,我们还要到妇女俱乐部晚餐。 
  唐棣问:“你行吗?” 
  莎洛特说:“我喜欢这样。” 
  唐棣说:“不过我妈会哭的。” 
  之前,我刚刚对唐棣说过:“姥姥去世前一天,她从沙发出溜到地上的时候,我的眼前一黑。不是昏厥之前的那种黑,而是一块无际的黑幕,在眼前急骤无声地落下,你对它无能为力,只能无奈地被它覆盖……”然后烦恼地转过脸去,看着远处驶来的M1公共汽车,使劲盯着它闪烁的头灯,为的是止住眼里的泪水。我希望自己不再哭泣,唐棣已经为我操了很久的心。 
  对于莎罗特的电话,这些话可不就像一个前奏? 
  可我还是哀哀地哭了。 
  面对我们所爱的人的离去,除了逆来顺受、无可反抗的哭泣,还能怎样? 
  从大都会博物馆南边的上空,急速地沉降下一片令人窒息的热雾…… 


第12节:你倒会找凉快的地方 
 
  有个黑女人在我椅子背后说些什么,我转过脸去,原来是讨乞的。她看了我一眼,说:“噢,对不起。”赶忙转身走开。 
  唐棣说:“妈,我之所以带您出来,而不是在家里告诉您这个消息,是因为外面凉快一点,您也许不会觉得那么难过。” 

  十三天以前,我们还在一起晚餐呢。
  六月二十二号,他还参加了美国文学艺术院为欢迎我入院而补办的招待会呢(九二年我因丧母之痛没能到美国来接受荣誉院士的颁赠)。 
  我站在老窗子前,他走过来对我说:“你倒会找凉快的地方……”。 
  会上,文学艺术院主席还请他发表了关于我的评介。 
  那天他安静得过分,很少说话,只是倾听……我和他也没有太多的交谈,心想反正第二天我们要在一起吃饭,不必着忙、有的是谈话的时间。 
  第二天哈里森夫妇请我和唐棣在六十二街的妇女俱乐部晚餐,我送莎洛特一条游弋于深浅银灰间的丝质头巾,哈里森安静地揉了揉那条头巾,说:“很雅致的色调。” 
  他的安静里有一种渐行渐远、让人无法留住的绝望,不,不是安静,而是力不从心,像妈去世前的那些天一样,万事提不起一点兴致。 
  一种不祥之感,慢慢地将我攥进了它的手心。 
  我也看出莎洛特为鼓动哈里森的兴致所做的努力,想必她早就看出这些。 
  她问我:“给哈里森什么?” 
  我说:“鲜花。”那是两束或白瓣绿心儿或绿瓣嫩黄心儿的小菊花。 
  莎洛特没怎么吃饭,而是一味地在椅子上转来转去。刚结束一个故事,又说她看见青年时代的男朋友了,她得过去寒暄几句。在她过去寒暄的时候,哈里森一直注意着她的动向。 
  回到座位上,她又笑着说那其实并不是她青年时代的男友,她不过是在开玩笑。可哈里森还是不时回过头去,对那男人望了又望。这可能正是莎洛特的期望? 
  不知不觉,我也开始找些轻描淡写的话题。“哈里森,记得你从前写给我的信吗,你写到童年在宾西法尼亚的生活,真是很美的散文,为什么不写下去呢?” 


第13节:那条老狗还好吗 
 
   
  他说:“我正在整理。”我听出他的勉强。心想,哈里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我又说:“你用的还是那台老雷明顿打字机吗?” 
  这时他才提起一点兴致。“噢,你还记得它……” 
  接着我就弄巧成拙:“那条老狗还好吗?” 
  莎洛特说:“去年死了,它生下来就有问题,老跑医院。” 
  我懊悔不已,生怕这个话题使哈里森伤感。 
  分别的时候,莎洛特在我脸上吻得很重、很深,我也深吻了她,多少心事,都在我们这深深的一吻中作了交流。 
  我不舍地望着他们在风中远去的背影,心里有莫明的忧伤,不由地对唐棣说:“希望明年再来美国的时候,我还能见到哈里森。”可心里玄玄地想,可能、说不定哪个刹那,我就看不见他了。在母亲过世的那场大难之后,我似乎能听到别人无法听到的、死亡的脚步。 
  没想到十三天后我的预感果然成真! 
  七月八号,哈里森去世的消息见报。报上发表了他的两幅照片。我想报纸老编很会选,这两张照片可以说是概括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一张是三十年代在克里姆林宫前,一张是一九八九年“六四”期间在天安门广场。面对他那份不变的共运情结,我为他深感难以名状的尴尬。 
  回国后我辗转请求哈里森的一位“生前好友”,能否在他担纲、一个为团结“国际友好人士”设置的组织里,给哈里森一个纪念性的位置,一了他的共运情结。可我遭到了拒绝,原因是哈里森最后那本关于中国、关于“六四”的书,将他对中国的全部热爱一笔抵消。看来,那不过是哈里森一厢情愿的好友。 
  我把这张报纸留了起来,准备和他送我的、“六四”期间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那张照片,并镶在一个镜框里。 
   
  七月十一号晚上,唐棣正好倒客厅里去,电话铃响了,是莎洛特的电话。她说:“我刚刚寄出了我和哈里森给你妈妈买的小毯子,可以盖在腿上,也可以当披肩,因为北京的冬天很冷……小毯子的颜色是哈里森选的,他认为那个颜色对张洁很合适……他说,那是我的眼睛的颜色,也是他的眼睛的颜色……如天边的远云。” 


第14节:我还得活下去… 
 
   
  而我正在卧室回想八四年美国作家代表团到达北京那一天,我到机场去接他们的情景,历历在目地看见哈里森向我走来。与莎洛特的电话如此巧合,真是奇怪。 
   
  七月十三号,我们按十三天前哈里森在世的计划,一同去吃晚饭,但不能再在六十二街的妇女俱乐部了。 
  莎洛特不哭,她说:“本来是说和哈里森一起来的,可是没有他了,不过今天也不错……” 
  “哈里森去的很快,当时,我一面开车一面对他说:'咱们家的冰箱里不知道还有没有吃的?还有鸡蛋吧?'只听见哈里森含糊地说了一句什么,我的听力不好,以为自己没听清楚,又问了一句:'什么?'可是没有听见他的回答。我侧过头去看看坐在一旁的他,只见他的眼睛望着天空,头仰靠在车座的靠背上,然后往我的肩上一栽……我知道他去了。然后我把车开下高速公路,给警方打了电话…… 
  “这两年哈里森的记忆力显见的不行了,演讲时常常突然停顿下来,接不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